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力;林金盈;阳文捷;魏华萍;黄向英;李永敢
目的 观察急性期、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中的CD4+ 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比例变化,分析Treg细胞与各期老年COPD患者肺功能改变的相关性,探讨Treg细胞在老年COP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①随机选取2010年2-12月就诊我院呼吸内科的急性期老年COPD患者30例、稳定期老年COPD患者35例,分别设为实验1组和实验2组,选取同期进行社区流行病学调查的健康人25例设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填写统一的调查问卷,了解他们的一般情况、吸烟史等99个变量,并完善肺功能检查;②各组受试者空腹6h后于清晨8时肘正中静脉抽取静脉血2ml,应用细胞内染色的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受试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③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组内两两比较采用SNK检验(方差齐)和Games-Howell法(方差不齐),Treg细胞的比例与肺功能关系用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 ①实验1组、实验2组和对照组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分别为(2.62±0.68)%、(0.86±0.46)%和(1.45±0.70)%,三组结果两两比较差异显著(P<0.05);②实验1组、实验2组和对照组外周血CD4和CD25双阳性细胞比例为(3.90±1.64)%、(3.01±1.40)%和(3.78±1.83)%,三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实测值与预计值比(FEV1% prep)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比(FEV1/FVC)均无相关性(r=-0.158、-0.188,P值分别为0.136、0.076);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与年龄之间无相关性(r值为0.014,P>0.05).结论 老年COPD患者体内存在免疫功能失调,Treg细胞可能参与了老年COPD的发病和急性加重过程;外周血中的CD4+ Foxp3+ Treg细胞的比例与老年COPD患者肺功能无相关性.
作者:王玲玲;赵明静;毛世涛;王群;王笑歌;闻德亮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其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体征和X线表现,其中X线平片诊断颈椎病意义重大.笔者收集了2008年4月至2010年4月确诊的100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X线表现.
作者:郁文明;吴从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厄洛替尼(Erlotinib)对表皮生长因子(EGF)诱发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分泌核转录因子kB( NF-kB)及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8(IL.-8)的抑制作用.方法 分别给予UC-MSCs加入EGF、吉非替尼、EGF+吉非替尼处理,分别以实时定量PCR方法和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IL-6及IL-8的浓度和Western blot检测NF-kB的表达情况.结果 Western blotRT-PCR和ELISA结果显示,吉非替尼可有效抑制EGF对UC-MSCs表达和分泌NF-kB因子刺激作用,组间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RT-PCR和ELISA结果显示吉非替尼与EGF共同作用于间充质干细胞其上清液条件培养基可显著抑制IL-6及IL-8的浓度(P<0.05).结论 吉非替尼可以有效抑制EGF对UC-MSCs作用,调节NF-kB分泌及降低IL-6及IL-8的浓度.
作者:王海波;房芳;孙晓东;王林;王原;杜晓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老年宫颈病变与人乳头瘤病毒( 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10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891例老年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理组织检查结果分为炎症或者正常组、低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瘤变组及宫颈癌或高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瘤变组.比较三组就诊者的HPV感染情况,探讨HPV感染和老年宫颈病变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891例老年妇女中HPV感染者共计412例(46.24%);经液基细胞学检测及阴道镜检测宫颈病变患者368例,病变率为41.3%.炎症或正常组为579例,其中HPV感染者145例(25.04%),宫颈癌或高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瘤变组127例,感染110例(86.61%);低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瘤变组185例,感染140例,感染率为75.67%;三组比较,两组宫颈病变患者的总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或炎症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宫颈鳞癌及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组感染HPV-H率为92.3%,宫颈鳞癌及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组、低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组、炎症或者正常组的HPV双重与多重感染率分别为:45.40%、28.34%和12.26%,正常或炎症组明显低于另外两组(均P<0.05).结论 老年宫颈病变与HPV感染密切相关,且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HPV二重或多重感染的概率亦增加.
作者:祁丽亚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自发性气胸大多发生于45岁以上伴有明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或肺大疱的病人[1].COPD并发气胸的突出症状是急性和严重的呼吸困难,若不及时诊断及处理可很快发展为呼吸衰竭.本文回顾性分析对我科收治的老年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住院非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67例进行对比研究.
作者:付鑫;王凯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在现代综合医学模式中,糖尿病的治疗目的已由单纯地控制血糖水平转变为有效地预防、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缓解疾病的症状,帮助病人心理适应和改善生存质量(QOL).国际公认的治疗糖尿病的金标准有:严格饮食控制、适量运动锻炼、药物治疗、病情监测、防治知识教育及心理治疗.但是目前国内糖尿病的治疗仍以控制饮食、血糖监测、药物治疗为主,运动疗法仍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就如何对老年人实施个体化运动处方以改善QOL进行观察分析.
