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雪川;冯大超;王艳;郭菁桦;管一平;梁超
目的 通过构建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骨关节炎软骨细胞,探讨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保护软骨细胞退变的作用.方法 构建TFAM重组腺病毒载体,并转染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分别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转染后细胞中TFAM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鉴定转染后软骨细胞线粒体DNA拷贝数的变化.结果 成功构建TFAM重组腺病毒,且体外转染率高;RT-PCR结果示细胞转染后MOI为500、1 000组TFAM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Western印迹结果示转染后MOI为500、1 000两组TFAM蛋白表达均升高,其中MOI=1 000组表现为明显(P<0.01);骨关节炎细胞组线粒体DNA的平均拷贝数为(389±117),而MOI=500组为(575±144),MOI=1 000组为(762±179),前者显著低于后两者(P<0.01).结论 转染TFAM重组腺病毒可正向增强其在软骨细胞中的表达,保持线粒体DNA结构的稳定性.
作者:廖壮文;黄彦;梁月屏;吕浩然;张珠江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社区不同风险程度骨质疏松(OP)性骨折老年人相关知识、行为、态度情况,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以分层抽样方法,对石河子市3个社区450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人户一对一问卷调查.结果 高低风险老年人群,相关知识与防治态度(P<0.01)、预防行为(P<0.05,P<0.01)呈正相关;高风险OP性骨折老年人群中,预防行为与态度之间无相关性;低风险OP骨折老年人群中,预防行为与态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在设计和实施护理干预时,应重视老年人群特别是高风险人群OP知识水平、预防行为、预防态度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从而达到真正改善OP性骨折的不良行为,减少骨折的发生.
作者:何斌;张苇;陆宁;王玉环 刊期: 2013年第20期
顽固性心力衰竭是指应用休息、限盐、强心、利尿等常规心力衰竭治疗,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1].目前对于顽固性心力衰竭,临床并无有效治疗方法,患者预后差,病死率高[2,3].血液透析为近年来快速纠正心力衰竭的重要手段,本文就我院对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
作者:王琳;程谦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天然化合物20(S)-人参皂苷Rg3体外对多发性骨髓瘤U266细胞系的抑制作用.方法 利用MTT、流式细胞仪检测20(S)-人参皂苷Rg3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及诱导凋亡作用;应用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加药后U266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结果 20(S)-人参皂苷Rg3作用U266细胞系24、48 h的IC50值分别为(71.07 +2.63)μmol/L、(44.06士3.98)μmol/L,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抑制U266细胞系的增殖,并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P<0.05);可促进U266细胞系凋亡,并呈浓度依赖性(P<0.05);细胞周期检测,与对照组比较,Go/G1期百分比增多(P<0.05),同时S期百分比逐渐减少(P<0.05),而G2/M期百分比没有明显的变化(P>0.05);药物处理U266细胞系24h后,Western印迹检测示随药物浓度的增加,procaspase-3表达轻度下降,cleaved caspase3显著表达上升(P<0.05).结论 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20(S)-人参皂苷Rg3可抑制U266细胞系的增殖,且能够诱导U266细胞系凋亡,呈剂量依赖性,诱导U266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上调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引起的;20(S)-人参皂苷Rg3还可以影响U266细胞系的G1/S期,使细胞阻滞在G1期,而对G2/M期无明显影响,可能是其抑制肿瘤的作用机制之一,使其成为潜在的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新制剂.
作者:侯俊杰;宋艳秋;黄式敏;康丽花 刊期: 2013年第20期
以往心力衰竭的诊断基于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之上,内皮素(ET)和脑钠肽(BNP)的发现为之提供了较客观的诊断指标,以往心力衰竭的治疗主要是增强心肌收缩力,减轻心脏负荷,扩张动脉和静脉,这些治疗方法对急性发作期的心力衰竭有效,但慢性心衰的治疗特别是远期治疗缺乏有效的药物,拮抗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药物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为心力衰竭的长期治疗带来了曙光,特别是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治,本研究探讨联合应用坎地沙坦和美托洛尔对ET和BNP水平及心脏功能的影响.
作者:范梅贞;丁福祥;刘同库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瑞格列奈是新型口服促胰岛素分泌降糖药物,通过与胰岛β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关闭β细胞膜中ATP依赖性钾通道,抑制钾离子从β细胞外流,细胞膜去极化,开放钙通道,增加钙离子内流,促进胰岛素分泌,从而达到降低血糖浓度的效果[1,2].
