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泻患者粪便来源的气单胞菌分布及耐药性

葛樯樯;白永凤;陈晓;余斐;郑书发;陈瑜

关键词:腹泻, 气单胞菌, 耐药性
摘要:目的 了解杭州地区2010年夏季门诊腹泻患者粪便来源的气单胞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方法 收集肠道门诊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分离鉴定气单胞菌,采用纸片扩散法开展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共收集1 678份粪便标本,分离到气单胞菌99株,,其中维氏气单胞菌40株、豚鼠气单胞菌37株、嗜水气单胞菌22株.气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四环素及头孢西丁的敏感率分别为82.8%、67.7%、47.5%、41.4%和27.3%,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10%以下.此外,五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不同气单胞菌种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杭州地区夏季成人腹泻患者气单胞菌的分离率较高,较多菌株对治疗腹泻的常用药物耐药,应该进行持续监测.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核桃仁水提物对皮肤老化小鼠皮肤胶原纤维的作用

    目的 探讨核桃仁水提物对皮肤老化小鼠皮肤胶原纤维的影响.方法 48只小鼠采用5%D-半乳糖颈背皮下注射和紫外线照射40d,联合建立皮肤衰老小鼠模型,分为衰老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2.0、4.0、8.0g/kg)核桃仁水提物治疗组,另取12只小鼠,颈背皮下注射等体积的无菌生理盐水,不进行紫外线照射,作为正常组.连续用药治疗30 d.Masson染色观察皮肤胶原纤维形态变化,生化法检测皮肤中羟脯氨酸(Hyp)含量,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印迹法测皮肤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动物皮肤胶原纤维厚度变薄,排列松散,Hyp含量明显减少,而MMP-9表达增强.与模型组比较,核桃仁水提物中、高剂量组均能使动物皮肤胶原纤维厚度增加,排列紧密,同时Hyp含量显著升高,MMP-9阳性细胞率及表达量均明显减少.结论 核桃仁水提物对皮肤衰老小鼠皮肤胶原纤维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增加胶原含量有关.

    作者:陈勤;姚媛媛;徐柯乐;夏醒醒;张蓓蕾;周乾坤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足反射区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康复效果

    目的 探讨足反射区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6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足反射区疗法干预3个月.干预后应用圣乔治呼吸量表(SGRQ)、6 min步行距离(6 MWD)、急性发作次数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试验组SGRQ总评分、症状评分、活动受限评分、疾病影响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两组患者SGRQ各评分的差值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试验组6MWD明显提高,两组患者6MWD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两组患者在试验期间的急性发作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足反射区疗法能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运动耐力.

    作者:庄海林;龚海蓉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大鼠高糖负荷后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大鼠高糖负荷后不同时间点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雌性Wistar大鼠除正常对照组(n=8)外,予以高糖高脂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25 mg/kg)造模,成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n=8)、二甲双胍组(n=9),分别予以生理盐水、二甲双胍灌胃8 w,作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试验,并留取各时间点血清用ELISA法检测GLP-1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0h血糖升高(P<0.01),而GLP-1水平较低(P<0.01),高糖负荷后,血糖升高(P<0.01),GLP-1水平亦上升,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大鼠0h血糖明显降低(P<0.01),高糖负荷后,血糖升高,但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血清GLP-1水平0h低于模型组,但高糖负荷后其上升明显,2 h时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二甲双胍可明显升高高糖负荷后糖尿病大鼠血清GLP-1水平,这可能足其通过促进肠胰岛轴的功能而起到降低血糖的另一机制.

    作者:余文珍;郑远燕;高长花;刘宏波;王晓宁;李长征;施红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噻托溴铵治疗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中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变化

    研究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血清中相关细胞因子高表达,同时证实了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在患者病变进展中的促进作用[1,2].噻托溴铵是一种新型长效M-受体拮抗剂,具有较强的抗胆碱作用.本实验观察噻托溴铵对老年COPD患者血清中NO、NOS和GM-CSF的调节作用.

