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固定-可摘义齿联合修复老年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疗效

李欣;张潇;王资盛

关键词:固定-可摘联合修复, 牙列缺损
摘要:老年人由于牙体缺损、牙周病、牙槽骨吸收、牙体磨耗、牙龈萎缩、牙体松动等原因,在口腔医生对其进行修复的时候往往会带来很多不便.此外,由于老年患者唾液分泌量减少、舌体增大、上下颌牙弓比例失调以及口腔卫生条件差等原因,导致医生对老年人患牙进行单一可摘局部义齿或固定义齿修复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疗效满意.近几年笔者采用固定-可摘联合修复老年患者牙列缺损.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前列地尔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老年肿瘤高凝状态的疗效

    高凝引起的血栓栓塞症(VTE)是肿瘤病人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低分子肝素钙以其半衰期长、皮下注射吸收利用好、不受其他食物和药物影响、对再发血栓的预防有效率高的特点,用于肿瘤病人高凝状态VTE的防治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具有扩张血管、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尚未见用于肿瘤高凝状态VTE的防治.本研究旨在探讨前列地尔在预防肿瘤高凝状态治疗中的意义.

    作者:刘丽波;王国才;王晓霞;朱秀云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前列腺癌的分类及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据统计,美国2010年有191 533例前列腺癌(PCa)新发病例和26 329例死亡病例,超过肺癌,居男性肿瘤之首[1].占男性死亡原因的第二位.近十年来,PCa在我国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发病率增长快的肿瘤之一[2].PCa分为激素依赖性PCa(HDPC)和激素非依赖性PCa(HIPC),原发性的PCa几乎都是典型的HDPC,雄激素是其关键性的生长因子.随着PCa病程的进展,所有的HDPC都会转变成HIPC,终死于HIPC,这是PCa发展的终形式和必然结果[3].本文对PCa的分类及HIPC的发病机制研究进行回顾性综述.

    作者:朱圣生;刘向云;孙祖越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心绞痛110例

    老年人冠状动脉多呈粥样硬化性改变,管腔狭窄,心脏供血不足,机体缺氧而出现心绞痛[1].心绞痛反复发作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尤其是不稳定性心绞痛,很可能会造成老年人的突然死亡[2].由于年龄原因,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不能承受手术治疗的损伤,因而内科用药尤为重要.本文着重探讨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心绞痛的疗效.

    作者:马露娜;黄静;李勃;刘晓来;丁丽娜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23例多原发癌的临床分析

    多原发癌(MPC)是指同一个体内单个或者多个器官组织同时或先后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又称为多原发性恶性肿瘤等.临床上,MPC极易和转移癌混淆而被误诊,本文分析我院23例MPC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文献,探讨其发病机制、发病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

    作者:杜红娟;王轶卓;姚程;王畅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老年盆腔器官脱垂患者阴道封闭术后生活质量

    目前,老年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数量随着国内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而增多,患者多伴有盆底功能障碍,以阴道及排尿困扰症状为主,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因此,对于老年患者行盆底重建或阴道封闭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文调查行阴道封闭术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Gax基因对低氧性肺动脉内皮细胞增殖与ET-1、VEGF和eNOS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Gax基因对低氧性肺动脉内皮细胞(PAEC)增殖及内皮素(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大鼠肺动脉,用酶消化法获取PAEC并进行原代培养;分4组:未转染常氧对照组(常氧组)、未转染低氧处理组(低氧组)、Ad-βGal转染再行低氧处理对照组(Ad-βGal+低氧组)、Ad-Gax转染再行低氧处理组(Ad-Gax+低氧组).分别在常氧(21% O2)和低氧(2.5%O2)6 h后,采用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PAECs增殖和培养上清液中ET-1、VEGF和eNOS蛋白水平.结果 与常氧组比较,低氧组和Ad-βGal+低氧组PAEC的3H-TdR掺入量均显著升高(P<0.01);与低氧组比较,Ad-Gax+低氧组PAEC的3 H-TdR掺入量均明显降低(P<0.01).与常氧组比较,低氧组和Ad-βGal+低氧组PAEC上清中的VEGF和ET-1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而eNOS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低氧组比较,Ad-Gax+低氧组PAEC上清中VEGF和ET-1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而eNOS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 低氧诱导PAEC异常增殖加速,而此时增强Gax基因表达可抑制细胞异常增殖;低氧上调PAEC中VEGF和ET-1含量,下调eNOS含量,而增强Gax表达可以逆转这种现象.