作者:王娟;李静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床旁纤支镜联合胃镜在消化道出血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4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4例)实施床旁纤支镜联合胃镜治疗,对照组(25例)仅实施床旁胃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行胃镜检查治疗术中生命体征,并抽取患者术后5 min内动脉血血气分析,统计两组所发生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接近正常低值,且高于对照组(P<0.05),心率和呼吸均慢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5 min pH值高于对照组(P<0.05),PaO2高于对照组(P<0.05),PaC0 2低于对照组(P<0.05),SPPO2高于对照组(P<0.05),发生误吸、恶心呕吐和呛咳的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实施床旁胃镜治疗前联合床旁纤支镜灌洗和气管插管,更好的提高了操作安全性,且并不增加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文花;张彩霞;潘兆宝;韩冰冰;吉华青 刊期: 2013年第20期
胸管的管理是胸外科术后管理的关键,而胸管携带的时间直接影响病人住院时间长短和费用多少,通常情况下由胸外科医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决定是否拔除,但目前仍有较少资料和数据来说明胸腔引流管对病人的影响,以及拔除胸管是否能够减轻病人的疼痛,本文探讨胸管拔除前后患者疼痛的情况.
作者:姜竹;赵松;李向楠;张春敭;朱登彦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建立多种运动方式的动物模型,观察不同运动时间的发展性间歇运动和有氧运动对SD大鼠血浆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内皮素(ET)-1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50只,分为对照组、40 min有氧运动组、60 min有氧运动组、40 min间歇运动组和60 min间歇运动组,所有运动组均进行7w的跑台运动,应用免疫化学法对大鼠颈动脉中的CGRP和ET-1进行观察.结果 60 min有氧运动组和40 min间歇运动组血浆中CGRP的量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两组与对照组的比较均出现了比较显著性的差异(P <0.05);60 min间歇运动组的CGRP都显著低于个各组并都存在特别显著性的差异(P<0.01).60 min有氧运动组和40 min间歇运动组血浆中ET-1的量要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均出现了比较显著性的差异(P <0.05);60 min间歇运动组的ET-1的量与各个组相比较都出现非常显著的增长(P<0.01).结论 长期发展性间歇运动能够明显提高CGRP的分泌和抑制ET-1的分泌对大鼠的心血管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且在锻炼效率上要强于有氧运动,但练习时间不应超过40 min,以免造成过度疲劳,从而损伤心血管系统.
作者:柏中娟;李昊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黄芪水提取物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大鼠动脉硬化斑块部位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MMP-9)表达及形成斑块的影响.方法 选取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大鼠40只,正常饲养10只为正常组,高脂饲养30只按随机方式分为模型组、黄芪组和辛伐他汀组各10只.治疗3个月后观察MMP-9水平、血脂、形成斑块情况等项目.结果 黄芪组大鼠的血清MMP-9水平、斑块形成易损、内膜/中膜面积比值明显低于辛伐他汀组大鼠(P<0.05).黄芪组和辛伐他汀组大鼠的三种血脂指标均低于模型组大鼠(P<0.05).结论 黄芪水提取物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大鼠动脉硬化斑块部位的MMP-9有降低作用,对斑块形成有抑制作用,对于形成的斑块起到稳定作用,应得到临床研究的关注.
作者:李新才;曾碧映;邓凤君;肖凌;陈凤姣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腹腔镜辅助近端胃癌根治与传统开腹近端胃癌根治手术相比其临床疗效的优劣.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已被收治的符合标准的89例需手术治疗的近端胃癌患者,按知情同意原则随机分为腹腔镜辅助治疗组(病例组)及传统手术治疗组(对照组),记录分析两组手术治疗时术中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恢复情况(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止痛剂使用情况及高体温)、术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NK细胞活性、1年生存率及肿瘤复发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病例组手术时间(236.2±43.5)min长于对照组(201.2±33.5) min(P <0.05),病例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止痛剂使用情况、术后高体温、T淋巴细胞活性及NK细胞活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年生存率及肿瘤复发情况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近端胃癌根治手术是一项安全、有效、微创的临床技术,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何培生;李冠华;郭灿;郑康霞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该医院门诊及体检的32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档案,采用自行编制的高血压患者依从性问卷,面询和随访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记录其人口学特征,高血压史,药物依从性情况及生活方式的控制情况等,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佳者占44.82%,与受教育程度、人均月收入、服药种类、服药剂型、并发症及规律自测血压有关(P<0.05).结论 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佳者比例较低,应加强健康宣传及高血压防控知识的普及,推广家庭自测血压,提倡使用长效降压药物,减少每日服药次数,以提高高血压治疗率和控制率.
作者:王玥坤 刊期: 2013年第20期
止血对术中减少失血、保持术野清晰、防止重要组织损伤、保证手术安全以及术后创口愈合等均具有重要意义[1].尖吻蝮蛇血凝酶是从中国尖吻蝮蛇属毒蛇液中分离得到的酶性止血剂,也是我国第一个蛇毒血凝酶类的一类新药[2].本品具有类凝血激酶样的作用,而且有提高血小板聚集的功能,在正常血管内没有血小板凝聚作用,无血栓形成危险,可辅助用于外科手术浅表创面渗血的止血,但是否使用需要根据外科医生对伤口出血情况的判断.本文就尖吻蝮蛇血凝酶用于老年腹部手术患者的切口止血情况进行临床观察.
