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霞;庞晓
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肾病(ESRD)有效的方法之一.高血压是MH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患者心血管病变的高危因素;高血压使MHD患者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和病死率增加,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本文回顾性分析96例MHD病人的血压情况.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96例患者均是MHD治疗慢性肾衰竭病人.其中男59例(61%),女37例(39%),开始维持透析平均年龄39岁(22 - 79岁),持续时间3-5年.
作者:陈曦;于大川;孙小立;杨添博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重症监护室(ICU)危重患者病情预后评估是治疗的重要基础及临床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利钠肽对维持心脏正常结构和功能起重要作用[1,2],而关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危重症患者的预后影响相对较少,本文回顾分析ICU治疗的危重症患者NT-proBNP水平,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全彩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骨关节炎(OA)是一种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疾病,其中60~70岁的老年人患病率约为60%,70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约为70%[1,2].膝部疼痛是常见的病痛之一,严重影响着中老年人日常生活,其常见原因,除急性损伤外,大多属于原发性OA,除与关节本身的老化、关节劳损有关外,与平时膝部的活动过少、血液循环较差、受寒受潮及体形肥胖等因素也有密切关系.本文回顾性对比分析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的膝关节OA患者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唐华羽;李晓涛;解云川;李长德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脑梗死治疗后存活者多数遗留瘫痪、言语不清等严重功能障碍,进一步恢复极其困难.因此,如何积极有效地在急性期恢复神经功能是促进痊愈、减少残疾的关键,是治疗重点.近年来干细胞移植在治疗脑梗死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取得了较好效果[1],给脑梗死治疗带来了突破性进展.本研究重点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詹三华;张鲁峰;姚卫民;杨明辉;宋晓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蛋白芯片直接从体液中检测特定蛋白质分子标志物,与核酸(基因)芯片相比具有不易污染和简便的特点[1],可直接应用于医学临床诊断[2,3].目前,生物芯片技术在大肠癌诊治中的作用已引起了众多研究人员的关注[4].本文拟探讨多肿瘤芯片检测对大肠癌诊断的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56例经病理检查确诊并C-12系统检测全部阳性的大肠癌患者(观察组),同期28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46-74岁,平均(52.32±12.35)岁;对照组男15例,女13例;年龄47~75岁,平均(53.18±11.42)岁.所有患者无其他器官严重疾病.两组性别、年龄、并发症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作者:殷茜;周航;曾继泽;张小林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重型颅脑损伤是颅脑外科危重疾病,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促进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率、减少致残率是颅脑外科医务人员的重要工作之一[1].本文对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住院治疗的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对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60~ 78[平均(65.6±5.4)]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4.8分;脑内血肿8例,硬膜外血肿15例,硬膜下血肿13例,脑干损伤3例,下丘脑损伤1例.观察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62 -82[平均(67.3±5.1)]岁;平均GCS评分4.3分;硬膜外血肿12例,脑内血肿7例,硬膜下血肿18例,弥漫性轴突损伤1例,脑干损伤1例,脑室内出血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黄效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入住ICU空巢老人生活质量.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调查吉林大学第二医院ICU 200例空巢老人,对纳入的空巢老人采用自行设计一般情况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测量.结果 入住ICU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通过一般资料调查显示,在婚姻状况、经济状况、居住方面等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影响入住ICU空巢老人生活质量有多种因素,文化程度、睡眠质量、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社会支持均可影响空巢老人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醒我们要关注空巢老人的心理及日常需求.
作者:陈雪;乔士兴;李俊峰;关爽;李西娟;段晓琴;司旭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肺栓塞前期症状不明显,极易造成误诊并导致病人死亡[1].因此,早期的诊断尤为重要.在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多层螺旋CT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28层螺旋CT在临床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但提高了图像质量,缩短了扫描时间,而且降低了辐射剂量.本研究探讨128层螺旋CT及32层CT肺动脉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建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老年宫颈癌病程晚,预后差.本文回顾性分析老年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其临床和病理特征,为其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依据.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我院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老年宫颈癌50例为老年组,年龄60~78岁,中位年龄(65.67±3.58)岁;同期收治的164例中年患者为中年组,年龄36~59岁,中位年龄(46.23±2.14)岁.在月经初潮年龄、结婚年龄和治疗方式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病例均经病理学确诊,均为已婚、已孕、已育患者,均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治疗方案根据个体情况选择放疗、新辅助化疗、手术,并给予个体化治疗.
