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进;齐平建;刘建生;于东;王华民;及时雨;李钦涛;沈凤彪;付浩
脑外伤(BI)患者合并骨折在临床较为常见,与单纯骨折病患相比,此类病患骨折愈合的速度显著加快,且骨痂形成较为明显,而骨折发生延迟愈合以及不愈合现象均显著减少,部分病患关节周及肌肉位置可见异位骨化[1].有学者研究表明[2],多类生长因子可能和骨折的加速愈合紧密相关,然而其具体机制却尚未清楚.本文主要通过检测BT合并骨折患者血清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Ⅱ水平,探讨其和骨折愈合的联系.
作者:张立沼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对实验性胃癌前病变(PLGC)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把100只大鼠随机分成为A(空白)组、B(模型)组、C(中药大剂量)组、D(中药小剂量)组、E(对照)组,各20只,除A组外,其余各组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配合饥饱失常诱导造模.造模后A组正常喂养;B组予蒸馏水灌胃;C组按2 ml/kg予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大剂量混悬液灌胃;D组按2ml/kg予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小剂量混悬液灌胃;E组将胃复春混悬液灌胃.测定血清胃蛋白酶原(PGI)及胃黏膜组织再生基因(RegI)的表达量.结果 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大剂量组与胃复春组比较,能有效改善胃黏膜肠化和异型增生(P<0.05).小归芍大小剂量组与胃复春组比较,能明显升高血清PGI含量(P<0.05).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大剂量组与胃复春组比较,能明显降低RegI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 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可能通过降低RegI的表达同时升高PCI的含量,逆转PLGC.
作者:王志坤;李博林;刘启泉;吴云楚;董林林;张晓利;苏君 刊期: 2013年第24期
近年来,老年糖尿病(DM)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病率逐年上升,以高体重、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的“四高”为主要特征,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也是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其危害在于有MS者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发病率显著高于非代谢综合征者[1-5].本文研究老年DM合并MS患者动脉僵硬度的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
作者:陈一丁;姚伟峰;万惠;吴卫国;王雯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广西地区壮族家系口腔黏膜脱落上皮细胞染色体端粒长度的遗传模式.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广西地区壮族家系口腔黏膜细胞相对端粒长度(TL),并进行家系内各代之间TL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1)口腔黏膜脱落上皮细胞染色体TL随年龄增大而缩短,即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2)男性TL明显长于女性TL(P<0.05);(3)TL的遗传度为70%,即家系中第一代TL对其子女TL的贡献为70%;(4)家系中第二代男性的TL同时呈现母系和父系遗传模式;女性的TL只显示母系遗传.结论 广西地区壮族家系子代的口腔黏膜细胞TL明显受亲代TL的影响,呈现明显的父系及母系遗传模式.
作者:罗晓秋;吴华裕;罗桓;彭均华;刘承武;尹瑞兴;吕泽平;潘尚领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正常糖耐量者胰岛α细胞和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功能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 分别检测有家族史正常糖耐量者(FH+)40例、无家族史正常糖耐量者(FH-)55例空腹及左旋精氨酸(L-ARG)刺激后胰岛素(INS)、胰高血糖素(GC)及空腹游离脂肪酸(FFA)等指标.结果 (1)校正性别,年龄、BMI后,两组INS均2 min达分泌峰值,4 min开始下降,且FH+组峰倍数明显小于FH-组(P<0.05);(2)两组GC均2min达分泌峰值,4min开始下降.FGC和峰值倍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遗传背景下,2型糖尿病发生主要源于β细胞的功能下降.
作者:初开秋;张少燕;杨爱华;王颜刚 刊期: 2013年第24期
帕金森病(PD)是一种神经功能退行性疾病,主要累及老年人群[1].PD会导致一系列肢体运动、认知记忆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2],患者甚至有自杀倾向[3].血尿酸(UA)水平在老年PD外周血中表达下降[4].本文旨在评估UA在老年PD中的诊疗意义.
作者:王念;陈顺中;常华军;吴年宝;吴平;全亚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老年人冠状动脉多呈粥样硬化性改变,管腔狭窄,心脏供血不足,机体缺氧而出现心绞痛[1].心绞痛反复发作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尤其是不稳定性心绞痛,很可能会造成老年人的突然死亡[2].由于年龄原因,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不能承受手术治疗的损伤,因而内科用药尤为重要.本文着重探讨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心绞痛的疗效.
