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创伤和感染所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大鼠血栓调节蛋白的动态表达

滕林;李俊明;余曼;方明;余静;袁玉荣;汤华;莫莉花;井景;刘先哲

关键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血栓调节蛋白, 脂多糖,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创伤, 感染, 大鼠
摘要:目的 动态监测创伤和感染所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大鼠血栓调节蛋白(TM)的表达变化,探讨TM在MODS早期器官损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在三峡大学医学院实验中心完成.将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MODS模型组(32只),模型组又分为造模后6、12、24、48 h不同时相,每组8只.采用“二次打击”即眼球失血加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制备MODS模型:大鼠左眼球取血2ml/100 g,在放血4h后予无菌腹腔注射LPS 5 mg/kg,正常对照组予以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造模完成后在不同的时相点搜集标本.光镜观察肺、肾、肝组织的形态结构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MODS不同时相血清中TM的浓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TM在MODS肺、肾、肝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正常对照组肺、肝、肾组织结构无改变;MODS各组肺、肾及肝组织损伤较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清TM的阳性表达6h组有所增加(P<0.01),12 h达到高峰(P<0.01),随后24~48 h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降低(P<0.01~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肺、肾及肝组织TM的阳性表达6h组有所增加,12 h达到高峰(P<0.01),随后24~48 h下降.结论 高表达的TM参与了MODS器官损伤的病理过程,可能作为早期组织器官损伤重要的监测指标.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糖皮质激素调节蛋白激酶3过表达对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清糖皮质激素调节蛋白激酶3(SGK3)基因过表达对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构建pEGFP-N1-SGK3重组质粒,用载体质粒pEGFP-N1和重组质粒pEGFP-N1-SGK3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MTT法观察转染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情况,RT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结果 利用pEGFP-N1-SGK3质粒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建立表达SGK3蛋白的细胞系;通过细胞增殖实验发现,SGK3的过表达可促进MCF7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外源性SGK3可抑制MCF7细胞凋亡的发生,并影响凋亡相关基因bad、bcl-xl的表达.结论 SGK3的过表达可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

    作者:郭红艳;孙晓杰;刘秀财;樊丽;于英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男性冠心病患者血浆睾酮与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及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

    目的 观察男性冠心病患者血浆睾酮水平与血浆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方法 将95例患者分为冠心病组(50例)与对照组(45例),分别检测两组睾酮、hs-CRP、IL-6 、Hcy、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并收集两组病例年龄、吸烟史、高血压史、体质指数等基本临床信息.结果 冠心病组与对照组在年龄、高血压史、吸烟史、体质指数、血脂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浆睾酮显著低于对照组,hs-CRP、IL-6、Hcy显著上升(P<0.05).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表明,冠心病组的血浆睾酮水平与hs-CRP(r=-0.760,P<0.05)、IL-6(r=-0.625,P <0.05)、Hcy(r=-0.529,P<0.05)水平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浆睾酮水平降低,但Hcy及炎性反应水平升高;睾酮的水平与炎性反应水平和Hcy水平呈负相关.

    作者:王琦;吴赛珠;张帆;刘公理;阮云军;赖文岩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老年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症状的研究现状

    慢性肾衰竭是一种不可逆的慢性疾病,血液透析(HD)是目前常用、有效的治疗手段.临床上将接受HD治疗>3个月的患者称为维持性HD(MHD)患者[1].随着透析的发展和普及使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生存期大大延长,但同时,患者的心理状态也受到了很大影响,尤其是老年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更易发生.抑郁是尿毒症患者常见的精神障碍[2],有研究表明MHD患者抑郁的发生率为61.22%[3],远远高于普通人群的抑郁发病率1.15%[4].在尤其是老年患者尿毒症透析患者,心理状况明显低于正常人群,焦虑抑郁的发生率高[5].本文就老年MHD患者抑郁状况进行综述.

    作者:江波;刘树军;娄岩;常晓敏;程远娟;高东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有高血压病史的老年创伤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疗效分析

    随着社会逐渐步入老龄化,老年创伤患者人数日益增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生倾向选择低血压性液体复苏[1],然而这是否适用于老年病人,尤其是否适用于有高血压病史的老年患者值得商榷.本文主要探讨有高血压病史的创伤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疗效.

