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晓斌;陈秋惠;张医芝
1病历摘要患者,女,74岁,因反复咳嗽、咳痰31年,喘息1年,加重伴呼吸困难2w于2010年11月18日由我院胸外科转入呼吸内科.既往无高血压、冠心病病史.患者2 w前于外院诊断为自发性气胸,于左下胸部置入1枚胸腔闭式引流管,未见好转.5d前,转入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胸外科,再次于左下胸部置入1枚胸腔闭式引流管后,呼吸困难好转.但患者于2010年11月18日早8:20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喘息加重,给予抗炎、平喘、化痰等治疗后未见明显好转,由胸外科转入呼吸内科.
作者:陈荣梅;吕晓亮;赵凤芹;王南竹;李相东;赵平;孟繁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大鼠血清脂联素表达变化及与胰腺损伤程度的相关性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40只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8只及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组( ANP组)32只.CON组剖腹后只翻动十二指肠及胰腺后关腹.ANP组逆行胰胆管内注射1.5%去氧胆酸钠制备ANP模型.术后6、12、24、48h处死大鼠,观察胰腺组织病理改变并评分,检测血清淀粉酶、脂联素、TNF-α和IL-6水平变化.结果 ANP组大鼠胰腺病理学评分及血清淀粉酶、TNF-α、IL-6水平均较CON组升高(P<0.05),血清脂联素在发病早期下降缓慢,24 h后迅速下降,48h较24h显著降低(P<0.01),并与胰腺病理学评分及TNF-α水平呈高度负相关(r=-0.846、-0.789,P<0.05).结论 血清脂联素在ANP发生发展中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并且与胰腺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可能在ANP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张瑜红;唐国都;许志毅;蔡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激动剂苯扎贝特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MCAO)模型,观察苯扎贝特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影响,免疫组化法观察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模型组和苯扎贝特干预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行为功能异常,与模型组相比苯扎贝特能够显著降低神经功能缺损,促进HIF-1α、VEGF的表达(P<0.05).结论 苯扎贝特可增加HIF-1α、VEGF的表达,从而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宋晶晶;娄季宇;杨霄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宫颈癌是人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且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占首位.在临床上妇科检查和细胞学检查是确诊的主要依据,但检查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多层螺旋CT扫描的应用,尤其是320排螺旋CT对于宫颈癌的术前诊断、分期以及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对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为宫颈癌的CT影像资料以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姚铭;刘桂锋;王永亮;梁萍;赵永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大黄素对lovo细胞与内皮细胞迁移和黏附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大黄素对Lovo细胞和HUVECs增殖的影响,分光光度法检测大黄素对Lovo细胞与HUVECs黏附的影响,Transwell双层小室观察大黄素对Lovo细胞迁移穿过单层HUVECs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10~40 μmol/L大黄素对Lovo细胞和HUVECs增殖无显著性影响(P>0.05);与对照组比较,大黄素能够降低Lovo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P<0.05),并显著减少迁移与穿过单层HUVECs的Lovo细胞数目(P<0.05).结论 大黄素具有抑制肿瘤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以及肿瘤细胞迁移穿过内皮细胞的作用,提示其具有抗肿瘤转移的潜能.
作者:张春;韩丽君;董海影;李智勇;常星;兴桂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2型糖尿病( T2DM)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发病率迅速增长的疾病之一,并且它的发病与多个基因累加效应及多种环境因素相关.全基组和候选基因关联相关研究中的PPARG、KCNJ(11)、TCF7L2、IGF2BP2、CDKN2A/B、FTO、CDKAL1、HHEX、SLC30A8和WFS(1)基因等都与T2DM相关,探索这些易感基因可以为人类治疗T2DM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各个基因引发糖尿病的机制不尽相同,本文对词控胰岛素分泌的基因与T2DM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根据Wild等[1]的研究表明,在未来20年里,随着印度与中国糖尿病人群以高于2倍的速度增长,亚洲将会成为严重的发病区域.正是由于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胰岛素抵抗而引起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因此胰岛素水平及其敏感性的控制对于糖尿病病人至关重要,而进一步明确胰岛素分泌的机制和寻求更好的糖尿病治疗方法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本文重点介绍几种调控胰岛素分泌的基因.