作者:翁剑武;邱陆芬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甲状腺癌(TC)是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女性较为常见.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多项研究提示其可能与雌激素水平升高、碘过量或缺乏,放射性物质接触或遗传等因素相关[1-3].乳头状癌为常见,预后相对较好.世界卫生组织将瘤体<1 cm的乳头状癌定义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4].这种TC亚型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隐匿性,瘤体常位于甲状腺深部或腺体的背部,在查体时多无法触及,且瘤体较小,多不引起明显的临床表现.PTMC的肿瘤生物学倾向于良性,发展较为缓慢,侵袭性较弱;但近年发现,其区域淋巴结转移率并不低,一旦延误诊疗,可发生远处转移[5].PTMC的准确诊断以及根据其临床特征并作出合理的处理十分重要[6].本文回顾性分析老年PTMC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赵雪桃;安亮;金保红;陈文璞 刊期: 2013年第20期
多原发恶性肿瘤(MPMNs)又称重复癌、多重癌等,是指同一个体同时或先后发生两种或以上原发性恶性肿瘤.以肿瘤出现时间的先后分为两种:若两种恶性肿瘤同时或在6个月内先后发生的称为同时性MPMNs;6个月以上发生的称为异时性MPMNs.MPMNs与本身肿瘤的复发或转移,在治疗和预后方面有着根本的不同.
作者:王鑫洪;林考兴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交泰丸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脑组织单胺氧化酶(MAO)活性及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探讨其对VD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 制备VD大鼠模型;MG-2Y迷宫进行行为学测试;ELISA法测定脑组织MAO活性、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含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与假手术组比较,NE、DA、5-HT含量降低,MAO活性升高;交泰丸治疗后,尤其是高剂量交泰丸组,NE、DA、5-HT含量明显升高,MAO活性明显降低.结论 交泰丸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脑组织中NE、DA、5-HT含量,降低MAO活性密切相关.
作者:胡玉英;胡跃强;张青萍;梁妮;宋曦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Foxn1在小鼠胸腺增龄性萎缩中的作用.方法 SPF级C57BL/6小鼠分成老龄组(18个月)、中龄组(12个月)、中青龄组(6个月,4个月)、青龄组(1个月),每组雌雄各6只.无菌取胸腺,比较小鼠胸腺重量、胸腺指数及胸腺细胞数;应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胸腺组织中Foxn1基因的表达.结果 小鼠胸腺重量及胸腺细胞数随年龄增长显著减少(P <0.05,P<0.01);C57BL/6小鼠胸腺Foxn1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月龄(0.909 +0.119),6月龄(0.689士0.108),12月龄(0.240±0.063),18月龄(0.047±0.010),表现为随年龄增长显著下调(P<0.05).结论 Foxn1参与了胸腺的发育、成熟和退化萎缩各个阶段,Foxn1表达降低破坏了胸腺微环境,导致胸腺增龄性萎缩.
作者:王长山;李丽;金绍静;朱金玲;张玉萍;朱喜科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糖尿病(DM)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可能与遗传及环境因素密切相关[1,2].老年人群是2型DM(T2DM)的高发人群,在长期高血糖血症及代谢紊乱的损害下,T2DM可继发全身多系统、器官的病变[3].其中肾脏是主要受累器官,严重者可导致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甚至是肾衰竭¨].事实上DM的肾脏损害在病程的早期即可出现,主要为肾血流动力学及肾功能的改变.许多老年患者在确诊T2DM时常常已经发病多年,患者所提供的病史可能要短于实际病史,所以老年DM患者并发肾脏损害的概率要更高[5].只有提高早期肾脏损害的诊断率,才可针对性早治疗.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T2DM患者肾血流动力学及肾功能的改变.
作者:朱慧敏;师军华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石河子市社区不同风险程度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女性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以分层抽样方法,对石河子市3个社区225名60岁及以上的女性进行入户一对一问卷调查.结果 高风险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女性知识平均得分为(16.14±9.49)分,得分率为31.0%,得分32分及以上者6人,及格率仅为5,4%;低风险骨质疏松牲骨折老年女性知识平均褥分为(16.50±9.48)分,得分率为31.7%,得分32分及以上者8人,及格率为7.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文化程度及年龄是影响高、低风险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女性相关知识的主要因素.结论 重点加强教育程度低的老年女性及高龄女性骨质疏松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力度.
作者:张苇;王玉环;陆宁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糖尿病(DM)大鼠坐骨神经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Na+-K+-ATP变化及益气活血通络方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复制DM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益气活血通络方组、弥可保组,并设正常对照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方对DM大鼠坐骨神经cAMP、cGMP、Na+-K+-ATP的影响.结果 DM大鼠坐骨神经cAMP、cGMP含量及Na+-K+-ATP活性明显降低;益气活血通络方可升高cAMP、cGMP含量,提高Na+-K+-ATP活性.结论 益气活血通络方可通过提高cAMP、cGMP含量及Na+-K+-ATP活性,促进神经轴突的再生和修复.
作者:李光;张文风;于海;马金铃 刊期: 2013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