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治疗方法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对比

张茜

关键词:老年性阴道炎, 疗效
摘要:老年性阴道炎常见于绝经后老年妇女,因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壁萎缩,黏膜上皮细胞内糖原含量减少,pH增高,局部抵抗力降低,致病菌容易入侵繁殖引起炎症.本研究观察两种不同方案对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阿司匹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OX-2和TXA2水平的影响

    抗血小板试验协作组认为阿司匹林用于心脑血管疾病高危患者,可分别使心脑血管病事件如死亡,心肌梗死或脑卒中降低25%,冠脉搭桥及动脉血栓事件降低48%,肺栓塞减少67%,深静脉血栓形成减少23%.但是部分患者应用阿司匹林治疗不能充分抑制血小板聚集仍出现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即出现阿司匹林抵抗(AR).

    作者:张远卓;刘国庆;郭宏亮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85例

    原发性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要表现,易引起心脑血管损害,甚至致死[1].由于老年患者器官功能衰退、血管老化,血压缓冲、调节能力降低,若用药选择不当,不仅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而且还容易因较多的不良反应诱发或加剧病情[2].因此,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至关重要.

    作者:朱涵;杨春;乔鹏;章茜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123例颈部血管超声特点

    缺血性脑血管病已成为目前人类死亡和致残的重要疾病之一[1].研究表明[2],在其众多病因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是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与脑梗死的进展、复发密切相关.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高危人群,尤其是老年人,探索一种简单易行、无创及准确判断颈动脉狭窄程度的检查方法,对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及致残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高小萌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发展的老年体育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卫生条件的改善,我国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大有改观,从解放前人均寿命35岁左右到今天的73岁即是有力的证明.然而,相比日本的83岁还有不小的差距,这与我国经济实力不足有关,也与我国体育目标脱离老年人的实际需要甚至忽视了老年人的实际需要有关.

    作者:李浩然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不同缺血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IL-1β、IL-6表达的影响

    目的 对局灶性缺血/再灌注大鼠实施不同缺血后处理,观察其对大脑炎症介质释放的影响,为其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提供依据.方法 成年SD大鼠25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后处理组、远隔后处理组、延迟后处理组,术后48 h取脑组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缺血侧皮质和海马内IL-1β、IL-6表达及相同部位轴突形态.结果 和缺血/再灌注组相比,缺血后处理和远隔后处理组损伤侧皮质和海马缺血范围减小,局部炎症反应减轻,轴突损伤减少.结论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早期进行缺血后处理可显著减少大脑炎症反应,使轴突的损伤情况改善.

    作者:孔渝菡;秦新月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构成情况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组给予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注射液,对照组给予胞磷胆碱钠注射液;治疗前后分别检测VEGF、BDNF,并对神经功能缺损积分等分别做出评定.结果 (1)两组之间的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两组血清VEGF、BDNF含量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VEGF、BDNF含量优于对照组(P<0.01).(3)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血清VEGF、BDNF与ACI密切相关;依达拉奉注射液能改善ACI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减轻脑组织损伤,是脑梗死急性期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韩凡;刘吉昌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三叶因子2、表皮生长因子在大鼠胃溃疡愈合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胃黏膜三叶因子2(TFF2)和表皮生长因子(EGF)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愈合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胃前壁黏膜下注射冰乙酸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及RT-PCR法检测溃疡组和正常组大鼠胃组织TFF2、EGF的表达变化.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大鼠胃黏膜TFF2阳性细胞自溃疡术后1d即显著增多(P<0.01),至溃疡术后6 d TFF2积分光密度值达到高峰,阳性细胞以靠近黏膜肌层信号较强,壁细胞、颈黏液细胞可见阳性表达;之后积分光密度值渐低,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EGF阳性细胞在溃疡术后1d略有增多(P<0.05),至溃疡术后4~10 d EGF阳性细胞明显增多,表达明显增强;10 d积分光密度值达到高峰,可见表达于壁细胞、内分泌细胞、颈黏液细胞等,除胞质表达外,也可见胞膜表达;之后积分光密度值虽略有降低,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RT-PCR结果显示TFF2 mRNA以溃疡术后4~10 d表达为强烈;EGF mRNA 4~23 d表达均较强.结论大鼠胃溃疡自愈时期胃黏膜能特异性表达内源性TFF2和EGF,二者共同参与了胃溃疡愈合过程.

