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尔洪·克维尔;袁晓华;穆斯塔帕;乔艳辉;左宏莉
目的 探讨C3椎体大部分切除、植骨融合钢板系统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性创伤性枢椎滑脱患者的效果.方法 对8例不稳定性创伤性枢椎滑脱患者行颈前路C3椎体大部切除、植骨融合、Zephir钢板系统内固定,并对术前、术中和术后10~30个月随访的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无患者术中死亡,无患者出现手术并发症,术中平均出血300mL.随访结果显示术后全部病例颈部症状明显缓解,2例脊髓不全损伤患者脊髓功能明显改善,6个月X射线平片显示全部病例生理前凸恢复,C2椎弓骨折线模糊,植骨愈合良好,无钢板及螺钉松动、断裂现象存在.结论 前路C3椎体大部分切除、植骨融合钢板系统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性创伤性枢椎滑脱减压充分,可维持颈椎生理前凸,促进骨折愈合,且植骨融合率高.
作者:陈语;项良碧;刘军;于海龙;王琪;郭明明;祖启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其对神经功能缺损和血清白介素-12(IL-12)的影响.方法 选择>60岁的脑梗死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共100例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留取静脉血,应用ELISA检测血清中IL-12的表达,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患者血清中IL-12表达的影响.统计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进行相应神经功能缺损评定.结果 两组在治疗前、治疗后10、30及90d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观察组与对照组90d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IL-12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作用明显,并能改善神经功能障碍,有效调节血清IL-12的表达,进而调节微环境,临床治疗中可以积极应用.
作者:王明乐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比较静脉用蔗糖铁和口服铁剂富马酸亚铁分别与红细胞生成素( EPO)联合应用治疗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30例老年MHD患者分为老年静脉组和老年口服组各15例,老年静脉组将蔗糖铁100 mg稀释于100ml生理盐水于透析结束前30 min静滴,2次/w,直至完成总补铁量.老年口服组患者口服富马酸亚铁颗粒200 mg,3次/d(含铁量200 mg).另外取15例成人MHD患者为成年静脉组,使用蔗糖铁方法同老年静脉组.三组均联合EPO,用法:每周100~ 180 U/kg于血液透析结束时皮下注射,并根据血红蛋白上升情况调整用量.结果 治疗后三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老年静脉组Hb上升幅度明显高于老年口服组(P<0.05),与成年静脉组比较无差异(P>0.05);总有效率比较老年静脉组高于老年口服组(P<0.05),与成年静脉组比较无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老年静脉组低于老年口服组(P<0.05).老年组C反应蛋白(CRP)、血肌酐(scr)、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1)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静脉用蔗糖铁治疗老年MHD患者肾性贫血,其疗效优于口服富马酸亚铁,与成年MHD患者一致,安全性好,可作为老年MHD肾性贫血患者长期补铁的方法之一.
作者:朱征西 刊期: 2012年第24期
B型脑钠肽(BNP)是在心室容积扩张和压力负荷增加时,由心室释放的一种心脏神经激素,白介素- 6(IL-6)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血管损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二者与心肌的急性缺血性损伤、梗死以及心功能受损密切相关.本研究探讨血浆IL-6及BNP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作者:李璇;严金川;丁澍;吴骏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毛尖蘑子实体粗多糖(MJMP)对H22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以及对免疫器官的影响.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MJMP作用于H22荷瘤小鼠,计算胸腺指数、脾指数、抑瘤率,观察H22荷瘤小鼠免疫器官的变化及肿瘤生长情况.结果 多糖作用组与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脾指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腺指数有差异(P<0.05).小鼠体内实验显示MJMP可明显抑制肿瘤生长.结论 MJMP对小鼠免疫功能有增强的作用,对肿瘤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范晓艳;金岳雷;于洋;李玉;吕冬霞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白介素-21( IL-21)增强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杀伤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NHL细胞株(Raji)冲击树突细胞(DCs),诱导产生CTL;将培养原液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加入100 ng/ml的IL-21,同时设空白对照组.以ELISA、RT-PCR检测干扰素(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α水平.结果 实验组IFN-γ与TNF-α水平分别为(469.32±2.83) pg/ml、( 82.52±4.72) pg/ml;对照组IFN-γ与TNF-α水平分别为(27.63±2.76)pg/ml、(11.63±1.54) pg/ml,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IL-21可以促进IFN-γ与TNF-α的分泌,从而增强CTL杀伤NHL的作用.