    作者:夏世金;吴俊珍;万文斌;孙涛;彭正羽;吴金峰;胡明冬;钱桂生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CSII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糖尿病(DM)是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症群,其急、慢性并发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影响着人们的生存质量.急性高血糖可导致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长期高血糖状态可使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严格控制血糖使其达到理想水平是预防和减少DM各种并发症的重要措施.胰岛素持续皮下输注(CSII)在使患者血糖达到良好控制同时,与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DI)治疗相比发生低血糖的机会也明显减少,因而成为目前强化治疗的有效手段[1].

    作者:尚霞;王刚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YAP蛋白在老年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YAP蛋白在老年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老年胃癌及对应癌旁组织中YAP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YAP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71.4% (40/56),明显高于对应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14.3% (8/56)] (x2=37.333,P =0.000);YAP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x2=4.588,P=0.032)、浸润深度(x2=5.349,P=0.021)、淋巴结转移(x2=6.098,P=0.014)和TNM分期(x2=5.534,P=0.019)有关;YAP蛋白阳性表达是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YAP蛋白在老年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异常升高,且与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相关,提示YAP蛋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罗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Caspase-3的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

    目的 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神经元Caspase-3的表达及细胞凋亡指数的动态变化.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模型组又分为脑缺血再灌注后0,0.5,2,6,24,72,120h7个亚组.采用4-VO阻断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及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TUNEL染色)分别观察大脑海马CA1区神经元Caspase-3的表达及细胞凋亡指数.结果 假手术组海马CA1区神经元Caspase-3蛋白有少量表达.和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在脑缺血再灌注后0h、0.5h海马CA1区神经元Caspase-3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再灌注后2h开始升高(P<0.05)、24 h达高峰(P<0.05),之后逐渐下降,再灌注后120 h仍高于假手术组(P<0.05).细胞凋亡指数的变化趋势与Caspase-3的表达变化相一致.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可诱导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进而导致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在脑缺血再灌流损伤中呈动态过程,是神经细胞死亡的重要形式.

    作者:高维娟;张霞;刘莎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疏肝健脾方药对NASH大鼠肝组织p38MAPK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疏肝健脾方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组织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MAPK)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疏肝健脾方药抗NASH的作用机制.方法 72只SPF级SD雄性大鼠,适应性喂养1 w,随机分为8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NASH大鼠实验模型;造模同时,各用药组分别灌服高、低剂量的疏肝方、健脾方和疏肝健脾合方进行干预.16w后处死大鼠,检测血脂、肝脂和肝功能;HE和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肝组织p388MAPK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小叶结构模糊,脂滴大量沉积,肝细胞肿胀,小叶内、汇管区炎细胞浸润.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肝组织TC、甘油三酯(TG)及p38MAPK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用药组大鼠血脂、肝脂、肝组织p38MAPK mRNA和蛋白表达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P<0.01).结论 疏肝健脾方药能够下调肝组织p38MAPK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p38MAPK可能是疏肝健脾治法方药抗NASH的有效作用靶点之一.

