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歧杆菌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34例

罗斌;梁碧涛

关键词:双歧杆菌, 莫沙必利, 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
摘要:慢性功能性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结肠萎缩、基层变薄、张力减低,体内各脏器的功能也随之衰退,消化系统中的各种消化腺的分泌能力也随之减退,这样就使得粪便的形成过程较长,已形成的粪便在肠内停留的时间较长,粪便中的水分被大量吸收,待形成便意时,粪便已形成坚硬的粪块儿,造成排便困难[1].本文拟观察双歧杆菌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28例

    急性重症胆管炎也称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胆道梗阻合并感染严重阶段,有发病急骤、病情重、变化快、并发症多和病死率高等特点,常合并多器官损害甚至衰竭[1].加之老年人常并发有内科疾病及特殊病理生理变化,增加了诊治的复杂性[2].有效的胆道引流是唯一有效的方法,及时有效地建立简单便捷的胆道引流成为救治老年重症胆管炎患者的重要方法.本文分析我院2001年起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CD)救治的老年重症胆管炎患者疗效.

    作者:武家成;林瑞新;乔杉;张国锋;贾明库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30例

    缓慢型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等.目前,西药对此类心律失常尚无满意疗效,而用中医药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有较好的疗效.本文观察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

    作者:魏文康;刘红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生物型硬脑膜补片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硬脑膜缺损是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常见问题,修补缺损的硬脑膜对于维持解剖学的完整和保护脑组织,防止脑脊液漏、颅内感染、脑膨出、癫痫等并发症十分重要[1].硬脑膜缺损的修补是神经外科手术的关键一环.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笔者应用生物型硬脑膜补片修补硬脑膜缺损,疗效满意.

    作者:曹国彬;陈秀梅;沈少仪;曹志恺;方泽鲁;柯炎斌;陆永建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钙蛋白酶与谷氨酸的兴奋性毒性

    目的 研究钙蛋白酶在谷氨酸兴奋性毒性中的表达及钙蛋白酶抑制剂MDL-28170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乳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体外培养7d后用于实验,建立谷氨酸损伤模型,MTT法测定细胞活力,Hoechst33258核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钙蛋白酶蛋白水平,免疫荧光染色观察钙蛋白酶在细胞内的表达及定位.结果 谷氨酸引起80 kD与76 kD钙蛋白酶蛋白水平明显增加,且分布于凋亡的细胞核内.钙蛋白酶抑制剂MDL-28170明显提高细胞生存率及降低神经元凋亡百分比.结论 谷氨酸兴奋性毒性引起钙蛋白酶大量激活,钙蛋白酶抑制剂MDL-28170对谷氨酸引起的神经元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王蕊;金英;刘婉珠;隋海娟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脑钠肽、白介素-6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B型脑钠肽(BNP)是在心室容积扩张和压力负荷增加时,由心室释放的一种心脏神经激素,白介素- 6(IL-6)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血管损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二者与心肌的急性缺血性损伤、梗死以及心功能受损密切相关.本研究探讨血浆IL-6及BNP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作者:李璇;严金川;丁澍;吴骏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全麻围术期恶心呕吐的非药物疗法应用研究进展

    恶心(nausea)是一种可引起呕吐冲动的胃部不适感,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呕吐(vomiting)是胃内容物经食管从口腔内强力排出的过程,常伴恶心.恶心呕吐的发生主要是受体结合机制.呕吐中枢与孤束核被认为是与恶心呕吐发生关系密切的两个部位.恶心呕吐常伴随头晕、血压下降、心动过速、痉挛性呼吸等迷走神经兴奋性症状.恶心呕吐虽然是自限性疾病,但它一方面造成患者主观不适,延迟口服药物治疗,另一方面还可引起其他如脱水、误吸、电解质紊乱等严重问题,还会增加医疗费用,加重患者经济负担.止吐药物的广泛使用大大降低了了围术期恶心呕吐(PONV)的发生,但与药物相关的副作用及经济原因使得非药物疗法用于治疗PONV引起了更多的重视.

