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山楂叶总黄酮不同给药途径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李红;张爽;纪影实;杨世杰

关键词:山楂叶总黄酮,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行为障碍评分, 脑梗死面积, 氧自由基
摘要:目的 比较山楂叶总黄酮不同给药途径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舒血宁组、山楂叶总黄酮腹腔注射给药60、30、15 mg/kg三个剂量组、山楂叶总黄酮灌胃给药240、120、60 mg/kg三个剂量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检测山楂叶总黄酮腹腔注射给药及灌胃给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行为障碍评分的影响,对大鼠血清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活性及大鼠脑梗死面积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山楂叶总黄酮腹腔注射给药60、30 mg/kg及灌胃给药240 mg/kg均能不同程度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行为障碍(P<0.05),明显降低大鼠血清中CK和LDH的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P<0.05,P<0.01),降低脑梗死面积(P<0.05,P<0.01).其中注射给药60 mg/kg的作用明显强于灌胃给药240 mg/kg(P <0.05).结论 山楂叶总黄酮注射给药及灌胃给药均能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功能障碍,缩小脑梗死面积,减少酶的漏出,腹腔注射给药可明显减少用药剂量,优于口服给药途径.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2型糖尿病患者γ-谷氨酰转肽酶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与2型糖尿病(T2DM)以及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104例T2DM患者和74例正常人,检测身高、体重、血压、GGT及其他生化指标,比较两组间所测指标的差异性,并分析IR与各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经Pearson相关分析,体重指数(BMI)、SBP、DBP、空腹血糖(FPG)、空腹C肽、尿酸(UA)、GGT、甘油三酯(TG)与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呈正相关,其中GGT与IRI显著相关(r=0.369,P<0.01),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压、BMI、GGT与IR密切相关.结论 在排除其他肝病的影响因素后,GGT可以作为IR的独立预测指标,GGT有可能成为T2DM发生危险因素的预测指标.

    作者:马静静;逄曙光;王聪聪;李静;赵鑫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注射液联合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本院44例经病理证实的符合入选标准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2例接受恩度联合单药治疗方案,对照组只用单药方案.化疗2个周期后按照实体瘤评价标准(RECIST)评价疗效,记录中位肿瘤进展时间、中位生存期和1年生存率.每个周期按照NCI CTC 3.0版标准评价毒性反应.结果 治疗组22例患者完成2个周期以上恩度联合化疗,总体PR 5例,SD 12例,PD 5例,客观有效率(RR)22.7%(6/20),疾病控制率为77.3%(17/22),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毒性反应以骨髓抑制发生率较高,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恩度联合单药化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显示出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和较好的疾病控制率,安全性较好,临床受益率高,是一种有临床应用前景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群;石琴;谢强;李育宏;肖松;林江平;王成辉;陈巧林;王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慢性酒精中毒患者血清内皮素-1含量检测的意义

    目的 探讨慢性酒精中毒患者血清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水平变化在酒精中毒发病过程中的机制.方法 选择40例慢性酒精中毒患者及20例健康者.所有酒精中毒患者饮酒年限均大于5年,且每日饮酒量均超过40 g.把酒精中毒患者按饮酒年限分为饮酒20年以下组(包括20年)和饮酒20年以上组,按有无高血压分为高血压组、无高血压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ET-1水平.结果(1)慢性酒精中毒患者血清ET-1(pg/ml)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9.43±5.22 vs 8.97±2.98),有统计学意义(P<0.01).(2)酒精中毒合并高血压组与酒精中毒无高血压组相比ET-1(pg/ml)水平有明显差异(22.43 ±4.28 vs 16.43 ±4.32),有统计学意义(P<0.01);酒精中毒合并高血压组与酒精中毒无高血压组ET-1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慢性酒精中毒饮酒20年以下组与饮酒20年以上组ET-1(pg/ml)水平无明显差异(19.95±4.08 vs 18.71 ±6.24)(P>0.05),但饮酒20年以下组及饮酒20年以上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T-1水平均有明显差异.结论 测定血清ET-1含量对慢性酒精中毒的诊断有临床意义,且ET-1可能参与酒精中毒引起高血压以及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

