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患者记忆功能障碍的康复策略

陈长香;郝习君;王建辉;张卫红;李淑杏

关键词:记忆功能障碍, 高血压, RBMT-Ⅱ, 记忆干预
摘要: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记忆功能障碍早期进行干预的新方法.方法 对唐山市工人医院存在记忆障碍的444例高血压患者随机抽取100例分为干预组49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同时应用“记忆训练处方”进行记忆训练6个月,观察记忆干预疗效.结果 6个月后,干预组的RBMT-Ⅱ标准评分及回忆预约、立即回忆故事、故事延迟回忆、立即回忆路线、路线延迟回忆和定向6个维度的初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配合记忆训练,可以降低或延缓高血压患者记忆障碍的发展.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老老年人睡眠障碍

    目的 调查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的老老年患者的睡眠状况,研究其睡眠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 根据评分量表及临床特征将研究对象分为MCI组及认知功能正常组,采用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QSI)比较两组睡眠情况,对各组睡眠障碍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MCI组睡眠障碍患病率高于正常老年人组(P<0.01),其中主要表现在入睡困难、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的患病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CI老年患者总体睡眠质量差,其睡眠障碍的主要临床特征是入睡困难、睡眠觉醒节律紊乱、日间过度思睡,提示掌握MCI患者睡眠障碍有利于开展针对性防治及护理,延缓其进一步发展为阿尔茨海默病(AD)或其他型痴呆.

    作者:贾丛康;张绍刚;张美艳;李国玉;马玉华;谭纪萍;王鲁宁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强制性运动疗法对偏瘫患者下肢Brunstrom分期的影响

    目的 探讨强制性运动疗法对偏瘫患者下肢Brunstrom分期的影响.方法 按要求选择118例脑卒中患者,其中病程在1个月内的62例,病程>6个月的56例.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入院24 h内初评,评测次日介入康复,试验组运用强制性运动疗法,对照组运用常规的神经康复治疗技术;于8 w、16 w时分别作一次中评和末评,比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下肢Brunstrom分期在中评和末评时均有所改善.试验组中,病程1个月内的31例患者在中评时下肢功能达到BrunstromV~Ⅵ期的有16人,占51.61%.6个月以上的28例患者达到BrunstromV~Ⅵ期的也有12人,占42.86%.末评时分别达到了87.10%和67.86%;对照组中,中评时对应指标为22.58%和17.86%,末评时达到80.65%和28.57%.组间比较,中评时,试验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末评时,病程1个月内的卒中患者在试验组中改善例数多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程在6个月以上的脑卒中患者,试验组提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强制性运动疗法在短期内更能促进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提高,优于神经康复治疗技术.能促进病程长久的脑卒中患者更快的恢复,而对病程短的脑卒中患者,在长期疗效中体现出的效果优势不明显.

    作者:龚泽辉;王义亮;袁柯;杜富勤;武龙华;李淑勇;郭强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患病年限与用药年限对高血压患者记忆功能的影响

    许多研究早已证实了高血压患者可出现记忆障碍[1],但患病时间的长短以及用药年限对患者记忆功能有无影响目前尚无统一认识.本文旨在研究高血压患者患病年限与用药年限对其记忆功能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0年9月至2011年1月期间在唐山市工人医院住院的137例符合WHO及世界高血压联盟(ISH) 1999年“高血压治疗指南”的高血压诊断标准[2]的患者.排除标准:存在脑血管疾病、严重的内科疾病、精神疾病病史、影响实验实施的视觉与听觉障碍.

    作者:蔡洁琼;陈长香;李晶影;赵路;李睿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长春西汀对三氯化铝致痴呆模型大鼠的疗效

    目的 研究长春西汀对三氧化铝(AlCl3)所致痴呆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以及对海马内乙酰胆碱和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阳性神经元的影响.方法 以AlCl3制备老年大鼠痴呆模型,利用避暗实验及水迷宫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并测定乙酰胆碱酯酶含量和β-APP神经元数目变化.结果 长春西汀能够改善AlCl3所致的老年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乙酰胆碱和β-APP阳性神经元增多.结论 长春西汀对AlCl3所致的老年性痴呆有改善作用.

    作者:杨东娜;王瑾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帕金森病合并冠心病老年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钙引起TC、LDL-C水平下降过低1例

    阿托伐他汀是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第三代他汀类调脂药,通过竞争性抑制HMG-CoA还原酶从而减少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降低血浆总胆固醇(TC)水平.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2岁.既往有冠心病病史,2010年8月因心肌梗死行冠脉支架置入术.自诉:于入院前1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肢不自主抖动,多于静息状态下出现,紧张时加重,入睡后消失,并出现反应迟钝.表情淡漠、言语少,行走时起步困难,身体前仆,翻身及穿衣困难,未就诊治疗,后上述症状逐渐加重,为求进一步诊治,以帕金森病(PD)住院.

