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丽;李劲然;周明伟;贺亮;姜日花
我国高血压脑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病人的21% ~48%,存活者中超过30%遗留神经功能障碍[1].其中≥60岁老年人脑出血占所有脑出血的40%左右[2],是脑出血发病的主体.对于Ⅱ~Ⅳ级高血压脑出血[3]的患者,手术治疗能挽救患者的生命、改善患者的意识和神经功能状态[4].本研究回顾分析采用小骨瓣开颅及传统额颞开颅血肿清除老年患者的手术疗效.
作者:魏胜程;王志刚;曲春城;滕良珠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强化降压联合强化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LDL-C)能否进一步降低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方法 入选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249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的方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强化治疗组.常规治疗目标为收缩压< 140/90 mmHg,LDL-C<2.6 mmol/L;强化治疗目标血压<120/80 mmHg,LDL-C<2.1 mmol/L.比较主要终点事件: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脑卒中、血运重建和次要终点事件:再次心源性入院、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左心衰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组间差异.结果 终12个月共随访成功224例,常规治疗组114例,强化治疗组110例.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强化治疗组患者随访6、12个月的收缩压和随访12个月的舒张压均明显更低[(121.2±13.8)vs(125.1±14.1) mmHg,P =0.026;(118.9±13.2) vs(124.8±13.1) mmHg,P=0.008];且强化治疗组患者随访6、12个月的LDL-C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2.16±0.18)vs(2.40±0.16)mmol/L,P =0.002;(2.32±0.09) vs(1.96±0.11) mmol/L,P=0.000].但两组主要终点事件和次要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强化降压联合强化降脂药物治疗在1年的观察期内未能给冠心病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作者:珠勒皮亚·司马义;陈玉岚;布海力且木·买买提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依托咪酯靶控输注(TCI)用于老年人无痛结肠镜检查对无创心排血量的影响.方法 100例老年人结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Ⅰ组、Ⅱ组各50例.Ⅰ组用依托咪酯血浆TCI,初始靶浓度设定为0.4μg/ml.Ⅱ组用丙泊酚血浆TCI,初始靶浓度设定4.0μg/ml.观察记录注药前(T0)、肠镜置入时(T1)、肠镜置入后l min(T2)、3 min (T3)和术毕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排血量(CO)、心排指数(CI)及外周阻力(SVR).结果 Ⅰ组T0、T1、T2、T3和T4各时间点的MAP、HR、CO及SVR均无显著变化(P>0.05);Ⅱ组T1的MAP、CO 、CI较T0均显著下降(P<0.05),但T2、T3和T4的MAP、CO、CI较T0无显著变化(P>0.05);Ⅱ组T1的HR较T0显著下降(P<0.05),但T2、T3和T4的HR较T0无显著变化(P>0.05);Ⅱ组T1的SVR较T0显著上升(P<0.05),但T2 、T3和T4的SVR较T0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依托咪酯TCI用于老年人无痛肠镜检查,受检者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谢文吉;赵桀;康振明;林慧梅;谢文钦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蒺藜皂苷(STT)对体外培养的卵巢癌细胞株SKOV3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选择对数生长的卵巢癌细胞株SKOV3分为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加STr.采用MTr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FCM)测定各组SKOV3肿瘤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检测SKOV3 Bcl-2和Bax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对卵巢癌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细胞周期分析显示,实验组使卵巢癌细胞的S期细胞比例减小,G1期细胞比例增大(P<0.05).STr能够降低Bcl-2蛋白表达(P<0.05),增加Bax蛋白表达(P<0.01).结论 STT能明显抑制卵巢癌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周期发生停滞有关,并通过影响细胞周期及下调Bcl-2蛋白和增加Bax蛋白的表达而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陈志伟;梅庆步;张琪;许惠玉;郑立红 刊期: 2013年第18期
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学基金会在2002年的调查结果表明,中国有45.5%的人存在睡眠问题,而老年人是这类人群的主体,大概占比为56.7%[1].老年人睡眠障碍可能会引发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传统的药物治疗手段时间久了会产生很多副作用.因此,应该找到一条非药物的方法来解决老年人的睡眠问题.健身瑜伽通过体位法、呼吸训练及意识冥想的引导进行身体运动和心理练习,有利于调整脏腑、疏通经络、补气益血,并对练习者身体形态、机能和心境有调节作用,从而达到强身健体作用.本文拟探索瑜伽运动对改善老年入睡眠质量和情绪状况的作用.
