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晓;郭晓萱;李红玉;孙培阴
神经毒素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是目前唯一被公认的可以诱发人类及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及小鼠帕金森病(PD)症状的合成毒素[1,2],诱导的动物模型在神经化学、行为学和组织病理学上的变化非常接近于临床上PD病人.PD的发病与遗传、环境因素、感染、衰老、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及神经生长因子缺乏等有关,是多种机制协同作用的结果[3].
作者:马晓伟;李晓丽;张忠霞;王铭维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针灸联合中药透敷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 将该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67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下肢关节中药透敷治疗,仅观察组加用针灸治疗;分析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3个月的下肢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量表评价)、步行能力(采用功能性步行分类FAC)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髋关节及膝关节活动度(采用L-ROM测量),两关节前屈、后伸的肌力(采用L-FORCE评定)及肌张力(采用L-STIFF评定)水平.结果 除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的FAC评分和髋关节的后伸肌张力外,两组的Fugl-Meyer评分、FAC评分和Barthel指数及髋关节和膝关节的活动度、张力和肌张力水平均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以上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除两关节的肌张力低于对照组外(P<0.05),其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针灸联合中药透敷治疗可提高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关节活动度、肌力并降低肌张力.
作者:张彪;刘煜 刊期: 2013年第24期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统计,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约3.66亿,估计2030年将增至5.52亿,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其中2型糖尿病(T2DM)占95%以上[1].T2DM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疾病,是由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复杂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的,遗传因素在发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近年来随着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结果的相继报道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技术的发展,至今已发现上百个常见基因变异与T2DM密切相关,但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能完全阐明.因此,利用高通量、高效率、低成本、操作简便的SNP分析技术发现糖尿病易感基因并对其深入研究,为T2DM的早期预测以及寻找新的临床治疗靶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琰;刘桂锋;吴玫;张桂珍 刊期: 2013年第24期
老年人冠状动脉多呈粥样硬化性改变,管腔狭窄,心脏供血不足,机体缺氧而出现心绞痛[1].心绞痛反复发作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尤其是不稳定性心绞痛,很可能会造成老年人的突然死亡[2].由于年龄原因,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不能承受手术治疗的损伤,因而内科用药尤为重要.本文着重探讨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心绞痛的疗效.
作者:马露娜;黄静;李勃;刘晓来;丁丽娜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评价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AG)方案联合榄香烯乳治疗初治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老年AML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HAG方案治疗,治疗组采用HAG方案联合榄香烯乳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的完全缓解率为26.3%,总有效率为65.8%;治疗组的完全缓解率为35.9%,总有效率为82.1%;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血液系统及非血液系统毒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AG联合榄香烯乳方案治疗初治老年AML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作者:张英辉;孟杰;何二霞;孙川;李永富;王莹莹;卓曼云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疏肝健脾方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组织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MAPK)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疏肝健脾方药抗NASH的作用机制.方法 72只SPF级SD雄性大鼠,适应性喂养1 w,随机分为8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NASH大鼠实验模型;造模同时,各用药组分别灌服高、低剂量的疏肝方、健脾方和疏肝健脾合方进行干预.16w后处死大鼠,检测血脂、肝脂和肝功能;HE和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肝组织p388MAPK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小叶结构模糊,脂滴大量沉积,肝细胞肿胀,小叶内、汇管区炎细胞浸润.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肝组织TC、甘油三酯(TG)及p38MAPK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用药组大鼠血脂、肝脂、肝组织p38MAPK mRNA和蛋白表达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P<0.01).结论 疏肝健脾方药能够下调肝组织p38MAPK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p38MAPK可能是疏肝健脾治法方药抗NASH的有效作用靶点之一.
作者:王洪;杨钦河;何秀敏;徐拥建;张玉佩;杨雪松;韩莉;冯高飞;王文晶 刊期: 2013年第24期
肿瘤在生长过程中常出现不同基因和蛋白的变化;同时肿瘤的生长过程依赖肿瘤间质的血管生成,术前应用超声多普勒检测患者血流分级及相关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断肿瘤的生物学行为[1].临床上观察血流简便而无创的是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阻力指数(RI)[2].神经酰胺合酶(CERS)2、组织蛋白酶(Cath)-D和Survivin是乳腺癌中与预后相关的因子,对乳腺癌的血管生成有一定调节作用,对制订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本实验研究老年乳腺癌患者术前彩色多普勒检测的RI值与术后组织中CERS2、Cath-D和Survivin的关系.
