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奇强
目的 探讨恶性骨肿瘤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问卷调查方法,采用患者背景资料调查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调查量表[EORTC QLQ-C30中文版量表]调查在长沙市三家三级医院住院的100例原发恶性骨肿瘤患者.测定和评估他们的生活质量状况.结果 住院期间恶性骨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得分处于较低水平,以角色功能、疼痛症状和经济困难为明显.其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等.结论 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患者住院期间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等有关,其中26~35岁的患者生活质量低.
作者:陈文凤;邹艳波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盆腔肿瘤患者进行CA125,CA15-3,SCCA和ck20基因cDNA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子宫肌瘤、卵巢癌、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血样.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总RNA,RT-PCR检测ck20基因的表达.以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CA125,CA15-3和SCCA的浓度,判定四种肿瘤标志物的阳性分布.结果 CA125,CA15-3、SCCA和ck20 mRNA在恶性盆腔肿瘤患者中有较高的阳性率,而在良性肿瘤及健康人群中则几乎无检出.联合测定则可有效涵盖检测的三种盆腔恶性肿瘤.结论 四种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对于上皮性盆腔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准确性,作为早期诊断的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向薇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NF-κB)和抑癌基因P53在外周动脉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按照Fontaine临床分级将所有入选外周动脉疾病患者分成四组,采用ELISA检测NF-κB和P53.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NF-κB和P53均升高(P <0.05);NF-κB和P53随着外周动脉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P<0.05).结论 NF-κB和P53可能与外周动脉疾病的发生、发展及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陈颖;胡有东;李侠;徐培敬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 MCI)患者记忆损害特征与中医证候的关系.方法 114名病例来自于2009年5月至2010年1月成都市老年病医院住院病人.遗忘型MCI组45例,男26例,女19例;正常认知组31例,男22例,女9例.均自愿接受问卷调查及量表评估,结合病史资料及神经心理学评估结果后作出诊断,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果 ①MCI组的记忆、语言、定向、计算力等方面评分低下;MCI组指向记忆、联想学习、图像自由回忆、无意义图形再认评分及MQ均明显低于认知正常组.②MCI组中医证候比较,肾虚髓减型多(42.22%),其次分别为痰浊阻窍型(24.44%),气滞血瘀型(22.22%).虚实夹杂型患者中医辨证积分明显高于虚证型患者.但虚实夹杂型患者临床记忆等值量表评分及MQ、MMSE成绩与虚证型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MCI记忆功能损害主要表现在记忆、语言、定向、计算力等方面.虚实夹杂型患者中医辨证积分明显高于虚证型患者,虚证型与虚实夹杂型MCI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记忆功能损害,但虚实夹杂型患者临床记忆等值量表评分及MQ、MMSE成绩与虚证型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其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可为MCI的辨证论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张玲;王飞;王定超;伍文彬 刊期: 2012年第24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化疗仍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是,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等消化道不良反应,使很多患者难以耐受,甚至中断治疗[1].我院运用养正消积胶囊联合盐酸昂丹司琼治疗由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副反应取得了较好疗效,从而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作者:张莹;贾英杰;陈军;张蕴超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引发的肾衰竭是DM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近年来临床研究证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均能降低血压、减少蛋白尿,对肾脏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延缓DN进展[1].本研究观察并比较单用氯沙坦和福辛普利及两药联合应用治疗DN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姚颖;李春华;孟可 刊期: 2012年第24期
间质性肺炎(ILD)是以肺泡壁为主要病变,也可波及细支气管、肺泡腔、肺小血管导致肺间质纤维化,引起一系列病理和生理变化.尽管约75%的ILD迄今原因不明.但药物性ILD已有许多报道.本文对药物性ILD进行综合性分析.1药物性ILD发病机制本病发生机制可能为药物的细胞毒作用,也可能为过敏反应.由过敏反应引起者发病较快,数日或数周发病,如及时停药,预后较好.由细胞毒反应引起者发病较缓慢,常需数月甚至数年,预后较差.
作者:尹文杰;孙录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通过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金标法POCT仪比较,评价采用生物传感器法的POCT仪对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测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从贵州省肿瘤医院、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贵州省人民医院收集血清样本共177份,采用i-STAT生物传感POCT仪、ADVIA CentaurCP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以下简称CP)和普朗金标法POCT仪同时测定血清样本中cTnⅠ的水平,以CP为比较方法,评价生物传感器法POCT仪的检测性能.结果 通过与CP检测的结果比较发现,i-STAT的检测性能明显优于金标法POCT仪,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94%和100.00%;检测低浓度cTnⅠ时与CP相关性略差,高浓度cTnⅠ时相关性良好,r=0.945.结论 采用生物传感技术的POCT仪的检测性能明显优于金标法的POCT仪,其线性范围与CP相似,且相关性好;因此可较好地应用于急诊检测,同时还可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监测和疗效观察.