作者:侯瑞杰;卢爱妮;廖予妹;王敏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兰索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1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96例,对照组予莫沙必利5 mg,每日3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兰索拉唑30 mg,每日一次口服.治疗8w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0.8%和74.0%;显效率分别为65.0%和43.8%,两组总有效率、显效率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内镜评比黏膜修复效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76.0%.结论 兰索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有较好的协同作用,疗效优于单用兰索拉唑,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彦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贲门癌是指原发于胃贲门部的恶性肿瘤,以腺癌居多,常因肿瘤侵及胃底、胃小弯或出现肝转移而失去手术的机会[1,2].由于胃底部贲门部血供丰富,肿瘤组织为富血管性,为动脉途径化疗药物灌注和肿瘤供血动脉栓塞术准备了解剖病理基础.本文就应用FOLFOX4( CF +5-Fu+ L-OHP)方案经动脉插管灌注与静脉注射治疗晚期贲门癌进行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郭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以反复发作的短暂性失语、瘫痪或感觉障碍为特点.颅内-外动脉搭桥术作为缺血性卒中的一种治疗方法,其治疗意义已被公认.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手术种类很多,简便和常用的是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支吻合术( STA-MCA).我院自2010年5月至2011年12月进行颅内-外动脉搭桥术20例.
作者:王明盛;林建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重组葡激酶(r-sak)和尿激酶(UK)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对血小板的活化作用,评价其治疗AMI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r-sak组35例,以r-sak 10 mg静脉滴注溶栓;尿激酶组33例,以尿激酶150万U 30 min静脉滴注溶栓.测定两组溶栓治疗前、溶栓后2、24、48 h血浆中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含量等相关指标.结果 A、B两组治疗后2h血浆中GMP-140均升高,尿激酶组血浆中GMP-]40升高显著.r-sak组治疗后2h血浆中TAT浓度升高不显著,尿激酶组治疗后2h血浆中TAT浓度升高显著.结论 r-sak溶栓的疗效明显优于尿激酶,r-sak有更强的血栓选择性,对促凝活性微弱,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少,促血小板活化低,减轻血栓前状态对心肌的损伤作用,可以改善心肌微灌注.
作者:王国涛;杨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美国糖尿病(DM)并发症控制实验(DCCT)研究发现,初发2型DM (T2DM)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不仅可良好控制血糖,亦可减少慢性并发症发生[1].国内外研究发现,及时的血糖强化控制可逆转胰岛β细胞功能紊乱[2,3].本文观察初发T2DM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效果,为其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金立;赵汝杰;张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浓度组织因子(TF)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表达的影响,探讨TF对MCP-1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为对照组及10、100、103、104 ng/L的TF处理组,对照组加入生理盐水,4个处理组分别加入相应浓度的组织因子,分别采用ELLSA法和RT-PCR法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MCP-1和MCP-1 mRNA的表达.结果 ELLSA和RT-PCR的检测结果显示各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均有MCP-1、MCP-1 mRNA表达,MCP-1和MCP-1 mRNA的表达水平为对照组<10 ng/L组<100 ng/L组<103 ng/L组<104 ng/L组(均P<0.05).结论 TF呈浓度依赖性的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MCP-1的表达.
作者:张如卉;李志樑;付强;李干;吴宏超;刘映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采用淀粉样蛋白联合L-型谷氨酸诱导建立类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模型.方法 将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注射到大鼠双侧CA3区,或联合L-谷氨酸(Glu)分别注射到大鼠双侧CA3区、侧脑室制备类AD模型,用Morris水迷宫和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力和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及NMDARI脑内表达.结果 Aβ联合Glu诱导的类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力明显降低,与假手术组和单纯Aβ注射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同时海马CA3区及顶叶皮质内ChAT及NMDR1表达也降低明显(P<0.01).结论 采用淀粉样蛋白联合L-型谷氨酸诱导建立类AD动物模型比单纯Aβ注射效果好,能模拟出AD学习记忆力减退和相关的主要病理学变化.
