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红;万自芬;李丹;刘维佳;叶贤伟;张湘燕
目的 研究Dickkopf-1蛋白及β-catenin蛋白在舌癌中的表达与舌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舌癌组织,30例正常舌黏膜组织中Dickkopf-1的阳性表达和β-catenin的异常表达,分析它们与舌癌临床病理指征的关系,及二者表达改变对舌癌的侵袭能力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性的影响.结果 舌癌中Dickkopf-1蛋白的阳性表达低于正常舌黏膜组织(P<0.01),β-catenin蛋白的异常表达高于正常舌黏膜组织(P<0.01);Dickkopf-1和β-catenin蛋白在舌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转移有关(P<0.01).舌癌中Dickkopf-1的阳性表达与β-catenin的异常表达呈负相关(r=-0.529,P<0.01).结论 Dickkopf-1和β-catenin蛋白的异常表达或缺失与舌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其机制可能与活化Wnt/β-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王鹏;苏哲君;李乐;王敬;李春辉;霍峰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24 h动态血压参数对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来查体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33例.对所有的入选对象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根据ABPM的结果将受试者分为杓型组(125例)和非杓型组(108例),同时进行颈桡脉搏波传导速度(crPWV)检测.结果 非杓型组crPWV显著大于杓型组[(11.4±1.3)m/s vs(10.6±1.7)m/s,P<0.01].crPWV与年龄(r =0.476,P <0.01)、体重指数(r=0.288,P <0.01)、空腹血糖(FBG)(r=0.243,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r=0.366,P<0.01)、总胆固醇(TC) (r=0.308,P<0.01)、诊所收缩压(r=0.497,P<0.01)、24 h收缩压(r=0.483,P<0.01)、白昼收缩压(r=0.315,P<0.01)、夜间收缩压(r =0.233,P<0.01)呈正相关.24 h收缩压,年龄、LDL-C、诊所收缩压为影响crPWV独立的影响因素.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异常与动脉弹性密切相关.
作者:张会珍;肖冬;李延敬;黄凤珍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全胸腔镜下手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后免疫炎症、营养代谢的变化及3年复发率.方法 依据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7例: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对照组35例:开胸下肺癌根治术.结果 术后7d,观察组C-反应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NK细胞、CD4/CD8、IgA、IgG及Ig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蛋白水平、前白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及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代谢性并发症发生率(13.51%)显著低于对照组(34.29%) (P =0.03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3年累计复发率(40.54% vs 3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1).结论 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远期疗效与开胸手术相当,但术后免疫炎症反应周期短,术后代谢性并发症少,同时营养状况也优于开胸手术组.
作者:吴朝晖;刘玳瑄;刘与友;杨建胜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原(FIB)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冠心病(CHD)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入住该院的CHD患者120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P)4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 40例,急性Q波和非Q波心肌梗死(AMI) 38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入院后检测所有患者外周血清中FIB和hs-CRP水平.hs-CRP测定采用透射比浊法,FIB测定采用Clauss法.结果 与对照组FIB比较,SAP、AMI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hs-CRP比较,SAP、AMI明显降低(P<0.05).结论 FIB和hs-CRP表达,能有效地反映出CHD的发展过程及预后情况,对CHD的发展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红庆;姜文锡;梅换明;杜小琴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治疗帕金森(PD)的有效性.方法 9例PD患者均接受UC-MSCs治疗.4次(蛛网膜下腔注射干细胞),注射干细胞数量为(2~5)×107/次个.治疗前、治疗后28 d、治疗后6个月按PD综合评分量表(UPDRS)对所有患者进行评分,对3次评分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治疗后第28天患者的UPDRS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6个月UPDRS积分与治疗后28 d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仅1例出现低热症状,后自行好转,所有患者的肝肾功能、血常规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UC-MSCs治疗PD病疗效明显,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症状,提高的生活质量,延缓病情发展,但尚不能逆转疾病的进展.
作者:卢爱丽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记忆功能障碍早期进行干预的新方法.方法 对唐山市工人医院存在记忆障碍的444例高血压患者随机抽取100例分为干预组49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同时应用“记忆训练处方”进行记忆训练6个月,观察记忆干预疗效.结果 6个月后,干预组的RBMT-Ⅱ标准评分及回忆预约、立即回忆故事、故事延迟回忆、立即回忆路线、路线延迟回忆和定向6个维度的初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配合记忆训练,可以降低或延缓高血压患者记忆障碍的发展.
