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杭州市部分养老机构老人牙科焦虑症现状及对策

朱晨曦;刘新功;何福明;李瀛洲;韩薇

关键词:养老机构, 牙科焦虑症
摘要:目的 调查杭州市部分养老机构老人的牙科焦虑症(DA)现状.方法 采用改良的牙科焦虑量表(MDAS)对部分养老机构140位老人的DA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养老机构内老人MDAS平均得分为6.807 1±3.284 8;DA发生率为7.86%:MDAS得分在不同文化程度、对疼痛的不同耐受程度以及不同的看牙经历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0,P =0.004,P =0.000);对MDAS得分有显著性影响的因素为疼痛的耐受程度(P=0.001)和年龄(P=0.011).结论 养老机构内老人DA发生率较低,疼痛的耐受程度和年龄对DA的发生有显著性影响.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非典型性肝小海绵状血管瘤的CT诊断

    目的 螺旋CT对老年非肝硬化患者的非典型性小(<2 cm)血管瘤(HHs)的诊断特征.方法 回顾性查阅了47例老年患者[有52处非典型小(≤2 cm) HHs以及34处典型小HHs]的动脉期(HAP),门脉期(PVP)以及延迟期(DP)的螺旋CT图像.确定非典型HHs的增强模式并将其与延迟期的典型小HHs相联系.结果 将52处非典型小HHs分为如下几类:1a(动脉期高密度病变,n=17),1b[动脉期高密度病变伴随病变周围短暂肝密度异常(THAD),n=12],2a(动脉期或门脉期低密度病变,n=9),2b(动脉期或门脉期CT成像有“亮点”的低密度病变,n=13),3型(中央加强区低密度病变,n=1).评估者一致赞同将HHs分为1a,1b,2a和3型.在延迟期的成像中,所有病例的非典型小HHs与典型小HHs外形相似(P <0.000 1),主动脉和肝实质表现出相似的密度差异病变.结论 螺旋CT三期扫描能区别多种发生在老年患者肝内的非典型小HHs.

    作者:窦文广;吴清武;岳军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相关知识的掌握及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临床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患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 采用现场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法,分别对400例60岁及以上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在入院时及出院时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对8名临床医务工作者进行个别访谈.结果 临床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患者入院时与出院时知识得分无显著性差异.临床医务工作者因不同原因缺乏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健康教育;文化程度、年龄及月收入是影响临床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患者相关知识的主要因素.结论 重点加强教育程度低、月收入低的老年人及高龄老人骨质疏松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力度;同时医院相关部门加强对临床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患者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何斌;王玉环;张苇;陆宁;王永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葛根素对大鼠离体肠道平滑肌运动的影响及其机制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大鼠离体肠道平滑肌收缩活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PowerLab信号处理仪观察葛根素对大鼠离体肠道平滑肌收缩活动的影响及诱导型NO合酶(iNOS)是否介导葛根素对肠道平滑肌的作用;应用NO试剂盒测定葛根素对结肠内NO含量的影响;应用Western印迹观察葛根素是否上调结肠中iNOS的含量.结果 0.12、0.24、0.48 g/L葛根素对各段肠道平滑肌运动都有明显抑制作用,并随浓度增加而加强.应用SMT(iNOS抑制剂)对结肠平滑肌预处理后再加入葛根素,其对平滑肌作用减弱.0.12、0.24、0.48 g/L葛根素都可提高结肠平滑肌内NO和iNOS含量.结论 葛根素可抑制肠道平滑肌的收缩活动,其机制可能与肠内iNOS表达上调有关.

