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量垂体后叶素持续泵入联合奥曲肽治疗老年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

孙雷

关键词: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垂体后叶素, 奥曲肽
摘要: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EVB)是临床严重的并发症,患者多起病急骤,且出血量较大,有较高的病死率,尤其老年患者病死率更高[1].肝硬化合并EVB的治疗关键是迅速止血.我院联合使用垂体后叶素和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合并EVB,效果较好.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氧化樟脑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IL-1、IL-8、IL-12、IL-18水平的影响

    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机制并不完全清楚,尤其在药物治疗上有局限性[1,2].有研究显示,扩张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能有效地增加动脉血流量,增加心肌的供血量,使心肌的收缩力增加,改善心功能.同时,氧化樟脑可以改善机体抗氧化及抗损伤的能力[3].本实验关注氧化樟脑佐治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IL-8、IL-12和IL-18水平的影响.

    作者:贾秋颖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统计,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约3.66亿,估计2030年将增至5.52亿,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其中2型糖尿病(T2DM)占95%以上[1].T2DM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疾病,是由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复杂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的,遗传因素在发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近年来随着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结果的相继报道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技术的发展,至今已发现上百个常见基因变异与T2DM密切相关,但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能完全阐明.因此,利用高通量、高效率、低成本、操作简便的SNP分析技术发现糖尿病易感基因并对其深入研究,为T2DM的早期预测以及寻找新的临床治疗靶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琰;刘桂锋;吴玫;张桂珍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心肌梗死后综合征1例

    心肌梗死后综合征(PMIS)也称Dressler综合征,是由Dressler在1956年首先描述的,心肌梗死后出现的以发热、心包炎、胸膜炎、肺炎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主要出现在梗死后的2~11 w,少数也可表现为数日.随着溶栓、冠脉介入等再灌注治疗的开展,坏死心肌面积的减少,其发生率已明显下降.本文报道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溶栓介入治疗(PCI)术后出现的心包及胸腔积液的患者.

    作者:刘洋;周雯倩;郝守艳;郑杨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血pH值和乳酸水平判断心肺复苏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血pH值和乳酸水平对评估心肺复苏(CPR)术后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73例心脏骤停CPR后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终点为死亡或30 d内的严重缺氧性脑损伤.结果 61例患者达到终点.秩相关检查提示,年龄、入院时血乳酸、PH值水平与终点事件相关.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66岁(HR 6.15;95% CI1.50~25.24),高乳酸(>6.45 mmol/L)(HR6.71;95% CI1.76~25.65)、低pH值(<7.14)(HR7.17;95% CI 1.74 ~ 29.58)与终点有相关性;多变量分析表明年龄>66岁,入院时高乳酸,低pH值是独立的预测指标,三者联合预测终点事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41和1.0.结论 入院时满足3个参数(年龄>66岁,高乳酸、低pH值)对自主循环恢复患者预后不良的特异性为1.0.

    作者:于欣;王潇然;刘月英;邬志强;王永杰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微创拔牙术治疗下颌复杂阻生牙齿的疗效

    阻生牙拔除是齿槽外科常见的手术.拔除下颌第三磨牙经常会引起各种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近年来,高速涡轮机应用于牙槽外科手术,它以准确、微创的效果越来越受到牙科医师的重视[1].本文分析采用牙科高速涡轮手机去冠,再用低速直涡轮机分根方法的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选择2006年1月至2010年3月来我科就诊要求拔除下颌阻生牙的患者300例,常规拍摄曲面断层扫描,观察牙齿的方向、位置高低、牙根数目,牙根情况.其中男170例,女130例,年龄55 ~ 68[平均(61±1.51)]岁.选择标准:(1)有拔牙适应证.(2)按照Pederson评分系统[2],为近中阻生或水平阻生且总分≥7.(3)排除拔牙禁忌证.对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低速直涡轮机配合高速涡轮机方法拔牙,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器械拔牙.

