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筋膜扩张结合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尿道狭窄及闭锁的临床体会

王勇;芦志华;迟常亮;王焱旻;刘炳晨;王加强

关键词:斑马导丝, 筋膜扩张, 尿道狭窄, 闭锁, 等离子电切
摘要:尿道狭窄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男性尿道狭窄更是一个非常棘手的疾病,同时也是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2年5月收治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尿道狭窄及闭锁患者共17例,均采用逆行置人导丝引导筋膜扩张器结合等离子电切术的方法,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脑钠肽、白介素-6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B型脑钠肽(BNP)是在心室容积扩张和压力负荷增加时,由心室释放的一种心脏神经激素,白介素- 6(IL-6)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血管损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二者与心肌的急性缺血性损伤、梗死以及心功能受损密切相关.本研究探讨血浆IL-6及BNP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作者:李璇;严金川;丁澍;吴骏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醒脑静注射液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血清白介素-12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其对神经功能缺损和血清白介素-12(IL-12)的影响.方法 选择>60岁的脑梗死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共100例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留取静脉血,应用ELISA检测血清中IL-12的表达,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患者血清中IL-12表达的影响.统计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进行相应神经功能缺损评定.结果 两组在治疗前、治疗后10、30及90d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观察组与对照组90d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IL-12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作用明显,并能改善神经功能障碍,有效调节血清IL-12的表达,进而调节微环境,临床治疗中可以积极应用.

    作者:王明乐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养正消积胶囊联合昂丹司琼预防乳腺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化疗仍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是,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等消化道不良反应,使很多患者难以耐受,甚至中断治疗[1].我院运用养正消积胶囊联合盐酸昂丹司琼治疗由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副反应取得了较好疗效,从而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作者:张莹;贾英杰;陈军;张蕴超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中国男性收缩压参考值的地理分布规律

    目的 探讨中国男性收缩压参考值和地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中国30个省份的6178例健康男性收缩压参考值,应用SPSS统计软件,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其与九项地理因素指标的关系.不同的地方相关地理因素不同,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曲线估计和主成分分析估计收缩压四项指标的正常参考值,得出不同的收缩压预测模型.结果 健康男性收缩压参考值与中国地理因素之间显著相关(F=6.231,P=0.000).结论 健康男性收缩压参考值的预测模型为:YSBP =73.211 +0.671 +0.374X8 +0.386X9.同时精确地拟合并绘制出男性的收缩压正常参考值的空间趋势分布图,通过分布图可以明确地读出中国各个地区男性收缩压参考值.

    作者:张明鑫;葛淼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松花粉对衰老成纤维细胞线粒体DNA缺失突变的影响

    目的 通过研究松花粉对衰老细胞线粒体(mt) DNA4977缺失突变的影响,探讨松花粉抗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细胞分为青年组、衰老细胞组、含240 mg/dl松花粉的衰老细胞处理组,三组细胞分别用不同培养基培养后,抽提线粒体DNA,进行PCR检测mtDNA4977缺失突变,以线粒体DNA中保守序列PCR扩增结果作为内参,比较各组mtDNA4977缺失突变在总线粒体DNA中的比例;同时对各组细胞进行β-半乳糖苷酶染色;并测定各组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松花粉能够改善衰老成纤维细胞的衰老变化,并能降低衰老细胞mtDNA4977的缺失突变,提高细胞SOD活性及降低其MDA含量(P<0.05).结论 松花粉可能通过减轻成纤维细胞的氧化损伤,从而保护细胞mtDNA延缓成纤维细胞的衰老.

    作者:喻陆;史春夏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长白山红景天的抗疲劳作用

    长白山红景天是生长于长白山脉的一种珍稀野生植物,味甘、涩、寒,红景天苷为其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显著的抗辐射、抗衰老、抗缺氧和免疫调节的功效,对心血管系统、肝、肾、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1,2].本实验研究长白山红景天抗疲劳作用,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长白山红景天提供实验基础.

    作者:范伟全;韩静;谭鹏;王春国;邬瑞光;刘鹏鹏;刘永刚;于广池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早期康复运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康复运动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以及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AMI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每组45例,在治疗前后检测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脑钠肽(BNP)水平.结果 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LVEDd、LVEF以及LVFS与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前24 h对比差异显著(P<0.05),康复组LVEDd变小程度以及LVEF和LVFS增大程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而治疗后1个月和2个月两组血浆BNP含量均明显下降,但康复组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进行康复运动治疗可以有效改善AMI患者的心功能,有效降低血浆BNP水平.血浆BNP水平可作为动态观察AMI患者病情发展变化的重要临床指标.