    作者:张寰波;李锦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法舒地尔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法舒地尔主要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AMI)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的血管痉挛[1,2].国内有研究对法舒地尔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进行了分析[3~5],但未见针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人群的研究.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法舒地尔治疗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宋淑霞;孟宪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密度(BMD)的变化及相关因素.方法 男性T2DM患者68例,均测量身高、体重、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和骨密度.并根据BMD分为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0P)组进行比较.结果(1)男性T2DM患者骨量减少的检出率为48.5%,OP的检出率为22%.(2)与骨量正常组相比,骨量减少组及OP组受检部位骨量明显下降(P<0.01);与骨量减低组比较,OP组L2、大转子(Troch)处的骨量下降不明显,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Ward三角处的骨量在各组均明显低于其他受检部位.(3)与骨量正常组比较,骨量减低组的HbAlc明显升高(P<0.01).(4)年龄和Neck的骨量呈负相关,BMI是维持骨量的有利因素,IGF-1及IGF-BP3、病程与骨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男性T2DM患者骨量减少及OP的发病率高于流行病学调查的男性正常人群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应定期对男性T2DM患者股骨BMD进行筛查.血糖控制水平对男性T2DM患者OP发病早期有重要影响.男性T2DM患者的BMI应维持在适当水平.骨量减少是糖尿病基础病变的一部分,性别的差异可能影响血清IGF-1在男性T2DM患者骨代谢中的作用.

    作者:李鑫;刘青;郭蔚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瑞替普酶及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对比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酶增高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如不积极救治,其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很高.目前其治疗措施主要以再灌注心肌为主,较有效的方法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及静脉溶栓治疗.但PCI治疗需要必要的设备及熟练的技术操作,在很多基础医院无法进行.而静脉溶栓有操作简单,疗效确定、费用低廉等诸多优点,目前即使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也和急诊PCI一样为临床一线治疗方案[1].本文拟对比分析尿激酶(UK)、瑞替普酶(r-PA)溶栓治疗AMI患者的疗效,以为其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宋毓青;陈威;胡宏宇;吴其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老年人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8例临床分析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系外伤后3w以上出现症状的血肿,位于蛛网膜与硬脑膜之间,血肿外围有包膜形成,约占颅内血肿10%,硬膜下血肿25%[1].但机化者较少见,大多数病例以老年人为主.钻孔引流术为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传统方法,而对机化型则无效,一旦确诊为机化型均需开颅于术治疗.

    作者:秦赢;王海峰;徐宁;付双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创伤和感染所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大鼠血栓调节蛋白的动态表达

    目的 动态监测创伤和感染所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大鼠血栓调节蛋白(TM)的表达变化,探讨TM在MODS早期器官损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在三峡大学医学院实验中心完成.将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MODS模型组(32只),模型组又分为造模后6、12、24、48 h不同时相,每组8只.采用“二次打击”即眼球失血加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制备MODS模型:大鼠左眼球取血2ml/100 g,在放血4h后予无菌腹腔注射LPS 5 mg/kg,正常对照组予以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造模完成后在不同的时相点搜集标本.光镜观察肺、肾、肝组织的形态结构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MODS不同时相血清中TM的浓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TM在MODS肺、肾、肝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正常对照组肺、肝、肾组织结构无改变;MODS各组肺、肾及肝组织损伤较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清TM的阳性表达6h组有所增加(P<0.01),12 h达到高峰(P<0.01),随后24~48 h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降低(P<0.01~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肺、肾及肝组织TM的阳性表达6h组有所增加,12 h达到高峰(P<0.01),随后24~48 h下降.结论 高表达的TM参与了MODS器官损伤的病理过程,可能作为早期组织器官损伤重要的监测指标.

    作者:滕林;李俊明;余曼;方明;余静;袁玉荣;汤华;莫莉花;井景;刘先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疗效与载脂蛋白E基因型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载脂蛋白E基因型与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筛选符合轻、中度AD患者,给予多奈哌齐(5~10 mg)治疗,每3个月定期随访,利用量表MMSE、MoCA、ADAS-Cog行认知功能测定;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RFLP-PCR)方法对随访6~24个月96例AD患者进行ApoE基因型测定.结果 96例患者中26例(27.1%)为ε4携带者,70例(72.9%)为非ε4携带者;随访12个月,ΔMMSE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24个月,ΔMoC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8个月和24个月,ΔADASCog比较,ε4携带者分别增加了4.4分和7.5分,而非ε4携带者分别增加了0.3分和2.5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poEε4携带者对多奈哌齐的疗效差于非ε4携带者.

