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丹参预防房颤致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于清华;尚坤

关键词:丹参, 房颤, 缺血性脑卒中
摘要:房颤(心房纤颤)是成年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60 ~ 69岁和80 ~ 89岁人群房颤患病率分别可高达2%和9%[1].房颤患者脑卒中风险升高,Framinghma[2]研究显示;瓣膜性心脏病患者中,房颤组比非房颤组的脑卒中危险增加17.6倍;而非瓣膜性心脏病患者中,房颤组比非房颤组的脑卒中危险增加5.6倍.脑卒中发生率高和抗凝药物服药率低是中国房颤病人的特点之一,随着年龄增长,脑卒中与房颤的关系愈加密切,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高风险使抗栓治疗成为房颤治疗的重要部分.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三维成形环治疗老年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继发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疗效

    目的 观察三维成形环三尖瓣成形术在治疗老年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继发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心胸外科收治的老年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继发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55例,随机分为缝线成形组27例以及人工瓣环组28例.缝线成形组采用kay氏成形术或者De Vega瓣环成形术进行治疗,人工瓣环组采用三维成形环三尖瓣成形术进行治疗,通过手术前后的超声心动图,对比两组右心房内径、右心室前后径、三尖瓣反流面积以及心排出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死亡病例.术后1 w以及术后半年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右心房内径、右心室前后径以及三尖瓣反流面积均较术前有了明显改善(P<0.05).术后半年患者的心排出量明显高于术前(P<0.05).人工瓣环组三尖瓣反流面积经过治疗后,明显小于缝线成形组(P<0.05);术后半年的心排出量明显优于缝线成形组(P<0.05).两组均获得6~12个月的随访,缝线成形组术后出现3例三尖瓣重度反流,并出现右心衰竭;人工瓣环组术后出现2例,没有发生右心衰竭的病例.结论 三维成形环治疗老年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继发性三尖瓣关闭不全具有肯定的临床疗效,对于瓣膜条件尚好、合并有中度以上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尤为适宜.

    作者:魏小栋;孙艳华;刘隽炜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心衰汤治疗合并心律失常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

    目的 探讨心衰汤对合并心律失常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心律、血清Ⅲ型前胶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5月进行治疗的82例慢性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后将两组人员的心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6 MVD)、尿酸、血清Ⅲ型前胶原水平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 经过研究比较发现,治疗组的心功能、6 MVD、尿酸、血清Ⅲ型前胶原水平均显著好于对照组.结论 心衰汤组与对照组比较能明显改善心功能,提高左室收缩功能,提高6 MVD,心衰汤在心衰中的稳定心律及对抑制心肌重塑的作用明确,本研究发现本方法对患者的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并且能有效降低心衰患者的血尿酸,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作者:张常喜;杨爱丽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脑梗死类型的比较

    目的 通过对颈内动脉(ICA)和大脑中动脉(MCA)主干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闭塞患者不同供血区脑梗死的对比研究,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磁共振弥散加权像(DWI)确诊的ICA/MCA主干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5例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依据患者发病1 w内头部磁共振弥散加权像(DWI)确定梗死部位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确诊ICA 39例,MCA 36例;据头颅MRI表现,ICA组和MCA组分水岭梗死(BZI)分别为15/39例(38 5%)、22/36例(61 1%),MCA组显著高于ICA组(P<0.05);ICA组单发性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MCA组(P<0.05);MCA组多发性脑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ICA组(P<0.05)结论 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脑梗死部位有显著性差异,前者以单发性脑梗死多见;后者以多发性脑梗死多见,多发性脑梗死中以皮层分支动脉供血区梗死(PI)+ BZI多见.提示两者的发病机制可能存在不同之处.

