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白蛋白水平的相关性

巩建华;徐倩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 超敏C-反应蛋白, 白蛋白, 炎症, 营养不良
摘要: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白蛋白(Al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心血管疾病(CVD)的相关性.方法 MHD患者80例,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定期检查hs-CRP,以正常参考值0.3 mg/dl为界分正常组和升高组;血常规测定血生化指标,分为Alb< 35 g/L组和Alb≥35 g/L组,影像学检查判断有无CVD.结果 hs-CRP升高组中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f)显著低于hs-CRP正常组(P<0.001,P<0.05),心血管发生率、死亡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1或P<0.05));Alb< 35 g/L组中hs-CPR水平显著高于Alb≥35 g/L组(P<0.001),而PA、Tf显著低于Alb≥35 g/L组(P <0.001,P <0.05),心血管发生率、死亡率明显高于Alb≥35 g/L组(170.59%,26.47%).结论 MHD患者存在慢性微炎症与营养不良,两者相互影响,是构成CVD发生的重要因素.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胃镜检查436例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急症,患者出现呕血和(或)黑便症状,可伴有头晕、面色苍白、心率增快、血压降低等周围循环衰竭征象[1].胃镜检查是目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定性、定位诊断的首选手段.本文旨在分析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胃镜检查的疗效.

    作者:张海燕;黄绍刚;王静;黄穗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核心蛋白聚糖稳定转染CGTHW3细胞及鉴定

    目的 将构建完成的分泌型核心蛋白聚糖(DCN)真核表达载体稳定转染入人甲状腺乳头状癌CGTHW3细胞并进行鉴定.方法 脂质体介导分泌型DCN真核表达载体转染CGTHW3细胞,培养45 d并经过G418筛选.挑取细胞单克隆继续培养,待细胞融合达80%提取RNA进行逆转录,RT-PCR鉴定目的条带.结果 人分泌型DCN可稳定转染于CGTHW3细胞中,并可在细胞mRNA水平实现稳定表达.结论 成功建立携带有人分泌型DCN基因的CGTHW3细胞株,并实现了DCN在CGTHW3细胞的稳定表达.

    作者:吴雷;王玲玲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牛磺酸抑制高脂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致兔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学改变

    目的 研究牛磺酸拮抗高血脂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所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学改变.方法 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33只随机分成三组,分别给予腹主动脉球囊损伤、2%蛋氨酸高脂饲料和(或)牛磺酸饲料,以正常饲养的兔作为对照.分别于实验的第0,2,12周采血化验,并于实验的第12周处死白兔取腹主动脉标本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干预组Hcy、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模型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然而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降低却有显著差异(P<0.05).光镜下干预组的粥样斑块面积、内膜厚度百分比、弹力纤维密度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透射电镜下模型组兔子腹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线粒体和内质网显著增生,线粒体肿胀呈空泡状,溶酶体吞噬脂肪,细胞核皱缩,染色质边集,内皮细胞及胶原纤维增生.干预组以上病变明显减轻.结论 牛磺酸作为一种内源性的细胞防护物质,虽然不能降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但是可以通过抑制内皮增生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降血脂以及抗氧化应激从而拮抗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王勇;袁吉祥;王磊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原代骨肉瘤细胞培养及药敏实验

    目的 探讨骨肉瘤组织制备单细胞悬液进行原代骨肉瘤细胞培养及其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应用四种化疗药物观察对原代骨肉瘤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进程的变化,电子显微镜检测亚细胞结构改变.结果 MTT结果显示氨甲喋呤、紫杉醇对原代骨肉瘤细胞敏感性较强,而顺铂、异环磷酰胺相对敏感性稍差,流式细胞仪结果,G0/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G2/M期细胞相对增多.电子显微镜下显示,细胞核染色质趋边、凝集,可见凋亡小体改变.结论 化疗前进行骨肉瘤细胞药物敏感性实验,对于提高骨肉瘤的治疗效果、减少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避免多药耐药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程海光;李超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血压分析

