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露娜;黄静;李勃;刘晓来;丁丽娜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对海口市城中村老年居民进行T2DM的病例对照研究,包括1 375例患者和1 362例对照,进行临床资料收集和问卷调查.结果 与T2DM发病有关的保护因素包括体力活动强度(单因素Logistic回归OR =0.65,P=0.023;多因素Logistic回归OR=0.89,P =0.006)、睡眠时间(OR=0.50,P=0.006);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糖尿病家族史、高脂饮食、高热量饮食、吸烟、饮酒、平时紧张和激动程度、超重、向心性肥胖、全身性肥胖、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压等,均OR>1,P<0.05.结论 T2DM发病危险因素广泛,是遗传、环境(社会环境、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杨土保;夏真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比较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经皮射频消融(PRFA)治疗时控制呼吸全麻与保留自主呼吸全麻的麻醉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51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后DSA引导下经皮肝癌射频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A组(控制呼吸静脉全麻组)与B组(保留自主呼吸静脉全麻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围术期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术后B组比A组苏醒时间短(P<0.03);静脉麻醉诱导后两组患者的平均血压及心率均降低,其中t2~t5时点B组高于A组,两组患者术中血氧饱和度均能维持在96%以上,其中t2~t5时点B组低于A组;B组术中体动、流泪以及需麻醉机辅助呼吸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2).两组术后并发症胸腔积液的发生率无差异(P>0.05),但是术中及术后发生气胸、皮下气肿或术后行胸腔闭式引流发生率B组高于A组(P<0.05).结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行PRFA治疗肝癌时,虽然控制呼吸静脉全麻组的苏醒时间长于保留自主呼吸静脉全麻组,但前者围术期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是一种相对较好的麻醉方式.
作者:宋杰;王黎洲;李兴;蒋天鹏;吴晓萍;周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肿瘤在生长过程中常出现不同基因和蛋白的变化;同时肿瘤的生长过程依赖肿瘤间质的血管生成,术前应用超声多普勒检测患者血流分级及相关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断肿瘤的生物学行为[1].临床上观察血流简便而无创的是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阻力指数(RI)[2].神经酰胺合酶(CERS)2、组织蛋白酶(Cath)-D和Survivin是乳腺癌中与预后相关的因子,对乳腺癌的血管生成有一定调节作用,对制订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本实验研究老年乳腺癌患者术前彩色多普勒检测的RI值与术后组织中CERS2、Cath-D和Survivin的关系.
作者:薛敏;王辉 刊期: 2013年第24期
脑外伤(BI)患者合并骨折在临床较为常见,与单纯骨折病患相比,此类病患骨折愈合的速度显著加快,且骨痂形成较为明显,而骨折发生延迟愈合以及不愈合现象均显著减少,部分病患关节周及肌肉位置可见异位骨化[1].有学者研究表明[2],多类生长因子可能和骨折的加速愈合紧密相关,然而其具体机制却尚未清楚.本文主要通过检测BT合并骨折患者血清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Ⅱ水平,探讨其和骨折愈合的联系.
作者:张立沼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老年肝源性糖尿病(HD)患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的血清水平.方法 选取老年HD患者106例,单纯2型糖尿病(T2DM)患者55例及5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组)为观察对象.根据肝硬化病因不同将HD分为酒精性肝硬化组(HD-a)52例、肝炎后肝硬化组(HD-b) 54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PPAR-α、胰岛素(FINS)水平,采用RI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水平,空腹血糖(FPG)采用自动生化仪测定.观察各组血清PPAR-α水平变化情况及其与胰岛素抵抗、TNF-α、IL-6水平相关性.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糖尿病组各组患者血清PPAR-α水平下降,HD各组患者降低更为明显(P<0.05);而血清TNF-α、IL-6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HD各组患者升高更为明显,以HD-b组中更为突出(P<0.05,P<0.0l);糖尿病组各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PPAR-α水平与胰岛素抵抗、TNF-α、IL-6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HD患者血清PPAR-α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炎性细胞因子关系密切,提示PPAR-α在HD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孙龙;蔡笃雄;张填 刊期: 2013年第24期
脑出血起病急骤,病情凶险,致死、致残率高,常遗留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等功能障碍.现代康复医学研究证实,康复介入能够促进功能恢复,改善后遗症[1].但对于康复介入的时机,一直存在着分歧和争议,尤其对于老年患者.本研究旨在探讨康复介入时间不同对老年脑出血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马征;孙雅菲;康玲伶;房铭辉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针灸联合中药透敷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 将该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67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下肢关节中药透敷治疗,仅观察组加用针灸治疗;分析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3个月的下肢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量表评价)、步行能力(采用功能性步行分类FAC)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髋关节及膝关节活动度(采用L-ROM测量),两关节前屈、后伸的肌力(采用L-FORCE评定)及肌张力(采用L-STIFF评定)水平.结果 除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的FAC评分和髋关节的后伸肌张力外,两组的Fugl-Meyer评分、FAC评分和Barthel指数及髋关节和膝关节的活动度、张力和肌张力水平均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以上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除两关节的肌张力低于对照组外(P<0.05),其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针灸联合中药透敷治疗可提高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关节活动度、肌力并降低肌张力.
