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精多糖对自然更年期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及血脂的影响

李超彦;周媛媛;辛庆锋;张志国

关键词:黄精多糖, 更年期, 血脂,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摘要:目的 观察黄精多糖对更年期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血脂的影响.方法 选取12月龄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尼尔雌醇组、黄精多糖小剂量组、黄精多糖中剂量组及黄精多糖大剂量组.连续灌药10w后麻醉取血并测定各组大鼠血清SOD、MDA及血清脂质的含量.结果 各组SOD均较对照组升高(P<0.01),各组MDA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且黄金多糖小剂量组较中、大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精多糖中、大剂量组及尼尔雌醇组血清总胆固醇(TC)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黄精多糖小剂量组血清TC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各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黄精多糖大剂量组及尼尔雌醇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较对照组升高(P<0.01),黄精多糖小剂量组血清HDL-C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 黄精多糖可增强更年期大鼠的抗氧化能力并改善其血脂代谢.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pH值和乳酸水平判断心肺复苏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血pH值和乳酸水平对评估心肺复苏(CPR)术后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73例心脏骤停CPR后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终点为死亡或30 d内的严重缺氧性脑损伤.结果 61例患者达到终点.秩相关检查提示,年龄、入院时血乳酸、PH值水平与终点事件相关.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66岁(HR 6.15;95% CI1.50~25.24),高乳酸(>6.45 mmol/L)(HR6.71;95% CI1.76~25.65)、低pH值(<7.14)(HR7.17;95% CI 1.74 ~ 29.58)与终点有相关性;多变量分析表明年龄>66岁,入院时高乳酸,低pH值是独立的预测指标,三者联合预测终点事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41和1.0.结论 入院时满足3个参数(年龄>66岁,高乳酸、低pH值)对自主循环恢复患者预后不良的特异性为1.0.

    作者:于欣;王潇然;刘月英;邬志强;王永杰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贫血及低蛋白血症对心衰患者预后的影响

    老年人是慢性心衰(HF)的高发人群,疾病往往呈现慢性进行性发展[1].如何降低HF的死亡率是提高HF诊疗水平的关键.神经体液因素,血流动力学因素(如射血分数)以及种族易感基因等对预后的影响较大[2-4].但这些指标有的监测起来较为复杂,有的则需要较高技术要求,对于基层医院,这些指标并不实用.因而,新的较为简便易行的指标急需被开发.临床工作中发现,血浆白蛋白以及血红蛋白水平对HF的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目前并无丰富的相关研究,故本文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HF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血浆白蛋白及血红蛋白对心衰预后的影响.

    作者:叶梁;陈志强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CSII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糖尿病(DM)是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症群,其急、慢性并发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影响着人们的生存质量.急性高血糖可导致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长期高血糖状态可使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严格控制血糖使其达到理想水平是预防和减少DM各种并发症的重要措施.胰岛素持续皮下输注(CSII)在使患者血糖达到良好控制同时,与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DI)治疗相比发生低血糖的机会也明显减少,因而成为目前强化治疗的有效手段[1].

    作者:尚霞;王刚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黄精多糖对自然更年期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及血脂的影响

    目的 观察黄精多糖对更年期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血脂的影响.方法 选取12月龄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尼尔雌醇组、黄精多糖小剂量组、黄精多糖中剂量组及黄精多糖大剂量组.连续灌药10w后麻醉取血并测定各组大鼠血清SOD、MDA及血清脂质的含量.结果 各组SOD均较对照组升高(P<0.01),各组MDA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且黄金多糖小剂量组较中、大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精多糖中、大剂量组及尼尔雌醇组血清总胆固醇(TC)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黄精多糖小剂量组血清TC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各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黄精多糖大剂量组及尼尔雌醇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较对照组升高(P<0.01),黄精多糖小剂量组血清HDL-C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 黄精多糖可增强更年期大鼠的抗氧化能力并改善其血脂代谢.

