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中正;张秀敏;王昕晔;赵璐;李晶华;沈文生;王国强
老年性黄斑变性(AMD),亦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可严重影响老年人的正常生活,是当前老年人致盲的重要疾病[1].AMD不断发展,黄斑部有渗出及出血,引起视网膜下出血及玻璃体积血常可导致视力严重障碍.大多始发于60岁左右,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一般为单眼受累,也有部分患者为双眼同时患病,严重者可导致失明.本院采用玻璃体切割术产生良好了的治疗AMD玻璃体积血的效果,本文就其追踪观察进行分析.
作者:胡馨;王永毅;于亚东;赵博 刊期: 2013年第21期
脑梗死后氧自由基的过度表达是引起脑缺血缺氧性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自由基的级联反应,将引起神经元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及脑内血管内皮自爆的损伤,同时氧自由基还会使花生四烯酸(AA)等进行单向转化导致血栓素A的形成增加,引起脑梗死后缺血半暗区血管内皮细胞对血小板的黏附作用加强,导致梗死范围的扩大[1],所以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进行的神经保护治疗能有效防止脑梗死范围的扩大,本研究主要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在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对患者体内炎症反应的影响,并分析其对患者预后的作用.
作者:王江敏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八段锦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康复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寻找提高围绝经妇女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方法 用Kupperma评分法量表和SF-36生命质量量表对唐山市文化路社区围绝经期妇女进行筛查,选取Kupperman评分≥16分的患者113例,年龄45~ 55岁;按数字排序随机分对照组58例,八段锦组55例,训练5个月后对两组用Kupperma量表评价症状,SF-36量表评价生活质量.结果 5个月后,训练组组间比较在潮热出汗、失眠、焦躁、忧虑、头晕、疲倦乏力、肌肉关节痛、胸闷心悸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在潮热出汗、失眠、焦躁、忧虑、肌肉关节痛、胸闷心悸有改善(P<0.05).SF-36生命质量量表在躯体功能(PF)、躯体角色(RP)、生命力(VT)、总健康(GH)得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 八段锦气功操可以改善围绝经期妇女的躯体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郝晶;窦娜;马素慧;邱忠君;李丹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并睡眠呼吸暂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1例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对照组29例实施鼻导管给氧处理,比较两组生命体征、血气分析、心肌酶学及床旁心脏彩超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P<0.05),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0.05),心率和呼吸次数慢于对照组(P<0.05),pH值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氧分压(PaO2)高于对照组(P<0.05),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对照组(P<0.05),PaO2/FiO2较对照组升高(P<0.05),左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升高(P<0.05),CK和CK-MB则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睡眠呼吸暂停能有效缓解患者缺氧状态,改善二氧化碳潴留,从而更好地治疗冠脉缺血.
作者:刘灵芝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外源性糖皮质激素对老年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内源性皮质醇水平的影响.方法 消化道恶性肿瘤组30例患者连续5d每日给予40 mg甲泼尼龙静滴,对照组为30例健康体检者检测血清皮质醇水平,肿瘤患者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及甲泼尼龙24 h内抽取静脉检测血清皮质醇表达水平.对食欲、精神、睡眠、疲乏及疼痛5个方面情况进行评分.结果 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皮质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皮质醇阳性率(56.7%)明显高于对照组(3.33%)(P<0.01),按病种来区分,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贲门癌三种疾病的血清皮质醇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按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肿瘤患者生存质量量表C30版(EORTCQLQC)-30标准计算的评分,40 mg/d的甲泼尼龙治疗后食欲、精神、睡眠、疲乏及疼痛5个方面有效率为50%左右,消化道肿瘤患者使用外源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血清皮质醇浓度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无明显差异(P>0.05).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贲门癌治疗后血清皮质醇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中等剂量短期应用外源性糖皮质激素能够明显改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不会对患者内源性皮质醇水平产生明显的影响.
作者:熊峰;朱春荣;朱彦博;李大鹏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研究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血清中相关细胞因子高表达,同时证实了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在患者病变进展中的促进作用[1,2].噻托溴铵是一种新型长效M-受体拮抗剂,具有较强的抗胆碱作用.本实验观察噻托溴铵对老年COPD患者血清中NO、NOS和GM-CSF的调节作用.