    作者:周伟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血管加压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研究进展

    感染性休克是ICU中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高达40%~70%[1].感染性休克时,血管过度扩张、循环衰竭、内皮功能障碍、血管通透性增高、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增加了病死率和住院时间.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支持治疗中,通常采用大量补液、较大剂量儿茶酚胺类药物作为血管活性药,以提高或维持重要脏器的灌注压.但是在感染状态时,血管对儿茶酚胺类药物的反应性降低,即使应用大剂量的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血压仍得不到有效纠正,并会产生明显副作用.很多研究证实感染性休克时给予小剂量血管加压素(AVP)可以稳定血流动力学,改善组织灌注,并且可以与其他升压药物产生协同作用,减少其他升压药物的使用剂量[2-4],在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具体用药时机、AVP受体选择性、应用地位等尚有待进一步明确.

    作者:周庆明;王春玲;陈频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VKORC1 1639基因多态性及其他因素对老年患者华法林维持剂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维生素K还原酶复合体亚单位1(VKORC1)基因多态性与老年患者华法林维持剂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提取实验组88例、健康对照组82例的外周血DNA,应用相关引物对170例所有样本VKORC1 1639位点进行PCR扩增,并进行基因测序序列分析,分析各基因型与老年人华法林维持剂量之间的关系,及临床因素与遗传学因素共同作用下对老年人华法林维持剂量的影响.结果 170例检测样本中,实验组VKORC1 1639AA、1639GA、1639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1.8%、18.2%、0.0%,对照组VKORC1 1639AA、1639 GA、1639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2.9%、17.1%、0.0%,两组间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36,P>0.05).VKORC1 1639 AA纯和突变体华法林维持剂量分别为(2.59±0.69) mg/d,VKORCl 1639 AG杂合突变体华法林维持剂量分别为(4.26±0.56)mg/d.单变量回归分析提示体重、VKORC1 1639可以分别解释8.7%、39.2%的华法林个体剂量差异.结论 体重、VKORC1 1639基因型是影响老年患者华法林维持剂量的重要因素,纯合突变体VKORC1 1639AA基因型患者华法林维持剂量低于杂合突变体VKORC1 1639 AG基因型患者.基于体重、VKORC1 1639建立的回归方程可以解释约47.2%的华法林个体剂量差异,此多变量模型为提高老年患者华法林用药的安全性带来了希望.

    作者:葛蓓蕾;田陆云;郝萍;陈乐宁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康复介入时间不同对老年脑出血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脑出血起病急骤,病情凶险,致死、致残率高,常遗留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等功能障碍.现代康复医学研究证实,康复介入能够促进功能恢复,改善后遗症[1].但对于康复介入的时机,一直存在着分歧和争议,尤其对于老年患者.本研究旨在探讨康复介入时间不同对老年脑出血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马征;孙雅菲;康玲伶;房铭辉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YAP蛋白在老年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YAP蛋白在老年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老年胃癌及对应癌旁组织中YAP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YAP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71.4% (40/56),明显高于对应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14.3% (8/56)] (x2=37.333,P =0.000);YAP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x2=4.588,P=0.032)、浸润深度(x2=5.349,P=0.021)、淋巴结转移(x2=6.098,P=0.014)和TNM分期(x2=5.534,P=0.019)有关;YAP蛋白阳性表达是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YAP蛋白在老年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异常升高,且与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相关,提示YAP蛋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罗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胸腺嘧啶核苷磷酸酶的表达意义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 观察胸腺嘧啶核苷激酶(TP)与食管鳞状细胞癌(SCC)血管生成、细胞增殖、凋亡、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患者存活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使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66例SCC患者样本中TP的表达水平,并研究其与肿瘤血管、细胞增殖、凋亡、临床病理学特征和生存之间的关系.结果 多数病例肿瘤细胞中TP在胞核或胞质都有表达,但在远离肿瘤的正常上皮细胞中没有表达.TP高表达(H-TP)和TP低表达(L-TP)肿瘤中微血管密度(MVD)没有显著差异.H-TP癌症患者Ki-67标记的增殖细胞比例明显高于L-TP患者(P =0.022 2).H-TP癌症患者的凋亡指数(AI)要低于L-TP患者,但无显著差异(P=0.072 3).同时TP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侵袭模式有关(P=0.014 6),并与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40 8).H-TP患者(57%)的5年存活率低于L-TP患者(72%).结论 TP在促进SCC患者肿瘤生长中起到重要作用,代表了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能力,与患者的预后相关密切.