    作者:于洋;姜涛;姜立刚;刘立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血糖波动对糖尿病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目的 观察糖尿病(DM)大鼠在血糖波动状态下海马神经元凋亡及Caspase-3的异常表达,探讨血糖波动对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间断短效胰岛素应用制备DM血糖波动模型.12 w后,用TUNEL法检测海马神经元的凋亡,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结果 DM组大鼠海马可见少数阳性凋亡细胞表达,与对照组(NC组)相比明显增多(P<0.01);血糖波动组(RDM组)凋亡阳性细胞较DM组增多更加明显(P<0.01).DM组大鼠海马神经元Caspase-3表达较NC组明显增强(P<0.05),RDM组Caspase-3的表达较DM组进一步增强(P<0.05).结论 DM大鼠血糖波动可明显加速海马神经元的凋亡,Caspase-3介导的细胞凋亡机制可能参与DM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损伤.

    作者:孙娟;李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有高血压病史的老年创伤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疗效分析

    随着社会逐渐步入老龄化,老年创伤患者人数日益增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生倾向选择低血压性液体复苏[1],然而这是否适用于老年病人,尤其是否适用于有高血压病史的老年患者值得商榷.本文主要探讨有高血压病史的创伤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疗效.

    作者:张寰波;李锦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甲钴胺与法舒地尔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目的 探讨甲钴胺与法舒地尔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DNP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法舒地尔,均以2w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变化、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MCV、SCV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联合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为87.5%(42/48),对照组为70.8%(3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甲钴胺与法舒地尔联合治疗DNP可以发挥各自优势,起到叠加、协同作用,提高疗效,且有很好的安全性.

    作者:谢宝强;周青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磷酸肌酸降低乳腺癌术后蒽环类药物化疗患者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的评价

    目的 评价磷酸肌酸预防乳腺癌患者术后蒽环类药物化疗所致心脏损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查阅2010年1月至201 1年6月共98例需联合应用蒽环类药物(阿霉素或表柔比星或吡柔比星)化疗的乳腺癌住院患者的病历,根据用药情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7例,观察组化疗同步给予磷酸肌酸钠2g/d,化疗疗程结束后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的心功能状况优于对照组,血清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和脑钠肽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磷酸肌酸对蒽环类药物所致心脏损伤具有较为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国栋;雷铭德;刘长乐;李嘉盈;娄建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对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应对方式.方法 入选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159例,对入选患者进行家庭支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精神症状评分,根据家庭支持评分进行分组和对比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得分在3 ~15分,平均(11.98±2.16)分,其中家庭支持得分≥10分者96例,占60.4%;<10分者63例,占39.6%.根据得分情况分为高支持组(n=96)和低支持组(n=63).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如年龄、性别、文化水平、患病情况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社会高支持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社会低支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精神症状评分方面,除敌对外,社会低支持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社会高支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会支持对于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精神症状有显著的影响,加强社会支持和心理干预可以改善青光眼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俊;李海灵;马淙;徐晨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复元胶囊对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机制

    目的 观察复元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 将60例辨证为肝肾不足、筋脉瘀滞证的KO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复元胶囊口服,随机对照组予以仙灵骨葆胶囊口服.在治疗前后评定KOA严重性指数(ISOA)及中医症候积分,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收集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透明质酸(HA)的表达变化.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均可明显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两组治疗前后ISOA积分、中医症候积分均显著下降(P<0.05),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治疗组、对照组血清HA水平较健康组明显增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清H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过程中,患者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复元胶囊能有效缓解肝肾不足、筋脉瘀滞证KOA患者症状,可能通过降低HA的表达起作用.

