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全林
目的 研究姜黄素干预小鼠载脂蛋白B100(ApoB100)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 EBP-1 c)在肝脏表达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相关性,从基因水平探讨姜黄素治疗NAFLD的机制,为姜黄素的临床应用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实时PCR方法对比正常组、NAFLD模型组、姜黄素预防组、姜黄素治疗组中肝脏ApoB100和SREBP-1c的mRNA表达进行分析.结果 ApoB100 mRNA在模型组表达增高,而在预防组和治疗组表达均降低(P <0.05);SREBP-1c mRNA在模型组表达增高,而在预防组和治疗组与正常组相比表达均增高(P<0.05).结论 应用姜黄素对于NAFLD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可能不是通过凋节SREBP-1c mRNA的表达而实现的.
作者:梁衍锋;张东东;孙俐俐;倪蕾;王淑秋;马小茹;刘蕾;刘君星;王芳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索不同吸痰模式对老年吸烟喉癌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老年吸烟喉癌术后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定时吸痰模式,研究组采取个体化按需吸痰模式.对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进行比较,同时也对吸痰并发症及与吸痰相关的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老年吸烟喉癌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分期及夜间吸痰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夜间睡眠时间及完成睡眠周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研究组夜间觉醒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发生严重的因吸痰直接导致和与吸痰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个体化按需吸痰模式增加了老年吸烟喉癌患者术后夜间睡眠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黄卫东;李笑雨;安冉冉 刊期: 2013年第21期
脑梗死后氧自由基的过度表达是引起脑缺血缺氧性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自由基的级联反应,将引起神经元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及脑内血管内皮自爆的损伤,同时氧自由基还会使花生四烯酸(AA)等进行单向转化导致血栓素A的形成增加,引起脑梗死后缺血半暗区血管内皮细胞对血小板的黏附作用加强,导致梗死范围的扩大[1],所以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进行的神经保护治疗能有效防止脑梗死范围的扩大,本研究主要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在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对患者体内炎症反应的影响,并分析其对患者预后的作用.
作者:王江敏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通过分析2003~2012年吉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费用补偿情况,探讨参合农民医疗费用的变化情况.方法 从吉林省新农合统计信息系统中调取2003~ 2012年10年的新农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省参合农民次均住院费用逐年上升,由2003年的2 198元上涨为2012年的5 408元;实际住院补偿比例和门诊补偿比例不断升高,由2003年的27.0%和15.1%上涨为52.5%和37%.2012年住院和门诊次均自费占年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5.5%和1.1%.结论 10年间,吉林省新农合的住院补偿比例逐年上升,农民的受益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医疗费用的不断增长,住院患者次均个人自费占其年收入的比例依然较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仍没有真正消除.建议加强医疗费用控制,规范医疗诊断和治疗行为,扩大新农合药品目录范围,从而完善新农合的补偿制度,进一步提高参合农民的受益水平.
作者:刘中正;张秀敏;王昕晔;赵璐;李晶华;沈文生;王国强 刊期: 2013年第21期
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BBA)是一种位于颈内动脉床突段上段非分叉处、前壁或侧壁、宽颈、壁薄、较脆的动脉瘤,占颅内动脉的0.3% ~1%,占颈内动脉瘤的0.9% ~6.5%,由于动脉瘤在术中可见呈鲜红色、血泡样,故称为BBA[1~3].BBA小而无颈,极容易破裂出血,且普通造影检查诊断困难,治疗棘手,术后易再次破裂出血等,本文对颈内动脉床突段BBA病因、形态学特征、诊断及手术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陈浩;于金录;许侃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分析采用半椎板入路显微切除椎管髓外膜内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该院收治的100例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半椎板入路显微切除肿瘤术与全椎板切除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使用两种方法手术时间、住院所用时间、出血量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等.结果 两组经各自手术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改善,观察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所用时间、出血量情况以及脊柱稳定性比较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半椎板入路显微切除肿瘤术治疗椎管髓外膜内肿瘤疾病患者,更有利于提高患者手术后脊柱稳定性水平,方法具有快速、创伤小、安全可靠性高,且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取得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Mahmood Saleh Shareb AL-Wadeai;李方成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将36例结肠癌患者根据治疗适应证和家属意见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接受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16例)采用开腹结肠癌根治术.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随访12 ~ 24个月,两组均未出现切口转移,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具有安全、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且与开腹手术具有同样的效果,可以安全地用于结肠癌根治的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周录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降压效果及其心肾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该科收治1 50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替米沙坦组、氨氯地平组、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组),终入选并随访成功90对(270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观察药物治疗前、治疗1、3个月收缩压、舒张压、脉压、脑利钠肽前体(BNP)、血清Cystatin C和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结果 用药治疗1个月,与替米沙坦组和氨氯地平组相比,联合治疗组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均显著降低[(132.4±9.8)vs(139.5±10.8)vs(138.1±10.5) mmHg,P=0.018;(85.3±5.8) vs (89.2±5.9)vs (89.0±6.1)mmHg,P=0.012;(48.7±6.1)vs(51.6±5.8)vs (51.3±5.5) mmHg,P=0.034].用药治疗3个月,联合治疗组收缩压和脉压仍有显著降低的趋势[(126.5±10.0)vs(134.2±9.8) vs (133.8±11.1) mmHg,P =0.022,(48.0±5.9) vs(50.7±6.0)vs (50.7±5.7) mmHg,P=0.038].与氨氯地平组相比,联合治疗组和替米沙坦组血清Cystatin C和尿微量白蛋白均显著降低[(0.87±0.11) vs (0.84±0.13) vs (1.03±0.15),P=0.035,(68.0±15.9)vs(97.7±16.0) vs (100.7±17.7),P=0.028].结论 替米沙坦组联合氨氯地平降压方案疗效明确,有效降低脉压可能减少心脑血管不良时间的发生,同时明显降低血清Cystatin C和尿微量白蛋白,可能有效延缓高血压导致的肾功能损害.