作者:马露娜;黄静;李勃;刘晓来;丁丽娜 刊期: 2013年第24期
肿瘤在生长过程中常出现不同基因和蛋白的变化;同时肿瘤的生长过程依赖肿瘤间质的血管生成,术前应用超声多普勒检测患者血流分级及相关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断肿瘤的生物学行为[1].临床上观察血流简便而无创的是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阻力指数(RI)[2].神经酰胺合酶(CERS)2、组织蛋白酶(Cath)-D和Survivin是乳腺癌中与预后相关的因子,对乳腺癌的血管生成有一定调节作用,对制订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本实验研究老年乳腺癌患者术前彩色多普勒检测的RI值与术后组织中CERS2、Cath-D和Survivin的关系.
作者:薛敏;王辉 刊期: 2013年第24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心血管常见疾病,其形成是多因素参与的病理生理过程[1].新近的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显著增高,血清CysC在冠心病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是不良心血管事件危险的一个强预测因子[2].髓过氧化物酶(MPO)是系统炎症和氧化应激的标志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会释放大量的MPO,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大株红景天具有改善心肌微循环的作用,本实验观察使用该药后患者血清CysC、MPO活性的改变及对患者心绞痛的发作和心电图的影响.
作者:张普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六味补气胶囊对肺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和MMP-9、MMP-12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烟熏加脂多糖(LPS)气管滴入法建立COPD肺气虚证实验动物模型,设预防和治疗两期实验.将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预防期正常对照组、预防期模型组、预防组、治疗期正常对照组、治疗期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苏木素-伊红(HE)、阿尔辛蓝-过碘酸shicff氏反应(AB-PAS)及Van Gieson苦味酸酸性复红法(V.G)染色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半定量图像分析测量支气管黏膜上皮杯状细胞面积占上皮面积百分比、支气管胶原纤维面积与基底膜周长比值,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肺组织MMP-9、MMP-12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预防期模型组和治疗期模型组支气管黏膜上皮内黏液化生明显增多,支气管黏膜上皮杯状细胞面积占上皮面积百分比增大(P<0.01),胶原纤维增多,胶原纤维面积与基底膜周长比值增大(P<0.01),MMP-9、MMP-12在肺组织中高表达(P<0.01);与模型组比较,预防组和治疗组支气管黏膜上皮内黏液化生明显减低,支气管黏膜上皮杯状细胞面积占上皮面积百分比显著降低(P<0.01),胶原纤维增生不明显或减少,胶原纤维面积与基底膜周长比值降低(P<0.01或P<0.05);肺组织中MMP-9、MMP-12表达降低(P<0.05).结论 六味补气胶囊可抑制支气管黏膜上皮杯状细胞化生,胶原纤维增生,降低肺组织MMP-9、MMP-12表达,对COPD肺气虚证模型大鼠气道重塑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作者:吕磊;王成阳;刘向国;彭青和;王婕琼;季乔雪;鹿林;李泽庚 刊期: 2013年第24期
老年人由于牙体缺损、牙周病、牙槽骨吸收、牙体磨耗、牙龈萎缩、牙体松动等原因,在口腔医生对其进行修复的时候往往会带来很多不便.此外,由于老年患者唾液分泌量减少、舌体增大、上下颌牙弓比例失调以及口腔卫生条件差等原因,导致医生对老年人患牙进行单一可摘局部义齿或固定义齿修复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疗效满意.近几年笔者采用固定-可摘联合修复老年患者牙列缺损.
作者:李欣;张潇;王资盛 刊期: 2013年第24期
多原发癌(MPC)是指同一个体内单个或者多个器官组织同时或先后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又称为多原发性恶性肿瘤等.临床上,MPC极易和转移癌混淆而被误诊,本文分析我院23例MPC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文献,探讨其发病机制、发病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
作者:杜红娟;王轶卓;姚程;王畅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牛磺酸拮抗高血脂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所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学改变.方法 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33只随机分成三组,分别给予腹主动脉球囊损伤、2%蛋氨酸高脂饲料和(或)牛磺酸饲料,以正常饲养的兔作为对照.分别于实验的第0,2,12周采血化验,并于实验的第12周处死白兔取腹主动脉标本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干预组Hcy、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模型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然而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降低却有显著差异(P<0.05).光镜下干预组的粥样斑块面积、内膜厚度百分比、弹力纤维密度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透射电镜下模型组兔子腹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线粒体和内质网显著增生,线粒体肿胀呈空泡状,溶酶体吞噬脂肪,细胞核皱缩,染色质边集,内皮细胞及胶原纤维增生.干预组以上病变明显减轻.结论 牛磺酸作为一种内源性的细胞防护物质,虽然不能降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但是可以通过抑制内皮增生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降血脂以及抗氧化应激从而拮抗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王勇;袁吉祥;王磊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Syndecan)-1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164例行手术切除的中老年卵巢癌病人,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组织微阵列法检测组织样本中的Syndecan-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上皮细胞Syndecan-1阳性率为18%,间质细胞阳性率为50%.浆液型腺癌中Syndecan-1阳性率低;而低分化肿瘤中Syndecan-1阳性率高.上皮细胞Syndecan-1阳性病人中位生存期为1.1年(95% CI=0.9~1.7),而Syndecan-1阴性病人的中位生存期为2.2年(95% CI=1.7~2.4).通过单因素分析表明:Syndecan-1内皮细胞阳性的病人总生存期短(P=0.02),多因素分析Syndecan-1的表达是独立预后预测因素,风险比为1.52(P=0.02).结论 Syndecan-1在卵巢癌中表达可能是肿瘤发生的机制之一,与预后不佳有关.
