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普
目的 探讨鹿茸多肽对辐射诱导大鼠腹部脊髓神经细胞凋亡后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腹部脊髓神经细胞进行下列分组实验:对照组(A组),辐射(2 Gy)组(B组),辐射(2 Gy)+ NGF(20 ng/ml)组(C组),辐射(2 Gy)+鹿茸多肽(400 mg/ml)组(D组).应用2 Gy辐射诱导大鼠腹部脊髓神经细胞凋亡后,通过RT-PCR和Western印迹观察caspase-3表达情况.结果 B组caspase-3表达上调,D组表达量降低,D组和C组均接近A组的表达量.结论 鹿茸多肽使辐射诱导大鼠腹部脊髓神经细胞凋亡后caspase-3表达下降,说明鹿茸多肽具有抑制辐射诱导大鼠腹部脊髓神经元凋亡的作用.
作者:王旭凯;李振华;赵宇;王英;冷向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和髋关节疾病的重要方法,不仅能有效解除关节疼痛,而且能改善髋关节的活动能力.由于老年患者多数合并基础疾病,所以针对老年人的特点,运用领导周期生命理论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措施,对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预防并发症及改善老年患者晚年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吴俊晓;郭晓萱;李红玉;孙培阴 刊期: 2013年第24期
尺骨鹰嘴是肘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紧贴于皮下,在直接暴力作用下极容易发生骨折.过伸、扭转所致的尺骨鹰嘴骨折是肘部损伤中常见的类型,多见于成年人,约占肘关节周围骨折的10%[1],占全身骨折的1.17%[2].多数尺骨鹰嘴骨折波及半月状切迹关节面,属关节内骨折,任何残留的关节面不平整都会导致肘关节功能障碍.因此,准确复位和坚强固定是获得良好功能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对比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解剖型锁定钢板与重建钢板两种内固定方式的疗效,为临床选择理想的内固定方式提供依据.
作者:张磊峰;郭猛;汪建;朱东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正常糖耐量者胰岛α细胞和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功能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 分别检测有家族史正常糖耐量者(FH+)40例、无家族史正常糖耐量者(FH-)55例空腹及左旋精氨酸(L-ARG)刺激后胰岛素(INS)、胰高血糖素(GC)及空腹游离脂肪酸(FFA)等指标.结果 (1)校正性别,年龄、BMI后,两组INS均2 min达分泌峰值,4 min开始下降,且FH+组峰倍数明显小于FH-组(P<0.05);(2)两组GC均2min达分泌峰值,4min开始下降.FGC和峰值倍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遗传背景下,2型糖尿病发生主要源于β细胞的功能下降.
作者:初开秋;张少燕;杨爱华;王颜刚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疏肝健脾方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组织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MAPK)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疏肝健脾方药抗NASH的作用机制.方法 72只SPF级SD雄性大鼠,适应性喂养1 w,随机分为8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NASH大鼠实验模型;造模同时,各用药组分别灌服高、低剂量的疏肝方、健脾方和疏肝健脾合方进行干预.16w后处死大鼠,检测血脂、肝脂和肝功能;HE和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肝组织p388MAPK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小叶结构模糊,脂滴大量沉积,肝细胞肿胀,小叶内、汇管区炎细胞浸润.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肝组织TC、甘油三酯(TG)及p38MAPK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用药组大鼠血脂、肝脂、肝组织p38MAPK mRNA和蛋白表达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P<0.01).结论 疏肝健脾方药能够下调肝组织p38MAPK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p38MAPK可能是疏肝健脾治法方药抗NASH的有效作用靶点之一.
作者:王洪;杨钦河;何秀敏;徐拥建;张玉佩;杨雪松;韩莉;冯高飞;王文晶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在该院接受经颅多普勒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VBI患者和健康正常人椎动脉血流的检查资料.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血管及血流参数比较有明显差异(均P <0.05).两组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血流速度比较有明显差异(均P<0.05).两组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阳性53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阳性74例,彩超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检出阳性81例,彩超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明显高于两种方法单独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应用对VBI的诊断具有无创、方便及易于早期发现等优点,两种方法可以互补,防止漏诊或误诊.
作者:钱岚;王晖;王武;王玉凤 刊期: 2013年第24期
脑出血起病急骤,病情凶险,致死、致残率高,常遗留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等功能障碍.现代康复医学研究证实,康复介入能够促进功能恢复,改善后遗症[1].但对于康复介入的时机,一直存在着分歧和争议,尤其对于老年患者.本研究旨在探讨康复介入时间不同对老年脑出血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马征;孙雅菲;康玲伶;房铭辉 刊期: 2013年第24期
养老机构日益增多.由于某些原因,许多老年人不得不选择在养老机构安享晚年.虽然在对老年人的照料及具体健康方面已有较大改善,但在缺少家庭温馨及心理关怀的情况下,老年人心理问题亟待解决[1,2].本文通过对养老机构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影响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从而提出相关建议.为改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提供依据,同时引起社会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关注,使养老事业更好地发展.