    作者:江艳;李荣亨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瑞舒伐他汀对大鼠肥厚心肌组织PPARγ和NF-kB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诱导心肌肥厚大鼠心肌组织PPARγ和NF-kB表达的影响及其抑制心肌肥厚,改善心功能的机制.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瑞舒伐他汀组和卡托普利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背部皮下注射Iso建立心肌肥厚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瑞舒伐他汀组灌胃给予瑞舒伐他汀4mg· kg-1·d-1,卡托普利组灌胃给予卡托普利50mg· kg-1 ·d-1,其余两组灌胃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4w末,分别测定各组大鼠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压力上升及下降大速率(±dp/dt max);测定大鼠体重(BW)、心脏重量(HW)及左心室重量(LVW),计算心脏重量指数(HWI)及左心室重量指数(LVWI);应用病理学方法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Western印迹法测定心肌组织PPARγ和NF-kB亚基p65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LVEDP、HWI、LVWI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LVSP和±dp/dt max明显降低(P<0.01);模型组PPARγ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p65表达明显升高(P<0.01);瑞舒伐他汀组和卡托普利组PPARγ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p65表达明显降低(P<0.01);瑞舒伐他汀组和卡托普利组比较,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抑制心肌肥厚,改善心功能,其机制与增加PPARγ表达,降低p65表达有关.

    作者:李萍;江珊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止鼾膏贴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疗效

    目的 观察中药“止鼾膏贴”通过调宗气理论治疗痰湿内阻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痰湿内阻型OSAS患者入选为治疗组,另随机选取30例OSAS患者为对照组.除一般性治疗外,治疗组给予止鼾膏贴治疗4w,对照组不予其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睡眠监测指标差异.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夜间低血氧饱和度(SaO2)均有改善,治疗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止鼾膏贴”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疗效可靠,耐受性好,无不良反应.

    作者:张丽秀;王檀;仕丽;朱同刚;袁成波;杨波;杨海淼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创伤和感染所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大鼠血栓调节蛋白的动态表达

    目的 动态监测创伤和感染所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大鼠血栓调节蛋白(TM)的表达变化,探讨TM在MODS早期器官损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在三峡大学医学院实验中心完成.将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MODS模型组(32只),模型组又分为造模后6、12、24、48 h不同时相,每组8只.采用“二次打击”即眼球失血加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制备MODS模型:大鼠左眼球取血2ml/100 g,在放血4h后予无菌腹腔注射LPS 5 mg/kg,正常对照组予以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造模完成后在不同的时相点搜集标本.光镜观察肺、肾、肝组织的形态结构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MODS不同时相血清中TM的浓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TM在MODS肺、肾、肝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正常对照组肺、肝、肾组织结构无改变;MODS各组肺、肾及肝组织损伤较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清TM的阳性表达6h组有所增加(P<0.01),12 h达到高峰(P<0.01),随后24~48 h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降低(P<0.01~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肺、肾及肝组织TM的阳性表达6h组有所增加,12 h达到高峰(P<0.01),随后24~48 h下降.结论 高表达的TM参与了MODS器官损伤的病理过程,可能作为早期组织器官损伤重要的监测指标.

    作者:滕林;李俊明;余曼;方明;余静;袁玉荣;汤华;莫莉花;井景;刘先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瑞替普酶及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对比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酶增高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如不积极救治,其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很高.目前其治疗措施主要以再灌注心肌为主,较有效的方法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及静脉溶栓治疗.但PCI治疗需要必要的设备及熟练的技术操作,在很多基础医院无法进行.而静脉溶栓有操作简单,疗效确定、费用低廉等诸多优点,目前即使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也和急诊PCI一样为临床一线治疗方案[1].本文拟对比分析尿激酶(UK)、瑞替普酶(r-PA)溶栓治疗AMI患者的疗效,以为其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宋毓青;陈威;胡宏宇;吴其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舒芬太尼复合左布比卡因对老年前列腺电切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

    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多为60岁以上老年人,由于各器官功能减退以及电切后疼痛引起的膀胱痉挛,容易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术后应用镇痛泵可有效缓解膀胱痉挛症状,降低术后继发出血的风险.本文拟观察舒芬太尼复合左布比卡因用于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术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以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符少川;周期;陈立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自噬抑制剂3-MA对乳胞素抑制胃癌BGC-823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自噬抑制剂3-Methyladenine(3-MA)和蛋白酶体抑制剂乳胞素(Lactacystin,LAC)对胃癌细胞系BGC-823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BGC-823细胞,MTT法检测BGC-823细胞增殖率,Western印迹检测线粒体凋亡相关蛋白Cytochrome C以及内质网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4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蛋白酶体抑制剂LAC可以引起明显的BGC细胞增殖率的下降,联合应用3-MA可以增加其引起的细胞增殖率的下降,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LAC可以上调线粒体凋亡相关蛋白CytochromeC以及内质网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4表达水平,联合应用3-MA和LAC可以进一步引起表达水平的升高.结论 自噬抑制剂3-MA可以增加LAC引起的细胞凋亡,通过线粒体和内质网凋亡信号通路.

