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电子支气管镜活检和/或刷检诊断肺癌的临床研究

杨娟;张金松

关键词:电子支气管镜, 肺癌, 诊断, 活检, 刷检
摘要: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镜单纯活检同活检加刷检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患者在常规局麻下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钳取组织标本或(和)作毛刷涂片行细胞学检查.结果 钳检阳性率高于刷检阳性率,但单纯活检阳性率与活检+刷检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经电子支气管镜活检+刷检与单纯活检相比,不能提高肺癌诊断的阳性率,且相关并发症、医疗费用明显上升.
临床肺科杂志相关文献
  • MMP-9、TIMP-1分别对哮喘小鼠和气道重塑小鼠作用的比较研究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TIMP-1)在小鼠哮喘模型和气道重塑模型中表达作用的区别.方法 30只BALB/c雌性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哮喘组(n=10)、气道重塑组(n=10)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10).通过鸡卵清白蛋白(ovabumin,OVA)滴鼻和腹腔注射的的方法分别建立小鼠哮喘模型和气道重塑模型.通过病理学观察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用免疫组化法测定MMP-9和TIMP-1蛋白的表达;RT-PCR测定MMP-9和TIMP-1的基因水平表达.结果 病理学显示哮喘组气道痉挛,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气道重塑组呈现气道上皮指状增生,管腔内容物增多,上皮下纤维化.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哮喘组MMP-9为8868.8±3544.5,TIMP-1为4783±1508.1,二者比值为1.85;气道重塑组MMP-9为4383.1±2498.6,TIMP-1为6542.3±3026.6,气道重塑组MMP-9/TIMP-1的比值为0.67.二者有统计学意义(P<0.01).RT-PCR结果显示气道重塑组MMP-9mRNA的表达低于哮喘组,而气道重塑组TIMP-1 mRNA的表达高于哮喘组.结论 MMP-9主要在哮喘气道炎症中表达增高,而TIMP-1则在气道重塑过程中表达升高,二者的比例失调可能是哮喘的发病机制之一.

    作者:朱建明;白建文;林闽加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18 F-FDG 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TNM分期的价值

    目的 探讨PET-CT显像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分期的价值.方法 4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全身PET-CT显像,且于检查前一周内行胸部16层螺旋CT扫描.按照国际通用的AJCC(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肺癌TNM分期标准对病变分别行CT、PET-CT分期,并将组织病理结果作为参照标准.结果 ①对照病理结果,PET-CT对NSCLC的T分期比CT准确性更高(P<0.05).43例肺痛T分期中,PET-CT正确分期41例,CT正确分期34例.②43例术前诊断分期的患者中,与病理符合的肺癌N分期,PET-CT 40例,CT 33例.PET-CT对肺癌的N分期与CT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CT发现了8例患者的13处转移,PET-CT发现了14例患者的32处转移,改变了6例患者治疗计划.结论 PET-CT显像用于NSCLC的分期是一可靠的非创伤性方法,对指导肺癌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蔡健康;沈红;刘雅洁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原发性肺透明细胞癌的外科治疗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特征、疗效和预后.方法 回顾同济医院1990年至2008年收治的11例原发性肺透明细胞癌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 11例患者中9例为男性,年龄39~73岁,平均58岁.其中吸烟者9例,全部为男性,平均吸烟指数大于500支·年.从开始就医到确诊的时间平均4.5个月.临床症状以咳嗽、痰中带血、胸痛等症状为主.胸部X线片表现为密度均匀团块状阴影,边缘欠规则,平均直径大于7 cm,大者达13 cm;术前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者11例,其中3例发现支气管腔内新生物.全部行刷片检查病理报告附性,其中误诊鳞癌2例,1例考虑为透明细胞癌.11例患者经胸部CT扫描,显示瘤体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密度高而均匀,瘤体未见有空洞,具浅分叶或短毛刺、胸膜凹陷征等恶性肿瘤特征性表现.术后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结论 病理检查是确诊的主要依据.治疗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作者:张毅;潘铁成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大鼠静脉血栓栓塞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研究