作者:林丹丹;路红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长春西汀对三氧化铝(AlCl3)所致痴呆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以及对海马内乙酰胆碱和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阳性神经元的影响.方法 以AlCl3制备老年大鼠痴呆模型,利用避暗实验及水迷宫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并测定乙酰胆碱酯酶含量和β-APP神经元数目变化.结果 长春西汀能够改善AlCl3所致的老年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乙酰胆碱和β-APP阳性神经元增多.结论 长春西汀对AlCl3所致的老年性痴呆有改善作用.
作者:杨东娜;王瑾 刊期: 2013年第21期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胫腓骨骨折的患者有增多的趋势,在治疗过程中,传统的手术治疗如钢板及髓内钉固定损伤大,对于合并有内科疾病的患者,麻醉剂及手术风险大,术后愈合时间长,有一定的感染及骨不连的发生率,而传统的手法复位由于缺乏有效的参考指标,往往要靠不断的拍片复查来了解是否移位,增加了射线量本文采取绘制解剖标志图形的方式,确定胫腓骨骨折复位后的观测指标,对患者减少射线量及作出及时地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孙强;王春光;杨晓东;李娇;曹保卫;张晓明;罗伟;程新;王本玉 刊期: 2013年第21期
脊柱损伤是临床常见的外伤之一,创伤重,后果严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且绝大部分患者均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脊髓及神经性损伤,如治疗不及时将导致患者终身瘫痪或危及患者生命[1].X线平片是目前临床常用的诊断脊柱损伤的影像学方法,螺旋CT扫描在诊断脊柱损伤病人中具有更好的优势,可明确诊断脊柱损伤部位及椎管受累情况[2].本研究对老年重型脊柱损伤病人分别采用X线、螺旋CT扫描进行诊断.
作者:关友兵;吴顺芬 刊期: 2013年第21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的常见病,其起病急、发展快,若不及时处理,可造成比较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1].人们对心肌梗死认识程度不高,对心肌梗死和自身病情的认识程度不够,而表现出焦虑、恐惧等情绪,对恢复阶段的饮食和用药等问题也不明确,导致患者的预后治疗效果不好[2].研究[3]表明,在术后早期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本文对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进行术后早期康复指导的疗效进行研究.
作者:孙全林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非器质性病变导致的女性绝经期后出血(PMB)的原因,并探寻年龄分布的规律.方法 选取近3年在该院确诊为非器质性病变导致的患者110例,对其致病原因及年龄分布做出统计分析.结果 子宫内膜属增生期占60%,腺囊型18.2%,萎缩型13.6%,腺瘤型4.6%,分泌期3.6%;患者的子宫大小与非器质性病变分型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增生期患者的年龄约为(59.92±6.34)岁,腺囊型(67.52±8.11)岁,萎缩型(59.23±6.83)岁,腺瘤型(56.93±5.42)岁,分泌期(52.24±2.61)岁.分泌期患者在绝经年限、FSH、LH、E2、P水平方面与其他各型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而萎缩型在E2水平方面与其他各型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非器质性病变导致的PMB原因复杂,且有癌变的可能,年龄分布集中于55 ~65岁,故该年龄阶段的患者应当引起临床上的高度重视.
作者:周永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吉林市老年女性尿失禁的患病情况、生活质量及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各社区老年女性1 000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986例患者完成调查,患者尿失禁患病率达30.9%(305例),其中压力性尿失禁(SUI)、急迫性尿失禁(UUI)、混合型尿失禁(MUI)患病率依次为10.0%(98例)、7 0%(69例)、14 0%(138例);患存生活质量总评分以及社交活动、行为限制、心理影响方面的评分分别为(10.2±4.0)、(3 2±1.1)、(5.3±2.0)、(4.8±1.7)分,且小同尿失禁类型、程度、病程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显著(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呼于吸、泌尿、心血管、妇科疾病以及结婚年龄<21岁、孕次>4次、活动受限是老年女性尿失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该市老年女性尿失禁患病率较高,患并生活质量较差,应根据患病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及干预.