作者:陈长香;郝习君;王建辉;张卫红;李淑杏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由护士引导的健步走老年高血压社区干预对其血糖、血脂的作用.方法 选取宁夏银川市两个经济水平、地理位置无明显差异的社区,进行系统的高血压知识健康教育后,各随机抽取45位高血压患者.然后将两个社区随机分为干预社区和对照社区.干预社区采取由护士引导的,运用社会认知理论及个体化运动处方的健步走干预,对照社区采用现有的高血压社区干预模式,6个月后比较其效果.两组均保持原有的饮食习惯及高血压用药.结果 ①干预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数分别降低11.25 mmHg和9.09 mmHg,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②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数水平均有所下降,其中LDL-C水平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③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LDL-C异常者减少10例(22.7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④干预组在干预后无患者出现FBG异常,而对照组有2例(4.55%)发展为FBG异常.结论 护士引导的健步走对Ⅰ级、Ⅱ级高血压的控制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对血脂的调节,预防糖尿病发生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夏莉娟;张琳;罗慧琴;宁艳花;何颖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强制性运动疗法对偏瘫患者下肢Brunstrom分期的影响.方法 按要求选择118例脑卒中患者,其中病程在1个月内的62例,病程>6个月的56例.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入院24 h内初评,评测次日介入康复,试验组运用强制性运动疗法,对照组运用常规的神经康复治疗技术;于8 w、16 w时分别作一次中评和末评,比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下肢Brunstrom分期在中评和末评时均有所改善.试验组中,病程1个月内的31例患者在中评时下肢功能达到BrunstromV~Ⅵ期的有16人,占51.61%.6个月以上的28例患者达到BrunstromV~Ⅵ期的也有12人,占42.86%.末评时分别达到了87.10%和67.86%;对照组中,中评时对应指标为22.58%和17.86%,末评时达到80.65%和28.57%.组间比较,中评时,试验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末评时,病程1个月内的卒中患者在试验组中改善例数多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程在6个月以上的脑卒中患者,试验组提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强制性运动疗法在短期内更能促进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提高,优于神经康复治疗技术.能促进病程长久的脑卒中患者更快的恢复,而对病程短的脑卒中患者,在长期疗效中体现出的效果优势不明显.
作者:龚泽辉;王义亮;袁柯;杜富勤;武龙华;李淑勇;郭强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基于生活故事书的老年痴呆干预成效及要领.方法 将58例轻中度老年痴呆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对干预组施以生活故事干预8 w.于基线、8、12 w,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康乃尔痴呆抑郁量表(CSDD)和痴呆生活质量量表(DQOL)对两组患者各测评一次.结果 在第8周和第12周,干预组的MMSE和DQOL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干预前(P<0.05),而CSDD得分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干预前(P<0.05).结论 生活故事干预能有效改善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情绪和生活质量;其干 预效果有赖于操作要领的把握,其精髓在于发挥回忆的价值.
作者:王连艳;沈翠珍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PU)的效果.方法 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该院收治的老年PU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比较两组症状、内镜疗效,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症状、内镜总有效率分别为88.89% (40/45)、82.23% (37/45),对照组为66.67%(30/45)、62.23% (2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各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5/45),对照组为6.67%(3/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老年PU可显著提高疗效,加快症状改善,缩短愈合时间,不良反应少.
作者:于志刚;段志军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杭州地区2010年夏季门诊腹泻患者粪便来源的气单胞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方法 收集肠道门诊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分离鉴定气单胞菌,采用纸片扩散法开展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共收集1 678份粪便标本,分离到气单胞菌99株,,其中维氏气单胞菌40株、豚鼠气单胞菌37株、嗜水气单胞菌22株.气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四环素及头孢西丁的敏感率分别为82.8%、67.7%、47.5%、41.4%和27.3%,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10%以下.此外,五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不同气单胞菌种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杭州地区夏季成人腹泻患者气单胞菌的分离率较高,较多菌株对治疗腹泻的常用药物耐药,应该进行持续监测.
