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萍;袁红伶
骨质疏松性骨折往往发生于老年人,造成持续性腰背部剧烈疼痛,椎体变形,脊柱后凸,如果引起神经症状可导致双下肢不全瘫、大小便失禁等,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1].传统的保守治疗不但恢复时间长,而且易引起多种并发症.本研究拟比较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疗效.
作者:邹戟;赵红卫;陈卫东;宋碧辉;杨俭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系统评价全节段经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治疗老年脊柱侧凸性腰椎管狭窄症(sss)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1月至2012年1月该院收治的老年SSS患者113例,根据经椎弓根固定与融合方式分为A组(短节段固定组)45例,B组(全节段固定组)68例,评估手术疗效及4年随访观察.主要观察指标:①减压节段椎体前缘高度、椎间隙前缘与后缘高度;②脊柱矢状位与冠状位Cobbs角;③腰腿痛情况JOA评分;④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⑤术后并发症.结果 93例患者获得4年以上随访,所有患者随访期内矫正度数、椎间隙高度无丢失;全部获得植骨融合,平均融合时间3.5个月.术后两组脊柱侧凸Cobb's角明显改善.矢状位上腰椎前凸得到不同程度的重建,恢复并且保持了腰椎生理前凸.A、B组疼痛缓解率分别为33%、75%,临床症状改善率75%、80%.JOA评分术前11 ~13分,术后4年平均26分.95%患者自诉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恢复了生活自理能力.4年内A组6例X线片检查出现内植物松动,6例出现继发性代偿侧凸;而B组无1例发生.B组术后骨吸收现象较A组明显(P<0.05).结论 脊柱后路全节段固定融合技术手术疗效优于脊柱短节段固定融合技术,尤其在控制脊柱畸形进展、防止继发性代偿侧凸、维持后期脊柱稳定性,减轻症状等方面居优势;但是远期脊柱固定区域内的应力遮挡效应应引起注意.
作者:李英谱;包晓群;杨小玉;李雪鹏;王永明;Rune Hedlund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65岁以上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sdLDL-C)水平与斑块性颈动狭窄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缺血性脑梗死患者149例,患者均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比较不同组别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血清sdLDL-C水平的关系.结果 无狭窄61例;有狭窄88例,其中轻度狭窄30例、中度狭窄34例,重度狭窄24例.无狭窄患者血清sdLDL-C水平明显低于有狭窄患者(P<0.05).轻度狭窄组血清水平明显低于中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明显低于重度狭窄组sdLDL-C(P<0.05).Pearso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血清sdLDL-C水平与颈动脉狭窄呈正相关(r =0.411,P<0.001).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饮酒史、吸烟史与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密切相关;年龄和血清sdLDL-C水平并未显示相关.结论 血清sdLDL-C水平与动脉粥样斑块性颈动脉狭窄呈正相关.
作者:朱同华;沈昊;沈国荣;杨鸿林;李晓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生脉注射液在老年患者心肺复苏(CPR)中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观察生脉注射液对心肺复苏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入选病例40例,均为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均为心脏骤停后经CPR心搏恢复≥24 h需要进一步生命支持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生脉组和对照组.生脉组于心肺复苏早期加用生脉注射液.动态观察比较生脉组与对照组复苏前和复苏后60 min肌酸激酶(CK) -MB、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比较两组复苏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①生脉组各时间段复苏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②各种原因所致心脏骤停中生脉组复苏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③生脉组复苏后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④生脉组复苏后60 min SOD水平低于复苏前高于复苏后60 min的对照组SOD水平,生脉组复苏后60 min CK-MB、MDA水平高于生脉组复苏前低于复苏后60 min的对照组CK-MB、MDA水平(P<0.05).结论 生脉注射液可提高老年患者心肺复苏术后的成功率,减轻心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易梦秋;王秀芳;张艳梅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比较静脉用蔗糖铁和口服铁剂富马酸亚铁分别与红细胞生成素( EPO)联合应用治疗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30例老年MHD患者分为老年静脉组和老年口服组各15例,老年静脉组将蔗糖铁100 mg稀释于100ml生理盐水于透析结束前30 min静滴,2次/w,直至完成总补铁量.老年口服组患者口服富马酸亚铁颗粒200 mg,3次/d(含铁量200 mg).另外取15例成人MHD患者为成年静脉组,使用蔗糖铁方法同老年静脉组.三组均联合EPO,用法:每周100~ 180 U/kg于血液透析结束时皮下注射,并根据血红蛋白上升情况调整用量.结果 治疗后三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老年静脉组Hb上升幅度明显高于老年口服组(P<0.05),与成年静脉组比较无差异(P>0.05);总有效率比较老年静脉组高于老年口服组(P<0.05),与成年静脉组比较无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老年静脉组低于老年口服组(P<0.05).老年组C反应蛋白(CRP)、血肌酐(scr)、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1)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静脉用蔗糖铁治疗老年MHD患者肾性贫血,其疗效优于口服富马酸亚铁,与成年MHD患者一致,安全性好,可作为老年MHD肾性贫血患者长期补铁的方法之一.