作者:王昕;李治钢;王威;侯军;李净潜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三维成形环三尖瓣成形术在治疗老年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继发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心胸外科收治的老年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继发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55例,随机分为缝线成形组27例以及人工瓣环组28例.缝线成形组采用kay氏成形术或者De Vega瓣环成形术进行治疗,人工瓣环组采用三维成形环三尖瓣成形术进行治疗,通过手术前后的超声心动图,对比两组右心房内径、右心室前后径、三尖瓣反流面积以及心排出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死亡病例.术后1 w以及术后半年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右心房内径、右心室前后径以及三尖瓣反流面积均较术前有了明显改善(P<0.05).术后半年患者的心排出量明显高于术前(P<0.05).人工瓣环组三尖瓣反流面积经过治疗后,明显小于缝线成形组(P<0.05);术后半年的心排出量明显优于缝线成形组(P<0.05).两组均获得6~12个月的随访,缝线成形组术后出现3例三尖瓣重度反流,并出现右心衰竭;人工瓣环组术后出现2例,没有发生右心衰竭的病例.结论 三维成形环治疗老年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继发性三尖瓣关闭不全具有肯定的临床疗效,对于瓣膜条件尚好、合并有中度以上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尤为适宜.
作者:魏小栋;孙艳华;刘隽炜 刊期: 2013年第21期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老年人慢性下肢缺血常见的原因[1].目前流行病学发现ASO易患因素包括脂质代谢、糖尿病、高血压、抽烟、血浆纤维蛋白原增高等[2].近来下肢ASO的患病率在初诊和既往诊断人群中比例分别为5.2%和12.5%[3].随着经导管动脉内溶栓、介入放射学、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及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的发展,下肢动脉硬化症治疗得到极大进步[4].本研究分析介入手术治疗ASO的疗效.
作者:李维颜;张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许多研究早已证实了高血压患者可出现记忆障碍[1],但患病时间的长短以及用药年限对患者记忆功能有无影响目前尚无统一认识.本文旨在研究高血压患者患病年限与用药年限对其记忆功能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0年9月至2011年1月期间在唐山市工人医院住院的137例符合WHO及世界高血压联盟(ISH) 1999年“高血压治疗指南”的高血压诊断标准[2]的患者.排除标准:存在脑血管疾病、严重的内科疾病、精神疾病病史、影响实验实施的视觉与听觉障碍.
作者:蔡洁琼;陈长香;李晶影;赵路;李睿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肝患者Th1/Th2类细胞因子、肝功能及HBV DNA复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于该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和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德福韦酯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4、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含量的变化以及HBV DNA复制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血清IFN-γ含量为(71.3±5.5)ng/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血清IL-4含量为(31.7±4.4) ng/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ALT和AST含量分别为(33.1±4.9)、(35.2 ±5.1)U/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HBV DNA<1×103拷贝/ml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德福韦酯能显著影响慢性乙肝患者Th1/Th2类细胞因子含量,恢复患者肝功能,抑制HBV DNA复制.
作者:吴刚;盛云建;陈文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强制性运动疗法对偏瘫患者下肢Brunstrom分期的影响.方法 按要求选择118例脑卒中患者,其中病程在1个月内的62例,病程>6个月的56例.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入院24 h内初评,评测次日介入康复,试验组运用强制性运动疗法,对照组运用常规的神经康复治疗技术;于8 w、16 w时分别作一次中评和末评,比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下肢Brunstrom分期在中评和末评时均有所改善.试验组中,病程1个月内的31例患者在中评时下肢功能达到BrunstromV~Ⅵ期的有16人,占51.61%.6个月以上的28例患者达到BrunstromV~Ⅵ期的也有12人,占42.86%.末评时分别达到了87.10%和67.86%;对照组中,中评时对应指标为22.58%和17.86%,末评时达到80.65%和28.57%.组间比较,中评时,试验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末评时,病程1个月内的卒中患者在试验组中改善例数多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程在6个月以上的脑卒中患者,试验组提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强制性运动疗法在短期内更能促进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提高,优于神经康复治疗技术.能促进病程长久的脑卒中患者更快的恢复,而对病程短的脑卒中患者,在长期疗效中体现出的效果优势不明显.
作者:龚泽辉;王义亮;袁柯;杜富勤;武龙华;李淑勇;郭强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全胸腔镜下手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后免疫炎症、营养代谢的变化及3年复发率.方法 依据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7例: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对照组35例:开胸下肺癌根治术.结果 术后7d,观察组C-反应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NK细胞、CD4/CD8、IgA、IgG及Ig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蛋白水平、前白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及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代谢性并发症发生率(13.51%)显著低于对照组(34.29%) (P =0.03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3年累计复发率(40.54% vs 3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1).结论 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远期疗效与开胸手术相当,但术后免疫炎症反应周期短,术后代谢性并发症少,同时营养状况也优于开胸手术组.
作者:吴朝晖;刘玳瑄;刘与友;杨建胜 刊期: 2013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