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洁;樊惠霞;杨旭雯
目的 探讨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肝患者Th1/Th2类细胞因子、肝功能及HBV DNA复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于该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和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德福韦酯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4、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含量的变化以及HBV DNA复制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血清IFN-γ含量为(71.3±5.5)ng/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血清IL-4含量为(31.7±4.4) ng/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ALT和AST含量分别为(33.1±4.9)、(35.2 ±5.1)U/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HBV DNA<1×103拷贝/ml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德福韦酯能显著影响慢性乙肝患者Th1/Th2类细胞因子含量,恢复患者肝功能,抑制HBV DNA复制.
作者:吴刚;盛云建;陈文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血脂康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炎症因子的影响,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 入选90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观察组使用血脂康治疗,对照组使用洛伐他汀治疗,治疗后第3个月,比较两组血脂常规,并检测两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3(IL-1β3)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差异,比较两组治疗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RP、IL-1β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出现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和心绞痛恶化的比率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血脂康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更好地降低患者体内炎症介质水平,调节血脂,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翠华;崔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姜黄素干预小鼠载脂蛋白B100(ApoB100)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 EBP-1 c)在肝脏表达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相关性,从基因水平探讨姜黄素治疗NAFLD的机制,为姜黄素的临床应用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实时PCR方法对比正常组、NAFLD模型组、姜黄素预防组、姜黄素治疗组中肝脏ApoB100和SREBP-1c的mRNA表达进行分析.结果 ApoB100 mRNA在模型组表达增高,而在预防组和治疗组表达均降低(P <0.05);SREBP-1c mRNA在模型组表达增高,而在预防组和治疗组与正常组相比表达均增高(P<0.05).结论 应用姜黄素对于NAFLD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可能不是通过凋节SREBP-1c mRNA的表达而实现的.
作者:梁衍锋;张东东;孙俐俐;倪蕾;王淑秋;马小茹;刘蕾;刘君星;王芳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其高发病率与不良饮食习惯密切相关.中枢下丘脑瘦素抵抗所致黑皮质素途径缺陷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有密切关系.本文介绍中枢瘦素抵抗的分子机制,及姜黄和甜菜碱饮食干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机制.
作者:周峰;华春;李建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不同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变.方法 136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蛋白尿及肾功能分组,正常白蛋白尿组(DN0)41例,微量白蛋白尿组(DN1)36例,临床蛋白尿组(DN2)31例,肾功能不全组(DN3) 28例,另设正常对照组30例.测定各组DN患者和正常对照者血浆假性血友病因子(vWF)、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水平,超声检测反应性充血时和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水平的变化.结果 各期DN患者较正常对照组NO水平明显下降,ET-1、vWF水平明显升高(P<0.01).DN0组和DN1组间NO、ET-1、vW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DN1组和DN2组、DN2组和DN3组NO、ET-1、vWF水平差异显著(P<0.01,P<0.05).反应性充血时,各组DN患者均出现肱动脉内径水平下降;含服硝酸甘油后,仅DN2组和DN3组出现肱动脉内径水平下降(P<0.01,P<0.05).结论 DN各期均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早期DN患者即可出现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障碍,小晚期DN患者同时出现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障碍.
作者:张金良;黄斌伦;李旭升;郑伟英;叶赏和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分析采用半椎板入路显微切除椎管髓外膜内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该院收治的100例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半椎板入路显微切除肿瘤术与全椎板切除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使用两种方法手术时间、住院所用时间、出血量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等.结果 两组经各自手术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改善,观察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所用时间、出血量情况以及脊柱稳定性比较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半椎板入路显微切除肿瘤术治疗椎管髓外膜内肿瘤疾病患者,更有利于提高患者手术后脊柱稳定性水平,方法具有快速、创伤小、安全可靠性高,且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取得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Mahmood Saleh Shareb AL-Wadeai;李方成 刊期: 2013年第21期
许多研究早已证实了高血压患者可出现记忆障碍[1],但患病时间的长短以及用药年限对患者记忆功能有无影响目前尚无统一认识.本文旨在研究高血压患者患病年限与用药年限对其记忆功能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0年9月至2011年1月期间在唐山市工人医院住院的137例符合WHO及世界高血压联盟(ISH) 1999年“高血压治疗指南”的高血压诊断标准[2]的患者.排除标准:存在脑血管疾病、严重的内科疾病、精神疾病病史、影响实验实施的视觉与听觉障碍.