作者:朱征西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加长喷头吸入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对建立人工气道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80例患者按住院日期分组,单日为观察组,双日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1、5、10 min缓解率及平均缓解时间,监测用药10 min后两组患者的心率及呼吸和血液中PaO2、SaO2、PaCO2、pH、Lac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的1、5、10 min缓解率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平均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无效例数较多(P<0.01).药物干预10 min后,观察组患者的PaO2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PaCO2、pH和呼吸次数较对照组下降(P<0.05),两组患者的心率、SaO2及Lac水平变化不大(P>0.05).结论 加长喷头提高了人工气道患者使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的效果.
作者:文英花 刊期: 2012年第24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在气候、感染等因素的刺激下可出现急性加重,患者出现喘息加重、呼吸困难、痰量增加等表现.尤其对于各器官功能已衰退的老年人而言,情况尤其危重,需要迅速有效的治疗方案来改善其急性呼吸道症状.本研究针对COPD急性发作期的老年患者,在常规吸氧、给予茶碱类药物、抗炎、止咳祛痰等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血必净注射液与舒利迭联合用药效果.
作者:王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尿道狭窄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男性尿道狭窄更是一个非常棘手的疾病,同时也是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2年5月收治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尿道狭窄及闭锁患者共17例,均采用逆行置人导丝引导筋膜扩张器结合等离子电切术的方法,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王勇;芦志华;迟常亮;王焱旻;刘炳晨;王加强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全麻诱导期应用阿芬太尼、芬太尼、瑞芬太尼对颅脑外伤所致的脑损伤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60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三组(n=20),在全麻诱导期分别应用阿芬太尼10 μg/kg(AF组)、芬太尼2μg/kg(F组)、瑞芬太尼1.5 μg/kg( RF组),其余镇静与肌肉松弛药相同.利用经颅多普勒(TCD)无创检测分别于诱导前(T0)、阿片类药物注入后30 s( T1)、1 min(T2)、气管插管后30 s(T3)、1 min(T4)、3min(T5)检测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收缩峰值血流速度(Vp)、舒张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持续检测MAP、HR、PetCO2、SpO2.结果 组内比较:T1、T2、T5的MAP、HR、Vp、Vd、Vm与T0相比显著降低(P<0.01),PI、RI显著增高(P <0.01);T3、T4的MAP、HR与T0相比无显著差异,Vp、Vd、Vm与T0相比显著降低,PI、RI显著增高(P<0.05).与F组相比,AF组在T1~T2时期Vp、Vd、Vm、PI、RI有统计学差异(P<0.05),RF组在T1~T5时期Vp、Vd、Vm、PI、RI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AF组比较,RF组在T3 ~ T5时期Vp、Vd、Vm降低,PI、RI增高(P<0.05),其余数据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等效药物浓度下瑞芬太尼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显著,阿芬太尼次之,而芬太尼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
作者:杨坤渹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康复运动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以及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AMI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每组45例,在治疗前后检测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脑钠肽(BNP)水平.结果 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LVEDd、LVEF以及LVFS与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前24 h对比差异显著(P<0.05),康复组LVEDd变小程度以及LVEF和LVFS增大程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而治疗后1个月和2个月两组血浆BNP含量均明显下降,但康复组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进行康复运动治疗可以有效改善AMI患者的心功能,有效降低血浆BNP水平.血浆BNP水平可作为动态观察AMI患者病情发展变化的重要临床指标.
作者:李洪新;王德强 刊期: 2012年第24期
肾性贫血是促进慢性肾衰竭(CRF)进展、增加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的重要危险因素.铁缺乏是导致肾性贫血的重要原因之一,约25% ~ 33%的CRF贫血患者合并铁缺乏.有研究发现,在纠正铁缺乏及改善红细胞的生成方面静脉铁剂优于口服铁剂,因此K/DOQI工作组建议采用静脉补充铁剂的方法治疗肾性贫血[1].本研究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贫血患者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静脉补铁,观察其有效性及安全性.