作者:张会君;解杰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小檗碱对体外培养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前列腺癌PC3细胞,分别用10、20和40 μmol/L小檗碱处理细胞后,采用MTT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20 μmol/L小檗碱处理细胞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吖啶橙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并通过Western印迹法检测Bcl-xL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蛋白表达.结果 小檗碱处理后,PC3细胞出现增殖抑制,细胞周期停滞于G2/M期,吖啶橙染色呈黄染,PSA及Bcl-xL蛋白表达明显下调.结论 小檗碱可诱导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Bcl家族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何苗;张欣;杨昭颖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老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病原微生物不断变迁,抗菌药物广泛应用,造成细菌耐药性的迅速产生,本文回顾性分析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为其临床防治提供依据.
作者:宁素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重庆市60岁以上老年男性人群外周血白细胞( WBC)计数与体重指数(BMI)、血压(BP)、空腹血总胆固醇(FBTC)、甘油三酯(FBTG)及血糖(FBG)含量等指标的比较,探讨该人群WBC水平与其常见病的关系.方法 筛选体检项目完整的3 468例60岁以上老年男性,根据体重指数分为超重组(1 234例)和对照组(2 234例);按血压高低分为高血压组(1 841例)和对照组(1 627例);根据血脂水平分为高脂组(1 953例)和对照组(1 515例);根据血糖水平分为高血糖组(769例)和对照组(2 692例);对各组参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各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WBC计数均明显升高.经相关性分析,WBC计数与BMI、SBP、FBTG、FBG均为正相关(P<0.05);与DBP和FBTC无相关性(P>0.05).结论 老年男性中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及血脂异常人群WBC计数较正常人群明显升高,说明WBC与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及血脂异常等疾病均有一定的关系,提示WBC计数的升高提示可能伴随高血压、高血糖及血脂异常的发生,可作为临床监测血压、血糖及血脂异常的指征之一.
作者:任晓玲;孔渝菡;王继红;王永红;陈瑶 刊期: 2012年第02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1岁,因间断性胸骨后疼痛1个月人院.既往17年前患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经保守治疗,病情好转,此后无胸痛发作.1个月前再发胸痛.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无吸烟史.查体:心肺查体无异常.心电图:V1、V2、V3导联为QS型,T波倒置.心脏超声检查:左室舒末径54 mm,EF 56%,E/A<1.冠状动脉造影:前降支近中段弥漫性狭窄60%,狭窄的病变内可见一长约30 mm条形透亮区.建议患者行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患者拒绝,并要求介人治疗,导丝顺利通过病变,植入3.0 mm x36 mm、3.5 mm×15 mm两枚支架,支架贴壁良好,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3级.术后患者无心绞痛发作.
作者:都守艳;郑杨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膝关节是持重且结构复杂的大关节,两端杠杆长,周围骨肉少.据北京运动医学研究所对各种运动项目运动创伤2 725例病例分析,膝损伤占25.82%,占各部运动损伤之首.膝部各种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伤病,严重影响了运动员的训练及运动成绩,因此,为更好地制定预防和康复计划,为科研工作者提供科学依据,有必要对其生理解剖特点及康复进行研究.
作者:王晓琨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BHA)在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于2007年1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65例,其中THA 92例,BHA73例.观察两组围术期情况、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结果 BHA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少于THA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THA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78.3% (72/92),BHA组为77.8%(4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H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4% (16/92),THA组为6.3% (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A与BHA均能获得良好的髋关节功能,BHA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而THA远期并发症较少.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术式选择应遵循个体化原则.