    作者:刁汇玲;孙晖;高金祥;马中女;田伟;马春蕾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自我效能干预对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国际尿控协会(ICS)将尿失禁定义为:客观存在的不自主性尿液流出[1].尿失禁在老年女性中占有较高的比例,约为38%~66%[1-3],是一个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的重要健康问题.研究表明[4]盆底肌锻炼是一种低风险、低耗费的有助于改善尿失禁症状的行为干预方法,而影响其长期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坚持盆底肌锻炼的依从性比较低.自我效能理论认为,结果是由行为决定的.自我效能是人们对自己为获得某种预期结果所需实施的特定行为能力的信念,决定着人们在实现健康目标中的付出和行为的持久性[5].因此,本研究探讨以自我效能理论为基础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对尿失禁患者盆底肌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杨支兰;孙建萍;孙自红;李红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杭州市部分养老机构老人牙科焦虑症现状及对策

    目的 调查杭州市部分养老机构老人的牙科焦虑症(DA)现状.方法 采用改良的牙科焦虑量表(MDAS)对部分养老机构140位老人的DA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养老机构内老人MDAS平均得分为6.807 1±3.284 8;DA发生率为7.86%:MDAS得分在不同文化程度、对疼痛的不同耐受程度以及不同的看牙经历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0,P =0.004,P =0.000);对MDAS得分有显著性影响的因素为疼痛的耐受程度(P=0.001)和年龄(P=0.011).结论 养老机构内老人DA发生率较低,疼痛的耐受程度和年龄对DA的发生有显著性影响.

    作者:朱晨曦;刘新功;何福明;李瀛洲;韩薇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老年疣状胃炎患者66例临床分析

    疣状胃炎(VG)是一种特殊的慢性胃部炎症,临床内镜检出率为0.3%~2.8%[1],其发病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免疫功能紊乱、IL-18分泌过多、情绪等多种因素有关[2].VG尤其是伴有肠化、不典型增生者易出现癌变[3],老年患者身体功能衰退、基础疾病较多,其内镜检查、病理检测结果等是否与非老年VG患者不同,国内外未见报道.本研究分析我院资料完整的老年VG患者的情况,并与同时段的非老年患者进行比较.

    作者:蒋星晔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原发性肝癌患者第一肝门血流阻断对患者近期康复的影响

    目前,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仍是手术切除.上世纪90年代以来腹腔镜手术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取得了一定临床疗效[1].但由于肝脏血运丰富,术中出血问题仍然是一大难题.有研究显示,阻断第一肝门血流可有效地降低术中出血量,但该方法可能导致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对肝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2].本研究分析第一肝门血流阻断对术后患者肝功能的影响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作者:刘平;谭永红;孙友刚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升板汤治疗对老年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膜糖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升板汤治疗老年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效果.方法 老年ITP患者4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泼尼松治疗,治疗组采用升板汤水煎剂口服,比较两组的疗效、临床症候、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症候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PLT和GPⅡb/Ⅲ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升板汤能够刺激老年ITP患者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增强造血功能,显著提高的血小板水平,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张冬冬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493名离退休干部口腔健康状况

    老年期是龋病好发的第3个高峰期[1],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2]结果表明,我国65 ~ 74岁患龋率为98.4%.本文拟为了解兵器老干部人群口腔健康状况及口腔疾病的发病趋势.1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2012年对北京地区本系统离退休老干部493人,其中男290人,女203人;年龄55~94岁,平均(71.98±8.35)岁,分3个年龄组,55~ 64岁组128人,65 ~ 74岁组147人,75 ~94岁组218人.

    作者:胡萍;刘苹;邢凤霞;姚瑶;卢国辉;邓建华;刘秀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体检人群中的高尿酸血症及危险因素分析

    尿酸(UA)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涉及许多疾病的进程.血尿酸水平取决于在黄嘌呤氧化酶催化下嘌呤代谢的生成速度,以及经尿液排出体外的平衡.高(UA)与痛风性关节炎相关,也被认为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2].在人群中是否应常规筛查高UA血症(HUA),意义并未完全阐明.本研究拟探讨HUA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和影响因素.

    作者:张翠改;吴惠珍;吕超;张明明;刘彦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全身麻醉腹部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

    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和组织器官功能发生变化,免疫力下降,易感性增高[1].在其进行全身麻醉后,经常会引发肺部感染,威胁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因此,对引起老年人肺部感染的因素进行筛查与分析,并做好全身麻醉后肺部感染的预防工作极为重要.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以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在本院进行全身麻醉腹部手术的10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2例,女38例,年龄59~76(平均69.21)岁.所有患者术前均无肺部感染症状.100例患者中,合并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32例:肺气肿10例,慢性支气管炎21例,支气管哮喘3例.