    作者:于伟勇;何敬东;陈小飞;喻晓娟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虾青素通过ERK1/2通路诱导血红素加氧酶-1表达

    目的 探讨虾青素(ATX)通过激活ERK1/2通路诱导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的机制.方法 ATX单独处理体外培养的SH-SY5Y细胞或运用ERK1/2抑制剂PD98059预处理,提取细胞蛋白,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pERK 1/2和ERK1/2以及H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TX可以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诱导HO-1的表达上调,ATX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激活ERK1/2,后者激活介导ATX诱导HO-1的表达上调,PD98059预处理后可以减弱ATX引起的HO-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结论 虾青素通过激活ERK1/2通路诱导HO-1的表达.

    作者:王洪权;王玉敏;赵伟丽;张俊毅;崔其福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休闲养老社区的护理人力资源问题及对策

    休闲养老社区在国内称之为“老年人住宅”,美国等西方国家称之为“Senior Living”[1].系统、规模化、以休闲娱乐为主导的老龄社区称为休闲养老社区.目前,聚集性的养老城、异地休闲养老社区已经成为养老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像美国的太阳城、日本的港北新城、荷兰的弗莱德利克斯堡.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选择老龄社区和休闲养老的老人越来越多,跨国休闲养老已成为一种时尚[2-4].在新建成的休闲养老社区人群中,健康老人是多数,也有少部分需要介护和介助的老人.健康老人看重的是养老社区的休闲娱乐功能,重视精神层面的享受,而对于需要照护性服务的老人,医疗和护理设施是否完善是保障老人安心养老的重要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成熟的休闲养老社区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也受到老人渐进性自理能力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作者:邓仁丽;段佳忠;黄议;伍彩红;万霞;孙丽丽;侯维维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心绞痛110例

    老年人冠状动脉多呈粥样硬化性改变,管腔狭窄,心脏供血不足,机体缺氧而出现心绞痛[1].心绞痛反复发作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尤其是不稳定性心绞痛,很可能会造成老年人的突然死亡[2].由于年龄原因,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不能承受手术治疗的损伤,因而内科用药尤为重要.本文着重探讨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心绞痛的疗效.

    作者:马露娜;黄静;李勃;刘晓来;丁丽娜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新疆不同民族老年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的预后因素

    目的 通过评价内分泌疗法及内分泌联合TURP治疗新疆老年前列腺癌(PCa)的疗效并分析其主要预后因素,为老年PCa患者姑息性治疗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55例老年(≥70岁)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对各临床病理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log-rank检验),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治疗组的3年癌症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内分泌治疗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ET+ TURP) 78.9%、单一内分泌治疗组57%(P=0.059),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患者的3年癌症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71.6%和51.3% (P =0.062).单因素分析结果示:患者确诊时年龄、ECOG体力状况(EPS)评分、直肠指检情况、肿瘤TNM分期、Gleason分级、ALP、HGB水平对老年前列腺癌预后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示,年龄、TNM分期、Gleason分级、HGB是影响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 患者确诊时年龄、TNM分期、Gleason分级、HGB水平是影响老年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的独立预后因素,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PCa患者之间无明显生存差异.接受ET治疗患者加TURP时可改善PCa所致的尿路梗阻症状,对生存率无负面影响.

    作者:赵化荣;热合曼·衣明;胡尔西旦·尼牙孜;刘攀;包永星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前列地尔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老年肿瘤高凝状态的疗效

    高凝引起的血栓栓塞症(VTE)是肿瘤病人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低分子肝素钙以其半衰期长、皮下注射吸收利用好、不受其他食物和药物影响、对再发血栓的预防有效率高的特点,用于肿瘤病人高凝状态VTE的防治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具有扩张血管、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尚未见用于肿瘤高凝状态VTE的防治.本研究旨在探讨前列地尔在预防肿瘤高凝状态治疗中的意义.

    作者:刘丽波;王国才;王晓霞;朱秀云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以人格改变起病的神经梅毒患者1例

    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其精神症状包括精神病性症状(幻觉、妄想)、谵妄、痴呆等,但以人格改变为主要症状者极为少见.为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本文提供1例以人格改变起病的神经梅毒患者进行临床分析.1 病例摘要某患,男,54岁.因性格改变1年来我院治疗.该患者于1年前逐渐出现性格改变,主要表现由先前的外向性格变为内向,由过去对家人的漠不关心变为关爱有加,且较前吝啬小气,如在他人家中饮酒后将酒瓶偷偷带回家中.