作者:孟建平 刊期: 2013年第18期
中老年人的身体较虚弱,很多人必须通过服用药物才能够保持生命的延续,因此,常会出现过度服用药物[1].本文拟寻找中老年人过度药物导致尿蛋白过高的原因,分析其产生的危害,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
作者:施碧云;周全魁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时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中,非选择性血栓抽吸、选择性血栓抽吸与常规PCI 3种治疗策略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2009年3月至2012年9月连续入院、诊断为急性STEMI并接受直接PCI的患者共314例,分为常规PCI组、选择性血栓抽吸组、非选择性血栓抽吸组3组.比较3组治疗术中慢血流发生率、术后TIMI计帧分级(帧)、平均使用球囊数、术后1 wEF、术后3个月EF.结果 3组术中慢血流发生率分别是17.39%(8/46)vs 4.83% (9/186) vs 2.43% (2/82),无复流现象发生率大大减少(P<0.05);TIMI计帧数(帧)明显减少[(23.52±6.15)vs(21.87±3.58)vs(20.50±3.39),P<0.001],非选择性进行血栓抽吸在预防慢血流发生方面优于选择性进行血栓抽吸和不进行血栓抽吸,选择性进行血栓抽吸又优于不进行血栓抽吸.3组第1周射血分数两两相比差异显著(P<0.05):3组3个月射血分数两两相比差异显著(P=0.001):3组使用球囊数量逐渐减少.结论 STEMI直接PCI中,非选择性血栓抽吸与选择性血栓抽吸、常规PCI相比,不仅能有效降低慢血流现象发生,增加心肌的有效灌注,而且改善患者预后,在STEMI的患者中应作为首选治疗措施.
作者:洪云飞;宋丽娟;陈苗;毕珍琼 刊期: 2013年第18期
带状疱疹是特征为疼痛和沿身体一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绝大部分患者伴有明显的神经痛症状,有的甚至痛如针刺刀割,频繁发作,影响饮食和睡眠.本研究采用刺络放血拔罐配合夹脊穴、阿是穴围刺加电针协同药物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并与单纯药物治疗组对比.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0年4月至2012年6月我院皮肤科及针灸科6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综合组和药物组.
作者:周斌;姚配勇;刘需祥;李慎荣 刊期: 2013年第18期
eFlow成像技术是在ALOKA基础上开发的复合阵列探头,加上新一代的复合脉冲上成像技术,能够完全滤除噪音干扰,改善血流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真实地反映微细血液循环的灌注情况,提供高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的彩色血流图像,从而更细微地显示末梢血流的动态情况[1].本文拟评价eFlow成像技术对老年肝癌患者病灶内血流和血管形态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伟霞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槐果碱抗心律失常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胺碘酮组及不同剂量槐果碱组,连续灌胃7d,采用左冠状动脉结扎术诱发SD大鼠致心律失常.分别连续观察造模前、造模后即刻及造模后24hⅡ导联心电图30 min,记录室性异搏数、室速时程、室颤出现率、心律失常出现时间、心律失常持续时间.然后股动脉采血,分离血清,测定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 ①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LDH、CK-MB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胺碘酮组、槐果碱中剂量组、槐果碱大剂量组LDH明显降低,CK-MB也明显降低(P<0.05,P<0.01);②模型组大鼠室速和室颤程度比假手术组明显加重(P<0.05),槐果碱大剂量和中剂量组心律失常程度较模型组显著减轻(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槐果碱小剂量组心律失常评分与模型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槐果碱可以通过降低心肌缺血大鼠LDH、CK-MB含量,减少心肌细胞损伤,并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作者:狄灵;李睿萍;杨成志;刘素蓉;杨海霞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与健康对照者随机尿液中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水平的比较,探讨UACR与CHF的关系.方法 选择心血管内科患者517例,按糖尿病(DM)有无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检测氮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确定心衰患者178例,并按心功能分级分为Ⅱ级组49例,Ⅲ级组71例,Ⅳ级组58例.分别检测心衰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肌酐(C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分析不同分组之间UACR的差异.结果 CHF患者尿液UACR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不论DM有无,UACR均与心衰正相关(P<0.01).按心功能分级分组后组间差异显著(P<0.01).UACR与RDW、NT-proBNP对心衰诊断呈正相关(R=0.314;R =0.357,P<0.01).结论 尿液UACR在CHF患者中明显升高,与是否有DM无关,且升高幅度与病情的严重性相一致,联合检测UACR与RDW、NT-proBNP 对CHF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雷飞飞;李冬梅 刊期: 2013年第18期
肺炎支原体(MP)感染所致慢性咳嗽在慢性咳嗽的成因中所占比例呈递增趋势[1].本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散发,全年均有发病,以冬季较多.MP在非流行年间约占小儿呼吸道感染病原的10%~ 20%,流行年份则高达30%以上,约每隔3~7年发生1次地区性流行,流行特点为持续时间甚长,可达1年[2,3],临床表现为肺炎、支气管炎、气管炎、咽炎[4,5].本课题组发现莫西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MP感染致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漱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对比分析中国东、中、西部地区老年人生活质量(QOL)的高低,为养老工作的开展和完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3568名60岁以上常住老人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表简表(WHOQOL-BREF)评价其生活质量.结果 中国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平均得分为(54.82±8.639),自评分为(80.32±11.225),自评分与生活质量得分呈正相关关系(r=0.601);东、中、西部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依次为:56.84±9.202,54.23±8.515,53.38±7.766;自评分依次为:83.51±9.764,79.97±10.444,77.50±12.459,不同地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差异(P<0.05),主观幸福感有差异(P<0.05).结论 西部地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低,主观幸福感弱,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高.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应进一步完善西部地区的养老工作,同时根据不同地区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特征,针对性地进行干预,以提高不同地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忆雄;桂莹;邹焰;冉文亮;马佳;李小平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爱维治保留灌肠在盆腔调强放射治疗(IMRT)及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中保护直肠放射性损伤的疗效.方法 62名接受盆腔放射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实验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给予爱维治保留灌肠,根据美国放射肿瘤协作组(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进行评估两组出现急性放射性直肠损伤的时间和程度.同时对各组内治疗方式不同的影响进行了观察及总结.结果 两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急性放射性直肠损伤,实验组较对照组出现急性损伤的时间要晚(P =0.0001),而且1级及以下的损伤和2级及以上的损伤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两组不同放疗技术分析中,在接受IMRT较CRT直肠保护作用更佳(P<0.05).结论 爱维治保留灌肠可以防止或减轻急性放射性直肠损伤,同时也延缓损伤的发生.