    作者:焦岩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老年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其危险因素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临床常见疾病,其形成因素涉及多方面,使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停滞凝结,导致静脉回流困难,引起下肢水肿、疼痛、色素沉着等一系列临床症状[1].此病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尤其是6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明显增加.临床研究证明,老年脑卒中患者非常容易并发DVT,增加了患者的致残率及致死率[2].本文就我院近年来老年脑卒中患者合并DVT形成原因及危险因素进行临床对比分析.

    作者:万钧;朱敏;杨晓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福利院老人营养状况与膳食行为习惯调查

    我国社会老龄化加速,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要进入养老机构养老[1],而我国养老机构的发展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达不到社会的需求.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2011年7~8月居住在所调查的福利院,知情同意能够配合调查且能自理的老人88人,其中男28人,女60人.年龄65 ~94岁,学历初中以上49人,初中以下39人;职业为工人31人、农民5人、干部及文职人员29人,其他23人.排除因交流障碍、身体原因不能完成调查的老人.

    作者:许瑾;胡星月;田华;罗彩云;李蓉;秦文琼;赵卿;王南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2型糖尿病大鼠肝胆汁酸代谢的变化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大鼠肝胆汁酸代谢的变化.方法 3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5只和糖尿病组20只,分别喂以标准饲料和高脂饲料,8 w后通过口服糖耐量实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证实是否产生胰岛素抵抗.出现胰岛素抵抗的大鼠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以诱导2型糖尿病.成膜大鼠继续用高脂饲料喂养4 w,每组随机取10只大鼠,总胆管插管收集胆汁,股动脉采血,并留取部分肝组织.检测血生化指标,胆汁中胆汁酸、胆固醇和磷脂的浓度,RT-PCR检测胆汁酸代谢有关基因LXRα、CYP7A1、ABCG5和ABCG8 mRNA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胆汁酸以及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升高(P<0.01),体重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糖尿病组大鼠胆汁中胆汁酸和胆固醇含量均有明显增加(P<0.01),磷脂含量也有一定增加(P<0.05),但胆汁酸和磷脂浓度总和与胆固醇浓度比值下降(P<0.01);糖尿病组LXRα、CYP7A1、ABCG5和ABCG8 mRN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2型糖尿病状态下,肝胆汁酸合成增加,由肝细胞进入胆汁中的胆汁酸和胆固醇均增加,胆结石形成的可能性增大.

    作者:王晓凌;崔海平;赵瑞巧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近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进行性,不完全可逆的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呼吸系统疾病[1,2].目前普遍认为COPD以气道、肺实质和肺血管的慢性炎症为特征.另外,肺部的蛋白酶和抗蛋白酶失衡及氧化与抗氧化失衡也在COPD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气道炎症、气流受限、黏液纤毛功能障碍和气道结果的改变均导致患者肺功能下降,而以药物为主的综合治疗,是COPD的主要治疗手段,以下对其治疗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赵子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深低温停循环结合顺行性选择性脑灌注行主动脉夹层术对脑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60岁以上老年主动脉夹层患者在深低温停循环(DHCA)结合顺行性选择性脑灌注(ASCP)手术中脑保护管理方法.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4月行主动脉夹层手术的老年患者(60岁以上)62例,体外循环均采用DHCA技术和在DHCA基础上行ASCP,应用离心泵头,控制脑灌注的流量及压力.术中监测血液稀释度、平均动脉压、电解质和血糖等变化,使用降温期间用PH稳态、低流量及复温期间用α-稳态的联合方法进行血气分析,调节酸碱平衡,给予常规超滤与零平衡超滤相结合,记录尿量.结果 体外循环转机时间为104~206 min,平均(164.8±38.1) 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为27 ~ 125 min,平均(90.1 ±32) min;停循环时间为(n =53)18~61 min,平均(36.2±15.7) min,脑灌注时间15 ~55 min,平均(37.8±10.6) min辅助时间13 ~79 min,平均(47 ±20.9) min;常规超滤54例,超滤液量为1 200 ~5 000 ml,常规超滤和平衡超滤相结合4例,超滤液量为5 000~7 000 ml,全部患者手术顺利,血流动力学平稳,顺利停机,安返监护室,术后14 ~70 h清醒,术后早期出现躁动3例,短期低氧血症5例,肾功能不全2例,61例治愈出院,1例术后死于肾衰竭及脑出血.结论 在DHCA期间合理安全的脑保护,有利于提高老年DeBakey主动脉夹层患者心脏手术中体外循环的质量,确保术中安全,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孙卫红;许日昊;杜宇;王天策;朱志成;柳克祥;张曙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特发性室性早搏的射频消融治疗

