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健;孙沁莹;董宇超;张伟;李强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在该院接受经颅多普勒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VBI患者和健康正常人椎动脉血流的检查资料.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血管及血流参数比较有明显差异(均P <0.05).两组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血流速度比较有明显差异(均P<0.05).两组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阳性53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阳性74例,彩超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检出阳性81例,彩超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明显高于两种方法单独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应用对VBI的诊断具有无创、方便及易于早期发现等优点,两种方法可以互补,防止漏诊或误诊.
作者:钱岚;王晖;王武;王玉凤 刊期: 2013年第24期
老年性聋是指因年龄的增长,听觉器官随同身体其他组织器官一起所发生的缓慢进行性听觉性老化过程,并出现听力减退的生理现象.老年性聋是外周听觉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联合降低衰变的结果,听力减退常从高频开始,逐渐向低频区扩展.老年性聋相关常规治疗效果不明显,而近年提出的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为老年性聋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
作者:任红苗;王宜南;陈继川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牛磺酸拮抗高血脂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所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学改变.方法 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33只随机分成三组,分别给予腹主动脉球囊损伤、2%蛋氨酸高脂饲料和(或)牛磺酸饲料,以正常饲养的兔作为对照.分别于实验的第0,2,12周采血化验,并于实验的第12周处死白兔取腹主动脉标本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干预组Hcy、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模型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然而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降低却有显著差异(P<0.05).光镜下干预组的粥样斑块面积、内膜厚度百分比、弹力纤维密度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透射电镜下模型组兔子腹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线粒体和内质网显著增生,线粒体肿胀呈空泡状,溶酶体吞噬脂肪,细胞核皱缩,染色质边集,内皮细胞及胶原纤维增生.干预组以上病变明显减轻.结论 牛磺酸作为一种内源性的细胞防护物质,虽然不能降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但是可以通过抑制内皮增生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降血脂以及抗氧化应激从而拮抗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王勇;袁吉祥;王磊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比较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经皮射频消融(PRFA)治疗时控制呼吸全麻与保留自主呼吸全麻的麻醉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51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后DSA引导下经皮肝癌射频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A组(控制呼吸静脉全麻组)与B组(保留自主呼吸静脉全麻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围术期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术后B组比A组苏醒时间短(P<0.03);静脉麻醉诱导后两组患者的平均血压及心率均降低,其中t2~t5时点B组高于A组,两组患者术中血氧饱和度均能维持在96%以上,其中t2~t5时点B组低于A组;B组术中体动、流泪以及需麻醉机辅助呼吸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2).两组术后并发症胸腔积液的发生率无差异(P>0.05),但是术中及术后发生气胸、皮下气肿或术后行胸腔闭式引流发生率B组高于A组(P<0.05).结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行PRFA治疗肝癌时,虽然控制呼吸静脉全麻组的苏醒时间长于保留自主呼吸静脉全麻组,但前者围术期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是一种相对较好的麻醉方式.
作者:宋杰;王黎洲;李兴;蒋天鹏;吴晓萍;周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56例老年AECOPD合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9例予以常规药物治疗与氧疗;研究组17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治疗后72 h监测心功能指标如左室射血分数(LVEF)、脑钠肽(BNP)及肺功能指标如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占预计值)、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的百分比(FEV1/FVC)、血气分析等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患者心肺功能指标较对照组均有改善(P<0.05).结论 NPPV可快速改善AECOPD合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的心肺功能,是一种简便、有效、安全、可行的治疗手段.
作者:吴春风;王笑英;干泳华;韩玲;张睿花 刊期: 2013年第24期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统计,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约3.66亿,估计2030年将增至5.52亿,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其中2型糖尿病(T2DM)占95%以上[1].T2DM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疾病,是由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复杂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的,遗传因素在发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近年来随着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结果的相继报道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技术的发展,至今已发现上百个常见基因变异与T2DM密切相关,但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能完全阐明.因此,利用高通量、高效率、低成本、操作简便的SNP分析技术发现糖尿病易感基因并对其深入研究,为T2DM的早期预测以及寻找新的临床治疗靶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琰;刘桂锋;吴玫;张桂珍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解毒通络保肾胶囊(保肾胶囊)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用高脂饲料喂饲加腹腔注射30 mg/kg链脲佐菌素制备T2DM模型.大鼠被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对照组)、高脂膳食组(高脂组)、未处理的糖尿病(DM)组(模型组)、保肾胶囊组(1.4 g/kg,灌胃)和罗格列酮(0.8 mg/kg)及联合贝那普利(2mg/kg)组(阳性对照组).处理12 w后测定血糖、血脂、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微量清蛋白(UAlb)排泄量,光镜和电镜观察肾脏形态改变,免疫组化检查肾组织Ⅳ型胶原(ColⅣ)及纤连蛋白(FN)表达.结果 保肾胶囊处理明显模型组大鼠血糖、血脂、Scr、BUN水平、UAlb排泄量及肾脏指数(P<0.01).与模型组相比,保肾胶囊处理明显改善肾小球超微结构异常,肾组织ColⅣ及FN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保肾胶囊能减轻T2DM大鼠肾脏功能和形态损伤,显示出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赵金祥;赵丽艳;王秀阁;高林花;南征 刊期: 2013年第24期
老年人是慢性心衰(HF)的高发人群,疾病往往呈现慢性进行性发展[1].如何降低HF的死亡率是提高HF诊疗水平的关键.神经体液因素,血流动力学因素(如射血分数)以及种族易感基因等对预后的影响较大[2-4].但这些指标有的监测起来较为复杂,有的则需要较高技术要求,对于基层医院,这些指标并不实用.因而,新的较为简便易行的指标急需被开发.临床工作中发现,血浆白蛋白以及血红蛋白水平对HF的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目前并无丰富的相关研究,故本文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HF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血浆白蛋白及血红蛋白对心衰预后的影响.
