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刺不同穴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尾神经电生理的影响

王朝辉;逄紫千;张娇娇;朱丹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尾神经, 神经电生理, 针刺
摘要:目的 探讨针刺不同穴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尾神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 6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糖尿病组、西药组、治疗1组、治疗2组和治疗3组.糖尿病组、西药组和治疗组采用STZ制作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模型,对照组以等剂量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腹腔注射平行进行实验.对照组和糖尿病组不予治疗,西药组予口服弥可保,治疗组予针刺治疗;各组分别于成模后2、4、8、12w测定尾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西药组和各治疗组尾神经MCV和SCV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3组疗效优于西药组、治疗l组和治疗2组,且治疗1组和治疗2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各治疗组尾神经MCV和SCV早期改善程度均优于晚期(P<0.05).结论 DPN的早期针刺治疗效果优于晚期治疗;背俞穴合体针治疗NPN能够调理脏腑功能,疏通经络气血,明显改善神经传导功能,是针刺治疗DPN的有效配伍方法.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广西壮族家系口腔黏膜细胞端粒长度的遗传模式

    目的 探讨广西地区壮族家系口腔黏膜脱落上皮细胞染色体端粒长度的遗传模式.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广西地区壮族家系口腔黏膜细胞相对端粒长度(TL),并进行家系内各代之间TL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1)口腔黏膜脱落上皮细胞染色体TL随年龄增大而缩短,即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2)男性TL明显长于女性TL(P<0.05);(3)TL的遗传度为70%,即家系中第一代TL对其子女TL的贡献为70%;(4)家系中第二代男性的TL同时呈现母系和父系遗传模式;女性的TL只显示母系遗传.结论 广西地区壮族家系子代的口腔黏膜细胞TL明显受亲代TL的影响,呈现明显的父系及母系遗传模式.

    作者:罗晓秋;吴华裕;罗桓;彭均华;刘承武;尹瑞兴;吕泽平;潘尚领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无创通气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56例老年AECOPD合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9例予以常规药物治疗与氧疗;研究组17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治疗后72 h监测心功能指标如左室射血分数(LVEF)、脑钠肽(BNP)及肺功能指标如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占预计值)、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的百分比(FEV1/FVC)、血气分析等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患者心肺功能指标较对照组均有改善(P<0.05).结论 NPPV可快速改善AECOPD合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的心肺功能,是一种简便、有效、安全、可行的治疗手段.

    作者:吴春风;王笑英;干泳华;韩玲;张睿花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生物活性的比较

    目的 比较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生物活性.方法 分离BMSCs,描绘生长曲线,进行成骨和成脂诱导鉴定;选取P3代细胞进行内皮化诱导,实验组为aFGF(10 ng/ml)+ VEGF(20 ng/ml),对照组为bFGF(10 ng/ml)+ VEGF(20ng/ml),诱导第15、21天进行CD31表达率和NO分泌量的检测.结果 原代细胞多为圆形和长梭形,呈集落样生长,P3代细胞均质性佳;P1、P3代细胞生长曲线为典型的“S”型,第2~5天为对数生长期;细胞成骨、成脂诱导染色均为阳性.内皮化诱导24 d,细胞呈典型的“铺路石”样,具备内皮细胞的摄取功能;CD31表达率和NO分泌量对照组均高于实验组,统计分析显示第15天差异具有显著性,第24天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诱导BMSCs分化为ECs的过程中,aFGF与bFGF功能相同,其生物活性略低,但相对稳定,而bFGF易受细胞代谢活动的影响.

    作者:孔根现;蒋知新;沙杭;张清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血尿酸水平在老年帕金森病患者中的临床诊疗价值

    帕金森病(PD)是一种神经功能退行性疾病,主要累及老年人群[1].PD会导致一系列肢体运动、认知记忆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2],患者甚至有自杀倾向[3].血尿酸(UA)水平在老年PD外周血中表达下降[4].本文旨在评估UA在老年PD中的诊疗意义.

    作者:王念;陈顺中;常华军;吴年宝;吴平;全亚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白蛋白水平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白蛋白(Al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心血管疾病(CVD)的相关性.方法 MHD患者80例,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定期检查hs-CRP,以正常参考值0.3 mg/dl为界分正常组和升高组;血常规测定血生化指标,分为Alb< 35 g/L组和Alb≥35 g/L组,影像学检查判断有无CVD.结果 hs-CRP升高组中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f)显著低于hs-CRP正常组(P<0.001,P<0.05),心血管发生率、死亡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1或P<0.05));Alb< 35 g/L组中hs-CPR水平显著高于Alb≥35 g/L组(P<0.001),而PA、Tf显著低于Alb≥35 g/L组(P <0.001,P <0.05),心血管发生率、死亡率明显高于Alb≥35 g/L组(170.59%,26.47%).结论 MHD患者存在慢性微炎症与营养不良,两者相互影响,是构成CVD发生的重要因素.