    作者:朱林凤;刘猛;吴坚;盛世英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补肾宁心方对去势动脉粥样硬化雌兔主动脉雌激素受体表达的调节

    目的 为了探讨补肾宁心方对去势雌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26只3月龄新西兰雌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去势对照组和治疗组(卵巢切除并灌以补肾宁心中药复方),除正常对照组外均于术后2 w给予高脂饮食,治疗组同时灌胃给药,连续3个月,12w末测定动物血清雌二醇水平;取主动脉行组织形态学观察以及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行病理学检查,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主动脉雌激素受体的蛋白表达.结果 动物去势后血清雌二醇水平明显下降,与去势对照组比较,补肾宁心方对雌二醇变化无明显影响,但能抑制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显著减轻主动脉的病理损害,上调主动脉血管雌激素受体的蛋白表达.结论 补肾宁心方可能通过雌激素受体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从而发挥对绝经后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

    作者:郝群;梁元姣;张承;李大金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腺苷对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腺苷对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心脏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围术期环磷腺苷处理,对照组采用等量生理盐水处理.观察两组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8、IL-10、CK-MB、肌钙蛋白T(cTnT)水平变化及心肌炎症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各时点TNF-α 、IL-8、IL-10水平较术前均升高,在T1/T2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在T3/T4/T5时点TNF-α、IL-8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IL-10水平则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各时点CK-MB 、cTnT水平较术前均升高,观察组相比对照组,在T3/T4/T5时点的CK-MB、cTnT水平下降明显(P<0.05).两组均有炎症反应,观察组程度较对照组轻.结论 腺苷对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血浆细胞因子水平有影响,对患者心功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胡玲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辨证治疗方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全身炎症反应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 评价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因子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70 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健康教育指导,对照组治疗参照相关诊疗指南制定稳定期治疗方案,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治疗26 w,分别对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分析.结果 血清CRP、IL-8 、TNF-α水平与健康组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IL-8除外,P<0.01)且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显著(P<0.05,P<0.01);血清CD3+T水平组间治疗前、治疗后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CD4+T水平与健康组比较,试验组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治疗后高于治疗前(P<0.01);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CD8+T水平试验组治疗后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血清CD4 +/CD8+水平与健康组比较,试验组治疗前较低(P<0.01);试验组疗后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1,P<0.05).结论 COPD稳定期综合治疗方案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可能与其降低血清IL-8、TNF-α和CRP水平,改善炎症损伤;改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调节细胞免疫功能有关.

    作者:张海龙;曹帆;王明航;李素云;马利军;李建生;余学庆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2003~2012年吉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补偿情况及其对策

    目的 通过分析2003~2012年吉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费用补偿情况,探讨参合农民医疗费用的变化情况.方法 从吉林省新农合统计信息系统中调取2003~ 2012年10年的新农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省参合农民次均住院费用逐年上升,由2003年的2 198元上涨为2012年的5 408元;实际住院补偿比例和门诊补偿比例不断升高,由2003年的27.0%和15.1%上涨为52.5%和37%.2012年住院和门诊次均自费占年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5.5%和1.1%.结论 10年间,吉林省新农合的住院补偿比例逐年上升,农民的受益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医疗费用的不断增长,住院患者次均个人自费占其年收入的比例依然较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仍没有真正消除.建议加强医疗费用控制,规范医疗诊断和治疗行为,扩大新农合药品目录范围,从而完善新农合的补偿制度,进一步提高参合农民的受益水平.

    作者:刘中正;张秀敏;王昕晔;赵璐;李晶华;沈文生;王国强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唐山市老人院老年人便秘与抑郁患病及相关性

    便秘是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1],长期便秘可诱发多种疾病,严重者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如脑血管以外、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甚至发生猝死[2].便秘的发生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正常生活,为了解老人院的老年人的便秘及抑郁患病现状及相关性分析,对唐山市的八所老人院进行了整群抽样调查,为进一步预防和治疗老年性便秘提供依据.

    作者:方小满;陈长香;杨卫;韩文婷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转录激活因子-3、nm23、趋化因子受体4在老年原发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的nm23、趋化因子受体(CXCR)4及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选取50例老年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收集其乳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采用RT-PCR法测定STAT3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测定nm23、CXCR4蛋白的表达.结果 STAT3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对照组(0.07±0.04)、Ⅰ期乳腺癌(1.14±0.21)、Ⅱ期乳腺癌(1.37±0.27)、Ⅲ期乳腺癌(1.59-±0.34),Ⅳ期乳腺癌(1.82±0.41),两两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m2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率为24.00%,对照组100.0%,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乳腺癌中随着FIGO分级的增加,各级表达强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XCR4在乳腺癌及对照组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6.0%、4.00%,且随着乳腺癌FIGO分期的增加,其表达强度明显增加(P<0.05).STAT3与nm2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452,P=0.000),与CXCR4蛋白呈正相关(r=0.378,P=0.000).结论 STAT3表达量的改变及nm23、CXCR4b表达的缺失与乳腺癌病情的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三者水平分析有助于了解原发性乳腺癌进展程度及预后情况.

