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昼夜血压变化及性别与左室肥厚的关系

王刚;刘厂辉;唐振旺;谭小进

关键词: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动态血压, 左室肥厚, 杓型/非杓型
摘要: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高血压类型,无论从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预后和治疗均与经典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同时升高有所不同,是临床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其病理生理机制主要表现为大动脉血管壁中层弹性减退,胶原含量增加,弹性纤维减少、断裂、钙化[1],顺应性降低,僵硬度增加.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高血压与左心室肥厚(LVH)密切相关;而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靶器官损伤之间的关系存在性别上的差异.本研究旨在探讨ISH动态血压变化及性别与LVH的关系,以期对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思路.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O-去甲基文拉法辛对大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亚型CYPlA2、CYP2C9、CYP2C19活性的影响

    目的 研究O-去甲基文拉法辛(ODV)对大鼠肝微粒体内细胞色素P450酶CYP1A2、CYP2C9 、CYP2C19活性的影响.方法 以生理盐水为对照,大鼠每日灌胃给予22.90 mg/kg的O-去甲基文拉法辛琥珀酸盐水合物,连续7d,然后测定其肝徽体CYP1A2、CYP2C9、CYP2C19的活性.结果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ODV组CYPlA2、CYP2C9、CYP2C19活性无变化(P>0.05).结论 ODV对大鼠CYP1A2、CYP2C9、CYP2C19活性无影响.

    作者:刘明远;杨光远;杨艳;孙严彤;赵锦程;朱秋双;张明远;白雪;杨玉;张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中国城乡老年居民的膳食知识现况

    目的 了解中国城乡老年居民膳食知识知晓情况,为有针对地开展老年人膳食结构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6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中年龄≥60岁者作为研究对象,共2 415人,对其膳食知识的知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城乡老年居民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膳食宝塔,以及各膳食知识条目的知晓情况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应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于城乡老年居民整体膳食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力度,唤起合理的营养意识并促成其行为.

    作者:高霞;薛鹏;刘斯静;刘红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2、降钙素及雌二醇水平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老年女性骨质疏松(OP)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2、降钙素(CT)及雌二醇(E2)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老年女性OP患者86例为观察组,老年健康女性50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清IL-6、IL-12、CT及E2含量.结果 观察组IL-6、IL-12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CT和E2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IL-6、IL-12,CT及E2表达有相关性.结论 老年女性OP患者血清中IL-6、IL-12、CT及E2异常表达,其在疾病进展中有重要作用,联合检测IL-6、IL-12、CT及E2可能是判断老年女性OP的重要诊断指标.

    作者:孙乃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老年痴呆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特征

    睡眠障碍是老年痴呆患者主要的神经精神症状之一,不仅使患者认知功能、行为能力进一步加重,加快衰退进程,也给照料者带来了严重影响[1].我们对老年痴呆患者的睡眠状况进行了7年的临床观察,为开展老年痴呆睡眠障碍的分型诊断和针对性治疗打下基础.

    作者:李明秋;黄海华;江皋轩;牟鑫;陈庆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他汀类药物抗脓毒症作用研究进展

    脓毒症是由于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并常导致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异常,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脓毒症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虽然近些年关于脓毒症的治疗方法取得一定进展,如重组人活化蛋白C (rh-APC)[1],早期液体目标治疗等[2],但脓毒症的发病率仍在不断提高,并且是导致危重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他汀类药物即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作为广泛应用的降脂药物,用于治疗高脂血症,降低患冠心病的风险,其有益作用源于其限制胆固醇的生物合成,因此减少体内循环的胆固醇量,这种作用与降低血脂有关.

