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线粒体轴突转运障碍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研究进展

韩明志;张娅;王雨濛;苏擘

关键词:神经元, 线粒体, 轴突转运, 马达蛋白, 阿尔茨海默病
摘要:线粒体轴突转运障碍是AD发病早期的病理现象,也是AD患者神经元中线粒体功能障碍的主要特征,并与神经元功能紊乱、细胞凋亡等病理进程密切相关[1~3].同时,Aβ与Tau均参与了线粒体轴突转运障碍的调控[4].本文通过介绍线粒体轴突转运的分子机制与相关调控蛋白,对近年来AD中线粒体轴突转运障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G蛋白Rac1活化与进展期胃癌的相关性

    目的 观察胃癌组织Rac1免疫组化染色与进展期胃癌的关系.方法 收集该院住院手术治疗的17例胃癌病人癌旁组织和癌组织.常规病理检查,并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其Rac1的表达.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Rac1表达明显增强.48例癌旁组织中9例Rac1染色阳性,全部定位于细胞质内,阳性率为18.75%.48例胃癌组织中有38例Rac1染色阳性,阳性率为79.17%,其中31例染色定位于细胞核.实时荧光PCR检测Rac1核定位与非核定位胃癌组织发现,核定位病人Tiam1与Rac1表达明显升高.此外Rac1细胞核定位与肿瘤分期、局部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 绝大多数胃癌组织Rac1呈核定位,核定位可能是Tiam1-Rac1信号通路异常活化的表现,也可能预示着胃癌侵袭力的增强.

    作者:闫光志;艾郁葱;刘力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唐山市老人院老年人便秘与抑郁患病及相关性

    便秘是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1],长期便秘可诱发多种疾病,严重者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如脑血管以外、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甚至发生猝死[2].便秘的发生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正常生活,为了解老人院的老年人的便秘及抑郁患病现状及相关性分析,对唐山市的八所老人院进行了整群抽样调查,为进一步预防和治疗老年性便秘提供依据.

    作者:方小满;陈长香;杨卫;韩文婷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贵州省城市居民养老机构入住意愿及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贵州省城市居民养老机构入住意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贵州省城市社区居民3 704人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 有38.5%的人愿意入住养老机构,不同年龄段、文化程度、月收入对养老机构入住意愿有影响.结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家庭养老资源不足,现有机构养老资源又不能满足需求,养老机构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机构养老在贵州具有发展前景.

    作者:何英;江智霞;袁晓丽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老年肺癌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免疫代谢变化及3年复发率

    目的 了解全胸腔镜下手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后免疫炎症、营养代谢的变化及3年复发率.方法 依据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7例: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对照组35例:开胸下肺癌根治术.结果 术后7d,观察组C-反应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NK细胞、CD4/CD8、IgA、IgG及Ig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蛋白水平、前白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及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代谢性并发症发生率(13.51%)显著低于对照组(34.29%) (P =0.03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3年累计复发率(40.54% vs 3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1).结论 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远期疗效与开胸手术相当,但术后免疫炎症反应周期短,术后代谢性并发症少,同时营养状况也优于开胸手术组.

    作者:吴朝晖;刘玳瑄;刘与友;杨建胜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转录激活因子-3、nm23、趋化因子受体4在老年原发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的nm23、趋化因子受体(CXCR)4及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选取50例老年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收集其乳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采用RT-PCR法测定STAT3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测定nm23、CXCR4蛋白的表达.结果 STAT3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对照组(0.07±0.04)、Ⅰ期乳腺癌(1.14±0.21)、Ⅱ期乳腺癌(1.37±0.27)、Ⅲ期乳腺癌(1.59-±0.34),Ⅳ期乳腺癌(1.82±0.41),两两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m2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率为24.00%,对照组100.0%,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乳腺癌中随着FIGO分级的增加,各级表达强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XCR4在乳腺癌及对照组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6.0%、4.00%,且随着乳腺癌FIGO分期的增加,其表达强度明显增加(P<0.05).STAT3与nm2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452,P=0.000),与CXCR4蛋白呈正相关(r=0.378,P=0.000).结论 STAT3表达量的改变及nm23、CXCR4b表达的缺失与乳腺癌病情的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三者水平分析有助于了解原发性乳腺癌进展程度及预后情况.