    作者:冀宏;艾宁;张凯丽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术后早期康复指导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的常见病,其起病急、发展快,若不及时处理,可造成比较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1].人们对心肌梗死认识程度不高,对心肌梗死和自身病情的认识程度不够,而表现出焦虑、恐惧等情绪,对恢复阶段的饮食和用药等问题也不明确,导致患者的预后治疗效果不好[2].研究[3]表明,在术后早期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本文对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进行术后早期康复指导的疗效进行研究.

    作者:孙全林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水平及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老年冠心病(CHD)患者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左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入选年龄≥65岁的住院CHD患者150例(CHD组),同期入选<65岁CHD患者150例为对照组及≥65岁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患者100例为非冠心病组(非CHD组),比较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及Cys C、β2-MG水平,评价老年CHD患者Cys C、β2-MG水平与CHD类型、冠状动脉病变、左心功能关.结果 与同年龄段非CHD患者比较,老年CHD患者Cys C水平较低(P>0.05);同<65岁CHD患者比较老年患者Cys C和β2-MG水平明显增高(P<0.05);老年CHD三支病变者和重度病变者Cys C水平明显低于单支病变和轻度病变者(P<0.05).结论 老年人Cys C,β2-MG水平高于非老年者;老年CHD患者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数目、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Cys C水平逐渐降低.

    作者:赵红丽;李潞;王帅;李纯;张晓丹;于淼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心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纳入该院收治的14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和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予心理干预.在两组患者入院时以及治疗后4 w,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以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评估患者的康复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评分结果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ADL评分结果均显著高于治疗前,而观察组治疗后的评分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躯体、心理以及社会功能三个维度评分结果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负面心理状态,提高康复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丽;邵芙蓉;王晓妹;程婧;吴先琴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高血压患者记忆功能障碍的康复策略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记忆功能障碍早期进行干预的新方法.方法 对唐山市工人医院存在记忆障碍的444例高血压患者随机抽取100例分为干预组49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同时应用“记忆训练处方”进行记忆训练6个月,观察记忆干预疗效.结果 6个月后,干预组的RBMT-Ⅱ标准评分及回忆预约、立即回忆故事、故事延迟回忆、立即回忆路线、路线延迟回忆和定向6个维度的初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配合记忆训练,可以降低或延缓高血压患者记忆障碍的发展.

    作者:陈长香;郝习君;王建辉;张卫红;李淑杏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microRNAs在糖代谢和脂代谢中的作用

    MicroRNAs (miRNA)是一种长约18~ 22个核苷酸小片段的单链RNA,通过与靶基因mRNA的3非翻译区(3UTR)结合,从而抑制靶基因表达.microRNA在胰岛素分泌、胆固醇运输、甘油三酯(TG)合成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与糖代谢和脂代谢相关,本文综述microRNA与糖和脂代谢的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宋军营;李晔;白洁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基于生活故事书的老年痴呆的干预实践

    目的 探讨基于生活故事书的老年痴呆干预成效及要领.方法 将58例轻中度老年痴呆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对干预组施以生活故事干预8 w.于基线、8、12 w,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康乃尔痴呆抑郁量表(CSDD)和痴呆生活质量量表(DQOL)对两组患者各测评一次.结果 在第8周和第12周,干预组的MMSE和DQOL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干预前(P<0.05),而CSDD得分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干预前(P<0.05).结论 生活故事干预能有效改善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情绪和生活质量;其干 预效果有赖于操作要领的把握,其精髓在于发挥回忆的价值.