    作者:张静;房涛;马义腾;吴靖芳;张江兰;张文静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D-二聚体水平检测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

    血浆D-二聚体(D2D)是交联纤维蛋白降解的产物之一[1],在病理状态下,机体发生凝血时,凝血酶作用于纤维蛋白,转变为交联纤维蛋白[2];同时,纤溶系统被激活,降解纤维蛋白形成各种碎片[3].γ链能把两个含D片段的碎片连接起来,形成D2D[4].其血浆水平升高提示体内的高凝状态和(或)纤溶系统的激活[5],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金碧祥;贺天辉;张杰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对老年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对比剂应用后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对老年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对比剂应用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对照组,各40例,阿托伐他汀组于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前给予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术前12 h阿托伐他汀80 mg,术前2 h阿托伐他汀40 mg,术后40 mg/d),对照组术前及术后均给予其他调脂药常规治疗,观察术前及术后第1天、第2天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浆光抑素C(CysC)、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变化.结果 术前两组间Scr、BUN、Ccr、CysC、GFR均无显著变化(P>0.05),阿托伐他汀组术前术后CysC、GFR均无显著变化(P>0.05);术后第1天及第2天两组间CysC、GFR比较,阿托伐他汀组GF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ys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能够预防老年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对比剂应用后肾功能恶化.

    作者:陈晖;颜友良;李顺辉;李秀丽;涂颉洪;刘丽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BNP、cTnT、cTnI及血尿酸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及后期心衰发生中的应用价值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常伴有脑钠肽(BNP)、心肌蛋白T、I( cTnT、cTnI)及血尿酸水平升高.目前研究认为高尿酸血症、BNP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有一定的相关性,是心衰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但是目前尚无根据BNP、cTnT、cTnI及血尿酸水平给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分层,并评价其与急性心梗引起心力衰竭的相关性.

    作者:苏猛;张桂红;朱海燕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前,前列腺手术的途径有经尿道手术和传统开放性手术,经尿道手术又可以分为汽化电切及直接切除前列腺两种方法[1].本文拟评估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刘振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健康体检者各民族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探讨湘西少数民族地区代谢综合征(MS)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共调查668人,测量身高、体重、腰围(WC)、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得出各民族MS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总体人群MS患病率为25.9%,其中苗族、土家族及汉族分别为28.4%、22.4%、26.6%;各民族之间MS患病率及其组分构成比均无明显差异;各民族MS发生与性别、WC、血压、空腹血糖及甘油三酯有关.结论 湘西少数民族地区人群各民族MS患病率偏高,各民族之间无明显差异,性别、腰围、血压、空腹血糖及甘油三酯为MS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沙永红;陈莉莉;滕建国;罗雪梅;刘云贵;李晶晶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医用臭氧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4例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一种非常顽固的神经病理性疼痛,表现为带状疱疹患者皮疹痊愈后4~6w仍留有持续性隐痛伴阵发性剧痛,好发于老年人[1].本文观察恩再适(通用名: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江苏省威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复合医用臭氧治疗PHN的止痛效果良好.

    作者:梅敦成;黄恒;高宇;王云霞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老年性白内障35例

    由于多数患者的年龄高、身体功能较差,同时伴有多种老年性全身疾病或眼部疾病,所以,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诊治中,尤其是在采取手术疗法时一定要考虑到手术风险,以促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本文分析我院收治的7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相关临床诊治资料.