    单形性室性早搏(VPC)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导管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已经成为常规的质量手段之一.对于频发室早,药物治疗效果较差或患者不耐受药物治疗的室早,射频消融术已逐渐成为主要治疗方法.本研究收集室性早搏的射频消融治疗病例资料,探讨其起源部位、心电图特点及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评价.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31例室性早搏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其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36 ~68[平均(40±13)]岁,病程3个月~10年.31例患者多有心慌、胸闷、头晕等症状,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人院后常规行生化、胸片、西点头、心彩超、动态心电图等检查.其中2例合并高血压,其余29例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所有患者术前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室早均在10 000次以上.

    作者:张雪莲;张广成;王鑫;白玫;刘和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64层螺旋CT薄层重建在老年肺局限磨玻璃密度影中的诊断价值

    肺磨玻璃密度阴影(GGO)[1]是一种非特异性CT征象.临床上多见于各种炎症、水肿、出血、纤维化及肿瘤等病变.许多小肺癌表现为局灶性GGO(fGGO).准确判断fGGO的良、恶性对提高早期肺癌诊断率和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64层螺旋CT薄层重建可提高fGGO征象检出率,探讨其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1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老年肺fGGO病例110例,男78例、女32例.年龄61~ 86岁,平均73岁.均由临床穿刺、手术病检或临床证实结果.细支气管肺泡癌46例、腺癌24例、非典型腺瘤样增生5例、局灶肺炎16例、肺纤维化10例、肺出血9例.均采用本院同一CT摄片.

    作者:赵宏宇;郝利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医疗气功教授及练习体会

    气功是调身、调息、调心三调融为一体的心身锻炼技能[1].医疗气功是将气功用于养生及医疗活动的一门技术.医疗气功常用的养生治疗方法是患者自己练习功法达到养生及防治疾病的目的[2],这是医疗气功与其他疗法大的不同之处.老年人后天精气神逐渐不足,各项身体机能逐渐减退,属于慢性病的多发人群.老年人有大量的业余时间可以进行这种主动性的自我养生锻炼活动,医疗气功练习对于老年人是方便经济的养生方法,练功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养生保健效果[3,4].教授及分享练功经验,探讨更好、更科学的练功方法是医疗气功教授人员的主要任务.笔者自2005年起开始学练医疗养生气功,目前跟随导师刘天君教授进行医疗气功教授及科研活动,现将近年来教功及练功体会与大家分享讨论,希望更多的老年人能够主动参与到这项自我养生保健活动中来.

    作者:郭建红;俞海虹;刘天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温针灸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40例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发病率日益增高[1].KOA不仅为患者带来疼痛,同时可引起关节功能障碍,甚至残疾发病原因多为年龄、肥胖、遗传、膝关节创伤等[2].KOA发病主要为膝关节软骨发生退变,出现骨质增生、滑膜炎、关节囊牵张、韧带与肌腱组织受刺激、软骨下骨折等,导致肌肉挛缩,多压迫邻近神经,晶状物沉积及软骨碎片刺激均可引起急性炎症的发生[3].临床表现为深部定位不确定的疼痛.本研究观察温针灸治疗KOA患者的效果.

    作者:秦云 刊期: 2013年第16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