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实行心肌超声造影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

吴艳晴;徐尚华;钟文亮

关键词:实时心肌超声造影,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摘要:目的 应用实时心肌超声造影(RTMCE)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梗死区域心肌微循环灌注,比较药物治疗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介入(PCI)疗效.方法 AMI后3~28 d的患者10例为药物治疗组,20例为PCI组,分别于治疗前后1个月行实时心肌超声造影,观察治疗前后各指标的比值即心肌血流量储备值的变化,并观察治疗1个月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结果 药物治疗组治疗前后心肌灌注显像时间无差异(P>0.05),造影计分指数CSI为[(1.63±0.25) vs(1.58±0.17),P>0.05];心肌血流量(A、β)分别为[(1.01±0.27)、(1.39±0.15) vs(1.07±0.15)、(1.44±0.28),P>0.05],但A.β治疗前后[(1.45±0.54) vs(1.56±0.52),P<0.05].PCI组术后心肌灌注时间缩(P<0.01),CSI为[(1.50±0.39)vs(1.72±0.17),P<0.01];A、β分别为[(1.09±0.25)、(1.38±0.27)vs(1.51±0.33)、(1.66±0.23),P<0.01],A·β分别为[(2.88±0.9)vs(1.56±0.63),P<0.01].两组治疗1个月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MCE可定性、定量评价心肌微循环灌注,PCI可有效改善AMI后3~28 d患者心肌微循环灌注,但小样本短期观察对比药物治疗PCI无明显临床获益.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柚皮甙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柚皮甙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柚皮甙低,中,高剂量组.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引起心肌缺血,放松丝线给予再灌注的方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柚皮甙低,中,高剂量组,于灌胃60 min后行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并监测其心律失常发生率.于再灌注结束后取心肌组织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血清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柚皮甙三个不同剂量组大鼠心律失常发生率、血清中CK、LDH活性和心肌组织中MDA含量降低(P<0.05,P<0.01),血清中CAT、心肌组织中GSH-PX和SOD活性升高(P<0.01),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明显减轻.结论 柚皮甙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具有保护作用,与其抗氧化活性、减轻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病理改变有关.

    作者:刘丹;孙品兰;杨建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海口市城中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对海口市城中村老年居民进行T2DM的病例对照研究,包括1 375例患者和1 362例对照,进行临床资料收集和问卷调查.结果 与T2DM发病有关的保护因素包括体力活动强度(单因素Logistic回归OR =0.65,P=0.023;多因素Logistic回归OR=0.89,P =0.006)、睡眠时间(OR=0.50,P=0.006);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糖尿病家族史、高脂饮食、高热量饮食、吸烟、饮酒、平时紧张和激动程度、超重、向心性肥胖、全身性肥胖、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压等,均OR>1,P<0.05.结论 T2DM发病危险因素广泛,是遗传、环境(社会环境、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杨土保;夏真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统计,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约3.66亿,估计2030年将增至5.52亿,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其中2型糖尿病(T2DM)占95%以上[1].T2DM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疾病,是由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复杂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的,遗传因素在发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近年来随着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结果的相继报道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技术的发展,至今已发现上百个常见基因变异与T2DM密切相关,但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能完全阐明.因此,利用高通量、高效率、低成本、操作简便的SNP分析技术发现糖尿病易感基因并对其深入研究,为T2DM的早期预测以及寻找新的临床治疗靶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琰;刘桂锋;吴玫;张桂珍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缓慢进展后原药继续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评价吉非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出现缓慢进展后原药继续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吉非替尼250 mg,1次/d,口服.病情出现缓慢进展后继续原药治疗,每个月评价疗效,并观察疾病控制率、肿瘤无进展生存期(PFS1)、肿瘤出现缓慢进展后至疾病快速进展的生存期(PFS2),初始口服吉非替尼的生存期(OS1)、肿瘤出现缓慢进展后原药继续治疗后续生存期(OS2).毒副作用.结果 38例晚期肺腺癌病人初始接受吉非替尼治疗PFS1 18.9个月,PFS2 5.5个月,OS1 28.7个月,OS2 9.6个月.主要毒副反应:皮疹、腹泻.结论 吉非替尼可明显延长晚期肺腺癌病人的生存期;吉非替尼治疗肺腺癌缓慢进展后原药继续治疗可进一步延缓肿瘤快速进展的时间,并进一步延长生存期,改善病人生存质量.