    作者:李超彦;周媛媛;辛庆锋;张志国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食管癌患者三维适形放疗与常规放疗长期疗效对比

    目的 分析胸段食管癌放射治疗的疗效、放射治疗反应及预后因素.方法 129例初治食管癌患者,其中常规放疗(CF)组69例,三维适形放疗(3DCRT)组60例.CF组2.0 Gy/次,5次/w,总剂量50 ~66 Gy;3DCRT组先常规放疗20 Cy,方法同CF组,然后改用3DCRT,2.0Gy/次,5次/w,总剂量50 ~ 70 Gy;用Logrank进行单因素,Cox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CF组和3DCRT组的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分别为88.4%、9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20,P=0.026).两组患者的放射性食管炎、白细胞减少和晚期并发症无差异(x2=0.278、1.001、0.486,P>0.05).3DCRT组1、3、5、7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8.3%、67.4%、63.0%、56.5%,CF组分别为64.9%、45.6%、38.6%、36.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15,P<0.05).3DCRT组和CF组的1,3,5,7年生存率分别为78.3%、56.5%、39.1%、17.2%和59.6%、31.6%、21.1%、6.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疗前饮食状况、病变长度、照射剂量及是否采用3DCRT对生存期有影响.其中临床分期和疗前进食状况这两个因素对预后产生一定的影响.结论 3DCRT具有明显改善食管癌近期缓解率的作用,另外还能明显改善食管癌患者的局部控制率以及生存率,近期放射反应及晚期放射损伤这两者均可耐受.预后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临床分析和疗前饮食.

    作者:巴尔夏古丽·扎比胡拉;帕力达·阿皮孜阿吉;伊斯刊达尔·阿布力米提;阿衣古丽·哈热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前列腺增生合并高血压患者术后血压水平

    前列腺增生与高血压都是老年男性常见病,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亦称前列腺肥大,引起的排尿困难、尿潴留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临床流行病学显示,60岁以上约25%的BPH患者同时合并高血压,高血压是BPH发生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1].本文回顾分析BPH合并高血压患者行前列腺切除术后血压变化情况.

    作者:刘秉成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前列地尔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老年肿瘤高凝状态的疗效

    高凝引起的血栓栓塞症(VTE)是肿瘤病人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低分子肝素钙以其半衰期长、皮下注射吸收利用好、不受其他食物和药物影响、对再发血栓的预防有效率高的特点,用于肿瘤病人高凝状态VTE的防治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具有扩张血管、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尚未见用于肿瘤高凝状态VTE的防治.本研究旨在探讨前列地尔在预防肿瘤高凝状态治疗中的意义.

    作者:刘丽波;王国才;王晓霞;朱秀云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康复介入时间不同对老年脑出血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脑出血起病急骤,病情凶险,致死、致残率高,常遗留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等功能障碍.现代康复医学研究证实,康复介入能够促进功能恢复,改善后遗症[1].但对于康复介入的时机,一直存在着分歧和争议,尤其对于老年患者.本研究旨在探讨康复介入时间不同对老年脑出血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马征;孙雅菲;康玲伶;房铭辉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针刺不同穴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尾神经电生理的影响

    目的 探讨针刺不同穴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尾神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 6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糖尿病组、西药组、治疗1组、治疗2组和治疗3组.糖尿病组、西药组和治疗组采用STZ制作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模型,对照组以等剂量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腹腔注射平行进行实验.对照组和糖尿病组不予治疗,西药组予口服弥可保,治疗组予针刺治疗;各组分别于成模后2、4、8、12w测定尾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西药组和各治疗组尾神经MCV和SCV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3组疗效优于西药组、治疗l组和治疗2组,且治疗1组和治疗2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各治疗组尾神经MCV和SCV早期改善程度均优于晚期(P<0.05).结论 DPN的早期针刺治疗效果优于晚期治疗;背俞穴合体针治疗NPN能够调理脏腑功能,疏通经络气血,明显改善神经传导功能,是针刺治疗DPN的有效配伍方法.