    作者:张立涛;赵鹤龄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老年人下腰痛的诊疗进展

    下腰痛(LBP)是指一组以下背、腰骶和臀部疼痛和不适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1],是康复医学、临床医学和运动医学等领域的常见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LBP是成年人常见的疾患,其年患病率约为36%~76%,成年人中48%~ 85%曾经有下背痛经历[1].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劳动中对腰椎的过度使用,错误使用,废弃使用,都使腰痛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近一项研究表明,欧洲国家平均每人每年因腰背痛所产生的费用有大约1 322欧元[2].基于腰痛对人类健康、社会和经济的影响,医学界已经把腰痛列为重点研究课题之一.

    作者:武媛媛;刘忠良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复用透析器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复用透析器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68例采用复用血液透析器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通过透析器复用机对透析器的血室容积(Tcv)进行检测.同时检测患者在使用百特CAHP-150醋酸纤维膜透析器第1次及第5、7、9次透析前、透析后的尿素氮(BUN)及尿素清除指数(Kt/V).结果 68例使用百特CAHP-150醋酸纤维膜透析器的患者在第1次及其使用第5、7、9次的透析前后BUN、Kt/V相互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使用第9次有大部分的透析器Tcv下降≥20%(P<0.05).结论 透析器复用能减少透析时补体激活,改善生物相容性,而且还能降低患者透析费用;但透析器复用不能超过9次.

    作者:孙晶;曲志杰;田向辉;刘树军;王兵;张萍;张品殊;苏艳萍;侯宝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预防老年患者全麻术后尿道刺激的疗效

    目的 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减轻留置尿管老年患者术后尿道刺激的效果.方法 60例需要导尿的老年男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石蜡润滑常规导尿;观察组30例,应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导尿管进行导尿.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苏醒期心率及收缩压的变化、尿道刺激症状、躁动评分以及出现肉眼血尿的例数.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前与术后苏醒期心率及收缩压的变化、尿道刺激症状、躁动评分及出现肉眼血尿例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采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导尿法可有效减轻留置尿管老年男性患者术后的尿道刺激症状,减轻尿道黏膜损伤及疼痛,减少躁动,避免血压增高和心率增快,明显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李春萍;杜奕鹏;朱磊;姜凤鸣;李玉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趋化因子CXCL13在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发病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CXCL13在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以及单纯胸腺瘤患者(不合并有重症肌无力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前和胸腺瘤切除治疗2个月后及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标本各50份,EL1SA法检测血清中CXCL13的水平,RT-PCR半定量法检测各组胸腺瘤组织中的mRNA水平,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50份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中的CXCL13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接受胸腺切除手术2个月后,患者血清中CXCL13浓度较治疗前下降(p<0.05),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胸腺瘤组织中CXCL13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单纯胸腺瘤患者的胸腺瘤组织(P<0.05).结论 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组与单纯胸腺瘤组血清CXCL13水平和瘤体mRNA水平显著差异,提示CXCL13在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发病中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岩;王铁栓;赵松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姜黄素诱导人胃癌MGC-803细胞凋亡的机制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探讨姜黄素诱导人胃癌MGC-803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人胃癌细胞系MGC-803培养至对数生长期,按姜黄素作用的不同浓度分组:3.12、6.2.5、12.5、25.0、50.0 μmol/L,作用的不同时间分组:24、48、72 h,采用四甲基耦氮唑蓝(MiTT)计算细胞抑制率;应用吖啶橙荧光染色观察细胞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使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细胞DNA片段化作用.结果 (1)利用MTT比色分析法,发现MGC-803细胞分别用含不同浓度姜黄素溶液培养24、48、72 h后,细胞增殖受到明显的抑制,且与浓度和时间呈正相关;(2)通过吖啶橙染色发现,在姜黄素作用下,部分细胞明显变圆,体积缩小,荧光增强,核染色质固缩,呈新月形、肾形在核膜周边聚集;(3)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姜黄素主要使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G1期细胞数减少,C2/M期细胞数变化不明显;(4)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12.5、25.0、50.0μmol/L浓度处理组作用48h后出现典型的DNA断裂的梯子样外观.结论 姜黄素能明显抑制人胃癌细胞MGC-803的增殖并诱导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细胞的S期阻滞有关.