    作者:张培莉;杨发满;刘冀;杨青岩;汪元浚;李蓉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吸痰模式与老年吸烟喉癌术后患者睡眠的相关性

    目的 探索不同吸痰模式对老年吸烟喉癌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老年吸烟喉癌术后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定时吸痰模式,研究组采取个体化按需吸痰模式.对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进行比较,同时也对吸痰并发症及与吸痰相关的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老年吸烟喉癌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分期及夜间吸痰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夜间睡眠时间及完成睡眠周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研究组夜间觉醒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发生严重的因吸痰直接导致和与吸痰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个体化按需吸痰模式增加了老年吸烟喉癌患者术后夜间睡眠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黄卫东;李笑雨;安冉冉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脑梗死类型的比较

    目的 通过对颈内动脉(ICA)和大脑中动脉(MCA)主干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闭塞患者不同供血区脑梗死的对比研究,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磁共振弥散加权像(DWI)确诊的ICA/MCA主干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5例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依据患者发病1 w内头部磁共振弥散加权像(DWI)确定梗死部位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确诊ICA 39例,MCA 36例;据头颅MRI表现,ICA组和MCA组分水岭梗死(BZI)分别为15/39例(38 5%)、22/36例(61 1%),MCA组显著高于ICA组(P<0.05);ICA组单发性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MCA组(P<0.05);MCA组多发性脑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ICA组(P<0.05)结论 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脑梗死部位有显著性差异,前者以单发性脑梗死多见;后者以多发性脑梗死多见,多发性脑梗死中以皮层分支动脉供血区梗死(PI)+ BZI多见.提示两者的发病机制可能存在不同之处.

    作者:朱林凤;刘猛;吴坚;盛世英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替米沙坦和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降压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降压效果及其心肾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该科收治1 50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替米沙坦组、氨氯地平组、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组),终入选并随访成功90对(270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观察药物治疗前、治疗1、3个月收缩压、舒张压、脉压、脑利钠肽前体(BNP)、血清Cystatin C和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结果 用药治疗1个月,与替米沙坦组和氨氯地平组相比,联合治疗组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均显著降低[(132.4±9.8)vs(139.5±10.8)vs(138.1±10.5) mmHg,P=0.018;(85.3±5.8) vs (89.2±5.9)vs (89.0±6.1)mmHg,P=0.012;(48.7±6.1)vs(51.6±5.8)vs (51.3±5.5) mmHg,P=0.034].用药治疗3个月,联合治疗组收缩压和脉压仍有显著降低的趋势[(126.5±10.0)vs(134.2±9.8) vs (133.8±11.1) mmHg,P =0.022,(48.0±5.9) vs(50.7±6.0)vs (50.7±5.7) mmHg,P=0.038].与氨氯地平组相比,联合治疗组和替米沙坦组血清Cystatin C和尿微量白蛋白均显著降低[(0.87±0.11) vs (0.84±0.13) vs (1.03±0.15),P=0.035,(68.0±15.9)vs(97.7±16.0) vs (100.7±17.7),P=0.028].结论 替米沙坦组联合氨氯地平降压方案疗效明确,有效降低脉压可能减少心脑血管不良时间的发生,同时明显降低血清Cystatin C和尿微量白蛋白,可能有效延缓高血压导致的肾功能损害.

    作者:林丹丹;路红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联合6-羟多巴胺及囊泡单胺类转运功能抑制对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 探讨6-羟多巴胺(6-OHDA)及囊泡单胺类转运体(VMAT)功能抑制对大鼠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线粒体膜电位及细胞内Ca2离子的改变.方法 阴性对照、6-OHDA(25、50、100、200 μmol/L)、VMAT功能抑制剂利血平(50、100、400、1 600 nmol/L)-6-OHDA(100 μmol/L)作用于PC12细胞,前两大组于小同时間点(0、12、24、36、48 h),后一大组于0、24 h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并用JC-1染色流式细胞仪定量测定线粒体膜电位(△ψm)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通过荧光探针强度检测PC12细胞内Ca2+离子浓度.结果 加入不同浓度的6-OH-DA时PC12细胞凋亡随6-OHDA浓度增加显著上升,具有时間依赖性(P <0.001)PC12细胞△ψm降低比例随6-OHDA浓度增加而增加,并随作用时間的延长增加更加明显(P<0.001);细胞内Ca2+离子浓度随6-OHDA浓度增加而升高,并随作用时间的延长浓度升高更加明显.加入利血平后,相应的细胞凋亡增多,细胞内△Ψm降低比例明显增加,Ca2+离子浓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6-OHDA能诱导PC12细胞凋亡,并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为诱导PC12细胞内△ψm的降低及钙离子超载,并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VMAT功能抑制进一步加重了6-OHDA的内源性毒性,引起△ψm的降低及钙离子超载加重,进一步加再细胞凋亡.

    作者:邢红霞;刘胜;袁燕;周慧聪;田小军;苏洲;张博爱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不同手术入路治疗海马硬化性颞叶内侧癫痫的疗效对比

    目的 观察不同手术人路治疗海马硬化性颞叶内侧癫痫(MTLE/HS)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 对56例MTLE/HS患者进行四种不同手术入路手术治疗,手术分别为经皮层脑室入路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TTSAH)、经侧裂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TFSAH)、前内侧颞叶切除术(AMTLR)以及经颞下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TSSAH).对比各组患者的疗效,同时比较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通过Engel分级量表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估,发现四组患者疗效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出现死亡.此外,各组患者并发症比较亦未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四种手术方式治疗MTLE/HS的效果接近,且并发症情况相当.