    作者:姚新宇;蒋奕红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加长柄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与AO股骨近端髓内钉-抗螺旋刀片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对于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不同的手术方法其治疗效果还存在分歧.本文回顾性研究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不同类型治疗方法的疗效及适应证.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6年1月至2008年11月老年转子间骨折42例.其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60 ~83(平均75.5)岁.按改良Evens分型,不稳定型(Ⅲ型:移位,内侧皮质骨无对位,13例,Ⅳ型:粉碎性,内侧皮质骨无对位,18例V型:反粗隆间骨折,有移位倾向11例)42例.其致伤原因均为平地摔伤,而非病理性骨折.对不稳定性骨折随机分为加长柄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22例(A组),PFNA 20例(B组).

    作者:汪阳;蒋林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前列腺素E2与腺苷协同抑制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活性的作用

    肿瘤免疫过继治疗是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主要是从肿瘤患者中分离免疫活性细胞,在体外进行扩增和功能鉴定,然后回输给患者.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是从肿瘤组织中分离出来的淋巴细胞,经离体培养,由IL-2诱导而成,具有特异性杀伤肿瘤的活性[1,2],其主要来源为手术切除所获得的实体肿瘤组织和浸润淋巴结等.目前是国际上研究和应用的主要免疫疗法.前列腺素E2(PGE2)在淋巴细胞发育与增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腺苷则是公认的具有抑制细胞免疫功能的分子,两者都参与了机体的免疫调节,但对于TIL影响的报道甚少.我们通过PGE2与腺苷的协同作用,观察是否能够影响IFN-γ和TGF-β的分泌,抑制TIL的杀伤功能.

    作者:王启船;樊青霞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对比分析

    骨质疏松性骨折往往发生于老年人,造成持续性腰背部剧烈疼痛,椎体变形,脊柱后凸,如果引起神经症状可导致双下肢不全瘫、大小便失禁等,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1].传统的保守治疗不但恢复时间长,而且易引起多种并发症.本研究拟比较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疗效.

    作者:邹戟;赵红卫;陈卫东;宋碧辉;杨俭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老年冠心病心绞痛证候要素的研究概况

    冠心病心绞痛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其诊疗情况目前尚不能令人完全满意,如何进一步提高其临床疗效仍是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辨证论治是中医药治疗疾病的核心,本病多辨证为心血瘀阻、痰浊壅塞、阴寒凝滞、心肾阴虚、气阴两虚、阳气虚衰等证型,这些辨证方法在过去的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中医药标准化、规范化研究的逐步深入,规范新的、标准化的辨证模式,对于冠心病中医药诊疗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牟宗毅;张茂云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16例预后影响因素

    本院心血管重症监护室自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16例,并进行了抗凝、调脂、β受体阻滞剂、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等综合性治疗.在患者出院后对全部病例进行了随访.1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因AMI收入本院监护室住院治疗的21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63例,女性53例;年龄40~89岁,平均年龄58.7岁.选择条件为能通过查阅病历、家访、电话询问、信件询问接受随访者.

    作者:王奇强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凯西莱与甘利欣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病的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凯西莱与甘利欣治疗结核病化疗引发药物性肝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在肺结核化疗过程中出现肝功损害者69例,其中34例应用凯西莱治疗,35例应用甘利欣治疗,回顾性分析凯西莱组和甘利欣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酸转氨酶(AST)、血清白蛋白(A)、白/球蛋白(A/G)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①凯西莱组治疗后第1 w、第2 w ALT、AST分别由治疗前[(183±62)、( 107±49) U/L]降至[(99±55)、(55±22) U/L],[(64±25)、(46±15) U/L];甘利欣组治疗后第1周、第2周ALT、AST分别由治疗前[(185±78)、(105±40)U/L]降至[[98±50)、(56±19) U/L],[(66 ±29)、(48±18) U/L],两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凯西莱对降低AST疗效更佳.②治疗后两组血清白蛋白(A)、白/球蛋白(A/G)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增幅以凯西莱组较为显著(P<0.01),表明凯西莱和甘利欣具有促进肝脏蛋白合成的功能,且凯西莱效果更佳.③经过为期2 w的治疗,凯西莱组22例患者复常,10例患者好转,有效率达94.1%;甘利欣组21例患者复常,11例好转,有效率为91.4%.结论 凯西莱、甘利欣对降低抗结核药物性肝功能损伤致转氨酶升高有较好的疗效,且以凯西莱效果更佳.凯西莱对于促进肝脏蛋白合成效果极佳.

