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急性肾衰竭的诊治进展

朱钧;邓建新

关键词:急性肾衰竭, 病因, 诊治
摘要:急性肾衰竭(ARF)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临床表现为肾功能在数天或数周内迅速恶化、体内代谢产物潴留、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以及由此引起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的临床综合征.随着年龄的增加,由于肾脏结构和生理功能的改变,老年人肾脏重量减轻、肾血管硬化、肾血流量下降、自身血管调节能力明显减低、血管活性物质分泌减少、尿浓缩稀释功能降低、肾脏储备功能下降等,或常合并有肾脏基础病变(如高血压肾损害、糖尿病肾病等),因此,老年是罹患ARF的高危人群,尤其是医院获得性ARF (HA-ARF),占住院患者的2%~7%,占重症患者的25%[1,2],同时研究表明老年人对各种肾损伤因素的敏感性增高,极易发生ARF,而且年龄越大,发生ARF的概率越高[3].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新型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60例的早期疗效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骨科常见病之一,尤以老年人居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突出,其发病率逐年有上升趋势[1].手术治疗是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首选方法,主要有解剖型锁定钢板、动力髋内固定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等[2].为减少患者的并发症,促进术后的康复,早期牢固的内固定已成为股骨粗隆间骨折公认的治疗原则[3].本研究旨在分析新型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用于各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早期治疗的效果.

    作者:易军飞;黄卫国;白瑞飞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疲劳与自我感受负担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疲劳与自我感受负担(SPB)的相关性,为改善其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运用多维疲劳量表(MFI-20)和SPB量表对64例COP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COPD患者的疲劳均分为(57.75 ± 12.14),处于中度疲劳水平;SPB得分(35.56 ±5.09),处于中度负担水平;患者的疲劳及综合性疲劳、体力疲劳、活动减少、动力下降、脑力疲劳五个维度和SPB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COPD患者的疲劳和SPB相关,护理人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患者的自我照顾能力,减轻SPB,从而减少疲劳.

    作者:邓国金;钟清玲;颜新萍;肖育梅;焦燕琴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辅酶Q10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酒精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疗效

    目的 观察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辅酶Q10与曲美他嗪对老年酒精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酒精性心肌病患者76例,男69例,女7例,心功能Ⅱ级~Ⅲ级,对照组:应用洋地黄制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和β受体阻滞剂等一般药物治疗1个月,治疗组:在一般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辅酶Q10片和曲美他嗪片治疗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6 min步行试验(6MWT)、左室射血分数(LVEF)、脑钠肽(BN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素(UREA)、肌酐(CREA)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6MWT、LVEF均较前增高(P<0.01),BNP较前下降(P<0.01);而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患者6MWT、LVEF增高更加明显(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T、AST、UREA、CREA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辅酶Q10和曲美他嗪可以作为酒精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辅助治疗药物,并且安全性好.

    作者:段明勤;王丽霞;曹选超;黄改荣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脊柱骨折老年患者的疗效

    骨质疏松及骨折的治疗尚无统一的方案,学者们和临床医师一直致力于探寻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案,临床上不断呈现新的治疗方式,不同治疗方案其临床疗效有一定差异[1-4].对可手术治疗也可非手术治疗的脊柱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发现: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在脊柱骨折的远期疗效观察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6].本研究拟分析脊柱骨折患者给予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

    作者:伊力哈尔·沙迪克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老年骨转移癌的近期疗效

    恶性肿瘤骨转移病变常导致溶骨性骨结构破坏,并由此引发骨痛、高钙血症、功能障碍、病理性骨折以及脊髓受压甚至致残等骨相关事件发生.老年患者由于常常合并骨质疏松而并发病理性骨折及致残事件概率增加.另外,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系统疾病、全身衰竭等因素而无法耐受常规的针对骨转移癌的治疗方法,如放射治疗、化疗、放射性核素治疗、内分泌治疗等.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是一种非侵入性、安全无创的实体瘤治疗方法[1~4].本文观察HIFU对老年骨转移病灶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和临床可行性.

    作者:徐梅华;蔡克银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液流变学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临床常见的急重、危症,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如不积极救治容易发生多器官功能损害,甚至危及生命[1].机体通过各种途径摄入有机磷农药后,会出现严重血液流变学异常[2].同时,AOPP与全身炎症反应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其病理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炎性介质异常激活释放是病情进展的关键性步骤[3].C反应蛋白(CRP)是炎症反应过程中的敏感指标,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研究对AOPP患者血液流变学和CRP进行检测,分析其临床意义.