    目的 建立大鼠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模型,观察大鼠VTE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变化.方法 SD大鼠78只,随机分为DVT(18只)、DVT-PTE(54只)、正常对照(6只)组.DVT组依据血栓形成时间不同(1,4,7 d)分为D1、D4、D7三个哑组;DVT-PTE组依据DVT和PTE时间不同(1,4,7 d)分为D1P1、D1P4、D1P7、D4P1、D4P4、D4P7、D7P1、D7P4、D7P7九个亚组,每亚组6只.采用显微血管夹阻滞一侧股静脉血流,制备DVT模型;DVT后不同时间分离有血栓的股静脉,摘取血栓,从另一侧股静脉注入栓子,制备DVT-PTE模型.行肺组织VEGF和bFGF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并测定血浆VEGF和bFGF浓度.结果 1、VEGF抗原:对照组主要在支气管上皮细胞胞浆表达,DVT-PTE组第1天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胞浆可见表达,第4天肺动脉内皮细胞胞浆可见表达,第4和7天机化栓子中成纤维细胞胞浆有表达.bFGF抗原:对照组主要由支气管平滑肌和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胞浆表达,DVT-PTE组第1天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胞浆表达增强,第4和7天肺动脉周围基质和机化栓子内成纤维细胞胞浆可见表达.2、血清bFGF浓度在D1亚组升高,而在D7、D7P4和D7P7亚组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VEGF和bFGF参与VTE血栓机化和血管内膜修复.

    作者:冯敏;季颖群;高鹤立;张中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时机选择和体会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的转变,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科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的系统化整体护理转变,为病人提供包括生理、心理、社会诸方面的高质量护理服务.在护理过程中,对病人及家属不失时机地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心理卫生教育及相关行为干预,报告如下:

    作者:刘丽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COPD患者呼吸锻炼依从性的调查研究及护理干预

    COPD是严重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慢性病.近年来我们开始试用改良呼吸肌功能锻炼对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研究,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我们吸取瑜伽呼吸操之精华自编了一套呼吸肌锻炼方法.采用自编呼吸操由经过专门锻炼的课题小组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肌功能锻炼.我们调查患者的依从性并给予护理干预,现将方法与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文华;王慧玲;林秀芝;朱迎春;张海燕;南桂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稳定期COPD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寒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常规治疗摹础上吸入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疗程均半年.结果 实验组呼吸困难评分、6 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评分、第1秒用力呼气等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且急性加重患者的门诊和住院人次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 吸入中等量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可减轻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活动耐力、生活质量和肺功能,减少急性加重次数.

    作者:林少芳;曹鹰;杜海燕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17例耐多药肺结核胸片分析

    目的 探讨耐多药肺结核病人胸片特点.方法 选取17例耐药肺结核病人胸片作为观察组,同期21例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胸片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肺结核病灶范围和性质特点.结果 两组病人的胸片在病变范围上存在显著性筹异(P<0.05).两组病变性质均以斑片状渗出、干酪样坏死为主,二者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耐多药肺结核病人胸片病变范围广泛,易出现空洞、胸膜改变等形态特点.

    作者:严金二;杨英武;凌素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BiPAP呼吸机在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52例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通气组(30例)和对照组(22例),通气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对照组则予抗感染,通畅气道,持续低流吸氧及应用呼吸兴奋剂等治疗,并比较两组动脉血气结果、呼吸频率等观察指标.结果 治疗组血气分析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气管插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BiPAP治疗能更有效地降低PaCO2、呼吸频率和死亡率,提高PaO2,是治疗呼衰的有效手段.

    作者:李进升;王福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左氧氟沙星治疗复治肺结核疗效观察

    左氧氟沙星是近年来用于临床的新型抗结核药物,2004年2月至2006年11月本人对72例采用左氧氟沙星方案的复治肺结核病例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

    作者:钱起龙;徐冬梅;李金娟;袁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弥散功能的测定比较

    目的 通过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弥散功能的比较,探讨其在临床的鉴别和诊断作用.方法 测定64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3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和30例正常人一秒时间肺活量/用力肺活量(FEV,/FVC)、残气容积/肺总量(RV/TLC)和弥散功能(DLco)(实测值/预计值).测定结果在两组患者之间和与正常人之间进行比较.结果 慢性阻素性肺病和支气管哮喘患者一秒时间肺活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明显低于正常人组,与正常人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残气容积/肺总量(RV/TLC)明显高于正常人组,与正常人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慢性阻寨性肺病患者的弥散功能(DLco)值明显下降,与正常人和支气管哮喘患者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测定肺弥散功能有助于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支气管哮喘的鉴别和诊断.

