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翠华;崔芳
目的 观察在非小细胞肺癌行肺癌根治术病人中,术前1 w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对术后围术期及康复期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98例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被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8例)在术前1 w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对照组未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在术后第3天(围术期)、术后第30天,采用QLQ-C30生活质量调查问卷和QLQ-LC13肺癌特异量表评价生活质量.结果 在围术期,实验组在生活质量评分及肺癌特异性量表评分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康复期,两组在生活质量评分及肺癌特异性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术前1 w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可提高患者围术期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艾君;郑贸根 刊期: 2013年第21期
脊柱损伤是临床常见的外伤之一,创伤重,后果严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且绝大部分患者均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脊髓及神经性损伤,如治疗不及时将导致患者终身瘫痪或危及患者生命[1].X线平片是目前临床常用的诊断脊柱损伤的影像学方法,螺旋CT扫描在诊断脊柱损伤病人中具有更好的优势,可明确诊断脊柱损伤部位及椎管受累情况[2].本研究对老年重型脊柱损伤病人分别采用X线、螺旋CT扫描进行诊断.
作者:关友兵;吴顺芬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淮安市老龄人口的心理健康问题.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孤独感量表(VCLA)、总体幸福感量表(GUB)进行凋查.结果 研究样本中有明显孤独感的占48.3%;其总体幸福感均分高于全国常模,而女性的总体幸福感高于男性降;样本中能获得社会支持的占95.1%;性别和年龄对孤独感有显著影响;月收入、身体健康情况、对现在生活的满意度及养老方式的不同选择等都显著影响幸福感;除性别、年龄及受教育程度以外的各因素都影响社会支持.结论 孤独感和幸福感有较强的负相关性,社会支持则与主观支持度高度相关.
作者:冯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阿托伐他汀是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第三代他汀类调脂药,通过竞争性抑制HMG-CoA还原酶从而减少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降低血浆总胆固醇(TC)水平.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2岁.既往有冠心病病史,2010年8月因心肌梗死行冠脉支架置入术.自诉:于入院前1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肢不自主抖动,多于静息状态下出现,紧张时加重,入睡后消失,并出现反应迟钝.表情淡漠、言语少,行走时起步困难,身体前仆,翻身及穿衣困难,未就诊治疗,后上述症状逐渐加重,为求进一步诊治,以帕金森病(PD)住院.
作者:赵玉杰;宋瑛世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并睡眠呼吸暂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1例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对照组29例实施鼻导管给氧处理,比较两组生命体征、血气分析、心肌酶学及床旁心脏彩超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P<0.05),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0.05),心率和呼吸次数慢于对照组(P<0.05),pH值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氧分压(PaO2)高于对照组(P<0.05),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对照组(P<0.05),PaO2/FiO2较对照组升高(P<0.05),左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升高(P<0.05),CK和CK-MB则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睡眠呼吸暂停能有效缓解患者缺氧状态,改善二氧化碳潴留,从而更好地治疗冠脉缺血.
作者:刘灵芝 刊期: 2013年第21期
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BBA)是一种位于颈内动脉床突段上段非分叉处、前壁或侧壁、宽颈、壁薄、较脆的动脉瘤,占颅内动脉的0.3% ~1%,占颈内动脉瘤的0.9% ~6.5%,由于动脉瘤在术中可见呈鲜红色、血泡样,故称为BBA[1~3].BBA小而无颈,极容易破裂出血,且普通造影检查诊断困难,治疗棘手,术后易再次破裂出血等,本文对颈内动脉床突段BBA病因、形态学特征、诊断及手术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陈浩;于金录;许侃 刊期: 2013年第21期
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B型利钠肽(BNP)和肌钙蛋白(cTnI)表达的失调是近年来人们研究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方向,也证实了其异常表达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1,2].灯盏细辛的主要成分是黄酮等多种化合物,具有扩张动脉、改善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的作用[3].本研究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老年患者应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后血清中HCY、CRP、BNP和cTnI的变化.