    作者:巩建华;徐倩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核心蛋白聚糖稳定转染CGTHW3细胞及鉴定

    目的 将构建完成的分泌型核心蛋白聚糖(DCN)真核表达载体稳定转染入人甲状腺乳头状癌CGTHW3细胞并进行鉴定.方法 脂质体介导分泌型DCN真核表达载体转染CGTHW3细胞,培养45 d并经过G418筛选.挑取细胞单克隆继续培养,待细胞融合达80%提取RNA进行逆转录,RT-PCR鉴定目的条带.结果 人分泌型DCN可稳定转染于CGTHW3细胞中,并可在细胞mRNA水平实现稳定表达.结论 成功建立携带有人分泌型DCN基因的CGTHW3细胞株,并实现了DCN在CGTHW3细胞的稳定表达.

    作者:吴雷;王玲玲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彩色多普勒检测老年乳腺浸润性癌患者阻力指数与术后组织中神经酰胺合酶、组织蛋白酶-D和Survivin表达的相关性

    肿瘤在生长过程中常出现不同基因和蛋白的变化;同时肿瘤的生长过程依赖肿瘤间质的血管生成,术前应用超声多普勒检测患者血流分级及相关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断肿瘤的生物学行为[1].临床上观察血流简便而无创的是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阻力指数(RI)[2].神经酰胺合酶(CERS)2、组织蛋白酶(Cath)-D和Survivin是乳腺癌中与预后相关的因子,对乳腺癌的血管生成有一定调节作用,对制订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本实验研究老年乳腺癌患者术前彩色多普勒检测的RI值与术后组织中CERS2、Cath-D和Survivin的关系.

    作者:薛敏;王辉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胸腺嘧啶核苷磷酸酶的表达意义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 观察胸腺嘧啶核苷激酶(TP)与食管鳞状细胞癌(SCC)血管生成、细胞增殖、凋亡、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患者存活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使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66例SCC患者样本中TP的表达水平,并研究其与肿瘤血管、细胞增殖、凋亡、临床病理学特征和生存之间的关系.结果 多数病例肿瘤细胞中TP在胞核或胞质都有表达,但在远离肿瘤的正常上皮细胞中没有表达.TP高表达(H-TP)和TP低表达(L-TP)肿瘤中微血管密度(MVD)没有显著差异.H-TP癌症患者Ki-67标记的增殖细胞比例明显高于L-TP患者(P =0.022 2).H-TP癌症患者的凋亡指数(AI)要低于L-TP患者,但无显著差异(P=0.072 3).同时TP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侵袭模式有关(P=0.014 6),并与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40 8).H-TP患者(57%)的5年存活率低于L-TP患者(72%).结论 TP在促进SCC患者肿瘤生长中起到重要作用,代表了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能力,与患者的预后相关密切.

    作者:于伟勇;何敬东;陈小飞;喻晓娟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正常糖耐量者胰岛α细胞和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功能的变化

    目的 探讨正常糖耐量者胰岛α细胞和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功能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 分别检测有家族史正常糖耐量者(FH+)40例、无家族史正常糖耐量者(FH-)55例空腹及左旋精氨酸(L-ARG)刺激后胰岛素(INS)、胰高血糖素(GC)及空腹游离脂肪酸(FFA)等指标.结果 (1)校正性别,年龄、BMI后,两组INS均2 min达分泌峰值,4 min开始下降,且FH+组峰倍数明显小于FH-组(P<0.05);(2)两组GC均2min达分泌峰值,4min开始下降.FGC和峰值倍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遗传背景下,2型糖尿病发生主要源于β细胞的功能下降.

    作者:初开秋;张少燕;杨爱华;王颜刚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方案联合榄香烯乳治疗初治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评价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AG)方案联合榄香烯乳治疗初治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老年AML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HAG方案治疗,治疗组采用HAG方案联合榄香烯乳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的完全缓解率为26.3%,总有效率为65.8%;治疗组的完全缓解率为35.9%,总有效率为82.1%;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血液系统及非血液系统毒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AG联合榄香烯乳方案治疗初治老年AML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作者:张英辉;孟杰;何二霞;孙川;李永富;王莹莹;卓曼云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统计,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约3.66亿,估计2030年将增至5.52亿,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其中2型糖尿病(T2DM)占95%以上[1].T2DM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疾病,是由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复杂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的,遗传因素在发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近年来随着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结果的相继报道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技术的发展,至今已发现上百个常见基因变异与T2DM密切相关,但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能完全阐明.因此,利用高通量、高效率、低成本、操作简便的SNP分析技术发现糖尿病易感基因并对其深入研究,为T2DM的早期预测以及寻找新的临床治疗靶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琰;刘桂锋;吴玫;张桂珍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锥颅血肿引流术微创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对血清IL-6、hs-CRP和NSE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锥颅血肿引流术微创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对血清IL-6、hs-CR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该院2011年2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73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开颅手术和锥颅血肿引流术;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治疗前、1 w后的意识状态(采用Glasgow昏迷量表评分),治疗3d、1 w和1个月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NIHSS评分)、残留血肿体积、血清白介素(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NSE,治疗1个月后的预后情况(采用Glasgow结局量表评分)并随访术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1 w后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除治疗3d后的NIHSS评分,治疗后的NIHSS评分和残留血肿体积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 w后的IL-6、hs-CRP和NS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7.78%vs.5.41%,P<0.05),具体并发症上脑疝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治疗1个月后的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锥颅血肿引流术微创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的预后并降低血清炎症和NSE水平.