    作者:刘显红;张爽;王胜;王俊凤;柳影;张蕊;张洋;张良;程颖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食管癌患者三维适形放疗与常规放疗长期疗效对比

    目的 分析胸段食管癌放射治疗的疗效、放射治疗反应及预后因素.方法 129例初治食管癌患者,其中常规放疗(CF)组69例,三维适形放疗(3DCRT)组60例.CF组2.0 Gy/次,5次/w,总剂量50 ~66 Gy;3DCRT组先常规放疗20 Cy,方法同CF组,然后改用3DCRT,2.0Gy/次,5次/w,总剂量50 ~ 70 Gy;用Logrank进行单因素,Cox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CF组和3DCRT组的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分别为88.4%、9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20,P=0.026).两组患者的放射性食管炎、白细胞减少和晚期并发症无差异(x2=0.278、1.001、0.486,P>0.05).3DCRT组1、3、5、7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8.3%、67.4%、63.0%、56.5%,CF组分别为64.9%、45.6%、38.6%、36.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15,P<0.05).3DCRT组和CF组的1,3,5,7年生存率分别为78.3%、56.5%、39.1%、17.2%和59.6%、31.6%、21.1%、6.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疗前饮食状况、病变长度、照射剂量及是否采用3DCRT对生存期有影响.其中临床分期和疗前进食状况这两个因素对预后产生一定的影响.结论 3DCRT具有明显改善食管癌近期缓解率的作用,另外还能明显改善食管癌患者的局部控制率以及生存率,近期放射反应及晚期放射损伤这两者均可耐受.预后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临床分析和疗前饮食.

    作者:巴尔夏古丽·扎比胡拉;帕力达·阿皮孜阿吉;伊斯刊达尔·阿布力米提;阿衣古丽·哈热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的神经毒性与帕金森病

    神经毒素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是目前唯一被公认的可以诱发人类及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及小鼠帕金森病(PD)症状的合成毒素[1,2],诱导的动物模型在神经化学、行为学和组织病理学上的变化非常接近于临床上PD病人.PD的发病与遗传、环境因素、感染、衰老、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及神经生长因子缺乏等有关,是多种机制协同作用的结果[3].

    作者:马晓伟;李晓丽;张忠霞;王铭维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糖尿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预测脑血管意外的意义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糖尿病患者合并脑血管意外时的预测意义.方法 糖尿病合并脑血管意外患者132例、单纯糖尿病而无脑血管意外患者132例,另征募健康受试者132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患者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以及空腹hs-CRP浓度,观察3组受试者预后情况.结果 单纯糖尿病组与糖尿病合并脑血管意外组的空腹血糖、OGTT结果差异显著(P<0.05),糖尿病合并脑血管意外组CRP水平较其余两组高,单纯糖尿病组较对照组高.在糖尿病合并脑血管意外组hs-CRP较高的患者预后更差.结论 hs-CRP可作为脑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并对糖尿病合并脑血管意外的预后具有明显的预测价值.

    作者:熊东林;熊荣华;彭辉;易静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肌电生物反馈联合电针对急性脑梗死后运动障碍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肌电生物反馈联合电针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例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肌电组、电针组和综合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综合组采取肌电生物反馈联合电针技术,4w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定运动功能,采用改良巴氏指数评定法(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疗效.结果 治疗4w后,所有患者FMA、MBI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疗效值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01);而且综合组各项指标的改善较另外两组更加明显(P<0.01).结论 肌电生物反馈联合电针治疗脑梗死能进一步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建斌;张丽玲;刘旭峰;柏雪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单核苷酸多态性技术在筛查分析广西地区汉族老年人群糖尿病肾病易感基因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技术在筛查分析广西地区汉族老年人群糖尿病肾病易感基因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1年11月至2013年4月在北海市中医院就诊的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于该院进行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单核苷酸多态性技术对糖尿病肾病及健康对照组的糖尿病肾病易感基因进行筛查.结果 ①糖尿病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舒张压(DBP)及TG等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完成了KCNJ11、PPARG、SLC30A8、CDKAL1、EXT2、LOC387761、TCF7L2、HHEX等基因的20个SNPs基因分型;③HHEX 、CDKAL1、SLC30A8的SNPs与糖尿病肾病发病存在相关性(P<0.05);PPARG基因的SNP位点rs12636454、rs11128597与rs1801282,KCNJ11基因的rs5215,LOC387761基因的rs7480010,其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均分布于糖尿病肾病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F7L2、HHEX、CDKAL1以及SLC30A8基因的多样性与广西地区汉族人群糖尿病肾病发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TCF7L2、HHEX、CD-KAL1以及SLC30A8基因均存在着潜在性的交互功能.