    高血压是血管性痴呆(VD)的一种常见高危发病因素,本文采用血压的24 h动态监测,分析血压的昼夜节律以及血压负荷等变化,了解血压水平与VD之间的关系情况,进而评估高血压在VD发病中的危险程度.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搜集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间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VD合并高血压患者61例,作为VD组,同时选择同期入院的单纯高血压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高血压患者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VD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2002“诊断标准草案”[2],VD组男34例,女27例子,年龄61 ~ 85(平均73.5)岁;对照组男30例,女30例,年龄60~86(平均72.6)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血压情况相比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尹璐;曲妍;康晓新;赵宇;张艳蕉;刘宏斌;孙兴元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老年盆腔器官脱垂患者阴道封闭术后生活质量

    目前,老年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数量随着国内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而增多,患者多伴有盆底功能障碍,以阴道及排尿困扰症状为主,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因此,对于老年患者行盆底重建或阴道封闭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文调查行阴道封闭术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新疆不同民族老年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的预后因素

    目的 通过评价内分泌疗法及内分泌联合TURP治疗新疆老年前列腺癌(PCa)的疗效并分析其主要预后因素,为老年PCa患者姑息性治疗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55例老年(≥70岁)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对各临床病理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log-rank检验),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治疗组的3年癌症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内分泌治疗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ET+ TURP) 78.9%、单一内分泌治疗组57%(P=0.059),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患者的3年癌症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71.6%和51.3% (P =0.062).单因素分析结果示:患者确诊时年龄、ECOG体力状况(EPS)评分、直肠指检情况、肿瘤TNM分期、Gleason分级、ALP、HGB水平对老年前列腺癌预后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示,年龄、TNM分期、Gleason分级、HGB是影响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 患者确诊时年龄、TNM分期、Gleason分级、HGB水平是影响老年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的独立预后因素,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PCa患者之间无明显生存差异.接受ET治疗患者加TURP时可改善PCa所致的尿路梗阻症状,对生存率无负面影响.

    作者:赵化荣;热合曼·衣明;胡尔西旦·尼牙孜;刘攀;包永星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彩色多普勒检测老年乳腺浸润性癌患者阻力指数与术后组织中神经酰胺合酶、组织蛋白酶-D和Survivin表达的相关性

    肿瘤在生长过程中常出现不同基因和蛋白的变化;同时肿瘤的生长过程依赖肿瘤间质的血管生成,术前应用超声多普勒检测患者血流分级及相关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断肿瘤的生物学行为[1].临床上观察血流简便而无创的是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阻力指数(RI)[2].神经酰胺合酶(CERS)2、组织蛋白酶(Cath)-D和Survivin是乳腺癌中与预后相关的因子,对乳腺癌的血管生成有一定调节作用,对制订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本实验研究老年乳腺癌患者术前彩色多普勒检测的RI值与术后组织中CERS2、Cath-D和Survivin的关系.

    作者:薛敏;王辉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针刺不同穴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尾神经电生理的影响

    目的 探讨针刺不同穴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尾神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 6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糖尿病组、西药组、治疗1组、治疗2组和治疗3组.糖尿病组、西药组和治疗组采用STZ制作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模型,对照组以等剂量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腹腔注射平行进行实验.对照组和糖尿病组不予治疗,西药组予口服弥可保,治疗组予针刺治疗;各组分别于成模后2、4、8、12w测定尾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西药组和各治疗组尾神经MCV和SCV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3组疗效优于西药组、治疗l组和治疗2组,且治疗1组和治疗2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各治疗组尾神经MCV和SCV早期改善程度均优于晚期(P<0.05).结论 DPN的早期针刺治疗效果优于晚期治疗;背俞穴合体针治疗NPN能够调理脏腑功能,疏通经络气血,明显改善神经传导功能,是针刺治疗DPN的有效配伍方法.