作者:苗垚垚;乔虹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骨关节炎(OA)是一种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疾病,其中60~70岁的老年人患病率约为60%,70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约为70%[1,2].膝部疼痛是常见的病痛之一,严重影响着中老年人日常生活,其常见原因,除急性损伤外,大多属于原发性OA,除与关节本身的老化、关节劳损有关外,与平时膝部的活动过少、血液循环较差、受寒受潮及体形肥胖等因素也有密切关系.本文回顾性对比分析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的膝关节OA患者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唐华羽;李晓涛;解云川;李长德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兰索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1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96例,对照组予莫沙必利5 mg,每日3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兰索拉唑30 mg,每日一次口服.治疗8w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0.8%和74.0%;显效率分别为65.0%和43.8%,两组总有效率、显效率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内镜评比黏膜修复效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76.0%.结论 兰索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有较好的协同作用,疗效优于单用兰索拉唑,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彦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当归补血汤对体外造血微环境中小鼠肌卫星细胞增殖及c-kit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小鼠卫星细胞并鉴定.制备含有不同剂量当归补血汤的大鼠载药血清及对应剂量的骨髓基质细胞条件培养基.将肌卫星细胞随机分为8组:正常大鼠血清组、当归补血汤载药血清1-3组、正常大鼠血清条件培养基组、条件培养基1-3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c-kit的表达情况,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c-kit mRNA的表达.结果 培养的肌卫星细胞呈Desmin免疫阳性;与正常大鼠血清组相比,载药血清各组及条件培养基各组细胞增殖显著,载药血清3组、条件培养基各组阳性细胞c-kit蛋白及mRNA表达量有显著性差异,随当归补血汤载药血清浓度增大c-kit表达量增多,条件培养基也呈同样的变化趋势.结论 当归补血汤载药血清及含载药血清的条件培养基可促进肌卫星细胞增殖及c-kit的表达.
作者:王晓玲;汪涛;王学谦;卢斌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颈椎定点伸引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及疗效.方法 选取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300例,随机分成3组,观察组100例,对照1组100例.对照2组100例.对照1组只用肌肉起止点手法松解颈部肌肉,隔日1次,共治疗12次,对照2组只用颈椎定点伸引术,5~7d1次,共治疗5次.观察组应用肌肉起止点手法同对照1组,先松解颈部肌肉,再用颈椎定点伸引术同对照2组.3组患者治疗前、后行经颅多普勒检测以观察血流动力学变化,并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 3组治疗后血流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优于2个对照组(P<0.01).结论 颈椎定点伸引术结合肌肉起止点松解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明显改善脑血流及颈部临床症状,较单纯使用肌肉起止点松解或颈椎定点伸引术效果更佳.
作者:殷素婷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糖尿病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有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中存在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140( GMP-140)的表达增强,且在伴有血管病变时增高更明显[1].本文检测糖尿病血管病变患者GMP-140及血液流变学,以了解GMP-140及血液流变学对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影响,早期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及血栓病变.
作者:全胜麟;屈晓雯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虽然心脏外科围术期各种技术不断发展,老年因素已不是手术禁忌证,但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由于各脏器功能较差,手术风险仍较大.为更好地评估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手术风险,本文回顾分析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外科治疗效果,探讨其手术安全性和可行性.
作者:王世杰;李斌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缺血性脑卒中与血脂的关系,临床研究主要集中在升高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和降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甘油三酯(TG)血症作为缺血性脑卒中潜在、独立的危险因素仍是有争议的.本文就血清TG水平与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进行探讨.
作者:鲁远君;文治成;贺传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症若不能及时诊治,会导致肠管缺血、坏死,预后极为不佳.肠管坏死者以开腹切除肠管为主;若无肠管坏死则考虑开腹行肠系膜上动脉切开取栓或肠系膜上动脉置管溶栓.肠管坏死通常在发病12 h内发生,所以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溶栓疗法由来已久,组因病情复杂难以判断溶栓的时机和适应证,现将笔者的诊治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张华;程志华;孙喜伟;陈光;张阳;王琦;赵文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利用混合多克隆细胞亚群筛选和验证分析具有肺转移能力细胞亚群和基因.方法 混合多克隆细胞亚群,分别尾静脉接种于喂饮强力霉素和对照两组裸小鼠,取小鼠肺原代培养得到具有肺转移能力的胰腺癌细胞亚群;提取基因组DNA进行PCR分析,比较两组小鼠特异基因检测率.结果 体内筛选肺癌转移显示不加强力霉素组裸鼠出现肺转移症状早和严重.肺原代培养成功得到具有转移能力的胰腺癌细胞亚群,基因组DNAPGR分析表明75.0%没有喂饮强力霉素小鼠肺转移检测到SQSTMI基因,而在喂饮强力霉素小鼠只有37.5%肺转移检测到SQSTM1基因.PCR分析其他候选基因,包括sema4b,ube2k和gna13,均未检测到.证实强力霉素介导的SQSTM1基因表达导致胰腺癌细胞不同肺转移能力.结论 多克隆混合同步筛选可验证得到胰腺癌肺转移细胞亚群和与其关联的基因.