作者:叶梁;陈志强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围术期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态评估Ⅱ评分系统(APACHEⅡ)动态评分对老年肝胆外科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老年肝胆病患者,分析患者APACHEⅡ评分变化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存活与死亡患者术前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1、3、7d存活组评分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存活患者中,术后1 dAPACHEⅡ评分高,术后3d次之,术后7d评分下降,但仍高于术前(P<0.05);无并发症、轻度、重度并发症组患者术前评分无差异,术后1、3d评分差异显著(P<0.05);无并发症组手术前后评分变化幅度明显低于轻度及重度并发症组(P<0.05);随着APACHEⅡ评分变化幅度的增大,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 肝胆外科老年患者术后APACHEⅡ评分可作为临床早期干预的预警值.
作者:王仲 刊期: 2013年第24期
尺骨鹰嘴是肘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紧贴于皮下,在直接暴力作用下极容易发生骨折.过伸、扭转所致的尺骨鹰嘴骨折是肘部损伤中常见的类型,多见于成年人,约占肘关节周围骨折的10%[1],占全身骨折的1.17%[2].多数尺骨鹰嘴骨折波及半月状切迹关节面,属关节内骨折,任何残留的关节面不平整都会导致肘关节功能障碍.因此,准确复位和坚强固定是获得良好功能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对比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解剖型锁定钢板与重建钢板两种内固定方式的疗效,为临床选择理想的内固定方式提供依据.
作者:张磊峰;郭猛;汪建;朱东 刊期: 2013年第24期
老年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是临床上复杂、危险的心血管疾病之一[1,2].由于其发病突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而延误治疗.急性期若不及时治疗,早期病死率达每小时1%[1].本文拟对老年AAD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老年AAD患者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60 ~85[平均(66.2±8)]岁.诊断标准符合我国《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和腔内隔绝术应用指南》[3].按De Bakey法分型:Ⅰ型12例,Ⅱ型3例,Ⅲ型5例.原有高血压史16例,糖尿病史8例,脑卒中史5例,混合型高脂血症史6例,冠心病史10例,肾功能不全史6例.
作者:李建平;付细娥;饶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对海口市城中村老年居民进行T2DM的病例对照研究,包括1 375例患者和1 362例对照,进行临床资料收集和问卷调查.结果 与T2DM发病有关的保护因素包括体力活动强度(单因素Logistic回归OR =0.65,P=0.023;多因素Logistic回归OR=0.89,P =0.006)、睡眠时间(OR=0.50,P=0.006);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糖尿病家族史、高脂饮食、高热量饮食、吸烟、饮酒、平时紧张和激动程度、超重、向心性肥胖、全身性肥胖、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压等,均OR>1,P<0.05.结论 T2DM发病危险因素广泛,是遗传、环境(社会环境、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杨土保;夏真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六味补气胶囊对肺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和MMP-9、MMP-12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烟熏加脂多糖(LPS)气管滴入法建立COPD肺气虚证实验动物模型,设预防和治疗两期实验.将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预防期正常对照组、预防期模型组、预防组、治疗期正常对照组、治疗期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苏木素-伊红(HE)、阿尔辛蓝-过碘酸shicff氏反应(AB-PAS)及Van Gieson苦味酸酸性复红法(V.G)染色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半定量图像分析测量支气管黏膜上皮杯状细胞面积占上皮面积百分比、支气管胶原纤维面积与基底膜周长比值,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肺组织MMP-9、MMP-12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预防期模型组和治疗期模型组支气管黏膜上皮内黏液化生明显增多,支气管黏膜上皮杯状细胞面积占上皮面积百分比增大(P<0.01),胶原纤维增多,胶原纤维面积与基底膜周长比值增大(P<0.01),MMP-9、MMP-12在肺组织中高表达(P<0.01);与模型组比较,预防组和治疗组支气管黏膜上皮内黏液化生明显减低,支气管黏膜上皮杯状细胞面积占上皮面积百分比显著降低(P<0.01),胶原纤维增生不明显或减少,胶原纤维面积与基底膜周长比值降低(P<0.01或P<0.05);肺组织中MMP-9、MMP-12表达降低(P<0.05).结论 六味补气胶囊可抑制支气管黏膜上皮杯状细胞化生,胶原纤维增生,降低肺组织MMP-9、MMP-12表达,对COPD肺气虚证模型大鼠气道重塑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作者:吕磊;王成阳;刘向国;彭青和;王婕琼;季乔雪;鹿林;李泽庚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多项肿瘤标志物对前列腺肿瘤良恶性质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ELlSA检测96例前列腺癌(PCa)组、52例前列腺良性病变组、119例正常体检组(对照组)血清中的肿瘤标志物: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SMA)、前列腺特异性酸性磷酸酶(PSAP)、癌胚抗原(CEA)的水平,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评价各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 PCa组PSA、PSMA、PSAP、CEA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前列腺良性疾病组(P<0.05),PCa组单项指标中PSMA诊断价值较高.结论 联合检测PSA、PSMA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度,Logistic回归分析有助于PCa鉴别诊断.