作者:刘红艳;叶松;冉昌丽;王海燕;郭静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国产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全身化疗并同步或序贯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患者的疗效与毒副反应.方法 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NSCLC脑转移患者46例,其中23例接受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全身化疗同步脑放疗(同步组),23例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全身化疗序贯脑放疗(序贯组).结果 共45例患者完成治疗,全身病灶的总体客观缓解率(ORR)为24.4%;脑转移灶的ORR为33.3%,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3.67个月,中位生存期(MST)为16.7个月,1年和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6%和25.4%.同步组和序贯组全身病灶的总体ORR分别为22.7%和26.1%,脑转移灶的ORR分别为40.9%和26.1%,中位PFS分别为4个月和5个月,MST分别为17个月和14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步组和序贯组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56.7%和50.8% (P >0.05),2年生存率分别为38.4%和20.1%,同步组明显优于序贯组(P=0.009).序贯组的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低于同步组(P =0.026);其他毒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国产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全身化疗并同步脑放疗治疗NSCLC脑转移可以取得较好疗效,且患者耐受性良好.
作者:余慧青;王东林;马惠文;田玲;杨烈军;蒋勇;万跃;吴永忠 刊期: 2012年第24期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已成为老年脑梗死独立危险因素,血清P-选择素(P-selectin,Ps)作为血小板活化的标志及炎症反应的介质,在介导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发展的各个时期中发挥了主要作用[1].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为急性炎症反应时的一种主要时相蛋白,研究发现其在糖尿病患者的肾血管病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2].近研究表明,Ps和SAA与冠状动脉硬化发病密切相关[3].本研究对合并颈动脉狭窄的老年脑梗死患者的Ps和SAA进行检测,分析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作者:黄建敏;简崇东;唐雄林;蒙兰青;李雪斌;黄瑞雅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糖尿病是由于人体胰岛素绝对或者相对缺乏造成的糖类、脂肪以及蛋白质代谢紊乱,老年糖尿病以2型为主[1].长期糖尿病可能造成其他重要脏器的病变,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脑部、糖尿病足等,而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已经成为糖尿病患者的死亡主因[2].本文主要分析不同危险分层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
作者:王晓霞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改进EB病毒转化冻存全血为人B淋巴母细胞的方法,提高转化效率,克服远距离分散采样造成的实验不便,建立新疆和田维吾尔族长寿老人永生细胞株.方法 采集新鲜肝素抗凝血样,冻存时添加小牛血清和DMSO作为冷冻保护液,复苏后以新鲜制备的EB病毒进行转化,对照组为仅添加10% DMSO的传统冻存全血法.结果 以改进的冻存全血法成功建立了9株新疆和田维吾尔族长寿老人永生细胞,建系成功率为100% (9/9),以传统冻存全血法建系成功一例(1/14).HLA基因分型结果在建系前后完全一致.结论 与传统冻存全血法相比,改进后的方法能更有效地转化长寿老人永生细胞株,可为长寿的分子遗传机制研究以及某些细胞生物学性状的检测提供充足的实验材料.
作者:吐尔洪·克维尔;袁晓华;穆斯塔帕;乔艳辉;左宏莉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缓慢型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等.目前,西药对此类心律失常尚无满意疗效,而用中医药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有较好的疗效.本文观察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
作者:魏文康;刘红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输尿管结石在泌尿外科住院病人中占首位,可超过30%,以上尿路结石为多[1],约占泌尿系结石的33%~ 54%[2],年龄越高发病的危险系数越高,多表现为疼痛和血尿,临床表现与结石大小、有无活动、梗阻程度和感染的发生相关.如未进行及时合理治疗,可继发或并发出现梗阻、感染、息肉或肿瘤,导致肾积水、肾实质压迫变薄,肾功能逐渐损害甚至丧失等.优选合理治疗方案去除结石,解除梗阻,保护肾功能是本病治疗的关键.本研究采用多指标评估较系统地比较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和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期能优化临床治疗方案.
作者:黄庭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也简称为病窦综合征,会诱发一系列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及心律紊乱,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阿斯综合征、猝死,影响病人生命安全[1].SSS初、常见的心电图改变是窦性心动过缓,尤其是夜间易发生的窦性心动过缓,多为间歇出现,且持续时间短,常规心电图不易发现,只能依靠动态心电图(DEC)确诊[2].DEC具有随身、连续、实时、记录时间长及信息丰富等优点,是SSS安全、无创、快捷、可靠的诊断方法之一.本组中将我院近期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的132例窦性心动过缓病人开展DEC检测.