作者:史丽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非器质性病变导致的女性绝经期后出血(PMB)的原因,并探寻年龄分布的规律.方法 选取近3年在该院确诊为非器质性病变导致的患者110例,对其致病原因及年龄分布做出统计分析.结果 子宫内膜属增生期占60%,腺囊型18.2%,萎缩型13.6%,腺瘤型4.6%,分泌期3.6%;患者的子宫大小与非器质性病变分型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增生期患者的年龄约为(59.92±6.34)岁,腺囊型(67.52±8.11)岁,萎缩型(59.23±6.83)岁,腺瘤型(56.93±5.42)岁,分泌期(52.24±2.61)岁.分泌期患者在绝经年限、FSH、LH、E2、P水平方面与其他各型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而萎缩型在E2水平方面与其他各型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非器质性病变导致的PMB原因复杂,且有癌变的可能,年龄分布集中于55 ~65岁,故该年龄阶段的患者应当引起临床上的高度重视.
作者:周永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8 w有氧运动对成年大鼠皮层Rho GTPases的影响.方法 (1)选用30只3月龄、雄性、Wistar大鼠,经过1 w的适应性跑台训练后,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和有氧运动组,每组15只.运动组大鼠进行8 w跑台运动,前2 w运动速度为10 m/min,跑台坡度为5%,每天运动30 min;后6 w运动速度为22 m/min,跑台坡度为10%,每天运动60 min;后一次运动训练48 h后取材.(2)采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两组大鼠皮层RhoA、Rac1和Cd42蛋白表达.(3)采用Real Time PCR方法检测两组大鼠皮层RhoA、Rac1和Cdc42 mRNA表达.(4)采用突触素作为突触特异性的标记物,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两组大鼠皮层的突触密度.结果 (1)同安静对照组相比,有氧运动组大鼠皮层内RhoA蛋白表达下调、RhoA mRNA表达上调(P<0.01);Rac1蛋白、Rac1 mRNA、Cdc42蛋白表达上调,Cdc42 mRNA表达下调(P<0.01或P<0.001).(2)同安静对照组相比,有氧运动组大鼠皮层的突触密度增多(P<0.05).结论 8 w有氧运动对成年大鼠大脑皮层参与细胞骨架调节的Rho GT-Pases具有调控作用,抑制RhoA表达,促进Rac1和Cdc42表达,进而增加成年大鼠大脑皮层内的突触密度.
作者:赵丽;李岩;龚丽景;吕媛媛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对53例患者59个肝脏局灶性病变(病灶直径≤3.0cm)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造影表现及特征,并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结果 59个肝脏局灶性病变超声造影模式分别有特征性表现,21个肝细胞癌(HCC)中19个病灶表现为“快进快出”,仅2个病灶表现为“快进慢出”;12个肝转移癌(MHC)中8例为单发病灶,4例为多发病灶,均呈恶性肿瘤典型“快进快快出”造影模式;11个肝血管瘤(HH)病灶表现为“慢进慢出”;6个肝脏局灶性结节样增生(FNH)表现为“快进慢出”;3个炎性假瘤(IPT)病灶表现为三期均无造影剂进入;6个肝脏局部脂肪缺失(FSA)病灶表现为“等进等退”.结论 HCC 、MHC 、HH 、FNH APT 、FSA在超声造影过程中具有特征表现,超声造影能够为肝脏局灶性病变鉴别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卢晓潇;黄雪兰;邹晓娉;曹霞;王薇;杨欣;郑春梅;李丹;潘宁 刊期: 2013年第21期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其高发病率与不良饮食习惯密切相关.中枢下丘脑瘦素抵抗所致黑皮质素途径缺陷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有密切关系.本文介绍中枢瘦素抵抗的分子机制,及姜黄和甜菜碱饮食干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机制.
作者:周峰;华春;李建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线粒体轴突转运障碍是AD发病早期的病理现象,也是AD患者神经元中线粒体功能障碍的主要特征,并与神经元功能紊乱、细胞凋亡等病理进程密切相关[1~3].同时,Aβ与Tau均参与了线粒体轴突转运障碍的调控[4].本文通过介绍线粒体轴突转运的分子机制与相关调控蛋白,对近年来AD中线粒体轴突转运障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韩明志;张娅;王雨濛;苏擘 刊期: 2013年第21期
房颤(心房纤颤)是成年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60 ~ 69岁和80 ~ 89岁人群房颤患病率分别可高达2%和9%[1].房颤患者脑卒中风险升高,Framinghma[2]研究显示;瓣膜性心脏病患者中,房颤组比非房颤组的脑卒中危险增加17.6倍;而非瓣膜性心脏病患者中,房颤组比非房颤组的脑卒中危险增加5.6倍.脑卒中发生率高和抗凝药物服药率低是中国房颤病人的特点之一,随着年龄增长,脑卒中与房颤的关系愈加密切,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高风险使抗栓治疗成为房颤治疗的重要部分.