    作者:吴娜;孟韬;王策;戈亚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血浆心脏标志物对老年患者呼吸困难原因的诊断价值

    急性呼吸困难是老年患者就诊的常见症状,多种疾病可以导致呼吸困难,尤其多见于心脏和肺部疾病.鉴别心源性呼吸困难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对于医师的治疗策略有着重要的意义.心肌肌钙蛋白I(cTnI)是心肌横纹肌上的结构蛋白,参与心肌收缩的调节.脑钠肽(BNP)是由心室肌细胞分泌的脑钠肽前体(pro-BNP)降解形成的一种活性代谢产物,在心肌压力和容积应激作用下释放入血[1].本研究通过对急性呼吸困难老年患者血浆cTnI和BNP的检测,结合超声心动图检查,探讨cTnI和BNP对老年患者呼吸困难原因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周会敏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我国高龄老人长期护理需求满足度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研究中国高龄老人的长期护理需求满足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中国老年健康长寿调查数据,以3 608位有长期护理需求且得到帮助的80岁及以上老人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层线性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中国高龄老人的长期护理需求满足度有显著的城乡和地区差异,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个人及家庭经济状况、护理服务者的服务意愿、老年人的自评健康和居住安排等.结论 通过增加居民收入、建立护理保障制度、增加公共和私人的护理服务供给和发展社区护理等办法,满足高龄老人的长期护理需求.

    作者:彭荣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75岁以上心力衰竭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 观察75岁以上心力衰竭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280例为观察组与无心脏疾患者200例为对照组,采用心脏超声检测左室射血功能(LVEF),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器检测NT-proBNP水平.结果 观察组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LVEF显著优于观察组(P<0.05).随着NYHA分级逐渐升高,患者血清NT-proBNP逐渐升高(P<0.05).LVEF、NYHA分级与NT-proBNP水平显著相关,而与性别则无相关性.结论 75岁以上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且与心衰严重程度正相关,因此可作为诊断、评估预后及危险分层的重要指标.

    作者:周建华;王蔚浩;周柳嫦;皮红泉;付熠;林轶雄;邵超华;黄浩桂;陈德超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趋化因子受体表达及相关性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表达率及调节性T细胞上趋化因子受体表达水平及相关性.方法 检测活动期RA组和健康对照组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频率;判断T细胞表达率、T细胞上趋化因子受体CCR4的表达水平与RA疾病活动性指标的相关性;判断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0、IL-17及干扰素(IFN)-γ等与CD4+上趋化因子受体CCR4+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活动期RA患者T细胞表达率与趋化因子受体表达水平较健康对照组低;T细胞表达率和趋化因子受体表达水平与RA疾病活动度存在显著相关;与血清IL-10、IL-17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与IFN-γ呈显著负相关,而与血清TNF-α则无明显相关.结论 T细胞表达率和趋化因子受体表达水平与RA疾病活动度存在显著相关,CD4+CD25+T细胞上趋化因子受体表达参与RA发病过程.

    作者:岳颖;周艳丽;马凤莲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老年代谢综合征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

    老年代谢综合征(MS)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明显增加.同时,骨质疏松(OP)也成为影响老年人群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1].两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有很多共同的危险因素,但结论不一,目前尚未有定论.本文拟探讨老年MS与OP之间的相关性.

    作者:刘嘉眉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病程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记忆障碍的影响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记忆障碍的患病情况及病程对记忆障碍的影响,为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选取某三甲医院呼吸内科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住院符合入选标准的COPD患者205例,年龄60~80岁,应用行为记忆测验第2版( RBMTⅡ)进行记忆功能测评.结果 老年COPD患者的记忆障碍患病率为100%,其中轻度记忆障碍占7.3%;中度记忆障碍占62.9%;重度记忆障碍占29.8%;病程越长的患者记忆障碍患病率越高,且程度越重;RBMTⅡ单项初步评分中回忆姓名、回忆预约、故事延迟回忆、路线延迟回忆、立即回忆信件、定向、日期及总标准分病程长者评分明显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患病时间对老年COPD患者记忆障碍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应该鼓励患者坚持长期的、正确的家庭氧疗及呼吸操训练,养成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从而改善呼吸困难症状,降低记忆障碍的发生率,延长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作者:蔡淑兰;雷鹏琼;陈长香;冯芳;郝英秀 刊期: 2012年第1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