作者:张培莉;杨发满;刘冀;杨青岩;汪元浚;李蓉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法配合定位放射治疗法和局部化疗法治疗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上选择佳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来该院治疗的86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术治疗法配合定位放射治疗法和局部化疗法.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体有效率为100% (43/43),高于对照组的69.8%(30/43),差异显著(x2=15.32,P<0.01).两组不良反应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通过手术治疗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但是综合治疗为主的方案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胡银徐;曹颖;张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姜黄素干预小鼠载脂蛋白B100(ApoB100)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 EBP-1 c)在肝脏表达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相关性,从基因水平探讨姜黄素治疗NAFLD的机制,为姜黄素的临床应用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实时PCR方法对比正常组、NAFLD模型组、姜黄素预防组、姜黄素治疗组中肝脏ApoB100和SREBP-1c的mRNA表达进行分析.结果 ApoB100 mRNA在模型组表达增高,而在预防组和治疗组表达均降低(P <0.05);SREBP-1c mRNA在模型组表达增高,而在预防组和治疗组与正常组相比表达均增高(P<0.05).结论 应用姜黄素对于NAFLD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可能不是通过凋节SREBP-1c mRNA的表达而实现的.
作者:梁衍锋;张东东;孙俐俐;倪蕾;王淑秋;马小茹;刘蕾;刘君星;王芳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足反射区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6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足反射区疗法干预3个月.干预后应用圣乔治呼吸量表(SGRQ)、6 min步行距离(6 MWD)、急性发作次数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试验组SGRQ总评分、症状评分、活动受限评分、疾病影响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两组患者SGRQ各评分的差值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试验组6MWD明显提高,两组患者6MWD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两组患者在试验期间的急性发作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足反射区疗法能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运动耐力.
作者:庄海林;龚海蓉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通过分析2003~2012年吉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费用补偿情况,探讨参合农民医疗费用的变化情况.方法 从吉林省新农合统计信息系统中调取2003~ 2012年10年的新农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省参合农民次均住院费用逐年上升,由2003年的2 198元上涨为2012年的5 408元;实际住院补偿比例和门诊补偿比例不断升高,由2003年的27.0%和15.1%上涨为52.5%和37%.2012年住院和门诊次均自费占年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5.5%和1.1%.结论 10年间,吉林省新农合的住院补偿比例逐年上升,农民的受益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医疗费用的不断增长,住院患者次均个人自费占其年收入的比例依然较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仍没有真正消除.建议加强医疗费用控制,规范医疗诊断和治疗行为,扩大新农合药品目录范围,从而完善新农合的补偿制度,进一步提高参合农民的受益水平.
作者:刘中正;张秀敏;王昕晔;赵璐;李晶华;沈文生;王国强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方法测量Tei指数评价兔糖尿病模型及阿托伐他汀干预后左心室整体功能变化的价值.方法 新西兰免2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6只)、糖尿病组(8只)和干预组(8只),后两组应用小剂量四氧嘧啶(ALX)成功建立糖尿病模型,干预组在造模成功后给予阿托伐他汀.在造模前及造模后12w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TDI模式下获取各时间间期,计算TDI-Tei指数.彩超完成后进行心脏病理的检测.结果 ①糖尿病组等容收缩期(ICT)缩短,射血时间(ET)明显缩短,Tei指数增高,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显示为心肌细胞间及血管周围胶原纤维分布明显增多;②干预组Tei指数较糖尿病组降低(P<0.05),病理显示心肌细胞间及血管周围胶原纤维较糖尿病组明显减少,心功能得到改善.结论 TDI-Tei指数可较好评价兔糖尿病模型以及阿托伐他汀干预后左室整体功能的改变,为糖尿病的临床观察、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钟兴;黄丹丹;李自成;陈小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的常见病,其起病急、发展快,若不及时处理,可造成比较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1].人们对心肌梗死认识程度不高,对心肌梗死和自身病情的认识程度不够,而表现出焦虑、恐惧等情绪,对恢复阶段的饮食和用药等问题也不明确,导致患者的预后治疗效果不好[2].研究[3]表明,在术后早期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本文对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进行术后早期康复指导的疗效进行研究.