作者:黄东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刺五加配伍桅子治疗老年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95例老年抑郁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原则随机分为给予刺五加配伍桅子治疗的观察组(48例)和逍遥散治疗的对照组(47例),观察治疗效果、负面情绪以及社会功能.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1.67%,明显好于对照组;HAMD评分、HAMA评分、职业功能、婚姻职能、父母职能、社会退缩、社会活动、家里活动、家庭职能、自我照顾、关心社会、责任心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刺五加配伍栀子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缓解负面情绪,对于老年抑郁障碍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徐向青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龙眼参黄酮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MCAO),观察龙眼参黄酮对模型大鼠病理形态学的影响,并对其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检测大鼠脑组织含水量、测定大鼠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龙眼参黄酮各剂量组大鼠脑组织的病理改变不同程度减轻;局灶性脑缺血所致的大鼠神经行为学变化减轻(P<0.05);脑组织的含水量减少(P <0.05,P<0.01);血清SOD、GSH-PX 、CAT的含量升高(P<0.05);血清MDA水平降低.结论 龙眼参黄酮能减轻脑缺血损伤,对脑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损伤有关.
作者:金辉;杨煜;吕若谷;谢宇;吕文伟 刊期: 2012年第24期
Bowlby对个体依恋的研究开始于婴儿与母亲之间的情感联结,对于婴儿来说,依恋是其探索世界的安全基础,是体验挫败时回避痛苦的港湾[1,2].虽然Bowlby的早期实证研究都是基于观察婴幼儿和儿童,但他始终强调,依恋行为及其所产生的关系呈现并活跃在整个生命周期中,这无疑是依恋理论经久不衰的主要因源.近年来,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显,研究者们开始逐渐意识到依恋在个体晚年生活中的重要性.本文将从老年依恋的对象和模式、老年依恋在照料和疾病中的影响、老年依恋与幸福感等方面探讨老年人的依恋特点.
作者:刘航;刘秀丽;李月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恶性骨肿瘤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问卷调查方法,采用患者背景资料调查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调查量表[EORTC QLQ-C30中文版量表]调查在长沙市三家三级医院住院的100例原发恶性骨肿瘤患者.测定和评估他们的生活质量状况.结果 住院期间恶性骨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得分处于较低水平,以角色功能、疼痛症状和经济困难为明显.其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等.结论 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患者住院期间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等有关,其中26~35岁的患者生活质量低.
作者:陈文凤;邹艳波 刊期: 2012年第24期
胆脂瘤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使中耳内结构及周围的颅骨遭到破坏,从而导致听力下降及其他颅内并发症[1].目前手术治疗是唯一有效的手段,以往多采用乳突根治术,可有效清除病灶,获得干耳,并防止颅内外并发症,但术后听力未能提高,甚至部分患者可出现听力下降.随着耳显微外科的不断发展,耳外科术后功能重建愈发引人关注[2].本研究对胆脂瘤中耳炎采用鼓室成形术联合开放式乳突根治术进行治疗的疗效进行评价.
作者:许杰;邵莉莉;王伟 刊期: 2012年第24期
对于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不同的手术方法其治疗效果还存在分歧.本文回顾性研究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不同类型治疗方法的疗效及适应证.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6年1月至2008年11月老年转子间骨折42例.其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60 ~83(平均75.5)岁.按改良Evens分型,不稳定型(Ⅲ型:移位,内侧皮质骨无对位,13例,Ⅳ型:粉碎性,内侧皮质骨无对位,18例V型:反粗隆间骨折,有移位倾向11例)42例.其致伤原因均为平地摔伤,而非病理性骨折.对不稳定性骨折随机分为加长柄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22例(A组),PFNA 20例(B组).
作者:汪阳;蒋林 刊期: 2012年第24期
急性重症胆管炎也称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胆道梗阻合并感染严重阶段,有发病急骤、病情重、变化快、并发症多和病死率高等特点,常合并多器官损害甚至衰竭[1].加之老年人常并发有内科疾病及特殊病理生理变化,增加了诊治的复杂性[2].有效的胆道引流是唯一有效的方法,及时有效地建立简单便捷的胆道引流成为救治老年重症胆管炎患者的重要方法.本文分析我院2001年起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CD)救治的老年重症胆管炎患者疗效.
作者:武家成;林瑞新;乔杉;张国锋;贾明库 刊期: 2012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