    作者:童挥;赵胜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小G蛋白Rac1活化与进展期胃癌的相关性

    目的 观察胃癌组织Rac1免疫组化染色与进展期胃癌的关系.方法 收集该院住院手术治疗的17例胃癌病人癌旁组织和癌组织.常规病理检查,并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其Rac1的表达.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Rac1表达明显增强.48例癌旁组织中9例Rac1染色阳性,全部定位于细胞质内,阳性率为18.75%.48例胃癌组织中有38例Rac1染色阳性,阳性率为79.17%,其中31例染色定位于细胞核.实时荧光PCR检测Rac1核定位与非核定位胃癌组织发现,核定位病人Tiam1与Rac1表达明显升高.此外Rac1细胞核定位与肿瘤分期、局部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 绝大多数胃癌组织Rac1呈核定位,核定位可能是Tiam1-Rac1信号通路异常活化的表现,也可能预示着胃癌侵袭力的增强.

    作者:闫光志;艾郁葱;刘力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分期治疗肩-手综合征的观察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分期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0例Ⅰ期SHS患者随机单盲分为针刺结合康复组(针康组)10例和康复组10例针刺组10例;30例Ⅱ期的患者同上处理.结果 针康组对于Ⅰ期SHS患者的关节活动度的改善优于针刺组(P<0.05);针康组对于Ⅱ期SHS患者的日常生活的能力的改善优于康复组(P<0.05);针康组和针刺组对于Ⅱ期SHS患者的日常生活的能力的改善优于Ⅰ期患者(P<0.05);而康复对于Ⅰ期SHS患者的日常生活的能力的改善优于Ⅱ期患者(P<0.05).结论 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SHS比单纯康复和针刺治疗有一定优势,而且康复训练应该早期介入.

    作者:李西忠;刘延祥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帕金森病合并冠心病老年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钙引起TC、LDL-C水平下降过低1例

    阿托伐他汀是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第三代他汀类调脂药,通过竞争性抑制HMG-CoA还原酶从而减少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降低血浆总胆固醇(TC)水平.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2岁.既往有冠心病病史,2010年8月因心肌梗死行冠脉支架置入术.自诉:于入院前1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肢不自主抖动,多于静息状态下出现,紧张时加重,入睡后消失,并出现反应迟钝.表情淡漠、言语少,行走时起步困难,身体前仆,翻身及穿衣困难,未就诊治疗,后上述症状逐渐加重,为求进一步诊治,以帕金森病(PD)住院.

    作者:赵玉杰;宋瑛世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血脂康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血脂康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炎症因子的影响,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 入选90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观察组使用血脂康治疗,对照组使用洛伐他汀治疗,治疗后第3个月,比较两组血脂常规,并检测两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3(IL-1β3)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差异,比较两组治疗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RP、IL-1β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出现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和心绞痛恶化的比率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血脂康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更好地降低患者体内炎症介质水平,调节血脂,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翠华;崔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对突触后膜AMPA受体数量及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大鼠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对突触后膜AMPA受体数量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新生SD大鼠海马神经元,将编码红色荧光蛋白DsRed的质粒(标记树突棘)和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P301L突变的人类Tau蛋白基因共转染到5~7d的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内持续培养,编码DsRed的质粒和野生型GFP-Tau共转染为对照.以神经活细胞实时图像成像分析Tau蛋白易位过程.以免疫组化分别检测各组Tau蛋白的表达及AMPA受体数量改变.结果 野生型GFP-Tau蛋白组只出现在树突上,GFP-P301L突变组Tau蛋白广泛出现于树突棘上;与野生型组相比,GFP-P301L突变组Tau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AMPA受体数量显著减少(P<0.01).结论 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可能通过显著减少AMPA受体数量,导致AMPA受体在突触后膜上的运输失常,造成认知功能的障碍.

    作者:林杭;王伟文;李薇;杨正辉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冠修复与Cortisomol糊剂根管充填同步治疗老年隐裂性牙髓病的疗效

    牙隐裂的发生与牙齿本人存在薄弱环节、不良咬合习惯以及长期冷热温度骤变刺激有关[1,2],好发于中老年人的后牙咬合面,以上颌第一磨牙常见.如果不及时治疗,随着隐裂纹的加深,可先后出现牙本质敏感症,牙髓根尖周病等,终可导致牙齿完全劈裂,从而丧失牙齿.牙隐裂在病程早期往往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往往被患者忽视,至就诊时常已伴有牙髓的侵犯,出现隐裂性牙髓病[3].该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先进行根管治疗,然后行冠修复,传统的修复材料常为氧化锌丁香油糊剂[4].本研究分析冠修复与Cortisomol糊剂根管充填同步治疗老年隐裂性牙髓病的疗效.