作者:孙全林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评价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因子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70 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健康教育指导,对照组治疗参照相关诊疗指南制定稳定期治疗方案,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治疗26 w,分别对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分析.结果 血清CRP、IL-8 、TNF-α水平与健康组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IL-8除外,P<0.01)且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显著(P<0.05,P<0.01);血清CD3+T水平组间治疗前、治疗后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CD4+T水平与健康组比较,试验组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治疗后高于治疗前(P<0.01);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CD8+T水平试验组治疗后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血清CD4 +/CD8+水平与健康组比较,试验组治疗前较低(P<0.01);试验组疗后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1,P<0.05).结论 COPD稳定期综合治疗方案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可能与其降低血清IL-8、TNF-α和CRP水平,改善炎症损伤;改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调节细胞免疫功能有关.
作者:张海龙;曹帆;王明航;李素云;马利军;李建生;余学庆 刊期: 2013年第21期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其高发病率与不良饮食习惯密切相关.中枢下丘脑瘦素抵抗所致黑皮质素途径缺陷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有密切关系.本文介绍中枢瘦素抵抗的分子机制,及姜黄和甜菜碱饮食干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机制.
作者:周峰;华春;李建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小剂量胺碘酬联合氯沙坦对阵发性房颤复律后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的效果.方法 将2010年9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心房颤动患者128例分为三组,胺碘酮组(n =36例)给予胺碘酮600 mg/d,1~2 w后改为200 mg/d,维持治疗1年;大剂量联合组(n=43例)给予胺碘酮600 mg/d,1~2w后改为200 mg/d,同时口服氯沙坦50 ~ 100 mg/d,维持治疗1年;小剂量联合组(n=49例)给予胺碘酮600 mg/d,1~2w后改为200 mg/d,持续1个月后减为100 mg/d,同时口服氯沙坦50 ~ 100 mg/d,维持治疗1年.观察三组患者1年内心率、血压及转复维持有效率;治疗6个月、1年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左房内径(LAD)、左房舒张末期容积(LAEDV)、左房收缩末期容积(LAESV)及左心房射血分数(LAEF).结果 ①治疗6个月,大剂量联合组、小剂量联合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胺碘酮组(均P<0.05);三组转复维持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治疗1年后大剂量联合组、小剂量联合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胺碘酮组,转复维持有效率明显高于胺碘酮组,LAD、LAEDV、LAESV明显小于胺碘酮组,LAEF明显高于胺碘酮组(P<0.05);大剂量联合组、小剂量联合组上述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小剂量胺碘酮联合氯沙坦可以有效降低心脏负荷,减少心脏重构,对阵发性房颤复律后心律维持效果明显优于胺碘酮,且不良反应较小.
作者:肖飞;钟国强;曾志羽;涂荣会;何燕;蒋智渊;李烁;付金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Dickkopf-1蛋白及β-catenin蛋白在舌癌中的表达与舌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舌癌组织,30例正常舌黏膜组织中Dickkopf-1的阳性表达和β-catenin的异常表达,分析它们与舌癌临床病理指征的关系,及二者表达改变对舌癌的侵袭能力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性的影响.结果 舌癌中Dickkopf-1蛋白的阳性表达低于正常舌黏膜组织(P<0.01),β-catenin蛋白的异常表达高于正常舌黏膜组织(P<0.01);Dickkopf-1和β-catenin蛋白在舌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转移有关(P<0.01).舌癌中Dickkopf-1的阳性表达与β-catenin的异常表达呈负相关(r=-0.529,P<0.01).