作者:蔡洁琼;陈长香;李晶影;赵路;李睿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法配合定位放射治疗法和局部化疗法治疗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上选择佳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来该院治疗的86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术治疗法配合定位放射治疗法和局部化疗法.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体有效率为100% (43/43),高于对照组的69.8%(30/43),差异显著(x2=15.32,P<0.01).两组不良反应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通过手术治疗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但是综合治疗为主的方案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胡银徐;曹颖;张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调查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的老老年患者的睡眠状况,研究其睡眠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 根据评分量表及临床特征将研究对象分为MCI组及认知功能正常组,采用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QSI)比较两组睡眠情况,对各组睡眠障碍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MCI组睡眠障碍患病率高于正常老年人组(P<0.01),其中主要表现在入睡困难、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的患病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CI老年患者总体睡眠质量差,其睡眠障碍的主要临床特征是入睡困难、睡眠觉醒节律紊乱、日间过度思睡,提示掌握MCI患者睡眠障碍有利于开展针对性防治及护理,延缓其进一步发展为阿尔茨海默病(AD)或其他型痴呆.
作者:贾丛康;张绍刚;张美艳;李国玉;马玉华;谭纪萍;王鲁宁 刊期: 2013年第21期
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BBA)是一种位于颈内动脉床突段上段非分叉处、前壁或侧壁、宽颈、壁薄、较脆的动脉瘤,占颅内动脉的0.3% ~1%,占颈内动脉瘤的0.9% ~6.5%,由于动脉瘤在术中可见呈鲜红色、血泡样,故称为BBA[1~3].BBA小而无颈,极容易破裂出血,且普通造影检查诊断困难,治疗棘手,术后易再次破裂出血等,本文对颈内动脉床突段BBA病因、形态学特征、诊断及手术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陈浩;于金录;许侃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及其抑制剂(TIMP)-1与骨转换生化指标、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收集稳定期老年COPD男性患者90例,根据骨密度分为正常骨量组、低骨量组、骨质疏松组各30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MMP-9 、TIMP-1和血清骨碱性磷酸酶(sBAP)、血清骨钙素(sOC)、血清Ⅰ型胶原交联C端肽(sCTX)水平.结果 老年COPD稳定期血清MMP-9、MMP-9/TIMP-1比值随骨密度降低呈升高趋势,以骨质疏松组高(均P<0.01);血清TIMP-1水平在骨质疏松组升高,但3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MMP-9/TIMP-1比值与骨形成指标sBAP、sOC呈显著负相关(均P<0.01),与骨吸收指标sCTX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老年男性稳定期COPD患者升高的MMP-9/TIMP-1与骨转换生化指标有一定相关性,可能与COPD伴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转换增快有关.
作者:张培芳;罗志扬;冯彦林;赵海金;蔡绍曦 刊期: 2013年第21期
急性脑梗死是造成老年患者致残或死亡的重要疾病,约21%的老年患者导致死亡或瘫痪[1].动脉血栓是导致急性脑梗死的主要原因[2],近年来研究发现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是动脉血栓的主要诱发因素,影响vWF凝聚能力的酶主要有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13)和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两者形成竞争关系[3].本研究通过测定患者血浆中ADAMTS13的活性和TSP1含量并对ADAMTS13调控基因C1423T的多态性进行检测,以期阐明ADAMTS13和TSP1与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为临床干预和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作者:牛月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基于生活故事书的老年痴呆干预成效及要领.方法 将58例轻中度老年痴呆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对干预组施以生活故事干预8 w.于基线、8、12 w,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康乃尔痴呆抑郁量表(CSDD)和痴呆生活质量量表(DQOL)对两组患者各测评一次.结果 在第8周和第12周,干预组的MMSE和DQOL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干预前(P<0.05),而CSDD得分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干预前(P<0.05).结论 生活故事干预能有效改善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情绪和生活质量;其干 预效果有赖于操作要领的把握,其精髓在于发挥回忆的价值.
作者:王连艳;沈翠珍 刊期: 2013年第21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的常见病,其起病急、发展快,若不及时处理,可造成比较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1].人们对心肌梗死认识程度不高,对心肌梗死和自身病情的认识程度不够,而表现出焦虑、恐惧等情绪,对恢复阶段的饮食和用药等问题也不明确,导致患者的预后治疗效果不好[2].研究[3]表明,在术后早期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本文对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进行术后早期康复指导的疗效进行研究.
作者:孙全林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评价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因子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70 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健康教育指导,对照组治疗参照相关诊疗指南制定稳定期治疗方案,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治疗26 w,分别对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分析.结果 血清CRP、IL-8 、TNF-α水平与健康组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IL-8除外,P<0.01)且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显著(P<0.05,P<0.01);血清CD3+T水平组间治疗前、治疗后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CD4+T水平与健康组比较,试验组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治疗后高于治疗前(P<0.01);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CD8+T水平试验组治疗后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血清CD4 +/CD8+水平与健康组比较,试验组治疗前较低(P<0.01);试验组疗后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1,P<0.05).结论 COPD稳定期综合治疗方案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可能与其降低血清IL-8、TNF-α和CRP水平,改善炎症损伤;改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调节细胞免疫功能有关.