    作者:粟英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心房颤动患者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与左心房内径的相关性

    近期研究表明心房纤颤(AF)的发生和炎症有一定关系[1-3],而C反应蛋白(CRP)是敏感的炎症标志物之一.有研究显示,基线的CRP水平越高,房颤的患病率就越高,未来发生房颤的危险性也增加.同时尚有研究发现AF患者血液存在高凝态[4].因此,在不同持续时间的AF患者中,了解CRP、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规律,早期识别AF的高危人群,并对其进行干预尤为重要.本研究探讨炎症反应、血液高凝状态和心房重构在AF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作者:赵桂香;都雯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癌组织Runx3、iNOS蛋白表达及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Runx3、iNOS蛋白表达、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生存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素-生物素法(SP法)检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对照组织中Runx3、iNOS蛋白表达;用快速尿素酶诊断法和Warthin-Starry染色法检测胃癌患者及对照组HP感染状况;用Kaplan-Meier限乘法计算生存率.结果 胃癌组织Runx3蛋白表达率(43.02%,37/86)明显低于相应癌旁组织(89.53%,77/86)和正常对照组织(100%,20/20)(P<0.01);胃癌组织iNOS蛋白表达率(72.09%,62/86)明显高于相应癌旁组织(16.28%,14/86)和正常对照组织(10%,2/20) (P<0.01).胃癌组织Runx3、iNOS蛋白表达与组织分化(P<0.05)、浸润深度(P<0.05)及淋巴结转移(P<0.05)等显著相关.HP感染的胃癌组织Runx3蛋白表达率较未感染的胃癌组织低(P<0.01);HP感染的胃癌组织iNOS蛋白表达率较未感染的胃癌组织高(P<0.01).胃癌组织Runx3、iNOS蛋白表达显著负相关(r=-0.349,P<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经Log-rank检验发现Runx3蛋白表达与生存相关(P<0.01);iNOS蛋白表达与生存无关(P>0.05).结论 胃癌Runx3、iNOS蛋白与肿瘤进展和转移有关,HP感染影响Runx3、iNOS蛋白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unx3蛋白表达与患者生存相关.

    作者:赵永勋;李玉民;关泉林;赵鹏;韩俭;曹农;冯颖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空腹血糖增高对老年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对老年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入选我院2004年1月至2012年1月接受尿激酶溶栓或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并再通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2例,均于入院第二天检测静脉空腹血糖(FPG).按照FPG< 5.6 mmol/L(n=72)、5.6 mmol/L≤FPG <7.0 mmol/L(n=52)、FPG ≥7.0 mmol/L(n=58)分为三组,多因素分析三组患者住院期间心律失常、左心功能不全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随着FPG水平增高,心律失常、左心功能不全发生率均增加,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FPG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FPG增高是非糖尿病老年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FPG增高,住院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增高,应将FPG控制在正常范围.

    作者:刘国晖;温言;陈大勇;罗文娥;王文志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发病受遗传、营养、内分泌等多因素影响,流行病学研究发现BPH与代谢综合征(MS)有密切关系[1].本文拟探讨MS与BPH的相关性.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我科及泌尿外科就诊的BPH组105例,年龄52 ~ 88[平均(75.0±1.3)]岁;85名具有可比性在我科就诊的其他男性患者为对照组.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4 g/L和(或)肛门指检有异常者均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排除前列腺肿瘤.

    作者:符琳琳;李崇新;刘和锦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结直肠腺癌中Tiam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结直肠腺癌组织中Tiam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3的表达,研究三者表达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 收集结直肠腺癌标本87例作为观察组,正常结肠黏膜组织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两组中Tiam1、VEGF-C和VEGFR-3的表达特点,研究三者在不同临床特征中的表达不同及对预后的判断价值.结果 结直肠腺癌中Tiam1、VEGF-C和VEGFR-3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直肠腺癌中Tiam1、VEGF-C和VEGFR-3表达均与肿瘤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个数、Dukes分期及Ki-67的表达密切相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结直肠腺癌中Tiam1、VEGF-C和VEGFR-3表达具有正相关性.生存分析显示Tiam1、VEGF-C和VEGFR-3的表达均与结直肠腺癌的预后相关.结论 结直肠腺癌中Tiam1、VEGF-C和VEGFR-3高表达,三者可能具有协同作用,共同促进肿瘤的发生与进展,术后联合检测Tiam1、VEGF-C和VEGFR-3的表达对判断预后有一定帮助.