作者:刘恩令 刊期: 2013年第24期
恶性肿瘤的发病呈上升趋势.对于身体不允许手术、全身转移及多发病灶的晚期肿瘤患者,化疗是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的主要治疗方式.然而化疗在发挥疗效的同时,其毒副反应会造成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故如何预防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是临床越来越关注的焦点之一[1],因高血糖与胰岛素抵抗会对肿瘤微环境进行破坏,从而影响化疗疗效.本文拟探讨化疗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血糖代谢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作者:肖云琴 刊期: 2013年第24期
原发性肝癌(HCC)是全球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我国HCC的比例占全球约55%[1].手术切除是治疗肝癌的首选手段,但由于发病隐匿,早诊早治困难,大多患者就诊时已为中晚期,失去了手术切除的机会,手术切除率仅为10% ~30%[2].我院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DC-CIK自体免疫细胞治疗HCC,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王哲 刊期: 2013年第24期
脉冲电磁场(PEMFs)作为一种非创伤性的物理疗法,对骨质疏松有重要的治疗作用.1978年Martin等[1]发现PEMFs对骨质疏松的效应.1989年Bassett[2]也提出PEMFs可能对骨质疏松产生治疗作用.在近年来的临床研究中,PEMFs也被证实可有效提高骨质疏松患者桡骨远端、脊柱以及膝部的骨矿密度[3].PEMFs具有见效快、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和无不良反应等优点,在临床上(尤其是康复科)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几年PEMFs对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实验研究逐渐增多,但是还有很多疑惑,其复杂的作用机制尚存争议.本文就PEMFs对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生物学影响和作用机制做一综述,旨在为PEMFs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艺敏;陈健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围术期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态评估Ⅱ评分系统(APACHEⅡ)动态评分对老年肝胆外科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老年肝胆病患者,分析患者APACHEⅡ评分变化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存活与死亡患者术前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1、3、7d存活组评分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存活患者中,术后1 dAPACHEⅡ评分高,术后3d次之,术后7d评分下降,但仍高于术前(P<0.05);无并发症、轻度、重度并发症组患者术前评分无差异,术后1、3d评分差异显著(P<0.05);无并发症组手术前后评分变化幅度明显低于轻度及重度并发症组(P<0.05);随着APACHEⅡ评分变化幅度的增大,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 肝胆外科老年患者术后APACHEⅡ评分可作为临床早期干预的预警值.
作者:王仲 刊期: 2013年第24期
阻生牙拔除是齿槽外科常见的手术.拔除下颌第三磨牙经常会引起各种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近年来,高速涡轮机应用于牙槽外科手术,它以准确、微创的效果越来越受到牙科医师的重视[1].本文分析采用牙科高速涡轮手机去冠,再用低速直涡轮机分根方法的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选择2006年1月至2010年3月来我科就诊要求拔除下颌阻生牙的患者300例,常规拍摄曲面断层扫描,观察牙齿的方向、位置高低、牙根数目,牙根情况.其中男170例,女130例,年龄55 ~ 68[平均(61±1.51)]岁.选择标准:(1)有拔牙适应证.(2)按照Pederson评分系统[2],为近中阻生或水平阻生且总分≥7.(3)排除拔牙禁忌证.对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低速直涡轮机配合高速涡轮机方法拔牙,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器械拔牙.
作者:周伟 刊期: 2013年第24期
据统计,美国2010年有191 533例前列腺癌(PCa)新发病例和26 329例死亡病例,超过肺癌,居男性肿瘤之首[1].占男性死亡原因的第二位.近十年来,PCa在我国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发病率增长快的肿瘤之一[2].PCa分为激素依赖性PCa(HDPC)和激素非依赖性PCa(HIPC),原发性的PCa几乎都是典型的HDPC,雄激素是其关键性的生长因子.随着PCa病程的进展,所有的HDPC都会转变成HIPC,终死于HIPC,这是PCa发展的终形式和必然结果[3].本文对PCa的分类及HIPC的发病机制研究进行回顾性综述.
作者:朱圣生;刘向云;孙祖越 刊期: 2013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