    作者:薛龙星;冯星彤;马涤辉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广西壮族家系口腔黏膜细胞端粒长度的遗传模式

    目的 探讨广西地区壮族家系口腔黏膜脱落上皮细胞染色体端粒长度的遗传模式.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广西地区壮族家系口腔黏膜细胞相对端粒长度(TL),并进行家系内各代之间TL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1)口腔黏膜脱落上皮细胞染色体TL随年龄增大而缩短,即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2)男性TL明显长于女性TL(P<0.05);(3)TL的遗传度为70%,即家系中第一代TL对其子女TL的贡献为70%;(4)家系中第二代男性的TL同时呈现母系和父系遗传模式;女性的TL只显示母系遗传.结论 广西地区壮族家系子代的口腔黏膜细胞TL明显受亲代TL的影响,呈现明显的父系及母系遗传模式.

    作者:罗晓秋;吴华裕;罗桓;彭均华;刘承武;尹瑞兴;吕泽平;潘尚领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单核苷酸多态性技术在筛查分析广西地区汉族老年人群糖尿病肾病易感基因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技术在筛查分析广西地区汉族老年人群糖尿病肾病易感基因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1年11月至2013年4月在北海市中医院就诊的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于该院进行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单核苷酸多态性技术对糖尿病肾病及健康对照组的糖尿病肾病易感基因进行筛查.结果 ①糖尿病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舒张压(DBP)及TG等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完成了KCNJ11、PPARG、SLC30A8、CDKAL1、EXT2、LOC387761、TCF7L2、HHEX等基因的20个SNPs基因分型;③HHEX 、CDKAL1、SLC30A8的SNPs与糖尿病肾病发病存在相关性(P<0.05);PPARG基因的SNP位点rs12636454、rs11128597与rs1801282,KCNJ11基因的rs5215,LOC387761基因的rs7480010,其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均分布于糖尿病肾病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F7L2、HHEX、CDKAL1以及SLC30A8基因的多样性与广西地区汉族人群糖尿病肾病发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TCF7L2、HHEX、CD-KAL1以及SLC30A8基因均存在着潜在性的交互功能.

    作者:李轶春;岑文新;肖玲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脉冲电磁场对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进展

    脉冲电磁场(PEMFs)作为一种非创伤性的物理疗法,对骨质疏松有重要的治疗作用.1978年Martin等[1]发现PEMFs对骨质疏松的效应.1989年Bassett[2]也提出PEMFs可能对骨质疏松产生治疗作用.在近年来的临床研究中,PEMFs也被证实可有效提高骨质疏松患者桡骨远端、脊柱以及膝部的骨矿密度[3].PEMFs具有见效快、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和无不良反应等优点,在临床上(尤其是康复科)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几年PEMFs对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实验研究逐渐增多,但是还有很多疑惑,其复杂的作用机制尚存争议.本文就PEMFs对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生物学影响和作用机制做一综述,旨在为PEMFs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艺敏;陈健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静脉麻醉在肝动脉化疗栓塞后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

    目的 比较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经皮射频消融(PRFA)治疗时控制呼吸全麻与保留自主呼吸全麻的麻醉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51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后DSA引导下经皮肝癌射频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A组(控制呼吸静脉全麻组)与B组(保留自主呼吸静脉全麻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围术期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术后B组比A组苏醒时间短(P<0.03);静脉麻醉诱导后两组患者的平均血压及心率均降低,其中t2~t5时点B组高于A组,两组患者术中血氧饱和度均能维持在96%以上,其中t2~t5时点B组低于A组;B组术中体动、流泪以及需麻醉机辅助呼吸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2).两组术后并发症胸腔积液的发生率无差异(P>0.05),但是术中及术后发生气胸、皮下气肿或术后行胸腔闭式引流发生率B组高于A组(P<0.05).结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行PRFA治疗肝癌时,虽然控制呼吸静脉全麻组的苏醒时间长于保留自主呼吸静脉全麻组,但前者围术期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是一种相对较好的麻醉方式.

    作者:宋杰;王黎洲;李兴;蒋天鹏;吴晓萍;周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