    作者:赵玉杰;宋瑛世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噻托溴铵治疗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中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变化

    研究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血清中相关细胞因子高表达,同时证实了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在患者病变进展中的促进作用[1,2].噻托溴铵是一种新型长效M-受体拮抗剂,具有较强的抗胆碱作用.本实验观察噻托溴铵对老年COPD患者血清中NO、NOS和GM-CSF的调节作用.

    作者:张培莉;杨发满;刘冀;杨青岩;汪元浚;李蓉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活血利水法对脑出血老年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活血利水法对脑出血老年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符合标准的200例老年脑出血患者,按知情同意原则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另外予以中药的活血利水法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1个疗程后分别观察两组经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案治疗后CT显示的水肿容积及血肿容积,计算脑血肿及脑水肿的吸收率,并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 治疗组经给药治疗后水肿吸收率、血肿液化吸收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活血利水法治疗脑出血患者安全有效,可减轻脑水肿、促进脑血肿的吸收,改善神经功能损伤.

    作者:郝晋彪;高永赞;蔡秀英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两种不同治疗方案在老年初治涂阳肺结核强化期治疗的疗效

    2000年第四次全国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60岁以上受检人群占总受检人群的11.7%,而活动性肺结核发病数占总人数的40.9%[1].说明老年肺结核已成为社会人群中的重要传染源之一.由于老年肺结核患者各脏器功能都有所减退,免疫力普遍下降,合并多种疾病较普遍,对药物耐受程度也下降,更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进而影响病情的控制及治疗效果.因此,为了探讨更合理的老年肺结核化疗方案,本文对老年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强化期的化疗方案进行了临床对照研究.

    作者:张洁;樊惠霞;杨旭雯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8 w有氧运动调控成年大鼠皮层Rho GTPases活性

    目的 观察8 w有氧运动对成年大鼠皮层Rho GTPases的影响.方法 (1)选用30只3月龄、雄性、Wistar大鼠,经过1 w的适应性跑台训练后,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和有氧运动组,每组15只.运动组大鼠进行8 w跑台运动,前2 w运动速度为10 m/min,跑台坡度为5%,每天运动30 min;后6 w运动速度为22 m/min,跑台坡度为10%,每天运动60 min;后一次运动训练48 h后取材.(2)采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两组大鼠皮层RhoA、Rac1和Cd42蛋白表达.(3)采用Real Time PCR方法检测两组大鼠皮层RhoA、Rac1和Cdc42 mRNA表达.(4)采用突触素作为突触特异性的标记物,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两组大鼠皮层的突触密度.结果 (1)同安静对照组相比,有氧运动组大鼠皮层内RhoA蛋白表达下调、RhoA mRNA表达上调(P<0.01);Rac1蛋白、Rac1 mRNA、Cdc42蛋白表达上调,Cdc42 mRNA表达下调(P<0.01或P<0.001).(2)同安静对照组相比,有氧运动组大鼠皮层的突触密度增多(P<0.05).结论 8 w有氧运动对成年大鼠大脑皮层参与细胞骨架调节的Rho GT-Pases具有调控作用,抑制RhoA表达,促进Rac1和Cdc42表达,进而增加成年大鼠大脑皮层内的突触密度.

    作者:赵丽;李岩;龚丽景;吕媛媛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反应及预后的影响

    脑梗死后氧自由基的过度表达是引起脑缺血缺氧性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自由基的级联反应,将引起神经元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及脑内血管内皮自爆的损伤,同时氧自由基还会使花生四烯酸(AA)等进行单向转化导致血栓素A的形成增加,引起脑梗死后缺血半暗区血管内皮细胞对血小板的黏附作用加强,导致梗死范围的扩大[1],所以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进行的神经保护治疗能有效防止脑梗死范围的扩大,本研究主要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在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对患者体内炎症反应的影响,并分析其对患者预后的作用.