    作者:王洪;杨钦河;何秀敏;徐拥建;张玉佩;杨雪松;韩莉;冯高飞;王文晶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缓慢进展后原药继续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评价吉非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出现缓慢进展后原药继续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吉非替尼250 mg,1次/d,口服.病情出现缓慢进展后继续原药治疗,每个月评价疗效,并观察疾病控制率、肿瘤无进展生存期(PFS1)、肿瘤出现缓慢进展后至疾病快速进展的生存期(PFS2),初始口服吉非替尼的生存期(OS1)、肿瘤出现缓慢进展后原药继续治疗后续生存期(OS2).毒副作用.结果 38例晚期肺腺癌病人初始接受吉非替尼治疗PFS1 18.9个月,PFS2 5.5个月,OS1 28.7个月,OS2 9.6个月.主要毒副反应:皮疹、腹泻.结论 吉非替尼可明显延长晚期肺腺癌病人的生存期;吉非替尼治疗肺腺癌缓慢进展后原药继续治疗可进一步延缓肿瘤快速进展的时间,并进一步延长生存期,改善病人生存质量.

    作者:刘显红;张爽;王胜;王俊凤;柳影;张蕊;张洋;张良;程颖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胃腺癌中神经酰胺合成酶和上皮型黏附素的表达及意义

    胃腺癌病变进展中出现多种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失常.神经酰胺合成酶蛋白(CERS2)是肿瘤转移的抑制因子,目前对其研究仅限于肝癌[1],在胃腺癌中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上皮型黏附素(E-cad)是细胞间的蛋白黏附蛋白,当其表达下调时,使肿瘤细胞易于脱离原发灶,为转移提供必要的条件[2].本文关注胃腺癌中CERS2和E-cad表达的特征及其对预后判断的价值.

    作者:林明哲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鹿茸多肽对辐射诱导大鼠腹部脊髓神经细胞凋亡后caspase-3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鹿茸多肽对辐射诱导大鼠腹部脊髓神经细胞凋亡后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腹部脊髓神经细胞进行下列分组实验:对照组(A组),辐射(2 Gy)组(B组),辐射(2 Gy)+ NGF(20 ng/ml)组(C组),辐射(2 Gy)+鹿茸多肽(400 mg/ml)组(D组).应用2 Gy辐射诱导大鼠腹部脊髓神经细胞凋亡后,通过RT-PCR和Western印迹观察caspase-3表达情况.结果 B组caspase-3表达上调,D组表达量降低,D组和C组均接近A组的表达量.结论 鹿茸多肽使辐射诱导大鼠腹部脊髓神经细胞凋亡后caspase-3表达下降,说明鹿茸多肽具有抑制辐射诱导大鼠腹部脊髓神经元凋亡的作用.

    作者:王旭凯;李振华;赵宇;王英;冷向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核心蛋白聚糖稳定转染CGTHW3细胞及鉴定

    目的 将构建完成的分泌型核心蛋白聚糖(DCN)真核表达载体稳定转染入人甲状腺乳头状癌CGTHW3细胞并进行鉴定.方法 脂质体介导分泌型DCN真核表达载体转染CGTHW3细胞,培养45 d并经过G418筛选.挑取细胞单克隆继续培养,待细胞融合达80%提取RNA进行逆转录,RT-PCR鉴定目的条带.结果 人分泌型DCN可稳定转染于CGTHW3细胞中,并可在细胞mRNA水平实现稳定表达.结论 成功建立携带有人分泌型DCN基因的CGTHW3细胞株,并实现了DCN在CGTHW3细胞的稳定表达.

    作者:吴雷;王玲玲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DC-CIK细胞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的疗效

    原发性肝癌(HCC)是全球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我国HCC的比例占全球约55%[1].手术切除是治疗肝癌的首选手段,但由于发病隐匿,早诊早治困难,大多患者就诊时已为中晚期,失去了手术切除的机会,手术切除率仅为10% ~30%[2].我院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DC-CIK自体免疫细胞治疗HCC,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王哲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彩色多普勒检测老年乳腺浸润性癌患者阻力指数与术后组织中神经酰胺合酶、组织蛋白酶-D和Survivin表达的相关性