作者:赵琛;李冬严;张振文 刊期: 2013年第24期
脉冲电磁场(PEMFs)作为一种非创伤性的物理疗法,对骨质疏松有重要的治疗作用.1978年Martin等[1]发现PEMFs对骨质疏松的效应.1989年Bassett[2]也提出PEMFs可能对骨质疏松产生治疗作用.在近年来的临床研究中,PEMFs也被证实可有效提高骨质疏松患者桡骨远端、脊柱以及膝部的骨矿密度[3].PEMFs具有见效快、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和无不良反应等优点,在临床上(尤其是康复科)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几年PEMFs对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实验研究逐渐增多,但是还有很多疑惑,其复杂的作用机制尚存争议.本文就PEMFs对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生物学影响和作用机制做一综述,旨在为PEMFs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艺敏;陈健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骨肉瘤组织制备单细胞悬液进行原代骨肉瘤细胞培养及其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应用四种化疗药物观察对原代骨肉瘤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进程的变化,电子显微镜检测亚细胞结构改变.结果 MTT结果显示氨甲喋呤、紫杉醇对原代骨肉瘤细胞敏感性较强,而顺铂、异环磷酰胺相对敏感性稍差,流式细胞仪结果,G0/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G2/M期细胞相对增多.电子显微镜下显示,细胞核染色质趋边、凝集,可见凋亡小体改变.结论 化疗前进行骨肉瘤细胞药物敏感性实验,对于提高骨肉瘤的治疗效果、减少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避免多药耐药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程海光;李超 刊期: 2013年第24期
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是一类特定发生于脑或脊髓的炎性脱髓鞘疾病,常常表现为多发性硬化(MS)、急性脊髓炎症(AM)以及视神经脊髓炎(NMO)等[1],这些疾病常伴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形式.近年来,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的治疗有了迅速的发展.本研究拟分析激素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的疗效.
作者:胡瑾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对实验性胃癌前病变(PLGC)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把100只大鼠随机分成为A(空白)组、B(模型)组、C(中药大剂量)组、D(中药小剂量)组、E(对照)组,各20只,除A组外,其余各组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配合饥饱失常诱导造模.造模后A组正常喂养;B组予蒸馏水灌胃;C组按2 ml/kg予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大剂量混悬液灌胃;D组按2ml/kg予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小剂量混悬液灌胃;E组将胃复春混悬液灌胃.测定血清胃蛋白酶原(PGI)及胃黏膜组织再生基因(RegI)的表达量.结果 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大剂量组与胃复春组比较,能有效改善胃黏膜肠化和异型增生(P<0.05).小归芍大小剂量组与胃复春组比较,能明显升高血清PGI含量(P<0.05).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大剂量组与胃复春组比较,能明显降低RegI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 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可能通过降低RegI的表达同时升高PCI的含量,逆转PLGC.
作者:王志坤;李博林;刘启泉;吴云楚;董林林;张晓利;苏君 刊期: 2013年第24期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与多发病,治疗可采用冠脉介入及静脉溶栓方法.但在没有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条件的基层医院,静脉溶栓仍是心肌再灌注首选治疗手段.因静脉溶栓常见并发症为出血,在临床上常将溶栓年龄限制在70岁以下,致使很多高龄的心肌梗死病人失去心肌再灌注机会.鉴于此,我科在高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溶栓治疗工作中做了一些尝试,结果发现,只要严格选择适应证,也可得到预期心肌再灌注效果.
作者:杜宏娟;孙德国;赵利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EVB)是临床严重的并发症,患者多起病急骤,且出血量较大,有较高的病死率,尤其老年患者病死率更高[1].肝硬化合并EVB的治疗关键是迅速止血.我院联合使用垂体后叶素和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合并EVB,效果较好.
作者:孙雷 刊期: 2013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