    作者:王朝辉;逄紫千;张娇娇;朱丹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养老机构日益增多.由于某些原因,许多老年人不得不选择在养老机构安享晚年.虽然在对老年人的照料及具体健康方面已有较大改善,但在缺少家庭温馨及心理关怀的情况下,老年人心理问题亟待解决[1,2].本文通过对养老机构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影响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从而提出相关建议.为改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提供依据,同时引起社会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关注,使养老事业更好地发展.

    作者:李春瑶;孙来龙;臧丽;薛慧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糖尿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预测脑血管意外的意义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糖尿病患者合并脑血管意外时的预测意义.方法 糖尿病合并脑血管意外患者132例、单纯糖尿病而无脑血管意外患者132例,另征募健康受试者132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患者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以及空腹hs-CRP浓度,观察3组受试者预后情况.结果 单纯糖尿病组与糖尿病合并脑血管意外组的空腹血糖、OGTT结果差异显著(P<0.05),糖尿病合并脑血管意外组CRP水平较其余两组高,单纯糖尿病组较对照组高.在糖尿病合并脑血管意外组hs-CRP较高的患者预后更差.结论 hs-CRP可作为脑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并对糖尿病合并脑血管意外的预后具有明显的预测价值.

    作者:熊东林;熊荣华;彭辉;易静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比亚芬结合局部干预防治鼻咽癌放疗头面部皮肤损伤的效果

    放射治疗目前是成功治愈鼻咽癌的有效方法.但随着放射治疗时间的延长以及剂量的加大,出现头面颈部的放射性损伤常常难以避免,一旦处理不当,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影响治疗效果[1].本研究主要探讨鼻咽癌放疗后发生皮肤损伤患者的局部干预方法.

    作者:孔雪容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胃腺癌中神经酰胺合成酶和上皮型黏附素的表达及意义

    胃腺癌病变进展中出现多种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失常.神经酰胺合成酶蛋白(CERS2)是肿瘤转移的抑制因子,目前对其研究仅限于肝癌[1],在胃腺癌中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上皮型黏附素(E-cad)是细胞间的蛋白黏附蛋白,当其表达下调时,使肿瘤细胞易于脱离原发灶,为转移提供必要的条件[2].本文关注胃腺癌中CERS2和E-cad表达的特征及其对预后判断的价值.

    作者:林明哲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六味补气胶囊对肺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气道重塑中病理形态和MMP-9、MMP-12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六味补气胶囊对肺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和MMP-9、MMP-12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烟熏加脂多糖(LPS)气管滴入法建立COPD肺气虚证实验动物模型,设预防和治疗两期实验.将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预防期正常对照组、预防期模型组、预防组、治疗期正常对照组、治疗期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苏木素-伊红(HE)、阿尔辛蓝-过碘酸shicff氏反应(AB-PAS)及Van Gieson苦味酸酸性复红法(V.G)染色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半定量图像分析测量支气管黏膜上皮杯状细胞面积占上皮面积百分比、支气管胶原纤维面积与基底膜周长比值,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肺组织MMP-9、MMP-12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预防期模型组和治疗期模型组支气管黏膜上皮内黏液化生明显增多,支气管黏膜上皮杯状细胞面积占上皮面积百分比增大(P<0.01),胶原纤维增多,胶原纤维面积与基底膜周长比值增大(P<0.01),MMP-9、MMP-12在肺组织中高表达(P<0.01);与模型组比较,预防组和治疗组支气管黏膜上皮内黏液化生明显减低,支气管黏膜上皮杯状细胞面积占上皮面积百分比显著降低(P<0.01),胶原纤维增生不明显或减少,胶原纤维面积与基底膜周长比值降低(P<0.01或P<0.05);肺组织中MMP-9、MMP-12表达降低(P<0.05).结论 六味补气胶囊可抑制支气管黏膜上皮杯状细胞化生,胶原纤维增生,降低肺组织MMP-9、MMP-12表达,对COPD肺气虚证模型大鼠气道重塑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作者:吕磊;王成阳;刘向国;彭青和;王婕琼;季乔雪;鹿林;李泽庚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固定-可摘义齿联合修复老年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疗效