    作者:李洪新;王德强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双歧杆菌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34例

    慢性功能性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结肠萎缩、基层变薄、张力减低,体内各脏器的功能也随之衰退,消化系统中的各种消化腺的分泌能力也随之减退,这样就使得粪便的形成过程较长,已形成的粪便在肠内停留的时间较长,粪便中的水分被大量吸收,待形成便意时,粪便已形成坚硬的粪块儿,造成排便困难[1].本文拟观察双歧杆菌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作者:罗斌;梁碧涛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大剂量右旋糖酐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

    肾性贫血是促进慢性肾衰竭(CRF)进展、增加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的重要危险因素.铁缺乏是导致肾性贫血的重要原因之一,约25% ~ 33%的CRF贫血患者合并铁缺乏.有研究发现,在纠正铁缺乏及改善红细胞的生成方面静脉铁剂优于口服铁剂,因此K/DOQI工作组建议采用静脉补充铁剂的方法治疗肾性贫血[1].本研究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贫血患者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静脉补铁,观察其有效性及安全性.

    作者:吴昊;孔丽丽;刘树军;罗萍;苗里宁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凯西莱与甘利欣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病的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凯西莱与甘利欣治疗结核病化疗引发药物性肝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在肺结核化疗过程中出现肝功损害者69例,其中34例应用凯西莱治疗,35例应用甘利欣治疗,回顾性分析凯西莱组和甘利欣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酸转氨酶(AST)、血清白蛋白(A)、白/球蛋白(A/G)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①凯西莱组治疗后第1 w、第2 w ALT、AST分别由治疗前[(183±62)、( 107±49) U/L]降至[(99±55)、(55±22) U/L],[(64±25)、(46±15) U/L];甘利欣组治疗后第1周、第2周ALT、AST分别由治疗前[(185±78)、(105±40)U/L]降至[[98±50)、(56±19) U/L],[(66 ±29)、(48±18) U/L],两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凯西莱对降低AST疗效更佳.②治疗后两组血清白蛋白(A)、白/球蛋白(A/G)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增幅以凯西莱组较为显著(P<0.01),表明凯西莱和甘利欣具有促进肝脏蛋白合成的功能,且凯西莱效果更佳.③经过为期2 w的治疗,凯西莱组22例患者复常,10例患者好转,有效率达94.1%;甘利欣组21例患者复常,11例好转,有效率为91.4%.结论 凯西莱、甘利欣对降低抗结核药物性肝功能损伤致转氨酶升高有较好的疗效,且以凯西莱效果更佳.凯西莱对于促进肝脏蛋白合成效果极佳.

    作者:贾贻红;张玉泉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加长柄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与AO股骨近端髓内钉-抗螺旋刀片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对于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不同的手术方法其治疗效果还存在分歧.本文回顾性研究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不同类型治疗方法的疗效及适应证.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6年1月至2008年11月老年转子间骨折42例.其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60 ~83(平均75.5)岁.按改良Evens分型,不稳定型(Ⅲ型:移位,内侧皮质骨无对位,13例,Ⅳ型:粉碎性,内侧皮质骨无对位,18例V型:反粗隆间骨折,有移位倾向11例)42例.其致伤原因均为平地摔伤,而非病理性骨折.对不稳定性骨折随机分为加长柄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22例(A组),PFNA 20例(B组).

    作者:汪阳;蒋林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三种全身麻醉方法对老年病人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全身麻醉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老年患者中发生率更高.为了减少麻醉药物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促进术后康复进程、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寻找对认知功能影响较小的全身麻醉方案一直是临床工作的重点[1].我科比较了三种不同的全身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陆志伟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SEA诱导人膀胱癌T24细胞周期进程及凋亡

    目的 体外观察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对人膀胱癌T24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 应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SEA对人膀胱癌T24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T24细胞周期进程的变化,电子显微镜观察T24细胞亚细胞水平改变.结果 不同浓度的SEA对T24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4.2%、34.5%和43.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且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G0/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G2/M期细胞相对增多.电子显微镜下可见T24细胞线粒体肿胀,有空泡形成,可见凋亡小体.结论 SEA能显著抑制T24细胞增殖,抑制T24细胞G1期向S期细胞转化进程,诱导T24细胞凋亡及亚细胞结构改变.