    作者:王朝辉;逄紫千;张娇娇;朱丹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血pH值和乳酸水平判断心肺复苏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血pH值和乳酸水平对评估心肺复苏(CPR)术后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73例心脏骤停CPR后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终点为死亡或30 d内的严重缺氧性脑损伤.结果 61例患者达到终点.秩相关检查提示,年龄、入院时血乳酸、PH值水平与终点事件相关.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66岁(HR 6.15;95% CI1.50~25.24),高乳酸(>6.45 mmol/L)(HR6.71;95% CI1.76~25.65)、低pH值(<7.14)(HR7.17;95% CI 1.74 ~ 29.58)与终点有相关性;多变量分析表明年龄>66岁,入院时高乳酸,低pH值是独立的预测指标,三者联合预测终点事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41和1.0.结论 入院时满足3个参数(年龄>66岁,高乳酸、低pH值)对自主循环恢复患者预后不良的特异性为1.0.

    作者:于欣;王潇然;刘月英;邬志强;王永杰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Friedman家庭评估模式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社区护理中的应用

    研究显示症状急性加重是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疾病状态及死亡率的主要因素,也是导致COPD患者健康状况下降及医疗费用增加的主要原因[1].COPD患者病情反复急性加重、住院与病人依从性是否良好有很大关系[2].而相关资料显示COPD患者家庭对疾病相关知识及康复技能欠缺,家庭护理带有随意性和盲目性导致患者的依从性较差[3],因此有必要强化从医院到社区对COPD患者的连续干预,使其长期坚持摒弃不健康的行为,采纳健康的行为方式.本文拟观察Friedman家庭评估模式对稳定期COPD患者实施家庭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

    作者:胡素君;贺潇影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髓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及其疗效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心血管常见疾病,其形成是多因素参与的病理生理过程[1].新近的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显著增高,血清CysC在冠心病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是不良心血管事件危险的一个强预测因子[2].髓过氧化物酶(MPO)是系统炎症和氧化应激的标志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会释放大量的MPO,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大株红景天具有改善心肌微循环的作用,本实验观察使用该药后患者血清CysC、MPO活性的改变及对患者心绞痛的发作和心电图的影响.

    作者:张普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生物活性的比较

    目的 比较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生物活性.方法 分离BMSCs,描绘生长曲线,进行成骨和成脂诱导鉴定;选取P3代细胞进行内皮化诱导,实验组为aFGF(10 ng/ml)+ VEGF(20 ng/ml),对照组为bFGF(10 ng/ml)+ VEGF(20ng/ml),诱导第15、21天进行CD31表达率和NO分泌量的检测.结果 原代细胞多为圆形和长梭形,呈集落样生长,P3代细胞均质性佳;P1、P3代细胞生长曲线为典型的“S”型,第2~5天为对数生长期;细胞成骨、成脂诱导染色均为阳性.内皮化诱导24 d,细胞呈典型的“铺路石”样,具备内皮细胞的摄取功能;CD31表达率和NO分泌量对照组均高于实验组,统计分析显示第15天差异具有显著性,第24天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诱导BMSCs分化为ECs的过程中,aFGF与bFGF功能相同,其生物活性略低,但相对稳定,而bFGF易受细胞代谢活动的影响.

    作者:孔根现;蒋知新;沙杭;张清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前列腺增生合并高血压患者术后血压水平

    前列腺增生与高血压都是老年男性常见病,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亦称前列腺肥大,引起的排尿困难、尿潴留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临床流行病学显示,60岁以上约25%的BPH患者同时合并高血压,高血压是BPH发生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1].本文回顾分析BPH合并高血压患者行前列腺切除术后血压变化情况.