作者:李春瑶;孙来龙;臧丽;薛慧 刊期: 2013年第24期
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机制并不完全清楚,尤其在药物治疗上有局限性[1,2].有研究显示,扩张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能有效地增加动脉血流量,增加心肌的供血量,使心肌的收缩力增加,改善心功能.同时,氧化樟脑可以改善机体抗氧化及抗损伤的能力[3].本实验关注氧化樟脑佐治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IL-8、IL-12和IL-18水平的影响.
作者:贾秋颖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不同分期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K-L分期方法分为四期,每期20例,分别采用关节镜下清理术及关节镜下清理联合康复治疗两种治疗方案.对比研究不同分期患者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变化.结果 术后6个月不同分期患者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VAS显著降低.其中一期和二期患者关节功能较术前的改善为显著.关节镜下清理联合康复治疗组对于一期和二期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关节镜下清理组,三期和四期患者两种治疗方案效果无明显差异.结论 两种治疗方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都能取碍良好的治疗效果.关节镜下清理联合康复治疗方案对于一期和二期患者效果更佳.
作者:梁斌;王华军;王青月;张江礼;李锋;聂喜增 刊期: 2013年第24期
据统计,美国2010年有191 533例前列腺癌(PCa)新发病例和26 329例死亡病例,超过肺癌,居男性肿瘤之首[1].占男性死亡原因的第二位.近十年来,PCa在我国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发病率增长快的肿瘤之一[2].PCa分为激素依赖性PCa(HDPC)和激素非依赖性PCa(HIPC),原发性的PCa几乎都是典型的HDPC,雄激素是其关键性的生长因子.随着PCa病程的进展,所有的HDPC都会转变成HIPC,终死于HIPC,这是PCa发展的终形式和必然结果[3].本文对PCa的分类及HIPC的发病机制研究进行回顾性综述.
作者:朱圣生;刘向云;孙祖越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六味补气胶囊对肺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和MMP-9、MMP-12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烟熏加脂多糖(LPS)气管滴入法建立COPD肺气虚证实验动物模型,设预防和治疗两期实验.将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预防期正常对照组、预防期模型组、预防组、治疗期正常对照组、治疗期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苏木素-伊红(HE)、阿尔辛蓝-过碘酸shicff氏反应(AB-PAS)及Van Gieson苦味酸酸性复红法(V.G)染色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半定量图像分析测量支气管黏膜上皮杯状细胞面积占上皮面积百分比、支气管胶原纤维面积与基底膜周长比值,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肺组织MMP-9、MMP-12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预防期模型组和治疗期模型组支气管黏膜上皮内黏液化生明显增多,支气管黏膜上皮杯状细胞面积占上皮面积百分比增大(P<0.01),胶原纤维增多,胶原纤维面积与基底膜周长比值增大(P<0.01),MMP-9、MMP-12在肺组织中高表达(P<0.01);与模型组比较,预防组和治疗组支气管黏膜上皮内黏液化生明显减低,支气管黏膜上皮杯状细胞面积占上皮面积百分比显著降低(P<0.01),胶原纤维增生不明显或减少,胶原纤维面积与基底膜周长比值降低(P<0.01或P<0.05);肺组织中MMP-9、MMP-12表达降低(P<0.05).结论 六味补气胶囊可抑制支气管黏膜上皮杯状细胞化生,胶原纤维增生,降低肺组织MMP-9、MMP-12表达,对COPD肺气虚证模型大鼠气道重塑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作者:吕磊;王成阳;刘向国;彭青和;王婕琼;季乔雪;鹿林;李泽庚 刊期: 2013年第24期
原发性肝癌(HCC)是全球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我国HCC的比例占全球约55%[1].手术切除是治疗肝癌的首选手段,但由于发病隐匿,早诊早治困难,大多患者就诊时已为中晚期,失去了手术切除的机会,手术切除率仅为10% ~30%[2].我院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DC-CIK自体免疫细胞治疗HCC,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王哲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围术期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态评估Ⅱ评分系统(APACHEⅡ)动态评分对老年肝胆外科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老年肝胆病患者,分析患者APACHEⅡ评分变化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存活与死亡患者术前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1、3、7d存活组评分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存活患者中,术后1 dAPACHEⅡ评分高,术后3d次之,术后7d评分下降,但仍高于术前(P<0.05);无并发症、轻度、重度并发症组患者术前评分无差异,术后1、3d评分差异显著(P<0.05);无并发症组手术前后评分变化幅度明显低于轻度及重度并发症组(P<0.05);随着APACHEⅡ评分变化幅度的增大,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 肝胆外科老年患者术后APACHEⅡ评分可作为临床早期干预的预警值.