作者:张彪;刘煜 刊期: 2013年第24期
酪氨酸蛋白激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途径是细胞因子信号转导的重要途径之一,不仅参与炎症反应,同时也与氧化应激、细胞损伤、凋亡等密切相关[1].研究表明JAK/STAT信号通路及其负调控因子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子(SOCS)与动脉样硬化(AS)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2].本文就JAK/STAT信号通路及负调控因子SOCS与AS发生、发展及防治作一综述.
作者:陈浩;苏伟;龚少愚;李七一;陆曙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前,老年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数量随着国内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而增多,患者多伴有盆底功能障碍,以阴道及排尿困扰症状为主,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因此,对于老年患者行盆底重建或阴道封闭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文调查行阴道封闭术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尺骨鹰嘴是肘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紧贴于皮下,在直接暴力作用下极容易发生骨折.过伸、扭转所致的尺骨鹰嘴骨折是肘部损伤中常见的类型,多见于成年人,约占肘关节周围骨折的10%[1],占全身骨折的1.17%[2].多数尺骨鹰嘴骨折波及半月状切迹关节面,属关节内骨折,任何残留的关节面不平整都会导致肘关节功能障碍.因此,准确复位和坚强固定是获得良好功能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对比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解剖型锁定钢板与重建钢板两种内固定方式的疗效,为临床选择理想的内固定方式提供依据.
作者:张磊峰;郭猛;汪建;朱东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42例接受铂类药物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VDR基因多态性,比较不同基因型对化疗敏感性的影响.结果 化疗有效组Bsm1位点bb、Bb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90.0%、10.0%;无效组分别为95.5%、4.5%.化疗有效组Apa1位点aa、Aa+ AA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45.0%、55.0%;无效组分别为40.9% 、59.1%.化疗有效组Taq1位点Tt、TT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10.0%、90.0%;无效组分别为4.5%、95.5%.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VDR基因Bsm1、Apa1、Taq1位点多态性与GP/GC方案化疗敏感性之间无相关.
作者:刘静波;杨雁鸿;周文文;唐利娟;侯燕燕;潘福栋;张丽娇;程少会;彭勇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评定两组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疗效评定优良率(92.5%)高于对照组(75.0%)(P<0.05).结论 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冯光;麦鸿飞 刊期: 2013年第24期
帕金森病(PD)是一种神经功能退行性疾病,主要累及老年人群[1].PD会导致一系列肢体运动、认知记忆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2],患者甚至有自杀倾向[3].血尿酸(UA)水平在老年PD外周血中表达下降[4].本文旨在评估UA在老年PD中的诊疗意义.
作者:王念;陈顺中;常华军;吴年宝;吴平;全亚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胸段食管癌放射治疗的疗效、放射治疗反应及预后因素.方法 129例初治食管癌患者,其中常规放疗(CF)组69例,三维适形放疗(3DCRT)组60例.CF组2.0 Gy/次,5次/w,总剂量50 ~66 Gy;3DCRT组先常规放疗20 Cy,方法同CF组,然后改用3DCRT,2.0Gy/次,5次/w,总剂量50 ~ 70 Gy;用Logrank进行单因素,Cox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CF组和3DCRT组的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分别为88.4%、9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20,P=0.026).两组患者的放射性食管炎、白细胞减少和晚期并发症无差异(x2=0.278、1.001、0.486,P>0.05).3DCRT组1、3、5、7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8.3%、67.4%、63.0%、56.5%,CF组分别为64.9%、45.6%、38.6%、36.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15,P<0.05).3DCRT组和CF组的1,3,5,7年生存率分别为78.3%、56.5%、39.1%、17.2%和59.6%、31.6%、21.1%、6.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疗前饮食状况、病变长度、照射剂量及是否采用3DCRT对生存期有影响.其中临床分期和疗前进食状况这两个因素对预后产生一定的影响.结论 3DCRT具有明显改善食管癌近期缓解率的作用,另外还能明显改善食管癌患者的局部控制率以及生存率,近期放射反应及晚期放射损伤这两者均可耐受.预后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临床分析和疗前饮食.