结论 Dickkopf-1和β-catenin蛋白的异常表达或缺失与舌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其机制可能与活化Wnt/β-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王鹏;苏哲君;李乐;王敬;李春辉;霍峰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在非小细胞肺癌行肺癌根治术病人中,术前1 w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对术后围术期及康复期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98例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被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8例)在术前1 w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对照组未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在术后第3天(围术期)、术后第30天,采用QLQ-C30生活质量调查问卷和QLQ-LC13肺癌特异量表评价生活质量.结果 在围术期,实验组在生活质量评分及肺癌特异性量表评分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康复期,两组在生活质量评分及肺癌特异性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术前1 w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可提高患者围术期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艾君;郑贸根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8 w有氧运动对成年大鼠皮层Rho GTPases的影响.方法 (1)选用30只3月龄、雄性、Wistar大鼠,经过1 w的适应性跑台训练后,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和有氧运动组,每组15只.运动组大鼠进行8 w跑台运动,前2 w运动速度为10 m/min,跑台坡度为5%,每天运动30 min;后6 w运动速度为22 m/min,跑台坡度为10%,每天运动60 min;后一次运动训练48 h后取材.(2)采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两组大鼠皮层RhoA、Rac1和Cd42蛋白表达.(3)采用Real Time PCR方法检测两组大鼠皮层RhoA、Rac1和Cdc42 mRNA表达.(4)采用突触素作为突触特异性的标记物,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两组大鼠皮层的突触密度.结果 (1)同安静对照组相比,有氧运动组大鼠皮层内RhoA蛋白表达下调、RhoA mRNA表达上调(P<0.01);Rac1蛋白、Rac1 mRNA、Cdc42蛋白表达上调,Cdc42 mRNA表达下调(P<0.01或P<0.001).(2)同安静对照组相比,有氧运动组大鼠皮层的突触密度增多(P<0.05).结论 8 w有氧运动对成年大鼠大脑皮层参与细胞骨架调节的Rho GT-Pases具有调控作用,抑制RhoA表达,促进Rac1和Cdc42表达,进而增加成年大鼠大脑皮层内的突触密度.
作者:赵丽;李岩;龚丽景;吕媛媛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Roux-en-Y胃转流术(RYGB)对2型糖尿病(T2DM)滇南小耳猪血清脂肪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健康雌性15只滇南小耳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DM手术组(DO组)和DM对照组(DC组),每组5只.分圈饲养,NC组给予普通饮食,DO组和DC组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加小剂量链尿佐菌素诱导建立T2DM滇南小耳猪动物模型.8w末DO组行RYGB术.分别在术前(第8周末)、术后2(10 w)、4(12 w)及8 w(16 w)检测血清瘦素、脂联素、抵抗素、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结果 与DC组相比,DO组在RYGB术后血糖下降,血清瘦素和血清抵抗素浓度在术后2、4、8 w均低于DC组(P<0.05);血清脂联素浓度在术后2、4、8 w均高于DC组(P<0.05);血清TNF-α浓度在术后2 w高于DC,4 w、8 w均低于DC组(P<0.05).结论 脂肪细胞因子是T2DM小型猪RYGB术后血糖水平长期缓解的重要因素.
作者:张剑;孙若飞;郭世奎;雷毅;龚方友;徐玉;赵泉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降压效果及其心肾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该科收治1 50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替米沙坦组、氨氯地平组、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组),终入选并随访成功90对(270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观察药物治疗前、治疗1、3个月收缩压、舒张压、脉压、脑利钠肽前体(BNP)、血清Cystatin C和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结果 用药治疗1个月,与替米沙坦组和氨氯地平组相比,联合治疗组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均显著降低[(132.4±9.8)vs(139.5±10.8)vs(138.1±10.5) mmHg,P=0.018;(85.3±5.8) vs (89.2±5.9)vs (89.0±6.1)mmHg,P=0.012;(48.7±6.1)vs(51.6±5.8)vs (51.3±5.5) mmHg,P=0.034].用药治疗3个月,联合治疗组收缩压和脉压仍有显著降低的趋势[(126.5±10.0)vs(134.2±9.8) vs (133.8±11.1) mmHg,P =0.022,(48.0±5.9) vs(50.7±6.0)vs (50.7±5.7) mmHg,P=0.038].与氨氯地平组相比,联合治疗组和替米沙坦组血清Cystatin C和尿微量白蛋白均显著降低[(0.87±0.11) vs (0.84±0.13) vs (1.03±0.15),P=0.035,(68.0±15.9)vs(97.7±16.0) vs (100.7±17.7),P=0.028].结论 替米沙坦组联合氨氯地平降压方案疗效明确,有效降低脉压可能减少心脑血管不良时间的发生,同时明显降低血清Cystatin C和尿微量白蛋白,可能有效延缓高血压导致的肾功能损害.
作者:林丹丹;路红 刊期: 2013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