作者:严胜军;卢水生;黄夏雨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术后精神障碍通常是指手术前并无任何精神异常的患者在手术后出现大脑功能活动紊乱,而导致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心脏手术通常具有耗时较长、创伤较大、风险较大的特点,再加上老年患者年龄偏大,体外循环(CPB)破坏了患者正常的生理循环,这些都使得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率居高不下[1].目前对于此类术后精神障碍的治疗并无定论,本文回顾分析采取心理和药物干预对治疗心脏手术后老年患者精神障碍的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周立芹;高春枝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方法是目前临床手术中较为有效的一种胸外手术方法,具有安全、创伤小的优点.应用VATS可以通过电视图像将患者的胸腔内部情况显示出来,为医生的手术操作提供有利的条件.由于胸外科手术患者年龄比较大,所以传统的开胸手术方法对患者所造成的创伤大,并且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VATS的应用可以弥补这一缺点,患者恢复快,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胸外科手术中[1-4].本文给予老年患者VATS手术和传统开胸手术,观察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作者:胡基刚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对比观察钬激光碎石术(LL)与气压弹道碎石术(PL)治疗老年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0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输尿管结石老年患者78例,其中行LL 42例,PL 36例,对比观察两种治疗的碎石成功率、结石排净率以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LL组一次性碎石成功率为97.62% (41/42),高于PL组83.33%(3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 w进行KUB平片复查,LL组结石排净率为97.50% (39/40),明显高于PL组(84.38%,2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L组手术时间为(20.39±5.17) min,明显少于PL组[(29.12±6.28)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L在一次性碎石成功率、结石排净率、手术时间方面优于气压弹道碎石术,是治疗老年输尿管结石理想的碎石手段.
作者:刘振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脑白质疏松患者简易精神状态评分与颈内动脉相关血流动力学相关性.方法 按神经心理学测试成绩,收集脑白质疏松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81例,分为痴呆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正常组三组,双盲法检测每个观察对象的颈部血管超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痴呆组及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正常组之间双侧颈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有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脑白质疏松患者血管阻力指数、搏动指数越高,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越慢、舒张期末流速度越慢,认知损害越重.
作者:欧小凡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金匮肾气丸联合葡萄糖酸钙对去卵巢大鼠骨微结构的影响,探究其对骨质疏松(OP)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75只雌性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葡萄糖酸钙组,金匮肾气丸组,金匮肾气丸及葡萄糖酸钙联合用药组共5组,采用卵巢切除的方法制成OP动物模型,灌胃给药3个月后处死,取同侧股骨上段,进行骨形态计量学检测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金匮肾气丸及葡萄糖酸钙均可增加骨小梁的百分面积,增加骨小梁数目,减轻骨吸收程度,改善骨胶原的排列及骨小梁立体网状结构,且联合组作用明显优于单纯金匮肾气丸组及葡萄糖酸钙组.结论 金匮肾气丸联合葡萄糖酸钙能显著改善骨微结构,提高骨生物力学性能,增加骨强度,从而有效地防治OP.
作者:王建伟;郭杨;周信;马勇;周玲玲;尹恒;张亚峰;徐兵;王庆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上海市某区敬老院老人的抑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老年抑郁量表( GDS)对上海市某区的32家敬老院的2 059名老人的抑郁状况及其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65.52%的老人处于抑郁状态,其中14.86%属于中度或重度抑郁;性别、宗教信仰、经济收入和睡眠等因素与老人抑郁高度相关.结论 敬老院的老人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该予以高度重视和关注;敬老院老人抑郁状况的干预具有急迫性.
作者:刘素珍;周利霞;刘瑞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不同病因慢性肝病患者血清肝螺杆菌抗体(抗H.hepaticus-IgG)相对抗体活性(RAA)以及螺杆菌抗原之间的交叉反应.方法 随机选取不同病因的慢性肝病患者(CLD) 76例(其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病27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病25例、自身免疫性肝炎8例和慢性酒精性肝病16例)、健康献血者80名以及体检人群80名,应用ELISA方法检测吸收试验前后血清中抗H.hepaticus-IgG相对抗体活性.结果 CLD患者抗H.hepaticus-IgG抗体的RAA明显高于献血者和普通人群组(P <0.001);CLD患者和普通体检人群抗H.pylori-IgG抗体的RAA平均值明显高于献血者(P <0.001);CLD患者中除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慢性丙型肝炎及酒精性肝病患者抗H.hepaticus-IgG抗体的相对抗体活性反应均明显增高,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H.hepaticus-IgG抗体的RAA值明显高于其他肝病患者(P<0.001),吸收试验前后抗H.hepaticus-IgG抗体的RAA值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 H.hepaticus和H.pylori的细胞表面蛋白具有较高的交叉反应,慢性肝病患者抗H.hepaticus-IgG抗体反应在吸收试验后仍保持较高水平.
作者:李红艳;张永贵;王静;季尚玮;斯庆图娜拉;王江滨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甲型H1N1流感(Swine Influenza)是甲型(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猪或人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呼吸道传染性疾病.2009年开始,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行[1].2010年8月,世卫组织宣布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已经结束.但近2年临床上仍可见散发病例.为了进一步认识本病,诊断本病,积极治疗及预防本病,现对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我院明确诊断为甲型H1N1流感的3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李晓辕;徐建国;刘超英;彭丽萍;李丹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