    作者:郑雪丽;钟远;苗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抑制辐射诱导C57BL/6小鼠胸腺瘤的发生

    目的 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辐射诱导胸腺瘤形成的影响,探讨辐射损伤的防治,为预防辐射诱发肿瘤的发生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按照Kaplan经典方法,取(13±2)g雌性C57B1/6小鼠,每次照射剂量1.75 Gy,每周1次,共4次,制备小鼠胸腺瘤动物模型.无菌取乳鼠股骨骨髓,分离、培养、DAPI标记MSCs,取1.0 × 106个MSCs经尾静脉注入模型小鼠,每周1次,共2次.末次照射后6个月杀鼠取胸腺,10%甲醛固定、包埋、切片、HE染色,病理学检测胸腺结构,判断胸腺瘤的形成情况,计算胸腺瘤发生率.结果 镜下观察可见假照射组C57BL/6小鼠胸腺组织结构正常,皮髓质结构清晰,淋巴细胞形态规则,呈圆形或卵圆形.辐射诱导模型组C57BL/6小鼠无正常胸腺结构,未见正常淋巴细胞,淋巴样肿瘤细胞弥漫分布,胞核大,深染,呈典型的淋巴瘤特征性细胞.MSCs注射组可见小鼠胸腺结构,未见淋巴瘤特征性细胞.模型组C57BL/6小鼠胸腺瘤的发生率为72.73%,MSCs注射组的发生率为20%.结论 辐射诱导C57BL/6小鼠胸腺瘤模型建立成功;MSCs可降低辐射诱导C57BL/6小鼠胸腺瘤的发生率.

    作者:姚月良;陈玉丙;韩志龙;王铁君;葛立本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山楂叶总黄酮不同给药途径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比较山楂叶总黄酮不同给药途径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舒血宁组、山楂叶总黄酮腹腔注射给药60、30、15 mg/kg三个剂量组、山楂叶总黄酮灌胃给药240、120、60 mg/kg三个剂量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检测山楂叶总黄酮腹腔注射给药及灌胃给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行为障碍评分的影响,对大鼠血清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活性及大鼠脑梗死面积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山楂叶总黄酮腹腔注射给药60、30 mg/kg及灌胃给药240 mg/kg均能不同程度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行为障碍(P<0.05),明显降低大鼠血清中CK和LDH的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P<0.05,P<0.01),降低脑梗死面积(P<0.05,P<0.01).其中注射给药60 mg/kg的作用明显强于灌胃给药240 mg/kg(P <0.05).结论 山楂叶总黄酮注射给药及灌胃给药均能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功能障碍,缩小脑梗死面积,减少酶的漏出,腹腔注射给药可明显减少用药剂量,优于口服给药途径.

    作者:李红;张爽;纪影实;杨世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初发脑梗死外周血白细胞变化对近期疗效的影响

    急性脑梗死(ACI)后因缺血致血流动力学改变、组织损伤、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等都可以刺激炎性细胞,致使外周血白细胞增高.炎症机制是脑梗死后继发性脑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炎性细胞尤其是白细胞,通过不同途径促进继发性脑损伤[1],对脑卒中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本研究观察ACI患者早期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分类的变化,探讨其与临床近期疗效的关系.

    作者:雷发珍;赵萍;葛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复元胶囊对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机制

    目的 观察复元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 将60例辨证为肝肾不足、筋脉瘀滞证的KO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复元胶囊口服,随机对照组予以仙灵骨葆胶囊口服.在治疗前后评定KOA严重性指数(ISOA)及中医症候积分,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收集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透明质酸(HA)的表达变化.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均可明显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两组治疗前后ISOA积分、中医症候积分均显著下降(P<0.05),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治疗组、对照组血清HA水平较健康组明显增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清H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过程中,患者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复元胶囊能有效缓解肝肾不足、筋脉瘀滞证KOA患者症状,可能通过降低HA的表达起作用.

