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轻度认知障碍动物模型进展

孟庆慧;张岫美

关键词:轻度认识障碍, 动物模型
摘要:轻度认知障碍(MCI)是介于正常衰老和痴呆,尤其是阿尔茨海默病(AD)之间的一种认知缺损状态.研究发现每年约10%~15%的MCI患者发展为痴呆,而相同年龄的健康老年人每年发生AD的概率为1.0%~2.0%[1].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岳阳地区农村空巢老人健康状况

    目的 了解岳阳地区农村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问卷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以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 抽取980名老年人以调查其健康状况.结果 岳阳地区农村空巢老人慢性病患病率为81.4%,2 w患病率为37.0%,与非空巢老人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空巢老人日常生活能力的受损率(42.1%)明显低于非空巢老人(50.2%)(P<0.05).结论 岳阳地区农村空巢老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通过加强慢性病健康教育、完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加强老年人自我护理等方面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姜娜;孙梦霞;廖淑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免疫球蛋白对心梗后心衰大鼠心功能及非梗死区胶原的影响

    目的 研究免疫球蛋白对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及非梗死区胶原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并饲养6 w的24只存活雌性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免疫球蛋白组,每组8只.连续腹腔注射给药4 w后测定大鼠血流动力学参数,Masson染色观察非梗死区心肌胶原的沉积.结果 免疫球蛋白能明显升高左心室内压大上升和大下降速率(+dp/dtmax及-dp/dtmax),能明显升高左心室收缩压(LVSP),降低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P<0.05或P<0.01),但对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无明显影响(P>0.05).Masson染色可见非梗死区心肌胶原沉积明显减轻.结论 免疫球蛋白对梗死后心衰大鼠非梗死区心肌间质胶原重构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减轻胶原沉积有关.

    作者:杨杰;杨萍;怀淑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硒化壳聚糖通过下调PML-RARα融合蛋白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NB4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

    目的 研究硒化壳聚糖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NB4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与PML-RARα融合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应用MTT法检测硒化壳聚糖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电镜下观察药物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应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PML-RARα融合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 硒化壳聚糖对体外培养的NB4细胞可产生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的抑制作用,50~100 mg/L硒化壳聚糖作用NB4细胞24 h可诱导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现象,经硒化壳聚糖作用24 h后,NB4细胞内PML-RARα融合蛋白含量明显减少.结论 硒化壳聚糖可通过下调PML-RARα融合蛋白含量对NB4细胞产生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

    作者:邓守恒;李林均;蔡晓军;许涛;李芳;陈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同一血管压迫引起右侧面肌痉挛和右侧三叉神经痛1例报告

    我科曾收治1例右侧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及高血压三者共同发生的女性患者,行显微血管减压术(MVD)后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该病例较少见[1,2],故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杨庆晓;闫世军;陈岩;关文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RANKL诱导破骨细胞前体细胞分化成熟

    目的 用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诱导破骨细胞前体细胞分化成熟,建立获取成熟破骨细胞的方法.方法 用破骨细胞前体细胞RAW264.7细胞为模型,RANKL诱导培养4~9 d,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TRAP阳性多核细胞形成,罗丹明-鬼笔环肽荧光染色观察纤维性肌动蛋白(F-actin)环,DAPI染色观察细胞核,甲苯胺蓝染色观察牛骨片表面的吸收陷窝情况.结果 RANKL可诱导RAW264.7细胞形成TRAP染色阳性的多核细胞,形成F-actin环,骨片吸收陷窝明显.结论 RANKL可诱导RAW264.7细胞向成熟破骨细胞分化,该诱导模型可用于破骨细胞分化研究.

    作者:巫松辉;钟招明;陈建庭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小脑大面积钙化1例

    脑组织钙化在临床头颅影像学检查中并不罕见,常呈点片状分布,一般因不引起临床症状而被忽视,多因颅脑其他疾病行影像学检查时被发现.而小脑大面积钙化在临床上并不多见.本文对一特殊病例进行报道并对小脑钙化的病因进行分析.

    作者:高洁;王鸣池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盐酸贝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

    高血压发病的炎症学说备受关注,为其临床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炎症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分泌增多是原发性高血压(EH)的重要病理变化之一.本研究探讨盐酸贝那普利对EH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其治疗EH的作用机制.

    作者:王均生;刘地川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两种大鼠骨髓源破骨样细胞诱导方法的比较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的大鼠骨髓源破骨样细胞(Osteoclast-like cells,OLC)体外分离培养的方法.方法 收集5周龄SD大鼠骨髓细胞悬液,加入M-CSF(10 ng/ml)培养24 h后置入不同的诱导培养体系中,即A组: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ANKL),B组:M-CSF+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分别于培养3、5、7、9、12 d利用抗酒石酸碱性磷酸酶(TRAP)染色、骨吸收陷窝检测等对获得的OLC进行形态学和功能观察,并进行计数比较.结果 两种方法 均可诱导出TRAP染色阳性的多核细胞.两组细胞数量均于第7天达到高峰,B组于7、9、12 d获得的细胞数量较A组多(P<0.05);B组骨吸收陷窝数于9、12 d时多于A组(P<0.05).结论 两种方法 均诱导出破骨样细胞,B组诱导OLC的细胞活性和细胞数量高于A组.