作者:薛敏;王辉 刊期: 2013年第24期
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是一类特定发生于脑或脊髓的炎性脱髓鞘疾病,常常表现为多发性硬化(MS)、急性脊髓炎症(AM)以及视神经脊髓炎(NMO)等[1],这些疾病常伴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形式.近年来,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的治疗有了迅速的发展.本研究拟分析激素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的疗效.
作者:胡瑾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锥颅血肿引流术微创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对血清IL-6、hs-CR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该院2011年2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73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开颅手术和锥颅血肿引流术;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治疗前、1 w后的意识状态(采用Glasgow昏迷量表评分),治疗3d、1 w和1个月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NIHSS评分)、残留血肿体积、血清白介素(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NSE,治疗1个月后的预后情况(采用Glasgow结局量表评分)并随访术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1 w后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除治疗3d后的NIHSS评分,治疗后的NIHSS评分和残留血肿体积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 w后的IL-6、hs-CRP和NS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7.78%vs.5.41%,P<0.05),具体并发症上脑疝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治疗1个月后的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锥颅血肿引流术微创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的预后并降低血清炎症和NSE水平.
作者:史进;齐平建;刘建生;于东;王华民;及时雨;李钦涛;沈凤彪;付浩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牛磺酸拮抗高血脂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所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学改变.方法 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33只随机分成三组,分别给予腹主动脉球囊损伤、2%蛋氨酸高脂饲料和(或)牛磺酸饲料,以正常饲养的兔作为对照.分别于实验的第0,2,12周采血化验,并于实验的第12周处死白兔取腹主动脉标本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干预组Hcy、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模型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然而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降低却有显著差异(P<0.05).光镜下干预组的粥样斑块面积、内膜厚度百分比、弹力纤维密度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透射电镜下模型组兔子腹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线粒体和内质网显著增生,线粒体肿胀呈空泡状,溶酶体吞噬脂肪,细胞核皱缩,染色质边集,内皮细胞及胶原纤维增生.干预组以上病变明显减轻.结论 牛磺酸作为一种内源性的细胞防护物质,虽然不能降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但是可以通过抑制内皮增生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降血脂以及抗氧化应激从而拮抗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王勇;袁吉祥;王磊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Syndecan)-1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164例行手术切除的中老年卵巢癌病人,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组织微阵列法检测组织样本中的Syndecan-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上皮细胞Syndecan-1阳性率为18%,间质细胞阳性率为50%.浆液型腺癌中Syndecan-1阳性率低;而低分化肿瘤中Syndecan-1阳性率高.上皮细胞Syndecan-1阳性病人中位生存期为1.1年(95% CI=0.9~1.7),而Syndecan-1阴性病人的中位生存期为2.2年(95% CI=1.7~2.4).通过单因素分析表明:Syndecan-1内皮细胞阳性的病人总生存期短(P=0.02),多因素分析Syndecan-1的表达是独立预后预测因素,风险比为1.52(P=0.02).结论 Syndecan-1在卵巢癌中表达可能是肿瘤发生的机制之一,与预后不佳有关.
作者:刘恩令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应用实时心肌超声造影(RTMCE)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梗死区域心肌微循环灌注,比较药物治疗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介入(PCI)疗效.方法 AMI后3~28 d的患者10例为药物治疗组,20例为PCI组,分别于治疗前后1个月行实时心肌超声造影,观察治疗前后各指标的比值即心肌血流量储备值的变化,并观察治疗1个月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结果 药物治疗组治疗前后心肌灌注显像时间无差异(P>0.05),造影计分指数CSI为[(1.63±0.25) vs(1.58±0.17),P>0.05];心肌血流量(A、β)分别为[(1.01±0.27)、(1.39±0.15) vs(1.07±0.15)、(1.44±0.28),P>0.05],但A.β治疗前后[(1.45±0.54) vs(1.56±0.52),P<0.05].PCI组术后心肌灌注时间缩(P<0.01),CSI为[(1.50±0.39)vs(1.72±0.17),P<0.01];A、β分别为[(1.09±0.25)、(1.38±0.27)vs(1.51±0.33)、(1.66±0.23),P<0.01],A·β分别为[(2.88±0.9)vs(1.56±0.63),P<0.01].两组治疗1个月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MCE可定性、定量评价心肌微循环灌注,PCI可有效改善AMI后3~28 d患者心肌微循环灌注,但小样本短期观察对比药物治疗PCI无明显临床获益.