    作者:冀宏;艾宁;张凯丽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辨证治疗方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全身炎症反应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 评价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因子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70 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健康教育指导,对照组治疗参照相关诊疗指南制定稳定期治疗方案,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治疗26 w,分别对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分析.结果 血清CRP、IL-8 、TNF-α水平与健康组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IL-8除外,P<0.01)且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显著(P<0.05,P<0.01);血清CD3+T水平组间治疗前、治疗后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CD4+T水平与健康组比较,试验组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治疗后高于治疗前(P<0.01);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CD8+T水平试验组治疗后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血清CD4 +/CD8+水平与健康组比较,试验组治疗前较低(P<0.01);试验组疗后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1,P<0.05).结论 COPD稳定期综合治疗方案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可能与其降低血清IL-8、TNF-α和CRP水平,改善炎症损伤;改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调节细胞免疫功能有关.

    作者:张海龙;曹帆;王明航;李素云;马利军;李建生;余学庆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老年患者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 观察老年甲状腺结节患者与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对175例老年体检者进行甲状腺功能以及彩超检查,根据有无甲状腺结节分为结节组与正常组,对两组进行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结果 甲状腺结节发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上升的趋势,彩超结果发现,除结节组甲状腺前后径线较正常组增加外(P<0.01),其余参数均未见异常.两组甲状腺功能结果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年龄分组,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清T3、FT3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 老年人群中,甲状腺结节发病率较高.早期小结节对甲状腺功能无明显影响,而TT3、FT3水平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作者:王征;李伟汉;张浩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玻璃体积血的追踪观察

    老年性黄斑变性(AMD),亦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可严重影响老年人的正常生活,是当前老年人致盲的重要疾病[1].AMD不断发展,黄斑部有渗出及出血,引起视网膜下出血及玻璃体积血常可导致视力严重障碍.大多始发于60岁左右,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一般为单眼受累,也有部分患者为双眼同时患病,严重者可导致失明.本院采用玻璃体切割术产生良好了的治疗AMD玻璃体积血的效果,本文就其追踪观察进行分析.

    作者:胡馨;王永毅;于亚东;赵博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不同手术治疗的临床特点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法配合定位放射治疗法和局部化疗法治疗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上选择佳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来该院治疗的86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术治疗法配合定位放射治疗法和局部化疗法.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体有效率为100% (43/43),高于对照组的69.8%(30/43),差异显著(x2=15.32,P<0.01).两组不良反应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通过手术治疗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但是综合治疗为主的方案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胡银徐;曹颖;张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帕金森病合并冠心病老年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钙引起TC、LDL-C水平下降过低1例

    阿托伐他汀是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第三代他汀类调脂药,通过竞争性抑制HMG-CoA还原酶从而减少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降低血浆总胆固醇(TC)水平.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2岁.既往有冠心病病史,2010年8月因心肌梗死行冠脉支架置入术.自诉:于入院前1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肢不自主抖动,多于静息状态下出现,紧张时加重,入睡后消失,并出现反应迟钝.表情淡漠、言语少,行走时起步困难,身体前仆,翻身及穿衣困难,未就诊治疗,后上述症状逐渐加重,为求进一步诊治,以帕金森病(PD)住院.

    作者:赵玉杰;宋瑛世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

    目的 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治疗帕金森(PD)的有效性.方法 9例PD患者均接受UC-MSCs治疗.4次(蛛网膜下腔注射干细胞),注射干细胞数量为(2~5)×107/次个.治疗前、治疗后28 d、治疗后6个月按PD综合评分量表(UPDRS)对所有患者进行评分,对3次评分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治疗后第28天患者的UPDRS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6个月UPDRS积分与治疗后28 d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仅1例出现低热症状,后自行好转,所有患者的肝肾功能、血常规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UC-MSCs治疗PD病疗效明显,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症状,提高的生活质量,延缓病情发展,但尚不能逆转疾病的进展.