    作者:金镇勋;兰汝春;王菲;董长松;徐冶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Beclin1和LC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和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Beclin1和LC3在食管鳞癌和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和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9例食管癌组织标本中Beclin1和LC3的表达情况.结果 Beclin1和LC3在食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47.2%,40.4%)均显著低于正常食管癌组织标本组(88.9%,80.6%)(P<0.05).Beclin1和LC3在食管癌中的表达与TNM分期、组织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和组织类型(P>0.05)等无明显差异.Beclin1与LC3在食管鳞癌和腺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7.935,P=0.005).结论 在食管鳞癌和腺癌中,肿瘤分化程度越低、浸润程度越高、有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越高,Beclin1和LC3的表达越低,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与侵袭转移相关.

    作者:夏彦清;赵松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分化性甲状腺癌的规范化治疗

    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约占甲状腺癌的90%,包括乳头状癌(PTC)85%,滤泡状癌(FTC)10%和Hurthle细胞癌3%.近10年来DTC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PTC在DTC病理类型中所占比例有明显升高.DTC的术前诊断主要依靠颈部彩超等影像学检查及细针穿刺细胞学(FNA)和病理学手段.手术是公认的治疗DTC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法.因DTC具有细胞分化好、恶性度低、生长缓慢预后好等生物学特性,经手术切除后多能长期生存.目前我国甲状腺癌的诊治规范尚未出台,对DTC手术的甲状腺体切除和淋巴清除范围,至今仍存在一些争议.

    作者:李晨瑶;陈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法舒地尔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法舒地尔主要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AMI)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的血管痉挛[1,2].国内有研究对法舒地尔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进行了分析[3~5],但未见针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人群的研究.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法舒地尔治疗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宋淑霞;孟宪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后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100例

    腰椎管狭窄临床表现为间歇性跛行、腰腿痛,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1,2],其治疗有保守和手术治疗两种,由于病情较复杂,保守治疗效果较差,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手术目的在于解除神经组织和血管在椎管内、神经根管内或椎间孔内所受的压迫.近年来,由于椎弓根内固定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技术能很好地解决术后腰椎稳定性下降的问题而被众多医生所采用.本文回顾分析采用后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的疗效,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黄隆;何立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光动力疗法在老年人Barrett食管的应用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原称光辐射疗法(Photoradiation Therapy,PRT)、光化学疗法(Photochemical Therapy,PCT),是利用光学动力反应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一种新技术,原理是通过光照激发体内被肿瘤组织选择性摄取的光敏剂,由此产生单态氧等细胞毒性因子,进而破坏肿瘤的治疗方法.早在1895年Finsen和Raab等开始涉及光动力学;1903年Jesionek和Tappeiner通过伊红致敏肿瘤,达到肿瘤细胞破坏的目的;1976年Kelly和Snell应用光敏剂(血卟啉衍生物hematoporphyrinderivative,HpD)治疗膀胱癌取得成功,从而开创了光敏疗法.近年来,由于光敏疗法优点甚多,故广泛用于多器官肿瘤治疗,包括皮肤癌、消化系统癌变、鼻咽癌、喉癌、宫颈癌、支气管肺癌、泌尿系统癌变等,取得了一定的疗效[1,2].PDT在消化系统中可用于治疗食道癌、胃肠癌、胆管癌以及各种非肿瘤病变,如Barrett食管(BE)等.本文就BE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特点及近年来应用PDT治疗BE食管的机制及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作简要介绍.

    作者:于凡;马洪喜;徐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