    作者:王江敏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补肾宁心方对去势动脉粥样硬化雌兔主动脉雌激素受体表达的调节

    目的 为了探讨补肾宁心方对去势雌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26只3月龄新西兰雌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去势对照组和治疗组(卵巢切除并灌以补肾宁心中药复方),除正常对照组外均于术后2 w给予高脂饮食,治疗组同时灌胃给药,连续3个月,12w末测定动物血清雌二醇水平;取主动脉行组织形态学观察以及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行病理学检查,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主动脉雌激素受体的蛋白表达.结果 动物去势后血清雌二醇水平明显下降,与去势对照组比较,补肾宁心方对雌二醇变化无明显影响,但能抑制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显著减轻主动脉的病理损害,上调主动脉血管雌激素受体的蛋白表达.结论 补肾宁心方可能通过雌激素受体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从而发挥对绝经后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

    作者:郝群;梁元姣;张承;李大金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小G蛋白Rac1活化与进展期胃癌的相关性

    目的 观察胃癌组织Rac1免疫组化染色与进展期胃癌的关系.方法 收集该院住院手术治疗的17例胃癌病人癌旁组织和癌组织.常规病理检查,并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其Rac1的表达.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Rac1表达明显增强.48例癌旁组织中9例Rac1染色阳性,全部定位于细胞质内,阳性率为18.75%.48例胃癌组织中有38例Rac1染色阳性,阳性率为79.17%,其中31例染色定位于细胞核.实时荧光PCR检测Rac1核定位与非核定位胃癌组织发现,核定位病人Tiam1与Rac1表达明显升高.此外Rac1细胞核定位与肿瘤分期、局部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 绝大多数胃癌组织Rac1呈核定位,核定位可能是Tiam1-Rac1信号通路异常活化的表现,也可能预示着胃癌侵袭力的增强.

    作者:闫光志;艾郁葱;刘力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脑梗死类型的比较

    目的 通过对颈内动脉(ICA)和大脑中动脉(MCA)主干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闭塞患者不同供血区脑梗死的对比研究,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磁共振弥散加权像(DWI)确诊的ICA/MCA主干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5例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依据患者发病1 w内头部磁共振弥散加权像(DWI)确定梗死部位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确诊ICA 39例,MCA 36例;据头颅MRI表现,ICA组和MCA组分水岭梗死(BZI)分别为15/39例(38 5%)、22/36例(61 1%),MCA组显著高于ICA组(P<0.05);ICA组单发性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MCA组(P<0.05);MCA组多发性脑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ICA组(P<0.05)结论 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脑梗死部位有显著性差异,前者以单发性脑梗死多见;后者以多发性脑梗死多见,多发性脑梗死中以皮层分支动脉供血区梗死(PI)+ BZI多见.提示两者的发病机制可能存在不同之处.

    作者:朱林凤;刘猛;吴坚;盛世英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线粒体轴突转运障碍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研究进展

    线粒体轴突转运障碍是AD发病早期的病理现象,也是AD患者神经元中线粒体功能障碍的主要特征,并与神经元功能紊乱、细胞凋亡等病理进程密切相关[1~3].同时,Aβ与Tau均参与了线粒体轴突转运障碍的调控[4].本文通过介绍线粒体轴突转运的分子机制与相关调控蛋白,对近年来AD中线粒体轴突转运障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韩明志;张娅;王雨濛;苏擘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脓毒症大鼠外周单核细胞软骨糖蛋白39表达及相关信号途径

    目的 探讨脓毒症大鼠外周单核细胞中软骨糖蛋白39(YKL-40)的表达情况,分析TLR 4-NF-κB信号途径与YKL-40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结扎穿刺术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通过ELISA检测脓毒症大鼠和健康大鼠血清YKL-40浓度.分离培养脓毒症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用RNA干扰技术干扰TLR4和NF-κB基因的表达.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TLR-4和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 第1小时脓毒症组和对照组血清YKL-40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6、8、12和24小时脓毒症组血清YKL-40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脓毒症组和脓毒症NF-κB干扰组TLR4 mRNA和蛋白表达量以及YKL-40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而转染了TLR4 mRNA的脓毒症TLR4干扰组TLR 4 mRNA和蛋白表达量以及YKL-40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脓毒症组和脓毒症TLR 4干扰组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量以及YKL-40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而转染了NF-κB mRNA的脓毒症NF-κB干扰组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量以及YKL-40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YKL-40在脓毒症大鼠外周单核细胞中会过表达,且TLR 4-NF-κB信号途径参与了YKL-40的过表达.