作者:吴昊;孔丽丽;刘树军;罗萍;苗里宁 刊期: 2012年第24期
宽QRS波心动过速(WCT)指QRS时间≥0.12 s、频率>100次/min的心动过速[1].室性和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电图上都可表现为宽QRS波群,两者电生理机制、诊断、治疗不同,因此,对宽QRS波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十分重要.依据体表12导联心电图鉴别宽QRS波心动过速是临床常用方法,已开展的有Brugada四步法、Vereckei五步法及aVR导联四步法.2010年Luis提出通过心电图Ⅱ导联测量QRS波第一峰时限(R-wave peak time,RWPT)[2](新方法)来鉴别宽QRS波心动.本研究应用新方法和aVR导联四步法对395份动态心电图记录的宽QRS波心动过速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方法鉴别WCT的优劣,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腾;井艳;李中健 刊期: 2012年第24期
Bowlby对个体依恋的研究开始于婴儿与母亲之间的情感联结,对于婴儿来说,依恋是其探索世界的安全基础,是体验挫败时回避痛苦的港湾[1,2].虽然Bowlby的早期实证研究都是基于观察婴幼儿和儿童,但他始终强调,依恋行为及其所产生的关系呈现并活跃在整个生命周期中,这无疑是依恋理论经久不衰的主要因源.近年来,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显,研究者们开始逐渐意识到依恋在个体晚年生活中的重要性.本文将从老年依恋的对象和模式、老年依恋在照料和疾病中的影响、老年依恋与幸福感等方面探讨老年人的依恋特点.
作者:刘航;刘秀丽;李月 刊期: 2012年第24期
21世纪以来,人口老龄化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重大问题.目前我国老年人口约有1.3亿,且每年仍然以3.8%的比例增加[1].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社会问题,给社会及家庭带来较大的压力,同时,也给我国老年护理事业的发展及护士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旨在针对我国老龄化社会及老年护士人才缺乏的情况,对老年服务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
作者:李晓辉;马宏敏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神经发生有助于成年大脑正常功能的维持,也有利于神经退行性大脑疾病的自我修复,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的这种能力会逐渐下降[1].伴随脑老化的产生,神经发生水平显著降低,而海马神经发生与脑老化诱发的学习记忆减退密切相关,因此,深入了解海马神经发生的意义及其与脑老化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灸作用整体性、综合性已基本达成共识,而且其主要是通过激活机体自身的内源性因素发挥效应.那么其对脑老化海马神经发生影响如何?为此,我们进行相应的总结.
作者:卢圣锋;尹海燕;于美玲;余曙光;唐勇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中老年终末期肾衰竭患者不同透析方案状态下C-反应蛋白(CRP)与甲状腺功能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 将中老年尿毒症维持性透析患者分为两组:血液透析(HD)组(n=30),腹膜透析(PD)组(n=30);另外纳入30例健康者设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三组人群血清CRP、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T3(FT3)、游离T4(FT4)之间的关系.结果 HD组和PD组FT3、FT4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RP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FT3和FT4在HD组和PD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PD组TSH水平显著高于HD组与正常对照组(P<0.05).HD组CRP与FT3呈负相关,但在PD组中没有发现相关性.结论 炎症反应可能与低FI3综合征有关,但在PD患者中没有发现此关联.
作者:程莉;苏虹梅;章晓良 刊期: 2012年第24期
肺癌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80%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诊断时多为中晚期,丧失了手术治疗机会,尤其是老年患者常合并心脑血管疾病,不适合手术治疗,故放疗在老年肺癌的治疗中占有重要低位.本文就应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IMRT)治疗老年NSCLC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
作者:郭洪斌;李晓峰;王建;王英心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钙蛋白酶在谷氨酸兴奋性毒性中的表达及钙蛋白酶抑制剂MDL-28170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乳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体外培养7d后用于实验,建立谷氨酸损伤模型,MTT法测定细胞活力,Hoechst33258核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钙蛋白酶蛋白水平,免疫荧光染色观察钙蛋白酶在细胞内的表达及定位.结果 谷氨酸引起80 kD与76 kD钙蛋白酶蛋白水平明显增加,且分布于凋亡的细胞核内.钙蛋白酶抑制剂MDL-28170明显提高细胞生存率及降低神经元凋亡百分比.结论 谷氨酸兴奋性毒性引起钙蛋白酶大量激活,钙蛋白酶抑制剂MDL-28170对谷氨酸引起的神经元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王蕊;金英;刘婉珠;隋海娟 刊期: 2012年第24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表现有较多相似之处,其发病均建立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且均发生斑块破裂、血小板凝集、纤溶系统改变、细胞因子释放等病理变化.本研究探讨细胞色素P450( CYP450)、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在两种疾病中的活性.
作者:赵良辰;黄仑;李恒斌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江苏农村老年人体质状况,了解江苏省农村老年人的体质健康水平.方法 根据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确定各省辖市的监测样本,按照国民体质监测的要求统一进行测试.结果 江苏省农村老年人体质状况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身体素质指标出现下滑,优秀率与达标率都有所降低,不合格率上升,农村老年人的体质状况低于城镇老年人,苏南地区农村老年人体质状况高于苏北地区.结论 江苏省农村老年人体质状况基本保持稳定,农村老年人体质与城镇老年人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作者:姜振;颜月乔 刊期: 2012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