    作者:史进;齐平建;刘建生;于东;王华民;及时雨;李钦涛;沈凤彪;付浩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Caspase-3的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

    目的 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神经元Caspase-3的表达及细胞凋亡指数的动态变化.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模型组又分为脑缺血再灌注后0,0.5,2,6,24,72,120h7个亚组.采用4-VO阻断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及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TUNEL染色)分别观察大脑海马CA1区神经元Caspase-3的表达及细胞凋亡指数.结果 假手术组海马CA1区神经元Caspase-3蛋白有少量表达.和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在脑缺血再灌注后0h、0.5h海马CA1区神经元Caspase-3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再灌注后2h开始升高(P<0.05)、24 h达高峰(P<0.05),之后逐渐下降,再灌注后120 h仍高于假手术组(P<0.05).细胞凋亡指数的变化趋势与Caspase-3的表达变化相一致.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可诱导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进而导致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在脑缺血再灌流损伤中呈动态过程,是神经细胞死亡的重要形式.

    作者:高维娟;张霞;刘莎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老年盆腔器官脱垂患者阴道封闭术后生活质量

    目前,老年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数量随着国内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而增多,患者多伴有盆底功能障碍,以阴道及排尿困扰症状为主,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因此,对于老年患者行盆底重建或阴道封闭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文调查行阴道封闭术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敏感性的关系

    目的 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42例接受铂类药物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VDR基因多态性,比较不同基因型对化疗敏感性的影响.结果 化疗有效组Bsm1位点bb、Bb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90.0%、10.0%;无效组分别为95.5%、4.5%.化疗有效组Apa1位点aa、Aa+ AA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45.0%、55.0%;无效组分别为40.9% 、59.1%.化疗有效组Taq1位点Tt、TT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10.0%、90.0%;无效组分别为4.5%、95.5%.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VDR基因Bsm1、Apa1、Taq1位点多态性与GP/GC方案化疗敏感性之间无相关.

    作者:刘静波;杨雁鸿;周文文;唐利娟;侯燕燕;潘福栋;张丽娇;程少会;彭勇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手术治疗对脑外伤合并骨折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水平的影响

    脑外伤(BI)患者合并骨折在临床较为常见,与单纯骨折病患相比,此类病患骨折愈合的速度显著加快,且骨痂形成较为明显,而骨折发生延迟愈合以及不愈合现象均显著减少,部分病患关节周及肌肉位置可见异位骨化[1].有学者研究表明[2],多类生长因子可能和骨折的加速愈合紧密相关,然而其具体机制却尚未清楚.本文主要通过检测BT合并骨折患者血清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Ⅱ水平,探讨其和骨折愈合的联系.

    作者:张立沼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柚皮甙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柚皮甙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柚皮甙低,中,高剂量组.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引起心肌缺血,放松丝线给予再灌注的方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柚皮甙低,中,高剂量组,于灌胃60 min后行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并监测其心律失常发生率.于再灌注结束后取心肌组织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血清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柚皮甙三个不同剂量组大鼠心律失常发生率、血清中CK、LDH活性和心肌组织中MDA含量降低(P<0.05,P<0.01),血清中CAT、心肌组织中GSH-PX和SOD活性升高(P<0.01),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明显减轻.结论 柚皮甙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具有保护作用,与其抗氧化活性、减轻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病理改变有关.

    作者:刘丹;孙品兰;杨建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化疗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血糖代谢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恶性肿瘤的发病呈上升趋势.对于身体不允许手术、全身转移及多发病灶的晚期肿瘤患者,化疗是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的主要治疗方式.然而化疗在发挥疗效的同时,其毒副反应会造成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故如何预防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是临床越来越关注的焦点之一[1],因高血糖与胰岛素抵抗会对肿瘤微环境进行破坏,从而影响化疗疗效.本文拟探讨化疗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血糖代谢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作者:肖云琴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DC-CIK细胞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的疗效

    原发性肝癌(HCC)是全球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我国HCC的比例占全球约55%[1].手术切除是治疗肝癌的首选手段,但由于发病隐匿,早诊早治困难,大多患者就诊时已为中晚期,失去了手术切除的机会,手术切除率仅为10% ~30%[2].我院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DC-CIK自体免疫细胞治疗HCC,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王哲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JAK/STAT、SOCS信号转导通路与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

    酪氨酸蛋白激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途径是细胞因子信号转导的重要途径之一,不仅参与炎症反应,同时也与氧化应激、细胞损伤、凋亡等密切相关[1].研究表明JAK/STAT信号通路及其负调控因子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子(SOCS)与动脉样硬化(AS)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2].本文就JAK/STAT信号通路及负调控因子SOCS与AS发生、发展及防治作一综述.

    作者:陈浩;苏伟;龚少愚;李七一;陆曙 刊期: 2013年第2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