    老年人由于牙体缺损、牙周病、牙槽骨吸收、牙体磨耗、牙龈萎缩、牙体松动等原因,在口腔医生对其进行修复的时候往往会带来很多不便.此外,由于老年患者唾液分泌量减少、舌体增大、上下颌牙弓比例失调以及口腔卫生条件差等原因,导致医生对老年人患牙进行单一可摘局部义齿或固定义齿修复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疗效满意.近几年笔者采用固定-可摘联合修复老年患者牙列缺损.

    作者:李欣;张潇;王资盛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方案联合榄香烯乳治疗初治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评价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AG)方案联合榄香烯乳治疗初治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老年AML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HAG方案治疗,治疗组采用HAG方案联合榄香烯乳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的完全缓解率为26.3%,总有效率为65.8%;治疗组的完全缓解率为35.9%,总有效率为82.1%;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血液系统及非血液系统毒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AG联合榄香烯乳方案治疗初治老年AML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作者:张英辉;孟杰;何二霞;孙川;李永富;王莹莹;卓曼云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中老年卵巢癌患者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1表达水平及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 分析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Syndecan)-1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164例行手术切除的中老年卵巢癌病人,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组织微阵列法检测组织样本中的Syndecan-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上皮细胞Syndecan-1阳性率为18%,间质细胞阳性率为50%.浆液型腺癌中Syndecan-1阳性率低;而低分化肿瘤中Syndecan-1阳性率高.上皮细胞Syndecan-1阳性病人中位生存期为1.1年(95% CI=0.9~1.7),而Syndecan-1阴性病人的中位生存期为2.2年(95% CI=1.7~2.4).通过单因素分析表明:Syndecan-1内皮细胞阳性的病人总生存期短(P=0.02),多因素分析Syndecan-1的表达是独立预后预测因素,风险比为1.52(P=0.02).结论 Syndecan-1在卵巢癌中表达可能是肿瘤发生的机制之一,与预后不佳有关.

    作者:刘恩令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以人格改变起病的神经梅毒患者1例

    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其精神症状包括精神病性症状(幻觉、妄想)、谵妄、痴呆等,但以人格改变为主要症状者极为少见.为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本文提供1例以人格改变起病的神经梅毒患者进行临床分析.1 病例摘要某患,男,54岁.因性格改变1年来我院治疗.该患者于1年前逐渐出现性格改变,主要表现由先前的外向性格变为内向,由过去对家人的漠不关心变为关爱有加,且较前吝啬小气,如在他人家中饮酒后将酒瓶偷偷带回家中.

    作者:薛龙星;冯星彤;马涤辉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氧化樟脑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IL-1、IL-8、IL-12、IL-18水平的影响

    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机制并不完全清楚,尤其在药物治疗上有局限性[1,2].有研究显示,扩张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能有效地增加动脉血流量,增加心肌的供血量,使心肌的收缩力增加,改善心功能.同时,氧化樟脑可以改善机体抗氧化及抗损伤的能力[3].本实验关注氧化樟脑佐治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IL-8、IL-12和IL-18水平的影响.

    作者:贾秋颖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血尿酸水平在老年帕金森病患者中的临床诊疗价值

    帕金森病(PD)是一种神经功能退行性疾病,主要累及老年人群[1].PD会导致一系列肢体运动、认知记忆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2],患者甚至有自杀倾向[3].血尿酸(UA)水平在老年PD外周血中表达下降[4].本文旨在评估UA在老年PD中的诊疗意义.

    作者:王念;陈顺中;常华军;吴年宝;吴平;全亚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