    作者:卢爱丽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心衰汤治疗合并心律失常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

    目的 探讨心衰汤对合并心律失常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心律、血清Ⅲ型前胶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5月进行治疗的82例慢性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后将两组人员的心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6 MVD)、尿酸、血清Ⅲ型前胶原水平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 经过研究比较发现,治疗组的心功能、6 MVD、尿酸、血清Ⅲ型前胶原水平均显著好于对照组.结论 心衰汤组与对照组比较能明显改善心功能,提高左室收缩功能,提高6 MVD,心衰汤在心衰中的稳定心律及对抑制心肌重塑的作用明确,本研究发现本方法对患者的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并且能有效降低心衰患者的血尿酸,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作者:张常喜;杨爱丽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反应及预后的影响

    脑梗死后氧自由基的过度表达是引起脑缺血缺氧性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自由基的级联反应,将引起神经元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及脑内血管内皮自爆的损伤,同时氧自由基还会使花生四烯酸(AA)等进行单向转化导致血栓素A的形成增加,引起脑梗死后缺血半暗区血管内皮细胞对血小板的黏附作用加强,导致梗死范围的扩大[1],所以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进行的神经保护治疗能有效防止脑梗死范围的扩大,本研究主要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在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对患者体内炎症反应的影响,并分析其对患者预后的作用.

    作者:王江敏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组织多普勒Tei指数评价兔糖尿病模型左心功能的价值

    目的 探讨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方法测量Tei指数评价兔糖尿病模型及阿托伐他汀干预后左心室整体功能变化的价值.方法 新西兰免2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6只)、糖尿病组(8只)和干预组(8只),后两组应用小剂量四氧嘧啶(ALX)成功建立糖尿病模型,干预组在造模成功后给予阿托伐他汀.在造模前及造模后12w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TDI模式下获取各时间间期,计算TDI-Tei指数.彩超完成后进行心脏病理的检测.结果 ①糖尿病组等容收缩期(ICT)缩短,射血时间(ET)明显缩短,Tei指数增高,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显示为心肌细胞间及血管周围胶原纤维分布明显增多;②干预组Tei指数较糖尿病组降低(P<0.05),病理显示心肌细胞间及血管周围胶原纤维较糖尿病组明显减少,心功能得到改善.结论 TDI-Tei指数可较好评价兔糖尿病模型以及阿托伐他汀干预后左室整体功能的改变,为糖尿病的临床观察、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钟兴;黄丹丹;李自成;陈小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八段锦气功操对围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八段锦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康复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寻找提高围绝经妇女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方法 用Kupperma评分法量表和SF-36生命质量量表对唐山市文化路社区围绝经期妇女进行筛查,选取Kupperman评分≥16分的患者113例,年龄45~ 55岁;按数字排序随机分对照组58例,八段锦组55例,训练5个月后对两组用Kupperma量表评价症状,SF-36量表评价生活质量.结果 5个月后,训练组组间比较在潮热出汗、失眠、焦躁、忧虑、头晕、疲倦乏力、肌肉关节痛、胸闷心悸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在潮热出汗、失眠、焦躁、忧虑、肌肉关节痛、胸闷心悸有改善(P<0.05).SF-36生命质量量表在躯体功能(PF)、躯体角色(RP)、生命力(VT)、总健康(GH)得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 八段锦气功操可以改善围绝经期妇女的躯体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郝晶;窦娜;马素慧;邱忠君;李丹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核桃仁水提物对皮肤老化小鼠皮肤胶原纤维的作用

    目的 探讨核桃仁水提物对皮肤老化小鼠皮肤胶原纤维的影响.方法 48只小鼠采用5%D-半乳糖颈背皮下注射和紫外线照射40d,联合建立皮肤衰老小鼠模型,分为衰老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2.0、4.0、8.0g/kg)核桃仁水提物治疗组,另取12只小鼠,颈背皮下注射等体积的无菌生理盐水,不进行紫外线照射,作为正常组.连续用药治疗30 d.Masson染色观察皮肤胶原纤维形态变化,生化法检测皮肤中羟脯氨酸(Hyp)含量,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印迹法测皮肤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动物皮肤胶原纤维厚度变薄,排列松散,Hyp含量明显减少,而MMP-9表达增强.与模型组比较,核桃仁水提物中、高剂量组均能使动物皮肤胶原纤维厚度增加,排列紧密,同时Hyp含量显著升高,MMP-9阳性细胞率及表达量均明显减少.结论 核桃仁水提物对皮肤衰老小鼠皮肤胶原纤维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增加胶原含量有关.

