祁啸;贾姣源;金鑫;李景贺;沈卫章;金立方;赵岩;李小丰;王春红
老年重型颅脑外伤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等特点,若不及时救治,将可导致严重的功能障碍,导致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社适应会能力下降,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精神创伤,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1].目前治疗老年重型颅脑外伤的目的是控制病情,尽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但在临床治疗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常并发肺部感染,加重原发疾病,增加术后病死率,延长治疗和康复时间,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2].国内虽然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3],但有关老年重型颅脑外伤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报道较少.本文探讨老年重型颅脑外伤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
作者:詹传伟;郑仲贤;岑伟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有创机械通气与无创机械通气抢救急性重症左心衰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 76例急性重症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有创机械通气组(35例)和无创机械通气组(41例),观察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治疗前、后1h、后6h的生命体征、血气分析的改善情况;机械通气治疗前、后24h脑钠肽水平的改变情况.结果 经机械通气治疗后患者生命体征、血气分析指标明显改善(P<0.05或P<0.01),有创机械通气组治疗后生命体征、血气分析指标改善率高于无创组(P <0.05或P<0.01).治疗24 h后,两组患者脑钠肽水平均下降(P<0.01),有创组脑钠肽水平比无创组下降更加明显(P<0.01).结论 机械通气能够及时缓解急性重症左心衰所致的低氧血症,是抢救急性重症左心衰的有效措施,且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效果比无创机械通气更佳.
作者:杨成彬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糖尿病肾病(DN)是终末期肾病常见的原因.2型糖尿病肾损害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很常见,这来源于多种病因,尤其是高血糖、高血压和老龄化的共同作用.多种因素DN是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1].体重对肾功能同样存在影响,肥胖与肾小球高灌注和高滤过有关,在临床上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蛋白尿和(或)肾功能不全,被称为肥胖相关性肾小球疾病[2].研究显示在肾功能正常的糖尿病患者中胱抑素C(Cy-sC)被认为是早期反映肾损害的指标[3].本研究观察不同体重指数(BMI)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CysC水平,了解体重在这一人群中对肾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薇;陈怀生;徐丹;李路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调查甘肃省红古地区中老年人群高血压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 按随机抽样的原则,选取海石湾镇为干预社区,共13 642人,根据性别、年龄、职业类型、劳动强度等进行高血压患病率分析.结果 红古地区中老年人群高血压总患病率为33.07%,男性为33.18%,女性为32.99%,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5 ~44岁、45~ 54岁、55~ 64岁、65~ 74岁、≥75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7.52%、28.08%、48.79%、64.90%、69.44%,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高血压患病率随居民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在各不同职业中,退休、家务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59.66%、43.94%,明显高于干部、科技人员及工人(P<0.05).轻体力劳动强度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为43.89%,明显高于极轻体力劳动、中度体力劳动及重度体力劳动居民(P<0.05).结论 在进行高血压防治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劳动强度、职业类型、年龄后再给予相应的处理,使干预措施达到理想的效果.
作者:赵淑兰;吴元俊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国际尿控协会(ICS)将尿失禁定义为:客观存在的不自主性尿液流出[1].尿失禁在老年女性中占有较高的比例,约为38%~66%[1-3],是一个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的重要健康问题.研究表明[4]盆底肌锻炼是一种低风险、低耗费的有助于改善尿失禁症状的行为干预方法,而影响其长期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坚持盆底肌锻炼的依从性比较低.自我效能理论认为,结果是由行为决定的.自我效能是人们对自己为获得某种预期结果所需实施的特定行为能力的信念,决定着人们在实现健康目标中的付出和行为的持久性[5].因此,本研究探讨以自我效能理论为基础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对尿失禁患者盆底肌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杨支兰;孙建萍;孙自红;李红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近年来,室性早搏后的窦性心率震荡(H RT)作为评价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心电学指标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早搏联律间期与HRT的相关性研究较少.本文通过观察不同联律间期室性早搏(PVC)的HRT,旨在探讨基础状态下联律间期对HRT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57例冠心病患者均为我院2012年6月至2012年9月门诊和住院患者,经病史、体格检查、生化检查、心脏彩超等检查符合入选条件,动态心电图结果均显示单个室性早搏不伴有室房逆传,按照早搏的提早率[(正常的心动周期-早搏的联律间期)/正常心动周期]不同,随机分为Ⅰ组(提早率20%~ 40%),Ⅱ组(40% ~ 60%).Ⅰ组22例,男11例,女11例,年龄39 ~90[平均(65.82±14.84)]岁,基础状态下平均心率(73.86±8.74)次/min;Ⅱ组35例,男15例,女20例,年龄40~91[平均(65.86±13.02)]岁,基础状态下平均心率(70.71±8.04)次/min.