    作者:贾贻红;张玉泉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SEA诱导人膀胱癌T24细胞周期进程及凋亡

    目的 体外观察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对人膀胱癌T24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 应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SEA对人膀胱癌T24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T24细胞周期进程的变化,电子显微镜观察T24细胞亚细胞水平改变.结果 不同浓度的SEA对T24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4.2%、34.5%和43.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且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G0/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G2/M期细胞相对增多.电子显微镜下可见T24细胞线粒体肿胀,有空泡形成,可见凋亡小体.结论 SEA能显著抑制T24细胞增殖,抑制T24细胞G1期向S期细胞转化进程,诱导T24细胞凋亡及亚细胞结构改变.

    作者:孟勇男;孙立群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养正消积胶囊联合昂丹司琼预防乳腺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化疗仍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是,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等消化道不良反应,使很多患者难以耐受,甚至中断治疗[1].我院运用养正消积胶囊联合盐酸昂丹司琼治疗由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副反应取得了较好疗效,从而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作者:张莹;贾英杰;陈军;张蕴超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福辛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92例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引发的肾衰竭是DM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近年来临床研究证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均能降低血压、减少蛋白尿,对肾脏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延缓DN进展[1].本研究观察并比较单用氯沙坦和福辛普利及两药联合应用治疗DN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姚颖;李春华;孟可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和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老年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比

    输尿管结石在泌尿外科住院病人中占首位,可超过30%,以上尿路结石为多[1],约占泌尿系结石的33%~ 54%[2],年龄越高发病的危险系数越高,多表现为疼痛和血尿,临床表现与结石大小、有无活动、梗阻程度和感染的发生相关.如未进行及时合理治疗,可继发或并发出现梗阻、感染、息肉或肿瘤,导致肾积水、肾实质压迫变薄,肾功能逐渐损害甚至丧失等.优选合理治疗方案去除结石,解除梗阻,保护肾功能是本病治疗的关键.本研究采用多指标评估较系统地比较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和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期能优化临床治疗方案.

    作者:黄庭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NF-κB和P53与外周动脉疾病的关系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NF-κB)和抑癌基因P53在外周动脉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按照Fontaine临床分级将所有入选外周动脉疾病患者分成四组,采用ELISA检测NF-κB和P53.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NF-κB和P53均升高(P <0.05);NF-κB和P53随着外周动脉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P<0.05).结论 NF-κB和P53可能与外周动脉疾病的发生、发展及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陈颖;胡有东;李侠;徐培敬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动态心电图用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诊断的临床价值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也简称为病窦综合征,会诱发一系列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及心律紊乱,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阿斯综合征、猝死,影响病人生命安全[1].SSS初、常见的心电图改变是窦性心动过缓,尤其是夜间易发生的窦性心动过缓,多为间歇出现,且持续时间短,常规心电图不易发现,只能依靠动态心电图(DEC)确诊[2].DEC具有随身、连续、实时、记录时间长及信息丰富等优点,是SSS安全、无创、快捷、可靠的诊断方法之一.本组中将我院近期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的132例窦性心动过缓病人开展DEC检测.

    作者:黄东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对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对比剂肾病的预防作用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龄冠心病PCI手术量逐年上升,对比剂肾病(CIN)的发生亦呈升高趋势.研究显示,CIN是导致住院获得性肾功能不全的第三位病因,仅次于肾前性肾衰竭和肾毒性药物.同时它还增加PCI患者术后全身和心脏并发症的发生率[1].因此,积极预防和治疗对比剂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笔者使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剂预防CIN效果显著.

    作者:张爱军;刘涛生;黄磊;郭宏伟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调强放射治疗的近期疗效

    肺癌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80%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诊断时多为中晚期,丧失了手术治疗机会,尤其是老年患者常合并心脑血管疾病,不适合手术治疗,故放疗在老年肺癌的治疗中占有重要低位.本文就应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IMRT)治疗老年NSCLC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

    作者:郭洪斌;李晓峰;王建;王英心 刊期: 2012年第2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