    作者:龙文;李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23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我科2005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237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37例中男性136例(57.4%),女性101例(42.6%);年龄65~95岁,有基础疾病者174例(73.4%),出现并发症者96例(40.5%);173例(73%)有呼吸道症状;影像学检查多呈片斑片状模糊阴影;白细胞总数升高(≥10×109/L)仪66例(27.85%).结论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情重,基础疾病多,并发症多,容易漏诊及误诊,应该引起重视.

    作者:陈永红;林海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多功能剪刀在取塑料瓶盖中的巧妙应用

    护士每天需要进行大量的输液、注射等操作,在操作过程中要去除无数塑料瓶口上的封口,大部分护士是利用食指的力量直接揭除,因为封口为环行,长期用手指直接拉除难免食指摩擦部位的皮肤会损伤,影响各项护理操作,并增加了职业暴露的危险.

    作者:雷文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水通道蛋白与支气管哮喘

    水通道蛋白一种跨膜蛋白,具有多种生埋功能,同时它也参与多种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它在许多病变组织中高表达,但在大多数正常组织中低表达,故可作为分子标志物而成为许多疾病治疗的靶点.在支气管哮喘中它的表达较高并且与炎症细胞的定向运动有关,已有研究表明,它有可能成为免疫治疗或基因治疗的靶点.

    作者:唐顺广;倪松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舒利迭吸入治疗哮喘急性发作后55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舒利迭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控制后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55例已控制急性发作的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舒利迭治疗组、布地奈德气雾剂对照组,治疗后对临床症状、肺功能、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哮喘症状、肺功能和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结论 哮喘急性发作后吸入舒利迭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二辉;冯志军;孟德荣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肺部CT平扫未见异常咯血患者36例分析

    咯血是呼吸系统常见症状之一,常见原因为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等,CT等影像学检查为咯血的重要检查,但常规CT平扫有时难以发现特异改变病灶并作出诊断,现就我院2002年1月~2008年8月初次咯血36例常规CT平扫未见异常患者分析如下:

    作者:江贵源;苏玉琴;郭似惠;章笑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目的 本文主要探讨动态心电图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用经临床实验证实的60例SSS患者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选60例窦缓患者进行对照.结果 SSS组心率明显慢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SSS组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动态心电图对间歇性心率和心律改变的SSS患者,能明显提高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是早期诊断SSS的可靠的方法.

    作者:谷慧平;宗惠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HIV/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危害及防护

    AIDS和结核病都是传染病,同属于细胞免疫性疾患.HIV/AIDS感染易并发结核病,反之结核病患者具有不良行为易并发HIV感染成AIDS[1].全世界艾滋病感染者中1/3合并有结核感染.

    作者:曹英;邓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结核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结核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2007年5791例结核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 1692例患者并发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9.21%;感染以肺部为主,为67.71%,其次是肺外的呼吸道部份,感染率为24.65%;引起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50.67%,真菌感染也次之,为18.52%,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感染与年龄、侵袭性操作和滥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有关.结论 结核病易导致医院感染,必须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减少感染的发生.

    作者:杨小兵;徐晓慧;唐秀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振动排痰机对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观察

    肺部感染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老年人由于呼吸道黏膜纤毛运动减弱,肺功能低下,咳嗽无力等因素,使痰液阻塞气道,影响肺部感染的治疗.我科于2006年7月以来,对40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使用大连同创君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体外振动排痰机振动替代人工叩背排痰,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文芳;刘鹏珍;孔玉红;姚翠玲;乔丽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临床肺科杂志

临床肺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 解放军第105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