    作者:丁峰;杨夙;王巍;孙宏治;白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并发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因素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与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关系及老年CAP治疗失败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入组305例以CAP入院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以临床诊断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组)和非急性冠脉综合征组(non-ACS组).比较组间临床资料和30 d内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CAP入院的305例老年患者中,合并ACS者为80例(26.3%),其中急性心肌梗死26例(32.5%).重症肺炎患者9例(11.3%).ACS组患者更多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危险因素,且CAP临床治疗难度增加.ACS组治疗失败、院内死亡及30 d内死亡的比例明显更高(52.5% vs 14.2%,P <0.001;21.3% vs 6.7%,P <0.001;25.0% vs 8.9%,P<0.001).结论 对于因CAP住院的老年患者,合并ACS比较常见,ACS可能是因CAP住院的老年患者临床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

    作者:刘萍;王辉宇;建彩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量化参数S、Sp对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的价值

    目的 研究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量化参数S、Sp对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临床通过DSA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20例,进行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结果 应用GE AW4.0工作站心肌灌注图像分析软件,得到心肌灌注时间-信号强度曲线量化指标S及Sp.心肌缺血区域时间-信号强度曲线首过时相上升斜率S及峰值强化率SP明显减低(P<0.05).结论 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是一种无创性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程绍玲;曲晓峰;王晓梅;周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铁路系统职工艾滋病老龄化现况及特征分析

    目前我国艾滋病正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流动人群在这一过程中起着流行传播的作用.铁路系统职工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人数多、分散、流动性强,特别是近年来铁路改革加快,路局重组、站段合并集中到较大的城市,造成更多职工上班与居住地的分离,加大职工的流动性.人群流动或迁移所处的环境和可能具备的行为增加了艾滋病的易感性及与艾滋病有关的危险性[1].本文探讨铁路系统职工艾滋病流行现状及特征,为铁路及企业职工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提供依据.

    作者:吕榜军;唐青山;聂雄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自拟中药浴足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足患者42例

    糖尿病足的基本发病因素是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感染[1],严重者可导致骨骼坏死,致残、致死率较高.因此,预防和治疗早期糖尿病足尤为重要.笔者在长期实践中自拟中药浴足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疗效满意.早期糖尿病足患者自拟中药浴足方治疗前后的疗效观察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张新霞;谢春光;郭保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

    认知功能障碍是急性脑梗死(CI)后患者为常见的神经心理障碍,是影响患者全面康复的重要原因.有研究表明[1],脑卒中后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48.38%~ 61.0%.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cy)是CI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本文通过测定急性CI患者血浆Hcy、叶酸及维生素B12的浓度,探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Hcy水平之间的关系.

    作者:吴卫文;顾青;祝新华;黄屏娟;陈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重庆市敬老院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重庆市敬老院老年人的生活现状,为制定改善其生活状况的政策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方便抽样的方法,自编调查问卷,对重庆市主城区敬老院149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 重庆市老年人慢性疾病患病率较高,但其相关医疗费用与患病情况并不相符,有52.48%的老年人医疗保健年消费不足2 000元,高达28.78%每半年到医院就诊一次,每年就诊一次的为27.34%.膳食方面,17.57%几乎不吃水果,多数人的摄入量难以满足机体要求;在锻炼及休闲娱乐方式上,老年人多倾向于看电视(80.54%)、聊天(71.14%)、看报(34.90%)等活动.50%以上都有购买保健品的习惯,但65.03%认为保健品无效或持观望态度.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敬老院老年人保健品使用率的因素为:文化程度低、平均月收入居中、认为保健品有效、参加过保健品推介会.结论 重庆市敬老院老年人的膳食平衡和锻炼情况均不理想,医疗保健知识相对薄弱,对保健品了解较为浅显,需要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深入敬老院宣传医疗保健知识,提高文化素养,指导其选择正确合适的保健品,同时改善其收人,提高老年人的总体健康水平.