作者:于清华;尚坤 刊期: 2013年第21期
全世界大约有10亿患者受到高血压的困扰[1].而且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因此有必要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必要的干预,使他们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以及相关的防治知识,在维持正常药物治疗的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平衡的心态.这种综合治疗措施应当遵循改变生活方式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原则[2~4].本研究旨在观察综合社区干预措施是否能够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并改善其血压状况.
作者:毛秀聪;贺玉芬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的nm23、趋化因子受体(CXCR)4及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选取50例老年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收集其乳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采用RT-PCR法测定STAT3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测定nm23、CXCR4蛋白的表达.结果 STAT3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对照组(0.07±0.04)、Ⅰ期乳腺癌(1.14±0.21)、Ⅱ期乳腺癌(1.37±0.27)、Ⅲ期乳腺癌(1.59-±0.34),Ⅳ期乳腺癌(1.82±0.41),两两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m2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率为24.00%,对照组100.0%,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乳腺癌中随着FIGO分级的增加,各级表达强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XCR4在乳腺癌及对照组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6.0%、4.00%,且随着乳腺癌FIGO分期的增加,其表达强度明显增加(P<0.05).STAT3与nm2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452,P=0.000),与CXCR4蛋白呈正相关(r=0.378,P=0.000).结论 STAT3表达量的改变及nm23、CXCR4b表达的缺失与乳腺癌病情的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三者水平分析有助于了解原发性乳腺癌进展程度及预后情况.
作者:冀宏;艾宁;张凯丽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记忆功能障碍早期进行干预的新方法.方法 对唐山市工人医院存在记忆障碍的444例高血压患者随机抽取100例分为干预组49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同时应用“记忆训练处方”进行记忆训练6个月,观察记忆干预疗效.结果 6个月后,干预组的RBMT-Ⅱ标准评分及回忆预约、立即回忆故事、故事延迟回忆、立即回忆路线、路线延迟回忆和定向6个维度的初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配合记忆训练,可以降低或延缓高血压患者记忆障碍的发展.
作者:陈长香;郝习君;王建辉;张卫红;李淑杏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调查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的老老年患者的睡眠状况,研究其睡眠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 根据评分量表及临床特征将研究对象分为MCI组及认知功能正常组,采用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QSI)比较两组睡眠情况,对各组睡眠障碍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MCI组睡眠障碍患病率高于正常老年人组(P<0.01),其中主要表现在入睡困难、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的患病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CI老年患者总体睡眠质量差,其睡眠障碍的主要临床特征是入睡困难、睡眠觉醒节律紊乱、日间过度思睡,提示掌握MCI患者睡眠障碍有利于开展针对性防治及护理,延缓其进一步发展为阿尔茨海默病(AD)或其他型痴呆.
作者:贾丛康;张绍刚;张美艳;李国玉;马玉华;谭纪萍;王鲁宁 刊期: 2013年第21期
MicroRNAs (miRNA)是一种长约18~ 22个核苷酸小片段的单链RNA,通过与靶基因mRNA的3非翻译区(3UTR)结合,从而抑制靶基因表达.microRNA在胰岛素分泌、胆固醇运输、甘油三酯(TG)合成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与糖代谢和脂代谢相关,本文综述microRNA与糖和脂代谢的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宋军营;李晔;白洁 刊期: 2013年第21期
脑梗死后氧自由基的过度表达是引起脑缺血缺氧性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自由基的级联反应,将引起神经元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及脑内血管内皮自爆的损伤,同时氧自由基还会使花生四烯酸(AA)等进行单向转化导致血栓素A的形成增加,引起脑梗死后缺血半暗区血管内皮细胞对血小板的黏附作用加强,导致梗死范围的扩大[1],所以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进行的神经保护治疗能有效防止脑梗死范围的扩大,本研究主要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在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对患者体内炎症反应的影响,并分析其对患者预后的作用.
作者:王江敏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PU)的效果.方法 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该院收治的老年PU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比较两组症状、内镜疗效,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症状、内镜总有效率分别为88.89% (40/45)、82.23% (37/45),对照组为66.67%(30/45)、62.23% (2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各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5/45),对照组为6.67%(3/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老年PU可显著提高疗效,加快症状改善,缩短愈合时间,不良反应少.
作者:于志刚;段志军 刊期: 2013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