    作者:李轶春;岑文新;肖玲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DC-CIK细胞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的疗效

    原发性肝癌(HCC)是全球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我国HCC的比例占全球约55%[1].手术切除是治疗肝癌的首选手段,但由于发病隐匿,早诊早治困难,大多患者就诊时已为中晚期,失去了手术切除的机会,手术切除率仅为10% ~30%[2].我院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DC-CIK自体免疫细胞治疗HCC,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王哲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白三烯与衰老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皮肤老化中的作用

    衰老是人类科研探索过程中的永恒话题.炎症是衰老伴随的反应之一,而白三烯(LTs)是重要的前炎症因子.目前研究表明,LTs与老年肺疾患、神经退行性疾病、骨性关节炎、老年肝肾疾病、心血管老化、皮肤衰老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但针对LTs与皮肤衰老方面的相关研究报道还很少.本文就白三烯与衰老相关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皮肤老化中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刘倩云;鲁绪玲;洪芬芳;杨树龙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黄精多糖对自然更年期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及血脂的影响

    目的 观察黄精多糖对更年期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血脂的影响.方法 选取12月龄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尼尔雌醇组、黄精多糖小剂量组、黄精多糖中剂量组及黄精多糖大剂量组.连续灌药10w后麻醉取血并测定各组大鼠血清SOD、MDA及血清脂质的含量.结果 各组SOD均较对照组升高(P<0.01),各组MDA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且黄金多糖小剂量组较中、大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精多糖中、大剂量组及尼尔雌醇组血清总胆固醇(TC)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黄精多糖小剂量组血清TC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各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黄精多糖大剂量组及尼尔雌醇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较对照组升高(P<0.01),黄精多糖小剂量组血清HDL-C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 黄精多糖可增强更年期大鼠的抗氧化能力并改善其血脂代谢.

    作者:李超彦;周媛媛;辛庆锋;张志国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髓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及其疗效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心血管常见疾病,其形成是多因素参与的病理生理过程[1].新近的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显著增高,血清CysC在冠心病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是不良心血管事件危险的一个强预测因子[2].髓过氧化物酶(MPO)是系统炎症和氧化应激的标志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会释放大量的MPO,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大株红景天具有改善心肌微循环的作用,本实验观察使用该药后患者血清CysC、MPO活性的改变及对患者心绞痛的发作和心电图的影响.

    作者:张普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针刺不同穴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尾神经电生理的影响

    目的 探讨针刺不同穴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尾神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 6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糖尿病组、西药组、治疗1组、治疗2组和治疗3组.糖尿病组、西药组和治疗组采用STZ制作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模型,对照组以等剂量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腹腔注射平行进行实验.对照组和糖尿病组不予治疗,西药组予口服弥可保,治疗组予针刺治疗;各组分别于成模后2、4、8、12w测定尾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西药组和各治疗组尾神经MCV和SCV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3组疗效优于西药组、治疗l组和治疗2组,且治疗1组和治疗2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各治疗组尾神经MCV和SCV早期改善程度均优于晚期(P<0.05).结论 DPN的早期针刺治疗效果优于晚期治疗;背俞穴合体针治疗NPN能够调理脏腑功能,疏通经络气血,明显改善神经传导功能,是针刺治疗DPN的有效配伍方法.

    作者:王朝辉;逄紫千;张娇娇;朱丹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比亚芬结合局部干预防治鼻咽癌放疗头面部皮肤损伤的效果

    放射治疗目前是成功治愈鼻咽癌的有效方法.但随着放射治疗时间的延长以及剂量的加大,出现头面颈部的放射性损伤常常难以避免,一旦处理不当,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影响治疗效果[1].本研究主要探讨鼻咽癌放疗后发生皮肤损伤患者的局部干预方法.