作者:史利利;冯建军;杨维娜;韩华;杨蓬勃;田苑;刘勇;钱亦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甲硫氨酸代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中间产物,受遗传、年龄、性别、吸烟、营养状态、肝肾疾病等多种因素影响,当Hcy的生成与代谢失去平衡时,会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目前比较公认的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 tHcy)参考范围是5- 15 μmol/L,15 μmol/L< tHcy≤30 μmol/L为轻度,30 μmol/L< tHcy≤100 μmol/L为中度,tHcy>100 μmol/L为重度.20世纪30年代初,Vincent du Vigneaud首次从膀胱结石中分离出来Hcy,1969年McCully第一次提出高水平的Hcy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从此Hcy引起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大量研究证明,Hhcy是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危险度随Hcy浓度的升高而增加[1],同时许多证据显示Hhcy与神经系统其他疾病存在着广泛联系,在痴呆、帕金森病(PD)、多发性硬化(MS)、肌萎缩侧索硬化(ALS)及抑郁症患者体内均发现Hcy水平升高,本文就Hhcy在神经病学几个领域内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柴晓斌;陈秋惠;张医芝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老年人对预防跌倒知识的知晓情况及需求,以制定城市社区老年人预防跌倒健康教育策略.方法 整群抽样法抽取佳木斯市向阳区7个社区,对辖区内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面对面的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老年人预防跌倒知识知晓状况及需求情况.结果 社区内老年人预防跌倒知识知晓总率为5731%,老年人预防跌倒知识知晓合格率为34.20%,71.02%老年人获取预防跌倒知识的途径是电视、电台,87.4-9%的老年人想知道预防跌倒的知识,54.62%老年人希望通过电视、电台途径进一步获取预防跌倒知识.结论 老年人预防跌倒知识知晓合格率不高,社区可通过老年人易于接受的方式对社区老年人进行预防跌倒知识的健康教育,降低跌倒伤害,实现“健康老龄化”目标.
作者:鲁彦;杜宁;周宪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大黄素对lovo细胞与内皮细胞迁移和黏附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大黄素对Lovo细胞和HUVECs增殖的影响,分光光度法检测大黄素对Lovo细胞与HUVECs黏附的影响,Transwell双层小室观察大黄素对Lovo细胞迁移穿过单层HUVECs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10~40 μmol/L大黄素对Lovo细胞和HUVECs增殖无显著性影响(P>0.05);与对照组比较,大黄素能够降低Lovo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P<0.05),并显著减少迁移与穿过单层HUVECs的Lovo细胞数目(P<0.05).结论 大黄素具有抑制肿瘤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以及肿瘤细胞迁移穿过内皮细胞的作用,提示其具有抗肿瘤转移的潜能.
作者:张春;韩丽君;董海影;李智勇;常星;兴桂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90岁以上干部人群血脂以及血尿酸代谢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90岁以上住院干部79名作为长寿老人组(长寿组),60 -80岁住院干部81名作为普通老人组对照(普通组).分别测定血脂,血尿酸,肌酐清除率,体重指数等,并将两组的基础疾病,应用药物进行对比.结果 长寿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po)B,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较普通组显著偏低,HDL-C/TC、HDL-C/LDL.C显著高于普通组.长寿组患高尿酸血症的比例高于普通组,服用降尿酸药物的比例也高于普通组,故两组血尿酸水平无统计学差异.长寿组同时存在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超重和(或)肥胖的比例明显低于普通组,差别主要来源于血脂水平以及BMI的差异.结论 90岁以上干部人群血脂整体水平偏低,但HDL-C/TC,HDL-C/LDL-C水平显著偏高;血尿酸水平无差异;同时存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超重和(或)肥胖的人群比例明显低于普通组.
作者:黄蔚;陈海平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