作者:巴尔夏古丽·扎比胡拉;帕力达·阿皮孜阿吉;伊斯刊达尔·阿布力米提;阿衣古丽·哈热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对实验性胃癌前病变(PLGC)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把100只大鼠随机分成为A(空白)组、B(模型)组、C(中药大剂量)组、D(中药小剂量)组、E(对照)组,各20只,除A组外,其余各组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配合饥饱失常诱导造模.造模后A组正常喂养;B组予蒸馏水灌胃;C组按2 ml/kg予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大剂量混悬液灌胃;D组按2ml/kg予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小剂量混悬液灌胃;E组将胃复春混悬液灌胃.测定血清胃蛋白酶原(PGI)及胃黏膜组织再生基因(RegI)的表达量.结果 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大剂量组与胃复春组比较,能有效改善胃黏膜肠化和异型增生(P<0.05).小归芍大小剂量组与胃复春组比较,能明显升高血清PGI含量(P<0.05).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大剂量组与胃复春组比较,能明显降低RegI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 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可能通过降低RegI的表达同时升高PCI的含量,逆转PLGC.
作者:王志坤;李博林;刘启泉;吴云楚;董林林;张晓利;苏君 刊期: 2013年第24期
衰老是人类科研探索过程中的永恒话题.炎症是衰老伴随的反应之一,而白三烯(LTs)是重要的前炎症因子.目前研究表明,LTs与老年肺疾患、神经退行性疾病、骨性关节炎、老年肝肾疾病、心血管老化、皮肤衰老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但针对LTs与皮肤衰老方面的相关研究报道还很少.本文就白三烯与衰老相关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皮肤老化中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刘倩云;鲁绪玲;洪芬芳;杨树龙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应用实时心肌超声造影(RTMCE)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梗死区域心肌微循环灌注,比较药物治疗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介入(PCI)疗效.方法 AMI后3~28 d的患者10例为药物治疗组,20例为PCI组,分别于治疗前后1个月行实时心肌超声造影,观察治疗前后各指标的比值即心肌血流量储备值的变化,并观察治疗1个月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结果 药物治疗组治疗前后心肌灌注显像时间无差异(P>0.05),造影计分指数CSI为[(1.63±0.25) vs(1.58±0.17),P>0.05];心肌血流量(A、β)分别为[(1.01±0.27)、(1.39±0.15) vs(1.07±0.15)、(1.44±0.28),P>0.05],但A.β治疗前后[(1.45±0.54) vs(1.56±0.52),P<0.05].PCI组术后心肌灌注时间缩(P<0.01),CSI为[(1.50±0.39)vs(1.72±0.17),P<0.01];A、β分别为[(1.09±0.25)、(1.38±0.27)vs(1.51±0.33)、(1.66±0.23),P<0.01],A·β分别为[(2.88±0.9)vs(1.56±0.63),P<0.01].两组治疗1个月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MCE可定性、定量评价心肌微循环灌注,PCI可有效改善AMI后3~28 d患者心肌微循环灌注,但小样本短期观察对比药物治疗PCI无明显临床获益.
作者:吴艳晴;徐尚华;钟文亮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神经元Caspase-3的表达及细胞凋亡指数的动态变化.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模型组又分为脑缺血再灌注后0,0.5,2,6,24,72,120h7个亚组.采用4-VO阻断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及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TUNEL染色)分别观察大脑海马CA1区神经元Caspase-3的表达及细胞凋亡指数.结果 假手术组海马CA1区神经元Caspase-3蛋白有少量表达.和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在脑缺血再灌注后0h、0.5h海马CA1区神经元Caspase-3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再灌注后2h开始升高(P<0.05)、24 h达高峰(P<0.05),之后逐渐下降,再灌注后120 h仍高于假手术组(P<0.05).细胞凋亡指数的变化趋势与Caspase-3的表达变化相一致.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可诱导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进而导致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在脑缺血再灌流损伤中呈动态过程,是神经细胞死亡的重要形式.
作者:高维娟;张霞;刘莎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脉冲电磁场(PEMFs)作为一种非创伤性的物理疗法,对骨质疏松有重要的治疗作用.1978年Martin等[1]发现PEMFs对骨质疏松的效应.1989年Bassett[2]也提出PEMFs可能对骨质疏松产生治疗作用.在近年来的临床研究中,PEMFs也被证实可有效提高骨质疏松患者桡骨远端、脊柱以及膝部的骨矿密度[3].PEMFs具有见效快、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和无不良反应等优点,在临床上(尤其是康复科)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几年PEMFs对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实验研究逐渐增多,但是还有很多疑惑,其复杂的作用机制尚存争议.本文就PEMFs对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生物学影响和作用机制做一综述,旨在为PEMFs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艺敏;陈健 刊期: 2013年第24期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和髋关节疾病的重要方法,不仅能有效解除关节疼痛,而且能改善髋关节的活动能力.由于老年患者多数合并基础疾病,所以针对老年人的特点,运用领导周期生命理论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措施,对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预防并发症及改善老年患者晚年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吴俊晓;郭晓萱;李红玉;孙培阴 刊期: 2013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