    作者:孔雪容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血压分析

    高血压是血管性痴呆(VD)的一种常见高危发病因素,本文采用血压的24 h动态监测,分析血压的昼夜节律以及血压负荷等变化,了解血压水平与VD之间的关系情况,进而评估高血压在VD发病中的危险程度.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搜集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间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VD合并高血压患者61例,作为VD组,同时选择同期入院的单纯高血压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高血压患者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VD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2002“诊断标准草案”[2],VD组男34例,女27例子,年龄61 ~ 85(平均73.5)岁;对照组男30例,女30例,年龄60~86(平均72.6)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血压情况相比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尹璐;曲妍;康晓新;赵宇;张艳蕉;刘宏斌;孙兴元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Gax基因对低氧性肺动脉内皮细胞增殖与ET-1、VEGF和eNOS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Gax基因对低氧性肺动脉内皮细胞(PAEC)增殖及内皮素(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大鼠肺动脉,用酶消化法获取PAEC并进行原代培养;分4组:未转染常氧对照组(常氧组)、未转染低氧处理组(低氧组)、Ad-βGal转染再行低氧处理对照组(Ad-βGal+低氧组)、Ad-Gax转染再行低氧处理组(Ad-Gax+低氧组).分别在常氧(21% O2)和低氧(2.5%O2)6 h后,采用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PAECs增殖和培养上清液中ET-1、VEGF和eNOS蛋白水平.结果 与常氧组比较,低氧组和Ad-βGal+低氧组PAEC的3H-TdR掺入量均显著升高(P<0.01);与低氧组比较,Ad-Gax+低氧组PAEC的3 H-TdR掺入量均明显降低(P<0.01).与常氧组比较,低氧组和Ad-βGal+低氧组PAEC上清中的VEGF和ET-1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而eNOS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低氧组比较,Ad-Gax+低氧组PAEC上清中VEGF和ET-1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而eNOS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 低氧诱导PAEC异常增殖加速,而此时增强Gax基因表达可抑制细胞异常增殖;低氧上调PAEC中VEGF和ET-1含量,下调eNOS含量,而增强Gax表达可以逆转这种现象.

    作者:夏世金;吴俊珍;万文斌;孙涛;彭正羽;吴金峰;胡明冬;钱桂生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围术期APACHEⅡ动态评分在老年肝胆外科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围术期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态评估Ⅱ评分系统(APACHEⅡ)动态评分对老年肝胆外科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老年肝胆病患者,分析患者APACHEⅡ评分变化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存活与死亡患者术前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1、3、7d存活组评分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存活患者中,术后1 dAPACHEⅡ评分高,术后3d次之,术后7d评分下降,但仍高于术前(P<0.05);无并发症、轻度、重度并发症组患者术前评分无差异,术后1、3d评分差异显著(P<0.05);无并发症组手术前后评分变化幅度明显低于轻度及重度并发症组(P<0.05);随着APACHEⅡ评分变化幅度的增大,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 肝胆外科老年患者术后APACHEⅡ评分可作为临床早期干预的预警值.

    作者:王仲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鹿茸多肽对辐射诱导大鼠腹部脊髓神经细胞凋亡后caspase-3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鹿茸多肽对辐射诱导大鼠腹部脊髓神经细胞凋亡后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腹部脊髓神经细胞进行下列分组实验:对照组(A组),辐射(2 Gy)组(B组),辐射(2 Gy)+ NGF(20 ng/ml)组(C组),辐射(2 Gy)+鹿茸多肽(400 mg/ml)组(D组).应用2 Gy辐射诱导大鼠腹部脊髓神经细胞凋亡后,通过RT-PCR和Western印迹观察caspase-3表达情况.结果 B组caspase-3表达上调,D组表达量降低,D组和C组均接近A组的表达量.结论 鹿茸多肽使辐射诱导大鼠腹部脊髓神经细胞凋亡后caspase-3表达下降,说明鹿茸多肽具有抑制辐射诱导大鼠腹部脊髓神经元凋亡的作用.

    作者:王旭凯;李振华;赵宇;王英;冷向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解剖型锁定钢板与锁定重建钢板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

    尺骨鹰嘴是肘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紧贴于皮下,在直接暴力作用下极容易发生骨折.过伸、扭转所致的尺骨鹰嘴骨折是肘部损伤中常见的类型,多见于成年人,约占肘关节周围骨折的10%[1],占全身骨折的1.17%[2].多数尺骨鹰嘴骨折波及半月状切迹关节面,属关节内骨折,任何残留的关节面不平整都会导致肘关节功能障碍.因此,准确复位和坚强固定是获得良好功能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对比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解剖型锁定钢板与重建钢板两种内固定方式的疗效,为临床选择理想的内固定方式提供依据.

    作者:张磊峰;郭猛;汪建;朱东 刊期: 2013年第2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