作者:葛樯樯;白永凤;陈晓;余斐;郑书发;陈瑜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为了探讨补肾宁心方对去势雌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26只3月龄新西兰雌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去势对照组和治疗组(卵巢切除并灌以补肾宁心中药复方),除正常对照组外均于术后2 w给予高脂饮食,治疗组同时灌胃给药,连续3个月,12w末测定动物血清雌二醇水平;取主动脉行组织形态学观察以及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行病理学检查,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主动脉雌激素受体的蛋白表达.结果 动物去势后血清雌二醇水平明显下降,与去势对照组比较,补肾宁心方对雌二醇变化无明显影响,但能抑制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显著减轻主动脉的病理损害,上调主动脉血管雌激素受体的蛋白表达.结论 补肾宁心方可能通过雌激素受体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从而发挥对绝经后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
作者:郝群;梁元姣;张承;李大金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调查中老年糖代谢异常人群冠心病(CHD)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来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50岁以上老年人986例为研究对象,调查性别、年龄、病史等一般资料,检查糖代谢、脂代谢及心电图情况,按糖代谢情况分为血糖正常(NGT)、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调节受损(IGR)、糖耐量减低(IGT)和糖尿病(DM)组,分析糖代谢异常及CHD、心肌梗死(MI)患病情况,随访调查时无CHD的908例CHD患者发病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糖代谢异常人群CHD发病危险因素.结果 老年人CHD和MI患病率随糖代谢异常加重呈上升趋势,其中IGT和DM组CHD、MI患病率显著高于NGT组(P<0.01),IGR组MI患病率显著高于NGT组(P<0.05).随访调查时无CHD的908例老年CHD患者中随访成功882例,随访时间3~5年,平均(4.23±0.86)年,随访期内882例CHD发病129例(14.63%),34.61/1 000人年;老年人CHD发病率随糖代谢异常加重呈上升趋势,其中IGT和DM组CHD发病率和人年发病率显著高于NGT组(P<0.05和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代谢异常人群CHD发生与年龄、高血压、身体质量指数(BMI) 、IGT和DM密切相关(P<0.05或0.01).结论 老年糖代谢异常人群CHD患病率和发病率明显高于糖代谢正常者,其中增龄、高血压、肥胖、IGT和DM是CH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王卫红;姚万发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影响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风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影响直肠癌术后2年内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肿瘤位置、肿瘤大小、手术方式、临床分期、术前癌胚抗原(CEA)水平、肿瘤病理分型、肿瘤大体分型以及是否并发肠梗阻等.结果 术后2年的生存率溃疡型患者显著低于隆起型患者(x2=4.500,P=0.034);低分化腺癌型患者术后显著低于高中型分化腺癌患者(x2=13.460,P=0.001);临床分期为Ⅳ的患者显著低于其他分期的患者(x2=20.590,P=0.00l);术前CEA >5 ng/m的患者显著低于术前CEA≤5 ng/m患者(x2=7.384,P=0.007);术前癌抗原(CA)-199 >40 ng/m的患者显著低于术前CA-199≤40 ng/m患者(x2 =9.517,P=0.002).Cox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大体分型为溃疡型、临床分期晚(Ⅲ~Ⅳ)、术前CEA>5 ng/ml及病理分型为低分化腺癌是导致直肠癌术后2年生存率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针对影响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风险因素及早干预,有望延长术后生存时间.
作者:丁如良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并睡眠呼吸暂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1例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对照组29例实施鼻导管给氧处理,比较两组生命体征、血气分析、心肌酶学及床旁心脏彩超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P<0.05),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0.05),心率和呼吸次数慢于对照组(P<0.05),pH值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氧分压(PaO2)高于对照组(P<0.05),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对照组(P<0.05),PaO2/FiO2较对照组升高(P<0.05),左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升高(P<0.05),CK和CK-MB则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睡眠呼吸暂停能有效缓解患者缺氧状态,改善二氧化碳潴留,从而更好地治疗冠脉缺血.
作者:刘灵芝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腺苷对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心脏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围术期环磷腺苷处理,对照组采用等量生理盐水处理.观察两组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8、IL-10、CK-MB、肌钙蛋白T(cTnT)水平变化及心肌炎症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各时点TNF-α 、IL-8、IL-10水平较术前均升高,在T1/T2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在T3/T4/T5时点TNF-α、IL-8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IL-10水平则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各时点CK-MB 、cTnT水平较术前均升高,观察组相比对照组,在T3/T4/T5时点的CK-MB、cTnT水平下降明显(P<0.05).两组均有炎症反应,观察组程度较对照组轻.结论 腺苷对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血浆细胞因子水平有影响,对患者心功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胡玲 刊期: 2013年第21期
急性脑梗死是造成老年患者致残或死亡的重要疾病,约21%的老年患者导致死亡或瘫痪[1].动脉血栓是导致急性脑梗死的主要原因[2],近年来研究发现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是动脉血栓的主要诱发因素,影响vWF凝聚能力的酶主要有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13)和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两者形成竞争关系[3].本研究通过测定患者血浆中ADAMTS13的活性和TSP1含量并对ADAMTS13调控基因C1423T的多态性进行检测,以期阐明ADAMTS13和TSP1与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为临床干预和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作者:牛月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的常见病,其起病急、发展快,若不及时处理,可造成比较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1].人们对心肌梗死认识程度不高,对心肌梗死和自身病情的认识程度不够,而表现出焦虑、恐惧等情绪,对恢复阶段的饮食和用药等问题也不明确,导致患者的预后治疗效果不好[2].研究[3]表明,在术后早期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本文对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进行术后早期康复指导的疗效进行研究.
作者:孙全林 刊期: 2013年第21期
MicroRNAs (miRNA)是一种长约18~ 22个核苷酸小片段的单链RNA,通过与靶基因mRNA的3非翻译区(3UTR)结合,从而抑制靶基因表达.microRNA在胰岛素分泌、胆固醇运输、甘油三酯(TG)合成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与糖代谢和脂代谢相关,本文综述microRNA与糖和脂代谢的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宋军营;李晔;白洁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将36例结肠癌患者根据治疗适应证和家属意见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接受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16例)采用开腹结肠癌根治术.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随访12 ~ 24个月,两组均未出现切口转移,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具有安全、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且与开腹手术具有同样的效果,可以安全地用于结肠癌根治的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周录平 刊期: 2013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