作者:王伟;刘宓;刘翛;杨欢;杨莉 刊期: 2012年第24期
临床上把累及胫骨下关节面与干骺端的胫骨远端骨折定义为Pilon骨折.其临床特点主要包括:胫骨干骺端压缩性粉碎,不同程度的继发性软组织损伤以及关节软骨的原发损伤[1].目前临床对其治疗主要有外固定和内固定两种方法.新近几年的资料统计结果显示:外固定虽简单易行,且有良好的软组织保护作用,但骨折不易解剖复位,而且固定强度不够,固定后再移位或骨折畸形愈合发生率高.内固定由于是切开复位固定,故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上述弊端,目前在临床上有取代外固定的趋势[2].本文通过对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Pilon骨折的治疗质量.
作者:安赵文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为翼状胬肉的治疗提供线索和新视野.方法 对翼状胬肉组织块培养,获得翼状胬肉上皮原代细胞(PECs).添加壳六糖后,通过Transwell检测壳六糖对翼状胬肉迁移的抑制效果.利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迁移相关基因MMP-9和TIMP-1的表达情况.结果 MMP-9主要在进展型的翼状胬肉上皮中表达.添加一定剂量的壳六糖,可以有效抑制翼状胬肉细胞的迁移.目标基因(MMP-9和TIMP-1)表达变化后,发现壳六糖可以抑制MMP-9,同时上调TIMP的表达.结论 壳六糖可能是通过打破MMP-9和TIMP-1之间的平衡抑制PECs的迁移,进而有效治疗翼状胬肉.
作者:许可;陈军全 刊期: 2012年第24期
近年来,随着恶性发病率的不断提高,对于失去手术机会或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的综合治疗愈来愈得到广泛的重视,其中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内放射应用于临床,作为治疗肿瘤的一种新方法,已逐渐被广大患者和医务人员所接受.与外放射治疗相比,体内近距离植入放疗的优点为直接植入靶肿瘤,连续低剂量的长时间放疗,使肿瘤组织遭受大程度的杀伤,使正常组织不损伤或仅有微小损伤,从而提高放疗的准确性和持续性.对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降低局部复发率,改善生存质量,预防肺癌的复发转移有一定的作用,因此成为治疗癌的一种重要手段.
作者:赵成;杨佩颖;张欣;赵林林 刊期: 2012年第24期
输尿管结石在泌尿外科住院病人中占首位,可超过30%,以上尿路结石为多[1],约占泌尿系结石的33%~ 54%[2],年龄越高发病的危险系数越高,多表现为疼痛和血尿,临床表现与结石大小、有无活动、梗阻程度和感染的发生相关.如未进行及时合理治疗,可继发或并发出现梗阻、感染、息肉或肿瘤,导致肾积水、肾实质压迫变薄,肾功能逐渐损害甚至丧失等.优选合理治疗方案去除结石,解除梗阻,保护肾功能是本病治疗的关键.本研究采用多指标评估较系统地比较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和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期能优化临床治疗方案.
作者:黄庭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康复运动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以及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AMI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每组45例,在治疗前后检测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脑钠肽(BNP)水平.结果 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LVEDd、LVEF以及LVFS与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前24 h对比差异显著(P<0.05),康复组LVEDd变小程度以及LVEF和LVFS增大程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而治疗后1个月和2个月两组血浆BNP含量均明显下降,但康复组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进行康复运动治疗可以有效改善AMI患者的心功能,有效降低血浆BNP水平.血浆BNP水平可作为动态观察AMI患者病情发展变化的重要临床指标.
