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争春
目的 通过对新生儿的听力筛查,统计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病状况,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运作模式及筛查结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8月至2010年6月1932例出生的新生几进行应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听力筛查,初筛未通过者在出生42d后接受听力复筛,42d复筛仍未通过者,在3月龄左右采用听性脑干反应进行诊断性检查.结果 2006年8月至2010年6月共出生新生儿1932例,听力筛查1183例,筛查率95.29%(1183/1242):初筛通过1072例,未通过111例,初筛通过率90.58%(1072/1183):111例初筛未通过者中100例接受了复筛,复筛通过率97%(97/100),12例失访.终3例确诊为不同程度听力损失,先天性听力损失检出率为2.53%(3/1183).结论 通过对新生儿听力的筛查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尽早发现听力损伤患儿,从而积极采取早期干预措施,有效减少听力障碍的发生.
作者:成敏 刊期: 2011年第30期
6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静脉输入奥由肽、82例儿科患儿输抗菌-素及氨茶碱、103例心脑血管住院病人以及49例Ⅰ型糖尿病病人输液时,采用输液泵调节滴数,提高了单位时间内匀速给药的精确性,确保了用药安全及治疗的连续性,促进了病人的康复,避免了医疗纠纷的发生.输液泵在使用过程中,不增加病人痛苦,具有安全、方便、快捷的功能,为抢救病人赢得了时间[1].此外,该仪器操作简单易学,方便在基层医院住院患者中推广使用.
作者:马飞丽 刊期: 2011年第30期
目的 研究在心脏手术的麻醉中使用舒芬太尼的麻醉效果和术后复苏情况.方法 将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于我院进行心脏手术治疗的16例患者平均分为2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芬太尼进行麻醉,研究组采用舒芬太尼,2组均复合阿曲库铵、丙泊酚、依托咪酯或咪达唑仑等进行静脉麻醉.观察2组麻醉药用量、血流动力学改变、麻醉效果及术后复苏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麻醉药用量少于对照组,研究组血流动力学改变此对照组平稳,麻醉效果均满意,2组术后复苏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在心脏手术麻醉中采用舒芬太尼安全有效,是较好的选择.
作者:易凡俨 刊期: 2011年第30期
钙拮抗类药物通过阻滞血管平滑肌的钙离子内流,扩张动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而具有降压作用,是治疗高血压的良药,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心脏和血管系统疾病.本文首先分析了钙拮抗药的药理作用,然后对该类药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进行了探讨.
作者:王宏;赵晶丽;于海帅 刊期: 2011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住院的68例诊断为AMI合并急性心表患者,总结临床治疗中给予的护理措施,分析患者临床结局以及预后结局.结果 患者治疗成功率为95.58%,病死率为1.47%,Killip 分级1级达标率为91.18%.随访1年后,患者全因死亡率为4.41%、再入院率为17.65%.结论 AMI合并急性心衰的患者给予合理护理措施对提高治疗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秀霞;陈小微 刊期: 2011年第30期
本文通过51例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病人的治疗情况,我院儿科病房在3年(2007年至2009年)内住院治疗的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表竭51倒,均在综合治疗,原则为吸氧、镇静、利尿、强心、血管活性药物、控制炎症、改善通气功能、对症治疗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姑则努尔.阿布都热西提 刊期: 2011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进行4周的强化胰岛素治疗,并对治疗成功的患者随访半年.结果 4周的强化胰岛素治疗可以逆转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的功能及改善一些患者的糖脂代谢指标.结论 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控制有良好的疗效,并能够改善这些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
作者:洪善姬 刊期: 2011年第30期
为了解中药企业员工的忠诚度,采用自编的结构性问卷,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市9家中药企业的员工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员工的忠诚度与其年龄、工龄、专业、学历、职称、职务及所在部门有关,多因素分析进一步显示,职称、专业对其忠诚度的影响大.
作者:邱鸿钟;郑一爽;施少斌 刊期: 2011年第30期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本文针对煤炭行业引发的职业病问题,结合本矿实际情况,就如何做好、从几个方面做好职业病防范工作进行简单的研究与探讨,期望改善劳动者的作业环境,提高劳动者的健康素质,减少或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作者:刘显莉 刊期: 2011年第30期
随着现代科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更多的厂家依赖于半自动化机器的生产,为此在生产工作过程中造成的手外伤多以多部位复合损伤为主,虽然损伤程度根据机器工作的性质各不相同,但均为严重的挤压伤,以软组织缺损为主.对于缺损组织临床上普遍选择皮瓣修复为主,现关于皮瓣的选择和术后成活进行探讨.