作者:吴艳晴;徐尚华;钟文亮 刊期: 2013年第24期
感染性休克是ICU中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高达40%~70%[1].感染性休克时,血管过度扩张、循环衰竭、内皮功能障碍、血管通透性增高、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增加了病死率和住院时间.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支持治疗中,通常采用大量补液、较大剂量儿茶酚胺类药物作为血管活性药,以提高或维持重要脏器的灌注压.但是在感染状态时,血管对儿茶酚胺类药物的反应性降低,即使应用大剂量的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血压仍得不到有效纠正,并会产生明显副作用.很多研究证实感染性休克时给予小剂量血管加压素(AVP)可以稳定血流动力学,改善组织灌注,并且可以与其他升压药物产生协同作用,减少其他升压药物的使用剂量[2-4],在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具体用药时机、AVP受体选择性、应用地位等尚有待进一步明确.
作者:周庆明;王春玲;陈频 刊期: 2013年第24期
老年性聋是指因年龄的增长,听觉器官随同身体其他组织器官一起所发生的缓慢进行性听觉性老化过程,并出现听力减退的生理现象.老年性聋是外周听觉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联合降低衰变的结果,听力减退常从高频开始,逐渐向低频区扩展.老年性聋相关常规治疗效果不明显,而近年提出的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为老年性聋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
作者:任红苗;王宜南;陈继川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糖尿病(DM)是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症群,其急、慢性并发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影响着人们的生存质量.急性高血糖可导致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长期高血糖状态可使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严格控制血糖使其达到理想水平是预防和减少DM各种并发症的重要措施.胰岛素持续皮下输注(CSII)在使患者血糖达到良好控制同时,与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DI)治疗相比发生低血糖的机会也明显减少,因而成为目前强化治疗的有效手段[1].
作者:尚霞;王刚 刊期: 2013年第24期
老年人是慢性心衰(HF)的高发人群,疾病往往呈现慢性进行性发展[1].如何降低HF的死亡率是提高HF诊疗水平的关键.神经体液因素,血流动力学因素(如射血分数)以及种族易感基因等对预后的影响较大[2-4].但这些指标有的监测起来较为复杂,有的则需要较高技术要求,对于基层医院,这些指标并不实用.因而,新的较为简便易行的指标急需被开发.临床工作中发现,血浆白蛋白以及血红蛋白水平对HF的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目前并无丰富的相关研究,故本文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HF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血浆白蛋白及血红蛋白对心衰预后的影响.
作者:叶梁;陈志强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血pH值和乳酸水平对评估心肺复苏(CPR)术后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73例心脏骤停CPR后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终点为死亡或30 d内的严重缺氧性脑损伤.结果 61例患者达到终点.秩相关检查提示,年龄、入院时血乳酸、PH值水平与终点事件相关.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66岁(HR 6.15;95% CI1.50~25.24),高乳酸(>6.45 mmol/L)(HR6.71;95% CI1.76~25.65)、低pH值(<7.14)(HR7.17;95% CI 1.74 ~ 29.58)与终点有相关性;多变量分析表明年龄>66岁,入院时高乳酸,低pH值是独立的预测指标,三者联合预测终点事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41和1.0.结论 入院时满足3个参数(年龄>66岁,高乳酸、低pH值)对自主循环恢复患者预后不良的特异性为1.0.
作者:于欣;王潇然;刘月英;邬志强;王永杰 刊期: 2013年第24期
心肌梗死后综合征(PMIS)也称Dressler综合征,是由Dressler在1956年首先描述的,心肌梗死后出现的以发热、心包炎、胸膜炎、肺炎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主要出现在梗死后的2~11 w,少数也可表现为数日.随着溶栓、冠脉介入等再灌注治疗的开展,坏死心肌面积的减少,其发生率已明显下降.本文报道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溶栓介入治疗(PCI)术后出现的心包及胸腔积液的患者.
作者:刘洋;周雯倩;郝守艳;郑杨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56例老年AECOPD合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9例予以常规药物治疗与氧疗;研究组17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治疗后72 h监测心功能指标如左室射血分数(LVEF)、脑钠肽(BNP)及肺功能指标如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占预计值)、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的百分比(FEV1/FVC)、血气分析等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患者心肺功能指标较对照组均有改善(P<0.05).结论 NPPV可快速改善AECOPD合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的心肺功能,是一种简便、有效、安全、可行的治疗手段.
作者:吴春风;王笑英;干泳华;韩玲;张睿花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系统康复治疗对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1 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6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固定后使用传统康复训练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传统康复训练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系统康复训练治疗法进行康复治疗,然后使用AOFAS踝关节功能评估系统对两组患者治疗后1、3、6、12个月的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1、3、6、12个月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6、12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 <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后12个月的内固定失败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系统康复训练治疗法对踝关节骨折有显著疗效,安全可行,应当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黄月乔;陈光;刘珂;徐鑫亚;王泽林 刊期: 2013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