    作者:孟勇男;孙立群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20例脑动脉狭窄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

    研究表明,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和主要的病变,如在早期发现动脉病变并给予介入治疗可明显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1].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近年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使得脑动脉狭窄的诊断率不断提高,大量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患者在早期得到治疗.本研究通过分析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脑动脉狭窄的临床特征,探讨其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和二级预防提供依据.

    作者:邱麟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不同危险分层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

    糖尿病是由于人体胰岛素绝对或者相对缺乏造成的糖类、脂肪以及蛋白质代谢紊乱,老年糖尿病以2型为主[1].长期糖尿病可能造成其他重要脏器的病变,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脑部、糖尿病足等,而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已经成为糖尿病患者的死亡主因[2].本文主要分析不同危险分层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

    作者:王晓霞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老年侧脑室脑膜瘤46例手术策略

    侧脑室脑膜瘤是起源于侧脑室内脉络膜组织或脉络丛基质,发病率占脑室内脑膜瘤的77.8%[1,2],侧脑室三角区为肿瘤好发部位.侧脑室脑膜瘤位置深,周围解剖结构复杂,手术难度大,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侧脑室脑膜瘤的全切除率已经很高[3],但是一些病人尤其是老年病人术后并发症较多.如何在全切肿瘤的同时减少并发症一直是神经外科医生努力的方向.本文总结2002~2010年老年侧脑室脑膜瘤46例的手术经验.

    作者:曹静;李艳华;张旭东;艾本村;别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动态心电图用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诊断的临床价值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也简称为病窦综合征,会诱发一系列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及心律紊乱,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阿斯综合征、猝死,影响病人生命安全[1].SSS初、常见的心电图改变是窦性心动过缓,尤其是夜间易发生的窦性心动过缓,多为间歇出现,且持续时间短,常规心电图不易发现,只能依靠动态心电图(DEC)确诊[2].DEC具有随身、连续、实时、记录时间长及信息丰富等优点,是SSS安全、无创、快捷、可靠的诊断方法之一.本组中将我院近期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的132例窦性心动过缓病人开展DEC检测.

    作者:黄东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30例

    临床上把累及胫骨下关节面与干骺端的胫骨远端骨折定义为Pilon骨折.其临床特点主要包括:胫骨干骺端压缩性粉碎,不同程度的继发性软组织损伤以及关节软骨的原发损伤[1].目前临床对其治疗主要有外固定和内固定两种方法.新近几年的资料统计结果显示:外固定虽简单易行,且有良好的软组织保护作用,但骨折不易解剖复位,而且固定强度不够,固定后再移位或骨折畸形愈合发生率高.内固定由于是切开复位固定,故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上述弊端,目前在临床上有取代外固定的趋势[2].本文通过对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Pilon骨折的治疗质量.

    作者:安赵文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成年和老年大鼠脑出血后海马齿状回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比较

    目的 比较成年和老年大鼠脑出血后海马齿状回神经干细胞(NSCs)的增殖与分化,探讨脑出血后NSCs的变化规律.方法 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5-溴脱氧尿核苷(BrdU)腹腔注射标记增殖细胞,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齿状回BrdU、神经元核抗原(Neu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细胞数的变化.结果 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大鼠海马齿状回均可见BrdU阳性细胞,成年大鼠明显多于老年大鼠.脑出血后成年和老年大鼠各时间点的BrdU阳性细胞均较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明显增加,7d组达到峰值,成年大鼠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老年大鼠.正常大鼠海马齿状回可见少量BrdU/NeuN和BrdU/GFAP双标阳性细胞,脑出血后成年和老年大鼠海马齿状回双标阳性细胞数均较正常组明显增加,且老年大鼠BrdU/NeuN双标细胞明显少于成年大鼠.结论 脑出血后大鼠海马齿状回NSCs增殖明显,成年大鼠明显强于老年大鼠,且新生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也明显高于老年大鼠.

    作者:文玉军;王登科;孙征;刘海洋;张莲香;王效军;秦毅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唐山地区汉族人群IL-6-572C/G和TNF-α-238A/A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

    目的 探讨唐山地区汉族人群IL-6和TNF-α基因多态性分布特点及其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PCR法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比较正常人群与脑梗死组患者IL-6和TNF-α基因位点多态性的差异.结果 脑梗死组患者IL-6 - 572C/G和TNF-α -238A/A的基因位点分布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唐山地区汉族人群IL-6 - 572C/G和TNF-α - 238A/A基因位点多态性可能与脑梗死的发生相关.

    作者:刘东芳;张宝琴;张振宇;陈晖;赵亚婷;张成侠;陈乃耀;王大力;冯志刚;刘艳芬;訾建杰 刊期: 2012年第2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