    作者:刘秉成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人参皂苷Rb1对SweAPP-SK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 观察人参皂苷Rb1对SweAPP-SK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Rb1处理SweAPP-SK细胞,用MTT分析、酶联免疫分析和流式细胞术观察Rb1对SweAPP-SK细胞增殖、Aβ分泌量、细胞活性氧(ROS)水平和Ca2+水平的影响.结果 较SK-N-SH细胞,SweAPP-SK细胞增殖明显延迟,细胞ROS及Ca2+水平增加.用Rb1处理SweAPP-SK细胞后,细胞增殖加快,细胞外Aβ40浓度明显降低,细胞ROS及Ca2+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Rb1对SweAPP-SK细胞有保护作用,该保护作用的发挥可能与其能减少Aβ分泌及降低细胞内ROS和Ca2+水平有关.

    作者:杨玲玲;孙高英;郝建荣;魏玉平;郭元芳;崔行;毕文祥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方法 从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人选的血液透析患者76例,同时纳入15例健康人为对照,收集人口学资料、相关的临床和生化学资料,透析前后NGAL与相关性指标,NGAL与其相关性分析,评估NGAL水平与相关性指标的关系.结果 糖尿病(DM)组的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尿酸(UA)、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DM组的BMI指数、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GLU)均高于对照组(t=2.243、8.933、3.042,P<0.05);DM组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为(190.6±48.7)%,非DM组为(138.5±41.6)%,两组差异显著(t=8.911,P<0.05);vWF水平与性别比、年龄、病程、BMI指数、TC、TG、UA、HbA1c、尿蛋白肌酐比值(ACR)无相关性(P>0.05);CHD组的vWF为(198.4±63.5)%,非CHD组为(181.8±50.6)%,两亚组差异显著(t=2.239,P<0.05).结论 老年T2DM患者的vWT水平有明显升高,且其变化与CHD存在一定的关系.

    作者:刘亚军;侯健红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休闲养老社区的护理人力资源问题及对策

    休闲养老社区在国内称之为“老年人住宅”,美国等西方国家称之为“Senior Living”[1].系统、规模化、以休闲娱乐为主导的老龄社区称为休闲养老社区.目前,聚集性的养老城、异地休闲养老社区已经成为养老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像美国的太阳城、日本的港北新城、荷兰的弗莱德利克斯堡.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选择老龄社区和休闲养老的老人越来越多,跨国休闲养老已成为一种时尚[2-4].在新建成的休闲养老社区人群中,健康老人是多数,也有少部分需要介护和介助的老人.健康老人看重的是养老社区的休闲娱乐功能,重视精神层面的享受,而对于需要照护性服务的老人,医疗和护理设施是否完善是保障老人安心养老的重要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成熟的休闲养老社区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也受到老人渐进性自理能力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作者:邓仁丽;段佳忠;黄议;伍彩红;万霞;孙丽丽;侯维维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老年性聋的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及其前景展望

    老年性聋是指因年龄的增长,听觉器官随同身体其他组织器官一起所发生的缓慢进行性听觉性老化过程,并出现听力减退的生理现象.老年性聋是外周听觉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联合降低衰变的结果,听力减退常从高频开始,逐渐向低频区扩展.老年性聋相关常规治疗效果不明显,而近年提出的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为老年性聋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

    作者:任红苗;王宜南;陈继川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DC-CIK细胞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的疗效

    原发性肝癌(HCC)是全球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我国HCC的比例占全球约55%[1].手术切除是治疗肝癌的首选手段,但由于发病隐匿,早诊早治困难,大多患者就诊时已为中晚期,失去了手术切除的机会,手术切除率仅为10% ~30%[2].我院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DC-CIK自体免疫细胞治疗HCC,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王哲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心肌梗死后综合征1例

    心肌梗死后综合征(PMIS)也称Dressler综合征,是由Dressler在1956年首先描述的,心肌梗死后出现的以发热、心包炎、胸膜炎、肺炎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主要出现在梗死后的2~11 w,少数也可表现为数日.随着溶栓、冠脉介入等再灌注治疗的开展,坏死心肌面积的减少,其发生率已明显下降.本文报道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溶栓介入治疗(PCI)术后出现的心包及胸腔积液的患者.

    作者:刘洋;周雯倩;郝守艳;郑杨 刊期: 2013年第2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