    作者:张利华;汪靖;马英;盛德乔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磁共振灌注成像在脑胶质瘤中的应用进展

    磁共振灌注成像(PWI)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在分子水平反映组织微血管分布和血流灌注情况的一种功能性成像方法.能提供组织血流动力学信息,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无放射性且操作相对简单,因此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因其具有高侵袭性和富血管性,国内、外影像学者对其在血流灌注方面的研究日臻深入.本文就PWI在脑胶质瘤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袁园;韩向君;李香营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联合6-羟多巴胺及囊泡单胺类转运功能抑制对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 探讨6-羟多巴胺(6-OHDA)及囊泡单胺类转运体(VMAT)功能抑制对大鼠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线粒体膜电位及细胞内Ca2离子的改变.方法 阴性对照、6-OHDA(25、50、100、200 μmol/L)、VMAT功能抑制剂利血平(50、100、400、1 600 nmol/L)-6-OHDA(100 μmol/L)作用于PC12细胞,前两大组于小同时間点(0、12、24、36、48 h),后一大组于0、24 h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并用JC-1染色流式细胞仪定量测定线粒体膜电位(△ψm)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通过荧光探针强度检测PC12细胞内Ca2+离子浓度.结果 加入不同浓度的6-OH-DA时PC12细胞凋亡随6-OHDA浓度增加显著上升,具有时間依赖性(P <0.001)PC12细胞△ψm降低比例随6-OHDA浓度增加而增加,并随作用时間的延长增加更加明显(P<0.001);细胞内Ca2+离子浓度随6-OHDA浓度增加而升高,并随作用时间的延长浓度升高更加明显.加入利血平后,相应的细胞凋亡增多,细胞内△Ψm降低比例明显增加,Ca2+离子浓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6-OHDA能诱导PC12细胞凋亡,并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为诱导PC12细胞内△ψm的降低及钙离子超载,并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VMAT功能抑制进一步加重了6-OHDA的内源性毒性,引起△ψm的降低及钙离子超载加重,进一步加再细胞凋亡.

    作者:邢红霞;刘胜;袁燕;周慧聪;田小军;苏洲;张博爱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并发呼吸衰竭老年患者机械通气时序贯撤机的临床疗效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中,痰液对气道的阻塞以及呼吸肌的疲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2].目前序贯撤机的机械通气治疗方法在临床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中已得到较为广泛的普及[3].但对于小气道的由于黏液及渗出物而造成的阻塞尚未有较规范的治疗指南,有学者提出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对痰液进行吸除,并对支气管肺泡进行灌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4].本研究分析纤维支气管镜辅助AECOPD并发呼吸衰竭老年患者机械通气时序贯撤机的临床疗效.

    作者:袁红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Roux-en-Y胃转流术后脂肪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意义

    目的 观察Roux-en-Y胃转流术(RYGB)对2型糖尿病(T2DM)滇南小耳猪血清脂肪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健康雌性15只滇南小耳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DM手术组(DO组)和DM对照组(DC组),每组5只.分圈饲养,NC组给予普通饮食,DO组和DC组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加小剂量链尿佐菌素诱导建立T2DM滇南小耳猪动物模型.8w末DO组行RYGB术.分别在术前(第8周末)、术后2(10 w)、4(12 w)及8 w(16 w)检测血清瘦素、脂联素、抵抗素、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结果 与DC组相比,DO组在RYGB术后血糖下降,血清瘦素和血清抵抗素浓度在术后2、4、8 w均低于DC组(P<0.05);血清脂联素浓度在术后2、4、8 w均高于DC组(P<0.05);血清TNF-α浓度在术后2 w高于DC,4 w、8 w均低于DC组(P<0.05).结论 脂肪细胞因子是T2DM小型猪RYGB术后血糖水平长期缓解的重要因素.

    作者:张剑;孙若飞;郭世奎;雷毅;龚方友;徐玉;赵泉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三维成形环治疗老年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继发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疗效

    目的 观察三维成形环三尖瓣成形术在治疗老年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继发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心胸外科收治的老年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继发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55例,随机分为缝线成形组27例以及人工瓣环组28例.缝线成形组采用kay氏成形术或者De Vega瓣环成形术进行治疗,人工瓣环组采用三维成形环三尖瓣成形术进行治疗,通过手术前后的超声心动图,对比两组右心房内径、右心室前后径、三尖瓣反流面积以及心排出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死亡病例.术后1 w以及术后半年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右心房内径、右心室前后径以及三尖瓣反流面积均较术前有了明显改善(P<0.05).术后半年患者的心排出量明显高于术前(P<0.05).人工瓣环组三尖瓣反流面积经过治疗后,明显小于缝线成形组(P<0.05);术后半年的心排出量明显优于缝线成形组(P<0.05).两组均获得6~12个月的随访,缝线成形组术后出现3例三尖瓣重度反流,并出现右心衰竭;人工瓣环组术后出现2例,没有发生右心衰竭的病例.结论 三维成形环治疗老年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继发性三尖瓣关闭不全具有肯定的临床疗效,对于瓣膜条件尚好、合并有中度以上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尤为适宜.

    作者:魏小栋;孙艳华;刘隽炜 刊期: 2013年第2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