    作者:王静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腹泻患者粪便来源的气单胞菌分布及耐药性

    目的 了解杭州地区2010年夏季门诊腹泻患者粪便来源的气单胞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方法 收集肠道门诊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分离鉴定气单胞菌,采用纸片扩散法开展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共收集1 678份粪便标本,分离到气单胞菌99株,,其中维氏气单胞菌40株、豚鼠气单胞菌37株、嗜水气单胞菌22株.气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四环素及头孢西丁的敏感率分别为82.8%、67.7%、47.5%、41.4%和27.3%,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10%以下.此外,五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不同气单胞菌种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杭州地区夏季成人腹泻患者气单胞菌的分离率较高,较多菌株对治疗腹泻的常用药物耐药,应该进行持续监测.

    作者:葛樯樯;白永凤;陈晓;余斐;郑书发;陈瑜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长春西汀对三氯化铝致痴呆模型大鼠的疗效

    目的 研究长春西汀对三氧化铝(AlCl3)所致痴呆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以及对海马内乙酰胆碱和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阳性神经元的影响.方法 以AlCl3制备老年大鼠痴呆模型,利用避暗实验及水迷宫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并测定乙酰胆碱酯酶含量和β-APP神经元数目变化.结果 长春西汀能够改善AlCl3所致的老年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乙酰胆碱和β-APP阳性神经元增多.结论 长春西汀对AlCl3所致的老年性痴呆有改善作用.

    作者:杨东娜;王瑾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老老年人睡眠障碍

    目的 调查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的老老年患者的睡眠状况,研究其睡眠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 根据评分量表及临床特征将研究对象分为MCI组及认知功能正常组,采用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QSI)比较两组睡眠情况,对各组睡眠障碍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MCI组睡眠障碍患病率高于正常老年人组(P<0.01),其中主要表现在入睡困难、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的患病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CI老年患者总体睡眠质量差,其睡眠障碍的主要临床特征是入睡困难、睡眠觉醒节律紊乱、日间过度思睡,提示掌握MCI患者睡眠障碍有利于开展针对性防治及护理,延缓其进一步发展为阿尔茨海默病(AD)或其他型痴呆.

    作者:贾丛康;张绍刚;张美艳;李国玉;马玉华;谭纪萍;王鲁宁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患病年限与用药年限对高血压患者记忆功能的影响

    许多研究早已证实了高血压患者可出现记忆障碍[1],但患病时间的长短以及用药年限对患者记忆功能有无影响目前尚无统一认识.本文旨在研究高血压患者患病年限与用药年限对其记忆功能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0年9月至2011年1月期间在唐山市工人医院住院的137例符合WHO及世界高血压联盟(ISH) 1999年“高血压治疗指南”的高血压诊断标准[2]的患者.排除标准:存在脑血管疾病、严重的内科疾病、精神疾病病史、影响实验实施的视觉与听觉障碍.

    作者:蔡洁琼;陈长香;李晶影;赵路;李睿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脓毒症大鼠外周单核细胞软骨糖蛋白39表达及相关信号途径

    目的 探讨脓毒症大鼠外周单核细胞中软骨糖蛋白39(YKL-40)的表达情况,分析TLR 4-NF-κB信号途径与YKL-40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结扎穿刺术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通过ELISA检测脓毒症大鼠和健康大鼠血清YKL-40浓度.分离培养脓毒症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用RNA干扰技术干扰TLR4和NF-κB基因的表达.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TLR-4和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 第1小时脓毒症组和对照组血清YKL-40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6、8、12和24小时脓毒症组血清YKL-40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脓毒症组和脓毒症NF-κB干扰组TLR4 mRNA和蛋白表达量以及YKL-40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而转染了TLR4 mRNA的脓毒症TLR4干扰组TLR 4 mRNA和蛋白表达量以及YKL-40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脓毒症组和脓毒症TLR 4干扰组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量以及YKL-40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而转染了NF-κB mRNA的脓毒症NF-κB干扰组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量以及YKL-40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YKL-40在脓毒症大鼠外周单核细胞中会过表达,且TLR 4-NF-κB信号途径参与了YKL-40的过表达.

    作者:张利华;汪靖;马英;盛德乔 刊期: 2013年第2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