作者:李洪新;王德强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比较静脉用蔗糖铁和口服铁剂富马酸亚铁分别与红细胞生成素( EPO)联合应用治疗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30例老年MHD患者分为老年静脉组和老年口服组各15例,老年静脉组将蔗糖铁100 mg稀释于100ml生理盐水于透析结束前30 min静滴,2次/w,直至完成总补铁量.老年口服组患者口服富马酸亚铁颗粒200 mg,3次/d(含铁量200 mg).另外取15例成人MHD患者为成年静脉组,使用蔗糖铁方法同老年静脉组.三组均联合EPO,用法:每周100~ 180 U/kg于血液透析结束时皮下注射,并根据血红蛋白上升情况调整用量.结果 治疗后三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老年静脉组Hb上升幅度明显高于老年口服组(P<0.05),与成年静脉组比较无差异(P>0.05);总有效率比较老年静脉组高于老年口服组(P<0.05),与成年静脉组比较无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老年静脉组低于老年口服组(P<0.05).老年组C反应蛋白(CRP)、血肌酐(scr)、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1)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静脉用蔗糖铁治疗老年MHD患者肾性贫血,其疗效优于口服富马酸亚铁,与成年MHD患者一致,安全性好,可作为老年MHD肾性贫血患者长期补铁的方法之一.
作者:朱征西 刊期: 2012年第24期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龄冠心病PCI手术量逐年上升,对比剂肾病(CIN)的发生亦呈升高趋势.研究显示,CIN是导致住院获得性肾功能不全的第三位病因,仅次于肾前性肾衰竭和肾毒性药物.同时它还增加PCI患者术后全身和心脏并发症的发生率[1].因此,积极预防和治疗对比剂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笔者使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剂预防CIN效果显著.
作者:张爱军;刘涛生;黄磊;郭宏伟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加长喷头吸入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对建立人工气道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80例患者按住院日期分组,单日为观察组,双日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1、5、10 min缓解率及平均缓解时间,监测用药10 min后两组患者的心率及呼吸和血液中PaO2、SaO2、PaCO2、pH、Lac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的1、5、10 min缓解率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平均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无效例数较多(P<0.01).药物干预10 min后,观察组患者的PaO2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PaCO2、pH和呼吸次数较对照组下降(P<0.05),两组患者的心率、SaO2及Lac水平变化不大(P>0.05).结论 加长喷头提高了人工气道患者使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的效果.
作者:文英花 刊期: 2012年第24期
骨质疏松性骨折往往发生于老年人,造成持续性腰背部剧烈疼痛,椎体变形,脊柱后凸,如果引起神经症状可导致双下肢不全瘫、大小便失禁等,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1].传统的保守治疗不但恢复时间长,而且易引起多种并发症.本研究拟比较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疗效.
作者:邹戟;赵红卫;陈卫东;宋碧辉;杨俭 刊期: 2012年第24期
冠心病心绞痛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其诊疗情况目前尚不能令人完全满意,如何进一步提高其临床疗效仍是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辨证论治是中医药治疗疾病的核心,本病多辨证为心血瘀阻、痰浊壅塞、阴寒凝滞、心肾阴虚、气阴两虚、阳气虚衰等证型,这些辨证方法在过去的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中医药标准化、规范化研究的逐步深入,规范新的、标准化的辨证模式,对于冠心病中医药诊疗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牟宗毅;张茂云 刊期: 2012年第24期
据资料统计,欧美国家60岁以上的老年乳腺癌患者占乳腺癌发病率的48.0%[1],在我国随着老龄人口比例的增加,老年乳腺癌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由于老年乳腺癌病人卵巢功能锐减,雌激素水平低下,新陈代谢减弱,故此类病人常伴有其他并发症,使其诊治具有特殊性.本文拟探讨老年乳腺癌病人的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
作者:王佳铭;王长青;马震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α-突触核蛋白(α-Syn)对Wistar大鼠原代培养神经元的促生长作用.方法 培养新生24h的Wistar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以一定密度接种至培养皿中.设计分组,在各组别培养基中加入α-Syn和它的功能片段NAC段、N端和C端.培养至1、2、4h固定观察,计数存活神经元的数目.Western印迹法、免疫荧光法进行特异性鉴定.结果 当原代神经元培养至第1、2小时,α-Syn组和C端组的神经元数目比对照组多(P<0.05),N端组和NAC段组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培养至第4小时,α-Syn组和C端组的存活神经元数目比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而N端组和NAC段组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增加C端浓度,可以提高神经元的存活率(P<0.05).Western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法证实蛋白质片段N端和C端可由培养基进入到原代神经元中,而NAC片段不能进入神经元.结论 α-Syn在原代神经元培养初期对其生长有促进作用,具有这一功能的蛋白片段为C端,其可能的机制是进入到神经元内,促进胞内代谢活动,从而利于神经元的生长.
作者:王鹏;许洁;安思训;于顺;何欣 刊期: 2012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