作者:张海龙;曹帆;王明航;李素云;马利军;李建生;余学庆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8 w有氧运动对成年大鼠皮层Rho GTPases的影响.方法 (1)选用30只3月龄、雄性、Wistar大鼠,经过1 w的适应性跑台训练后,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和有氧运动组,每组15只.运动组大鼠进行8 w跑台运动,前2 w运动速度为10 m/min,跑台坡度为5%,每天运动30 min;后6 w运动速度为22 m/min,跑台坡度为10%,每天运动60 min;后一次运动训练48 h后取材.(2)采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两组大鼠皮层RhoA、Rac1和Cd42蛋白表达.(3)采用Real Time PCR方法检测两组大鼠皮层RhoA、Rac1和Cdc42 mRNA表达.(4)采用突触素作为突触特异性的标记物,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两组大鼠皮层的突触密度.结果 (1)同安静对照组相比,有氧运动组大鼠皮层内RhoA蛋白表达下调、RhoA mRNA表达上调(P<0.01);Rac1蛋白、Rac1 mRNA、Cdc42蛋白表达上调,Cdc42 mRNA表达下调(P<0.01或P<0.001).(2)同安静对照组相比,有氧运动组大鼠皮层的突触密度增多(P<0.05).结论 8 w有氧运动对成年大鼠大脑皮层参与细胞骨架调节的Rho GT-Pases具有调控作用,抑制RhoA表达,促进Rac1和Cdc42表达,进而增加成年大鼠大脑皮层内的突触密度.
作者:赵丽;李岩;龚丽景;吕媛媛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全胸腔镜下手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后免疫炎症、营养代谢的变化及3年复发率.方法 依据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7例: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对照组35例:开胸下肺癌根治术.结果 术后7d,观察组C-反应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NK细胞、CD4/CD8、IgA、IgG及Ig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蛋白水平、前白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及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代谢性并发症发生率(13.51%)显著低于对照组(34.29%) (P =0.03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3年累计复发率(40.54% vs 3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1).结论 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远期疗效与开胸手术相当,但术后免疫炎症反应周期短,术后代谢性并发症少,同时营养状况也优于开胸手术组.
作者:吴朝晖;刘玳瑄;刘与友;杨建胜 刊期: 2013年第21期
老年痴呆是老年人临床常见病症之一,患者会出现已获得的职业和社会活动技能减退和障碍,随着病症的发展,定向力、计算力、判断力也会逐渐丧失,严重时可造成患者人格、情感和行为改变等障碍,且呈进行性加重[1].目前常用喹硫平或中药方进行调养为主,对延缓病程的进展效果并不显著,为了探讨神经生长因子这一进口新药对轻、中度老年痴呆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对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对比研究.
作者:杨银洁 刊期: 2013年第21期
全世界大约有10亿患者受到高血压的困扰[1].而且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因此有必要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必要的干预,使他们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以及相关的防治知识,在维持正常药物治疗的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平衡的心态.这种综合治疗措施应当遵循改变生活方式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原则[2~4].本研究旨在观察综合社区干预措施是否能够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并改善其血压状况.
作者:毛秀聪;贺玉芬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强制性运动疗法对偏瘫患者下肢Brunstrom分期的影响.方法 按要求选择118例脑卒中患者,其中病程在1个月内的62例,病程>6个月的56例.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入院24 h内初评,评测次日介入康复,试验组运用强制性运动疗法,对照组运用常规的神经康复治疗技术;于8 w、16 w时分别作一次中评和末评,比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下肢Brunstrom分期在中评和末评时均有所改善.试验组中,病程1个月内的31例患者在中评时下肢功能达到BrunstromV~Ⅵ期的有16人,占51.61%.6个月以上的28例患者达到BrunstromV~Ⅵ期的也有12人,占42.86%.末评时分别达到了87.10%和67.86%;对照组中,中评时对应指标为22.58%和17.86%,末评时达到80.65%和28.57%.组间比较,中评时,试验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末评时,病程1个月内的卒中患者在试验组中改善例数多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程在6个月以上的脑卒中患者,试验组提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强制性运动疗法在短期内更能促进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提高,优于神经康复治疗技术.能促进病程长久的脑卒中患者更快的恢复,而对病程短的脑卒中患者,在长期疗效中体现出的效果优势不明显.
作者:龚泽辉;王义亮;袁柯;杜富勤;武龙华;李淑勇;郭强 刊期: 2013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