作者:杨丽红;乔鹏;徐金义;吴志红;孔静;张强 刊期: 2013年第16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临床常见疾病,其形成因素涉及多方面,使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停滞凝结,导致静脉回流困难,引起下肢水肿、疼痛、色素沉着等一系列临床症状[1].此病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尤其是6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明显增加.临床研究证明,老年脑卒中患者非常容易并发DVT,增加了患者的致残率及致死率[2].本文就我院近年来老年脑卒中患者合并DVT形成原因及危险因素进行临床对比分析.
作者:万钧;朱敏;杨晓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低血糖生成指数(LGI)膳食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获益性评估.方法 将108例研究对象应用单纯随机单盲法分为LGI膳食组(54例)、非GIL膳食即对照组(54例);以60岁为年龄分界,LGI组老年亚组[26例,平均年龄(70.7±4.3)岁]和中年亚组[28例,平均年龄(54.7±4.3)岁];对照组老年亚组[25例,平均年龄(70.7±4.3)岁]和中年亚组[29例,平均年龄(70.7±4.3)岁].观察期为3个月后,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膳食结构,观察血糖、血脂、体重指数(BMI)、HbA1c以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等.结果 LGI组膳食结构具有明显变化;LGI组患者血脂、BMI、HbA1c和ISI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老年患者LGI膳食干预后TG、TC和HDL-C可见改变(t=7.51、6.78和7.06,均P<0.05),而LDL-C水平无明显变化(t =1.64,P>0.05);干预后两亚组比较,老年人LDL-C水平明显高于中年组(t=8.52,P <0.05);HbA1c和ISI指标表现为老年患者LGI膳食干预后明显改善(t=6.59,P<0.05).LGI膳食干预后老年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年组(x2=7.05,P<0.01),心衰发生率也在老年组偏高且有统计学意义(x2=4.36,P<0.05).而脑卒中、心绞痛发作和血压波动发生率未见差异.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LGI膳食利于血脂,特别是TG、体重、HbA1c和胰岛素敏感性的控制,但潜在低血糖和心功能变化的风险.
作者:王玉玲;宋玉波;康维强;宋达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单形性室性早搏(VPC)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导管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已经成为常规的质量手段之一.对于频发室早,药物治疗效果较差或患者不耐受药物治疗的室早,射频消融术已逐渐成为主要治疗方法.本研究收集室性早搏的射频消融治疗病例资料,探讨其起源部位、心电图特点及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评价.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31例室性早搏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其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36 ~68[平均(40±13)]岁,病程3个月~10年.31例患者多有心慌、胸闷、头晕等症状,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人院后常规行生化、胸片、西点头、心彩超、动态心电图等检查.其中2例合并高血压,其余29例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所有患者术前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室早均在10 000次以上.
作者:张雪莲;张广成;王鑫;白玫;刘和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姑息医学是临床中一个重要的分支,研究对象主要是进展与预后不佳的一些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治疗的目的主要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胎盘多肽是临床中治疗晚期肿瘤患者的一种重要药物.本文对晚期肿瘤患者使用胎盘多肽进行治疗,分析其应用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4月收入的177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男100例,女77例,年龄55~82[平均(67.4±3.4)]岁.将其随机分为三组,胎盘多肽组(PPS组)102例,对照组25例,中医组50例,三组的基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作者:王存德;龚泉;董慧;张勤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后常有一定程度神经功能缺损.我国脑出血占所有脑卒中的10%~30%,但致死率高于缺血性脑卒中.本研究拟探讨老年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本院诊治的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68例及青年急性脑出血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经头颅CT证实,临床有头痛、恶心呕吐、肢体活动障碍等症状.老年组男47例,女21例,年龄60 ~ 82岁,中位数年龄71.3岁.青年组男40例,女20例,年龄27~45岁,中位数年龄35.6岁.
作者:姚凯华;孙辉;孙永;朱峰;祁海薷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大鼠离体肠道平滑肌收缩活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PowerLab信号处理仪观察葛根素对大鼠离体肠道平滑肌收缩活动的影响及诱导型NO合酶(iNOS)是否介导葛根素对肠道平滑肌的作用;应用NO试剂盒测定葛根素对结肠内NO含量的影响;应用Western印迹观察葛根素是否上调结肠中iNOS的含量.结果 0.12、0.24、0.48 g/L葛根素对各段肠道平滑肌运动都有明显抑制作用,并随浓度增加而加强.应用SMT(iNOS抑制剂)对结肠平滑肌预处理后再加入葛根素,其对平滑肌作用减弱.0.12、0.24、0.48 g/L葛根素都可提高结肠平滑肌内NO和iNOS含量.结论 葛根素可抑制肠道平滑肌的收缩活动,其机制可能与肠内iNOS表达上调有关.
作者:刁汇玲;孙晖;高金祥;马中女;田伟;马春蕾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调查杭州市部分养老机构老人的牙科焦虑症(DA)现状.方法 采用改良的牙科焦虑量表(MDAS)对部分养老机构140位老人的DA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养老机构内老人MDAS平均得分为6.807 1±3.284 8;DA发生率为7.86%:MDAS得分在不同文化程度、对疼痛的不同耐受程度以及不同的看牙经历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0,P =0.004,P =0.000);对MDAS得分有显著性影响的因素为疼痛的耐受程度(P=0.001)和年龄(P=0.011).结论 养老机构内老人DA发生率较低,疼痛的耐受程度和年龄对DA的发生有显著性影响.