    肿瘤在生长过程中常出现不同基因和蛋白的变化;同时肿瘤的生长过程依赖肿瘤间质的血管生成,术前应用超声多普勒检测患者血流分级及相关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断肿瘤的生物学行为[1].临床上观察血流简便而无创的是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阻力指数(RI)[2].神经酰胺合酶(CERS)2、组织蛋白酶(Cath)-D和Survivin是乳腺癌中与预后相关的因子,对乳腺癌的血管生成有一定调节作用,对制订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本实验研究老年乳腺癌患者术前彩色多普勒检测的RI值与术后组织中CERS2、Cath-D和Survivin的关系.

    作者:薛敏;王辉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胸腺嘧啶核苷磷酸酶的表达意义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 观察胸腺嘧啶核苷激酶(TP)与食管鳞状细胞癌(SCC)血管生成、细胞增殖、凋亡、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患者存活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使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66例SCC患者样本中TP的表达水平,并研究其与肿瘤血管、细胞增殖、凋亡、临床病理学特征和生存之间的关系.结果 多数病例肿瘤细胞中TP在胞核或胞质都有表达,但在远离肿瘤的正常上皮细胞中没有表达.TP高表达(H-TP)和TP低表达(L-TP)肿瘤中微血管密度(MVD)没有显著差异.H-TP癌症患者Ki-67标记的增殖细胞比例明显高于L-TP患者(P =0.022 2).H-TP癌症患者的凋亡指数(AI)要低于L-TP患者,但无显著差异(P=0.072 3).同时TP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侵袭模式有关(P=0.014 6),并与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40 8).H-TP患者(57%)的5年存活率低于L-TP患者(72%).结论 TP在促进SCC患者肿瘤生长中起到重要作用,代表了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能力,与患者的预后相关密切.

    作者:于伟勇;何敬东;陈小飞;喻晓娟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解剖型锁定钢板与锁定重建钢板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

    尺骨鹰嘴是肘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紧贴于皮下,在直接暴力作用下极容易发生骨折.过伸、扭转所致的尺骨鹰嘴骨折是肘部损伤中常见的类型,多见于成年人,约占肘关节周围骨折的10%[1],占全身骨折的1.17%[2].多数尺骨鹰嘴骨折波及半月状切迹关节面,属关节内骨折,任何残留的关节面不平整都会导致肘关节功能障碍.因此,准确复位和坚强固定是获得良好功能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对比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解剖型锁定钢板与重建钢板两种内固定方式的疗效,为临床选择理想的内固定方式提供依据.

    作者:张磊峰;郭猛;汪建;朱东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动脉僵硬度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近年来,老年糖尿病(DM)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病率逐年上升,以高体重、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的“四高”为主要特征,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也是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其危害在于有MS者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发病率显著高于非代谢综合征者[1-5].本文研究老年DM合并MS患者动脉僵硬度的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

    作者:陈一丁;姚伟峰;万惠;吴卫国;王雯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血pH值和乳酸水平判断心肺复苏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血pH值和乳酸水平对评估心肺复苏(CPR)术后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73例心脏骤停CPR后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终点为死亡或30 d内的严重缺氧性脑损伤.结果 61例患者达到终点.秩相关检查提示,年龄、入院时血乳酸、PH值水平与终点事件相关.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66岁(HR 6.15;95% CI1.50~25.24),高乳酸(>6.45 mmol/L)(HR6.71;95% CI1.76~25.65)、低pH值(<7.14)(HR7.17;95% CI 1.74 ~ 29.58)与终点有相关性;多变量分析表明年龄>66岁,入院时高乳酸,低pH值是独立的预测指标,三者联合预测终点事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41和1.0.结论 入院时满足3个参数(年龄>66岁,高乳酸、低pH值)对自主循环恢复患者预后不良的特异性为1.0.

    作者:于欣;王潇然;刘月英;邬志强;王永杰 刊期: 2013年第2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