    作者:王连艳;沈翠珍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复方斑蝥胶囊对老年晚期食管胃交界部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近年来胃远端恶性肿瘤发病率明显下降,而食管胃交界部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尤以西方发达国家为著[1,2],亚洲亦有明显上升,日本Kusano等[3]报道1962 ~1965年食管胃交界部腺癌的发病率为2.3%,2001~2005年上升到10.0%,我国的发病率也有上升倾向[4].由于食管胃交界部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局部活检取材困难,早期检出率很低,影响了患者接受根治性治疗的可能性和治疗效果.复方斑蝥胶囊由斑蝥、人参、黄芪、半支莲、刺五加、三棱等11味中药组成[5],具有破血消肖淤、攻毒蚀疮之功效,临床用于原发性肝癌、肺癌、直肠癌等恶性肿瘤,临床疗效良好.本文对老年晚期食管胃交界部癌患者采用复方斑蝥胶囊治疗,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王丽华;孙艳;曲荣锋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替米沙坦和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降压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降压效果及其心肾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该科收治1 50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替米沙坦组、氨氯地平组、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组),终入选并随访成功90对(270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观察药物治疗前、治疗1、3个月收缩压、舒张压、脉压、脑利钠肽前体(BNP)、血清Cystatin C和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结果 用药治疗1个月,与替米沙坦组和氨氯地平组相比,联合治疗组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均显著降低[(132.4±9.8)vs(139.5±10.8)vs(138.1±10.5) mmHg,P=0.018;(85.3±5.8) vs (89.2±5.9)vs (89.0±6.1)mmHg,P=0.012;(48.7±6.1)vs(51.6±5.8)vs (51.3±5.5) mmHg,P=0.034].用药治疗3个月,联合治疗组收缩压和脉压仍有显著降低的趋势[(126.5±10.0)vs(134.2±9.8) vs (133.8±11.1) mmHg,P =0.022,(48.0±5.9) vs(50.7±6.0)vs (50.7±5.7) mmHg,P=0.038].与氨氯地平组相比,联合治疗组和替米沙坦组血清Cystatin C和尿微量白蛋白均显著降低[(0.87±0.11) vs (0.84±0.13) vs (1.03±0.15),P=0.035,(68.0±15.9)vs(97.7±16.0) vs (100.7±17.7),P=0.028].结论 替米沙坦组联合氨氯地平降压方案疗效明确,有效降低脉压可能减少心脑血管不良时间的发生,同时明显降低血清Cystatin C和尿微量白蛋白,可能有效延缓高血压导致的肾功能损害.

    作者:林丹丹;路红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影响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风险因素

    目的 分析影响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风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影响直肠癌术后2年内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肿瘤位置、肿瘤大小、手术方式、临床分期、术前癌胚抗原(CEA)水平、肿瘤病理分型、肿瘤大体分型以及是否并发肠梗阻等.结果 术后2年的生存率溃疡型患者显著低于隆起型患者(x2=4.500,P=0.034);低分化腺癌型患者术后显著低于高中型分化腺癌患者(x2=13.460,P=0.001);临床分期为Ⅳ的患者显著低于其他分期的患者(x2=20.590,P=0.00l);术前CEA >5 ng/m的患者显著低于术前CEA≤5 ng/m患者(x2=7.384,P=0.007);术前癌抗原(CA)-199 >40 ng/m的患者显著低于术前CA-199≤40 ng/m患者(x2 =9.517,P=0.002).Cox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大体分型为溃疡型、临床分期晚(Ⅲ~Ⅳ)、术前CEA>5 ng/ml及病理分型为低分化腺癌是导致直肠癌术后2年生存率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针对影响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风险因素及早干预,有望延长术后生存时间.

    作者:丁如良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帕金森病合并冠心病老年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钙引起TC、LDL-C水平下降过低1例

    阿托伐他汀是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第三代他汀类调脂药,通过竞争性抑制HMG-CoA还原酶从而减少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降低血浆总胆固醇(TC)水平.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2岁.既往有冠心病病史,2010年8月因心肌梗死行冠脉支架置入术.自诉:于入院前1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肢不自主抖动,多于静息状态下出现,紧张时加重,入睡后消失,并出现反应迟钝.表情淡漠、言语少,行走时起步困难,身体前仆,翻身及穿衣困难,未就诊治疗,后上述症状逐渐加重,为求进一步诊治,以帕金森病(PD)住院.

    作者:赵玉杰;宋瑛世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目的 探讨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PU)的效果.方法 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该院收治的老年PU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比较两组症状、内镜疗效,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症状、内镜总有效率分别为88.89% (40/45)、82.23% (37/45),对照组为66.67%(30/45)、62.23% (2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各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5/45),对照组为6.67%(3/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老年PU可显著提高疗效,加快症状改善,缩短愈合时间,不良反应少.

    作者:于志刚;段志军 刊期: 2013年第2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