作者:朱晨曦;刘新功;何福明;李瀛洲;韩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microRNAs(miRNAs或miRs)是一类长约18~24个核苷酸的高度保守的非编码RNA,主要通过结合mRNA3'非翻译区(3'-UTR)调控翻译,并可微调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和细胞发育过程中的蛋白质[1].大量研究表明,一系列胞内外miRNAs改变与心肌梗死(MI)、心肌肥大、心肌病和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相关[2].其中,MI可导致血供不足和氧化应激,进而造成心肌组织坏死、心肌炎症反应、病理性重塑和左心功能不全,虽然溶栓或手术治疗可恢复MI缺血区血液供应,但对受损心肌可造成额外损伤,此即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IRI诱导的心肌重塑包括心肌细胞死亡(坏死和凋亡)、心肌肥厚、血管新生、心肌纤维化、心功能障碍等.miRNAs在心肌IRI诱导心肌重塑的病理过程中发挥特定功能.本文就miRNAs在缺血再灌注(I/R)诱导的心肌细胞死亡、心肌炎症反应、心肌纤维化、心脏收缩功能障碍及血管新生中的作用做如下综述.
作者:喻琴琴;杨俊;杨简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升板汤治疗老年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效果.方法 老年ITP患者4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泼尼松治疗,治疗组采用升板汤水煎剂口服,比较两组的疗效、临床症候、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症候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PLT和GPⅡb/Ⅲ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升板汤能够刺激老年ITP患者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增强造血功能,显著提高的血小板水平,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张冬冬 刊期: 2013年第16期
侵袭性真菌感染近年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主要原因是临床上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放化疗的综合应用及艾滋病的流行,致使人体的正常菌群失调,机体免疫功能减低,外源性真菌乘虚侵入或内源性真菌在体内生长繁殖而引发感染[1].国内外报道引起感染的真菌种类主要有念珠菌、曲霉菌、隐球菌、毛霉菌等,其中白念珠菌的感染多见[2,3].白念珠菌致病具有多变性,包括念珠菌血症、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4]、皮肤黏膜念珠菌病、脏器感染等,其中呼吸道感染发病率高[2].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难以获得组织和病原学的证实,病情易被原发病或其他并发症掩盖,造成误诊、漏诊,从而延误治疗;未及时处理的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病死率可达30%~80%[5].因此,建立相应的真菌模型用于研究相关指标,指导临床实践,能为改善真菌感染现状提供可能.
作者:许群;眭建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急性尿潴留是泌尿外科的急症[1,2],患者痛苦大,且多数为高龄,常合并有心脑血管疾患,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可诱发心脑血管疾患发作,危及患者的生命.曾有急性尿潴留诱发心脏停搏的报道[3].耻骨上膀胱穿刺术是泌尿外科在尿潴留导尿失败时常使用的手术操作.但以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行耻骨上膀胱穿刺的报道较少.我院对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致尿潴留患者实行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耻骨上膀胱穿刺术,术后疗效满意.
作者:李春光;王松岩;陈岐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米库氯铵,又名美维松或美维库铵,是临床上短效的苄异喹啉类非去极化肌松药.它与阿曲库铵、顺式阿曲库铵等其他苄异喹啉类非去极化肌松药一样,具有剂量依赖性的组胺释放效应,可能继发心血管不良反应[1].非去极化肌松药的组胺释放作用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是临床麻醉中的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2].米库氯铵由于具有诱导、恢复迅速、不产生快速耐受、没有明显的蓄积效应以及神经毒性等优点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其有组胺释放的副反应,会对血流动力学产生影响,因而,预防和减少注射米库氯铵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波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范玮璇;朱卓;潘晨宇;潘振祥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临床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患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 采用现场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法,分别对400例60岁及以上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在入院时及出院时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对8名临床医务工作者进行个别访谈.结果 临床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患者入院时与出院时知识得分无显著性差异.临床医务工作者因不同原因缺乏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健康教育;文化程度、年龄及月收入是影响临床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患者相关知识的主要因素.结论 重点加强教育程度低、月收入低的老年人及高龄老人骨质疏松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力度;同时医院相关部门加强对临床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患者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何斌;王玉环;张苇;陆宁;王永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2型糖尿病(T2DM)为一种全身性的代谢疾病,常合并血管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T2DM合并冠心病(CHD)是糖尿病血管类疾病的主要并发症,病死率高于60%.T2DM与CHD为两个独立的危险因素,但两者的发病存在着某些共同机制.本文探讨老年T2DM合并CHD与微量蛋白尿、血清炎性因子及动脉弹性功能的相关性.
作者:井源;崔凯;陈启才;田美丽;张辉;于伟;刘焕乐 刊期: 201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