    作者:王天怡;刘晓;罗莉娅;王栋芳;韩丹;刘婷;陈曦;曾缓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PET/CT显像诊断妇科肿瘤复发及转移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PET/CT显像在诊断妇科肿瘤复发及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0 ~ 2011年在该院肿瘤中心诊治的63例妇科肿瘤患者,其中初诊患者21例,经综合治疗后的患者42例,根据是否应用PET/CT显像诊断肿瘤的复发、转移分为观察组(应用PET/CT显像诊断肿瘤的复发、转移)和对照组(应用MRI诊断肿瘤的复发、转移).其中观察组32例,对照组31例.结果 观察组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预测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T/CT可以早期发现可疑复发或转移病灶,在检测远处转移和小淋巴结转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是监测妇科恶性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有效方法,对于临床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葛冉;吴小艾;李林;李建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兔眼真菌性角膜炎模型的病理学观察

    目的 观察兔眼真菌性角膜炎(FK)动物模型的病理学改变.方法 新西兰白兔15只(30只眼),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兔眼.采用角膜基质注射法建立茄病镰刀菌性角膜炎模型,接种后2d角膜刮片行真菌培养;接种后1、2、6、8、l4、20 d和30 d,对兔眼溃疡评分;接种后3、8、15、30 d于裂隙灯下观察兔眼病理变化并拍照;接种后30 d处死家兔,取角膜,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PAS染色观察角膜基质层间的真菌菌丝,电镜观察角膜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模型组角膜刮片真菌培养均可见典型真菌菌落生长;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在接种1、2、6、8、14、20d和30 d后,角膜溃疡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接种3、8、15、30 d后,分别可见角膜溃疡、穿孔、前房积脓、新生血管、角膜白斑等并发症.HE染色、PAS染色、电镜观察均显示模型组角膜感染样改变.生理盐水组和正常对照组未见明显病理改变.结论 角膜基质注射法可以成功建立兔眼的真菌性角膜炎模型,出现典型的形态学改变.

    作者:董贤慧;钱涛;高维娟;贺小平;侯淑敏;韦素春;杨国兴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卡托普利预处理对急性心肌损伤大鼠CT-1mRNA和gp130mRNA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目的 研究心肌营养素1 (CT-1)及其受体gp130在异丙基肾上腺素(Iso)致大鼠急性心肌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Wistar雄性大白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Iso损伤组,卡托普利(Cap)预处理组:用光镜观察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用生化方法检测心肌酶,用RT-PCR方法检测心肌组织CT-1 mRNA、gp130 mRNA的表达.结果 Cap预处理组与Iso损伤组比较,心肌坏死面积减小,肌酸激酶(CK)、谷氨酸氨基转移酶(GOT)、乳酸脱氢酶(LDH)降低,CT-1 mRNA和gp130 mRNA表达增高(P<0.01,P <0.05).结论 Cap预处理可能通过促进CT-1的表达保护心肌.

    作者:顾明;马鸿雁;李玉芹;车兆梅;于维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

    目的 探讨短期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 CSII)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58例空腹血糖> 10 mmol/L的初诊T2DM患者,分为CSIl治疗组和每天多次胰岛素注射治疗组(MSII治疗组),每组29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效果、胰岛素用量等.结果 两组血糖均显著下降(P<0.01);血糖达标胰岛素日大用量CSII组[(0.60±0.15) U/kg]较MSII组[(0.89±0.21)U/kg]明显减少(P<0.01);血糖达标平均控制天数CSII组[(6.3±2.1)d]与MSII组[(9.5±4.9)d]相比明显减少(P<0.01).结论 CSII较MSII能更快速有效控制血糖.

    作者:纪红梅;李明哲;高天舒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