作者:田文嘉;杜洪震;卞晓翠;李开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受体4( CXCR4)在前列腺癌细胞中的组织转移趋化特异性及其在转移组织内的表达水平及作用.方法 在体外将人前列腺癌PC3M细胞与人淋巴结及横纹肌匀浆提取物混合培养,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仪表型检测分析细胞上CXCR4在基因及蛋白质水平的表达,观察人淋巴结及横纹肌匀浆提取物对PC3M细胞CXCR4表达的影响;同时通过大鼠抗人CXCR4单克隆抗体对PC3M细胞淋巴组织趋化性的抑制试验,观察CXCR4在前列腺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结果 与IMEM培养液组和横纹肌提取物组比较,淋巴组织提取物组对PC3M细胞有明显趋化作用,而大鼠抗人CXCR4单克隆抗体能明显抑制淋巴组织提取物组对PC3M细胞的趋化性迁移,抑制率达60%~70%.把人前列腺癌PC3M细胞与人淋巴结及横纹肌匀浆提取物混合培养24h后,与非添加组相比,人淋巴结匀浆提取物组CXCR4在基因水平表达明显降低.而人横纹肌匀浆提取物组CXCR4的表达水平则无明显差异.混合培养48 h后,人淋巴结匀浆提取物组CXCR4在基因和蛋白水平表达进一步降低.而在人横纹肌匀浆提取物组CXCR4的表达水平只见少量减低.结论 CXCR4在前列腺癌细胞浸润、转移过程中具有组织选择特异性,而且其表达与细胞生长环境密切相关,受周围组织的调控,进一步证明CXCR4是抑制前列腺癌细胞浸润、转移的重要靶点.
作者:李桂波;张仁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采用淀粉样蛋白联合L-型谷氨酸诱导建立类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模型.方法 将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注射到大鼠双侧CA3区,或联合L-谷氨酸(Glu)分别注射到大鼠双侧CA3区、侧脑室制备类AD模型,用Morris水迷宫和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力和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及NMDARI脑内表达.结果 Aβ联合Glu诱导的类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力明显降低,与假手术组和单纯Aβ注射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同时海马CA3区及顶叶皮质内ChAT及NMDR1表达也降低明显(P<0.01).结论 采用淀粉样蛋白联合L-型谷氨酸诱导建立类AD动物模型比单纯Aβ注射效果好,能模拟出AD学习记忆力减退和相关的主要病理学变化.
作者:史利利;冯建军;杨维娜;韩华;杨蓬勃;田苑;刘勇;钱亦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经不同路径高能聚焦超声(HIFU)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8年9月至2011年8月经临床确诊的BPH患者38例进行HLFU治疗,其中19例经腹壁路径,另19例经会阴路径.治疗前及治疗后1w、1个月、6个月分别使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大尿流率(Qmax)进行临床评估,并采用经直肠超声测量前列腺体积(Pv)和残余尿量(RUV).结果 治疗1 w时,IPSS、QOL已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个月后IPSS、QOL、PV、RUV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Qmax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间相关观测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均无明显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不同路径HIFU治疗BPH疗效良好,具有无创、安全、痛苦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尤其适合高危的老年患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石景芳;徐荣;王迎春;金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丙泊酚是一种新型速效静脉麻醉药,起效快,诱导平稳,持续时间短,苏醒快而完全,无肌肉不自主运动、咳嗽及呃逆等副作用.异氟烷是一种带乙醚样气味的无色澄明液体,为恩氟烷的异构体,吸入后药物浓度在血中迅速达到平衡,肺泡内浓度很快上升并接近吸入气浓度,故诱导迅速,苏醒亦快.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作者:王允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MRI扩散加权成像评估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的准确率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患者38例,术前均行常规MRI扫描及横断面DWI功能成像(b=600 s/mm2)检查,并将MRI扩散加权成像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子宫内膜癌在DWI图像上的表现特点及判断肌层浸润深度的准确率.结果 子宫内膜癌在MRI扩散加权成像上均表现为高信号,准确判断子宫内膜癌分期30例(7 8.9%),其中Ⅰ期27例(90%):Ⅰa期12例,Ⅰb期8例,Ⅰc期7例;Ⅱ期3例(10%):Ⅱa期1例,Ⅱb期2例;8例(21%)合并子宫肌瘤,3例(7.8%)合并子宫腺肌症,1例(2.6%)合并宫颈纳氏囊肿.结论 MRI扩散加权成像对子宫内膜癌分期有较高的准确率及临床应用价值,DWI功能成像可为MRI诊断提供更多的辅助信息,可以成为常规MRI的必要补充.
作者:张晓娜;苏晓明;温义成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