作者:王仲 刊期: 2013年第24期
老年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是临床上复杂、危险的心血管疾病之一[1,2].由于其发病突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而延误治疗.急性期若不及时治疗,早期病死率达每小时1%[1].本文拟对老年AAD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老年AAD患者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60 ~85[平均(66.2±8)]岁.诊断标准符合我国《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和腔内隔绝术应用指南》[3].按De Bakey法分型:Ⅰ型12例,Ⅱ型3例,Ⅲ型5例.原有高血压史16例,糖尿病史8例,脑卒中史5例,混合型高脂血症史6例,冠心病史10例,肾功能不全史6例.
作者:李建平;付细娥;饶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指每晚平均7h睡眠过程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次数≥30次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h并伴有嗜睡等临床症状.OSAS可导致和(或)加重高血压,与高血压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OS-AS和高血压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作者:解思涛;杨军;许蕾;李文鹏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前,老年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数量随着国内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而增多,患者多伴有盆底功能障碍,以阴道及排尿困扰症状为主,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因此,对于老年患者行盆底重建或阴道封闭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文调查行阴道封闭术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胸腺嘧啶核苷激酶(TP)与食管鳞状细胞癌(SCC)血管生成、细胞增殖、凋亡、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患者存活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使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66例SCC患者样本中TP的表达水平,并研究其与肿瘤血管、细胞增殖、凋亡、临床病理学特征和生存之间的关系.结果 多数病例肿瘤细胞中TP在胞核或胞质都有表达,但在远离肿瘤的正常上皮细胞中没有表达.TP高表达(H-TP)和TP低表达(L-TP)肿瘤中微血管密度(MVD)没有显著差异.H-TP癌症患者Ki-67标记的增殖细胞比例明显高于L-TP患者(P =0.022 2).H-TP癌症患者的凋亡指数(AI)要低于L-TP患者,但无显著差异(P=0.072 3).同时TP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侵袭模式有关(P=0.014 6),并与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40 8).H-TP患者(57%)的5年存活率低于L-TP患者(72%).结论 TP在促进SCC患者肿瘤生长中起到重要作用,代表了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能力,与患者的预后相关密切.
作者:于伟勇;何敬东;陈小飞;喻晓娟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白蛋白(Al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心血管疾病(CVD)的相关性.方法 MHD患者80例,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定期检查hs-CRP,以正常参考值0.3 mg/dl为界分正常组和升高组;血常规测定血生化指标,分为Alb< 35 g/L组和Alb≥35 g/L组,影像学检查判断有无CVD.结果 hs-CRP升高组中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f)显著低于hs-CRP正常组(P<0.001,P<0.05),心血管发生率、死亡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1或P<0.05));Alb< 35 g/L组中hs-CPR水平显著高于Alb≥35 g/L组(P<0.001),而PA、Tf显著低于Alb≥35 g/L组(P <0.001,P <0.05),心血管发生率、死亡率明显高于Alb≥35 g/L组(170.59%,26.47%).结论 MHD患者存在慢性微炎症与营养不良,两者相互影响,是构成CVD发生的重要因素.
作者:巩建华;徐倩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应用实时心肌超声造影(RTMCE)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梗死区域心肌微循环灌注,比较药物治疗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介入(PCI)疗效.方法 AMI后3~28 d的患者10例为药物治疗组,20例为PCI组,分别于治疗前后1个月行实时心肌超声造影,观察治疗前后各指标的比值即心肌血流量储备值的变化,并观察治疗1个月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结果 药物治疗组治疗前后心肌灌注显像时间无差异(P>0.05),造影计分指数CSI为[(1.63±0.25) vs(1.58±0.17),P>0.05];心肌血流量(A、β)分别为[(1.01±0.27)、(1.39±0.15) vs(1.07±0.15)、(1.44±0.28),P>0.05],但A.β治疗前后[(1.45±0.54) vs(1.56±0.52),P<0.05].PCI组术后心肌灌注时间缩(P<0.01),CSI为[(1.50±0.39)vs(1.72±0.17),P<0.01];A、β分别为[(1.09±0.25)、(1.38±0.27)vs(1.51±0.33)、(1.66±0.23),P<0.01],A·β分别为[(2.88±0.9)vs(1.56±0.63),P<0.01].两组治疗1个月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MCE可定性、定量评价心肌微循环灌注,PCI可有效改善AMI后3~28 d患者心肌微循环灌注,但小样本短期观察对比药物治疗PCI无明显临床获益.
作者:吴艳晴;徐尚华;钟文亮 刊期: 2013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