作者:姜新;辛颖;刘野;曲超;罗景华;常鹏宇;曲雅勤 刊期: 2013年第18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周围血管性疾病[1~3].DVT并发肺栓塞严重时可导致猝死,其后遗症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也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质量.本文回顾性分析在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急性下肢DVT患者157例的诊治特点.
作者:张春璐;侯旭晖;张静菊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评价缺血性脑梗死所致皮质脊髓束损伤程度及运动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32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分别进行常规头部MR平扫、DWI、DTI扫描,获得各向异性分数(FA)及方向编码彩色图(DEC).对比测量梗死侧与健侧相对应部位脑白质的各向FA值,对皮质脊髓束(CST)进行弥散张量纤维束重建(DTr)并分级.结果 梗死灶FA值较对侧相应部位明显减低.CST穿过病灶的患者运动功能恢复较差,CST未穿过梗死灶的患者运动功能恢复较好.结论 CST损伤程度与运动功能的恢复相关,DTI、DTF技术能够无创显示CST与缺血性脑梗死灶的空间关系,帮助判断运动功能受损情况及预测预后.
作者:宋扬;金银华;徐军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CTP)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转化的预测价值.方法 根据头颅CT复查结果将本院收治的78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出血转化(HT)组和非出血转化(non-HT)组,分析两组患侧CTP的主要参数(表面通透性PS、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和平均通过时间MTT)并计算与健侧对称部位的比值得出相对参数值(rPS、rCBF、rCBV和rMTT)及rPS不同水平的其余CTP参数情况,采用ROC曲线确定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HT的rPS值,并随访HT组rPS不同水平的预后情况(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量表).结果 HT组的PS和rPS均高于non-HT组(P<0.05),CBF、rCBF、CBV和rCBV均低于non-HT组,除rCBF(P< 0.05),其余均为P<0.01,但两组的MTT和rMTT值无统计学差异(P >0.05);HT组“rPS≥1.72”亚组的CBF、rCBF、CBV及rCBV水平均低于“<1.72”亚组(P<0.05),但两水平的MTT和rMTT无统计学差异(P>0.05);ROC曲线提示rPS值取2.25作为截断点对于出血性转化预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1%和84.3%,曲线下面积是0.849(95% CI=0.738~0.951);HT组“rPS <1.72”亚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优于“≥1.72”亚组,且变化值大于“≥1.72”亚组,以上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CT灌注成像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转化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且rPS与发生出血性转化的治疗效果有关,提示可用于预后预测.
作者:张卫国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漯河市养老院老年人群痴呆现状.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调查,以漯河市养老院316名60岁以上人群为调查对象,以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危险因素问卷进行测量和判别.结果 316名老人,诊断为老年痴呆患者为88例,患病率为27.8%,其中重型占63.6%,中型28.4%,轻型7.9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听力、牙齿、功能状况、保健习惯、婚姻、社会支持水平、经济状况与老年痴呆发生有关(P<0.05).结论 老年痴呆在漯河市养老院的老年人群中患病率较高,危险因素复杂.
作者:刘春杰;董立珉;崔明辰;康红钰;孙静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翻白草油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宿主HeLa细胞Bcl-2蛋白和Bax蛋白的影响作用.方法 RSV感染宿主HeLa细胞后,选取翻白草油进行干预,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Bcl-2蛋白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翻白草油(除翻白草油预处理作用方式)组与病毒组比较,宿主HeLa细胞Bax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Bcl-2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 翻白草油在三种作用方式下(直接灭活、病毒复制、病毒吸附阶段)抗RSV作用可能与调节Bcl-2蛋白和Bax蛋白的表达有关.
作者:刘蕾;陈光;王跃新;王淑秋;张鹏霞;王柏欣;王薇 刊期: 2013年第18期
急性脑梗死发病率高、起病急、多复发、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对患者家庭带来经济负担和沉重的打击[1].血栓调节蛋白(TM)在内皮细胞发生损伤时被释放,是内皮损伤时的一种保护因子.白细胞介素(IL-6)主要由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两者在血清中的水平可以随脑梗死的发生产生相应的变化.本研究探讨TM、IL-6在急性脑梗死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发满 刊期: 2013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