    作者:江艳;李荣亨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老年鼻咽癌患者放疗不良反应临床干预效果分析

    鼻咽癌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效果较理想的方法就是放射治疗,然而放疗患者会发生口腔黏膜炎及张口难等一系列不良反应,严重时可影响放疗患者情绪甚至无法进食,给病人带来巨大痛苦,进而可能导致患者放弃放疗[1].本文回顾分析老年鼻咽癌患者临床干预对预防和减轻放疗不良反应的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李艳;高占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阿托伐他汀通过ERK1/2通路抑制内皮微粒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ICAM-1的表达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内皮细胞微粒(EMPs)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及其与ERK1/2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将HUVECs分为不同浓度EMPs作用组与阿托伐他汀干预组.应用Western印迹检测磷酸化ERK1/2和ICAM-1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ICAM-1 mRNA的表达.结果 EMPs可诱导HUVECs ICAM-1 mRNA和蛋白及磷酸化ERK1/2蛋白表达增加,且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关系(均P<0.01);阿托伐他汀及ERK1/2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显著抑制EMPs诱导的HUVECsICAM-1 mRNA和蛋白及磷酸化ERK1/2蛋白的表达(均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通过ERK1/2信号通路抑制EMPs诱导HUVECs ICAM-1表达.

    作者:陆永光;符春晖;严华;黄军章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患者γ-谷氨酰转肽酶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与2型糖尿病(T2DM)以及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104例T2DM患者和74例正常人,检测身高、体重、血压、GGT及其他生化指标,比较两组间所测指标的差异性,并分析IR与各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经Pearson相关分析,体重指数(BMI)、SBP、DBP、空腹血糖(FPG)、空腹C肽、尿酸(UA)、GGT、甘油三酯(TG)与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呈正相关,其中GGT与IRI显著相关(r=0.369,P<0.01),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压、BMI、GGT与IR密切相关.结论 在排除其他肝病的影响因素后,GGT可以作为IR的独立预测指标,GGT有可能成为T2DM发生危险因素的预测指标.

    作者:马静静;逄曙光;王聪聪;李静;赵鑫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体外转染Klotho基因对H9c2(2-1)大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的影响

    目的 研究转染Klotho基因对H9c2(2-1)大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的影响.方法 培养H9c2(2-1)大鼠心肌细胞,建立模拟缺血再灌注模型,Fermentas转染试剂介导小鼠Klotho基因转染H9c2(2-1)大鼠心肌细胞.实验分4组:对照组(Control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转染Klotho基因组(Klotho组)、转染Fermentas转染试剂空载体组(Vehicle control组).各组进行缺血再灌注后RT-PCR及免疫荧光法检测Klotho mRNA 及Klotho蛋白表达,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测定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及Klotho含量.结果 Klotho组较I-R组和Vehicle control 组Klotho mRNA、Klotho蛋白表达明显增加,LDH、MDA明显降低,细胞活性高(p<0.01).结论 Fermentas转染试剂介导的Klotho基因转染H9c2 (2-1)大鼠心肌细胞可保护H9c2(2-1)大鼠心肌细胞、减轻H9c2(2-1)大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李宝善;马厚勋;王艳娇;吴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党参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血流动力学和心肌酶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党参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家兔30只,随机分为3组(n=10):对照组、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组、党参组,统一标准喂养,行药物预处理10 min,手术结扎家兔冠状动脉左心室支,建立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急性心肌缺血和再灌注状态下血流动力学及心肌组织中酶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MIRI组心脏舒缩功能减退,丙二醛(MDA)含量增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细胞能源Na+,K+-ATP及Ca2+-ATP酶活性降低,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大量释放.而与MIRI组比较:党参组能不同程度的恢复左心室收缩压(LVSP)、心室内压大变化速率(±dp/dtmax)(P<0.01),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P<0.01),抑制MDA、LDH、CK升高,增强SOD、GSH-Px、Na+,K+-ATP及Ca2+-ATP活力.结论 党参对心肌MIRI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钟灵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240例临床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老年患者因器官老化,其生理功能、病理生理及临床表现与非老年患者相比具有一定的特异性,故临床上需加以重视[1].本文对我院240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张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