    作者:吕铮;张志勇;阎继东;张林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蓝科肤宁联合他克莫司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40例

    近年来,随着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的广泛应用和滥用,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已成为皮肤科的常见病.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临床表现多样,包括红斑、丘疹、脓疱、干燥、脱屑、皮肤变薄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和身心健康.笔者2009年6月至2012年3月外用蓝科肤宁和0.03%他克莫司软膏联合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赵晓芳;张璐;靳丽桃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2型老年糖尿病患者39例瞬目反射的检测与分析

    糖尿病神经系统病变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它主要是由于微血管病变及山梨醇旁路代谢增强所致的神经本身的脱髓鞘改变[1].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周围方面,而糖尿病患者的颅神经及脑干损害易被忽略.老年人随年龄的增长神经纤维会丢失及阶段性脱髓鞘[2,3],所以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神经脱髓鞘的损害与其他糖尿病患者不同.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颅神经及脑干的损害研究未见报道.瞬目反射(BR)是脑干反射的一种,对于评价三叉神经、面神经及脑干的功能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晶玉;李海平;王凤章;李威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33例

    白内障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老年白内障患者膨胀期常常合并有青光眼,需要立即治疗,如果处理不及时,很可能严重威胁患者的视力.目前临床上采用超声乳化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我院眼科采用超乳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合并青光眼,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王云东;王彦红;白云生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伴血性脑脊液5例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pontaneous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SIH)是指原因不明的低颅压病征,于1938年首度报道此症[1],1970年Lasacter将本病被命名为SIH,临床以脑脊液(CSF)侧卧位压力在70 mmH2O以下,所产生具有体位性头痛、恶心、呕吐等为主要症状的一组综合征[2].现将我院诊疗的5例SIH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作者:王小鲁;张新军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葛根素对去卵巢大鼠体重及大脑海马CA1区、CA3区神经元形态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葛根素对去卵巢大鼠体重及海马CA1区、CA3区神经元形态的影响.方法 SD大鼠72只,摘除卵巢1 w后,随机分为葛根素高、中、低剂量组、倍美力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每组12只,除假手术组外,均摘除大鼠卵巢造成去势模型.灌胃过程中每5天称重一次,30 d后,用HE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葛根素在不同浓度(30~ 120 mg/kg)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增大,抑制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的作用越强,并有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但对大鼠体重变化无明显影响.结论 葛根素可以抑制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的凋亡,而对大鼠体重改变无显著作用.

    作者:李长天;王雅莉;陈雁飞;马瑞生;程小丽;舍雅莉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穿心莲内酯对糖尿病大鼠心肌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 研究穿心莲内酯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心肌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高脂高糖饲料喂养4 w后,分两次每次腹腔注射1%的STZ柠檬酸盐缓冲液(STZ 30 mg/kg)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治疗组分别用2.5%二甲双胍、0.5%和1%的穿心莲内酯10 ml/kg灌胃8w,结束时测定体重指数(LEE指数),心重指数(HW/BW),血糖;心肌组织制备匀浆,比色法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细胞钙含量(CA)、过氧化氢酶(CAT)等指标.结果 穿心莲内酯大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LEE指数维持正常,心重指数有所下降;心肌组织MDA、C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穿心莲内酯大剂量组心肌因氧化应激升高的CAT水平降至与正常对照组无异(P>0.05),且与模型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穿心莲内酯具有减轻糖尿病大鼠心肌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并改善大鼠一般情况.

    作者:杨苹;林海涵;贺朝忠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局部亚低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和内皮素含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局部亚低温治疗和常规药物治疗脑梗死后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的含量变化.方法 随机将收治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在药物治疗脑梗死的同时加用局部亚低温治疗技术,在发病后1、3、7、14 d进行NO、ET的测定,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0 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运动功能采用Fugl Meyer评价法,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Bathel指数评分.结果 在治疗后第3、7、14天亚低温组NO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均为P<0.01),在治疗后第7天亚低温组ET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第3、14天亚低温组ET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Bathel指数和Fugl Meyer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亚低温组NIHSS评分比常规治疗组显著降低,亚低温组Bathel指数和Fugl Meyer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 局部亚低温治疗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

    作者:杨健军;程林;赵修敏;卢英云;杜怡峰;房淑欣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治疗老年青光眼患者45例

    研究发现[1],老年青光眼多为闭角型.关于老年青光眼治疗的术式选择,目前临床中一直存在着不同观点.随着现代超声乳化技术的完善,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技术也日趋成熟[2].国外大量文献报道[3,4],此技术被引入晶状体因素所致的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也初见成效,并发症不断减少;但国内关于此技术在老年青光眼中的应用情况尚缺乏大量的研究数据.本文就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治疗老年青光眼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

    作者:温力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进展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主要表现为组织学上的前列腺间质和腺体的增生、解剖学上的前列腺增大、临床症状以下尿路症状及尿动力学上的膀胱出口梗阻为主[1].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25%同时患有BPH和高血压[2].近研究表明[3~6],BPH与高血压常合并存在,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提出高血压是BPH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之一.这两种疾病之间可能通过共同的自主神经调节、血管损伤等机制而相互影响.但BPH与高血压的关系也存在争议,现就两种疾病之间的关系和病因机制研究动态作一综述.

    作者:曾小芳;屈晓冰;赵晓昆 刊期: 2012年第20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