作者:唐陵 刊期: 2011年第30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完全清楚,但是上胃肠道动力障碍是主要的病理生理学基础,精神因素和应激因素也一直被认为与其发病有密切关系,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存在个性异常,焦虑,抑郁积分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和十二指肠溃疡组.患者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临床综合征,是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止吐灵联合佳静安定能明显改善胃肠动力障碍,调整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且价格低廉,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尹创宇 刊期: 2011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术与电环切除术在宫颈良性疾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对比.方法 418例宫颈良性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射频消融术治疗组209例和电环切除术治疗组209例,治疗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 射频消融组总有效率为80.38%;电环切除组总有效率为91.86%,电环切除组优于射频消融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电环切除术适用于病变范围大、病灶较深的患者,而射频消融术主要针对糜烂表面,对于深层病灶不能彻底清除.
作者:张世平 刊期: 2011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脐动脉血流动力学检测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集本院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妇产科收治的68例脐带绕颈孕妇的情况进行分析,并与同期28例正常孕妇做对照.结果 脐带绕颈1周R1及S/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绕颈2.3周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S/D≥3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为53.33%,而S/D<三者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为20.75%.结论 彩色多普勒脐动脉血流动力学检测,可指导预测胎儿宫内窘迫分娩方式.
作者:秦琍 刊期: 2011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intercostobrachial nerve,ICBN)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23例Ⅰ、Ⅱ、Ⅲa期乳腺癌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64例,行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时保留ICBN;对照组59例,术中切除ICBN.结果 术对患侧腋窝及上臂内侧感觉功能进行观察,实验组中正常58例(90.63%),感觉异常6例(9.37%);对照组中正常10例(16.95%),感觉异常49例(83.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2-4年,均未见肿瘤局部复发或转移.结论 Ⅰ、Ⅱ及Ⅲa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保留ICBN可明显减少术后患侧腋窝、上臂内侧感觉异常,从而提高生活质量,且不会明显增加复发风险.
作者:苏鹏程;艾力赛丁;阿迪力 刊期: 2011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对继发于COPD的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动脉压(PASP)、血气分析及住院日的影响.方法 将152例患者随机分为LMWH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均给予控制感染、氧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LMWH皮下注射10d.检测患者入院及住院11d时PASP、血气分析结果,记录患者达到出院标准时的住院日.结果 治疗10d后,治疗组PASP明显降低(u=3.37,P<0.01)、PaO2明显增加(u=2.60,P<0.01),其PaCO2、住院日明显下降,统计学数值分别为(u=2.12,P<0.05)、(u=8.53,P<0.01).2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MWH对继发于COPD的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PASP、血气分析,缩短住院日.
作者:吴正霞;张春峰;王玮;李志强;王宝峰;徐辉 刊期: 2011年第30期
本文探讨了概念图护理计划在妇产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效果,通过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概念图护理计划引入到护理临床教学中,激发了实习护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衔接了理论与临床实践,培养了评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实习护生护理计划书写能力及临床护理教学效果.
作者:潘玉钰 刊期: 2011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原因、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积极处理的重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8月胎盘早剥176例临床资料.结果 我院胎盘早剥发生率为0.84%,有明确发病诱因者68例,占38.64%,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外伤性因素为主.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腹胀、阴道流血、胎心异常、血性羊水为主.产后出血率为20.45%,剖宫产率为56.25%,新生儿窒息率21.02%,子宫卒中率为13.64%,DIC3例,子宫次全切除1例.结论 妊娠期胎盘早剥手术率高,产后出血、死胎、死产、新生儿室息发病率高.对于出现胎盘早剥的患者应综合分析病情,及时诊断,积极治疗,改善母婴不良结局.
作者:李国平 刊期: 2011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长期鼻饲患者的并发症原因及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 调查分析我中心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患者中,36例长期进行鼻饲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护理措施.结果 发现鼻饲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正确的护理评估,制定相应预防及护理措施,可有效控制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结论 长期鼻饲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鼻饲前对患者正确评估,规范实施鼻饲操作,妥善固定鼻饲管,加强责任心,可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徐继红 刊期: 2011年第30期
会阴切开术是阴式分娩过程中常采用的一种协助胎儿娩出的“保护性损伤手术”,在分娩第二产程中,当婴儿的头快露出阴道口时,为了避免会阴及盆底严重裂伤,减轻盆底组织对胎头的压迫,在会阴即阴道与肛门之间的软组织附近施予局部麻醉,然后用剪刀剪开会阴,使产道口变宽,以便利胎儿的产出,缩短分娩时间.但由于会阴切口位置的特殊性,极易造成切口感染、裂开等愈合不良情况[1].
作者:范德兰 刊期: 2011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腹部B超及CT扫描在胆总管末端癌中的诊断价值,指导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6月至2011年6月38例住院治疗的胆总管末端癌患者B超与CT检查的情况.结果 腹部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4.21%,误诊率占15.79%,诊断敏感性为85.29%,特异性为75%:CT扫描诊断符合率达94.74%,误诊率为5.26%,诊断敏感性为97.14%,特异性为66.67%.结论 B超检查与CT扫描检查各有优缺点,两者相结合可以大大提高胆总管末端癌的诊断率.超声及CT诊断医生提高诊断水平有利于减少患者的医疗负担.
作者:贾林平;丁祥华 刊期: 2011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