    作者:陈勤;姚媛媛;徐柯乐;夏醒醒;张蓓蕾;周乾坤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丹参预防房颤致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房颤(心房纤颤)是成年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60 ~ 69岁和80 ~ 89岁人群房颤患病率分别可高达2%和9%[1].房颤患者脑卒中风险升高,Framinghma[2]研究显示;瓣膜性心脏病患者中,房颤组比非房颤组的脑卒中危险增加17.6倍;而非瓣膜性心脏病患者中,房颤组比非房颤组的脑卒中危险增加5.6倍.脑卒中发生率高和抗凝药物服药率低是中国房颤病人的特点之一,随着年龄增长,脑卒中与房颤的关系愈加密切,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高风险使抗栓治疗成为房颤治疗的重要部分.

    作者:于清华;尚坤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龄人口的心理健康问题

    目的 探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淮安市老龄人口的心理健康问题.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孤独感量表(VCLA)、总体幸福感量表(GUB)进行凋查.结果 研究样本中有明显孤独感的占48.3%;其总体幸福感均分高于全国常模,而女性的总体幸福感高于男性降;样本中能获得社会支持的占95.1%;性别和年龄对孤独感有显著影响;月收入、身体健康情况、对现在生活的满意度及养老方式的不同选择等都显著影响幸福感;除性别、年龄及受教育程度以外的各因素都影响社会支持.结论 孤独感和幸福感有较强的负相关性,社会支持则与主观支持度高度相关.

    作者:冯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Snail1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表达和意义

    目的 探讨Snail1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法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分别检测NSCLC组织和正常肺组织Snail1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及Snail1 mRNA的表达.结果 NSCLC组织Snail1蛋白和mRNA水平均高于正常肺组织,而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肺组织降低(P<0.05).Snail1蛋白表达的上调和E-cadherin蛋白的丢失与肺癌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E-cadherin蛋白的表达还与肿瘤的大小有关(P<0.05).但均与患者的组织学类型、病理分化程度无关(P>0.05).Snail1蛋白的过度表达和E-cadherin的表达下调相关.结论 Snail1基因的过度表达在NSCLC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是判断预后的有用指标.

    作者:余红;万自芬;李丹;刘维佳;叶贤伟;张湘燕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老年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的影响因素

    目的 比较老年抑郁症患者与正常老年人之间认知功能的差异,并探讨影响认知功能损伤的临床因素.方法 选择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来该院就诊的10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进行临床评定与认知功能测评,并对认知功能与临床因素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实验组的记忆商数、短时记忆、瞬时记忆、数字累加、正确应答数、完全分类数、连线实验B、画钟实验及语言流畅性测试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2.043~ 19.457,P<0.05或<0.01).而实验组的总应答数、随机错误数、持续错误数、正确应答数、连线实验A及字色干扰实验明显高于对照组(t=2.039~9.544,P<0.05或<0.01).原始观察基础上提取5个因子,其所代表的信息为:言语记忆、视觉记忆、执行功能、处理速度及注意力.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言语记忆的影响因素为阻滞、受教育年限,视觉记忆的影响因素为睡眠障碍、受教育年限,执行功能的影响因素为阻滞、认识障碍、受教育年限,处理速度的影响因素为阻滞、病程,注意力的影响因素为阻滞、认识障碍.结论 老年抑郁症患者在认知功能上存在多方面的损伤,而受教育程度、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及病程等因子均会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认知功能的损伤.

    作者:俞丽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