    作者:何剑全;陈健;林华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从改善脂肪组织炎症方面探讨推拿手法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机制

    糖尿病(DM)因其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高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其中肥胖的2型DM(T2DM)发病率逐年提高,肥胖的T2DM普遍存在胰岛素抵抗(IR),可并发多种并发症.因此,长期以来,T2DM IR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是人们的研究热点.

    作者:宋柏林;朴春丽;于淼;齐伟;陈曦;王之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运动与老年性骨质疏松

    老年性骨质疏松是以衰老多因素综合作用所致骨代谢异常、骨脆性增加和骨折风险性升高的全身退行性疾病.随着人均寿命的逐渐延长,老年性骨质疏松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老年人骨折的发病率也显著增加,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衰老影响运动,运动影响骨代谢平衡.本文结合有关文献,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的病因及可能的运动康复机制的研究现状与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付松芳;刘翠鲜;沈志祥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核结合因子α亚单位在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实质小动脉中表达的意义

    目的 观察核结合因子α亚单位1(Cbfα1)在糖尿病肾病(DN) 大鼠肾实质内小动脉上的表达及其变化规律,探讨其对DN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 设对照组和DN组两组,建立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DN大鼠模型.茜素红染色观察肾实质内小动脉周围钙盐沉积,并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及mRNA 原位杂交法检测Cbfα1在肾实质内小动脉上的蛋白表达及基因定位.结果 (1)茜素红染色DN 组第4 ~12周时偶见肾内小动脉少许点状红色钙盐沉积,第24周时可见肾实质内小动脉及周围组织有较多红色点片状沉积;对照组茜素红染色为阴性.(2)DN组肾实质内小动脉Cbfα1蛋白及mRNA 在4 w时已有表达,随时间延长表达逐渐增强,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各时间点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fα1是糖尿病血管钙化的重要转录因子及早期生物学标志;肾内小动脉上Cbfα1的表达变化可能参与DN进展.

    作者:赵安菊;黄颂敏;欧三桃;焦桂萍;王里;陈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老年肝硬化患者凝血及血小板功能变化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

    目的 探讨老年肝硬化患者凝血及血小板指标的变化及其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方法 肝硬化患者67例,Child-Pugh分级A级21例,B级24例,C级22例;正常对照组22例.全部受试者均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PC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老年肝硬化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LT、PCT显著下降(均P<0.001),MPV、PDW显著升高(均P<0.001);肝功能B、C 级与A 级比较,C级PLT 和PCT下降显著(均P<0.01),MPV、PDW显著升高(均P<0.01);老年肝硬化患者PT、APTT 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均P<0.001),FIB 明显降低(P<0.01).结论 老年肝硬化患者存在明显的凝血、血小板异常,且与肝硬化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李红艳;斯庆图娜拉;张永贵;王静;王江滨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轻度认知障碍动物模型进展

    轻度认知障碍(MCI)是介于正常衰老和痴呆,尤其是阿尔茨海默病(AD)之间的一种认知缺损状态.研究发现每年约10%~15%的MCI患者发展为痴呆,而相同年龄的健康老年人每年发生AD的概率为1.0%~2.0%[1].

    作者:孟庆慧;张岫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血管重建术对颈动脉狭窄老年患者认知及言语功能康复的影响

    目的 观察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CAS)前后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认知及言语功能的变化,探讨CAS对患者的认知及言语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由经过专门培训的同一名认知及语言治疗师对31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在CAS治疗前后认知及言语功能的变化进行跟踪评估.结果 31名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评价各项指标明显改善.经U检验,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狭窄引起的慢性脑灌注不足可能是部分脑循环代偿差的患者认知及言语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CAS有利于颈动脉狭窄老年患者的认知及言语功能康复.

    作者:廖瑜;栾丹萍;江卫;苏琪;陆云南;刘海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13C尿素呼气实验检测老年人幽门螺杆菌的现症感染

    目的 应用13C尿素呼气实验检测老年人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情况.方法 选择住院和门诊就诊的老年上消化道疾病的患者127例,胃镜检查后进行13C尿素呼气实验检查.结果 入组的127例患者中慢性胃炎(CG)55例,Hp感染28例;消化性溃疡(PU)43例,Hp感染25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29例,Hp感染9例.CG与PU之间Hp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FD与CG、PU之间Hp阳性率有显著差异(P<0.05),CG和PU患者Hp阳性率高于FD患者;男女患者Hp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年龄组患者Hp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Hp感染是老年上消化道疾病的主要病因,13C尿素呼气实验适用于老年人.

    作者:戈宏焱;陈博;刘会龙;李洪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应用微型营养评价法评价四川都江堰地区长寿老人营养状况

    目的 了解四川省都江堰地区长寿老人营养状况,探讨微型营养评价法(MNA)在长寿老人营养状况评价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MNA营养状况评价问卷对四川省都江堰地区776名长寿老人进行调查,并对其营养状况进行评价.结果 MNA调查结果 显示长寿老人平均得分为(22.7±2.4)分,其中营养不良者占1.3%,处于营养不良的危险者占63.7%,营养正常者占35.1%.结论 年龄和文化程度是长寿老人营养状况评价的影响因素,另外,该地区60%以上的长寿老人属于潜在营养状况不良,而真正营养状况不良者较少.对于MNA问卷的评价标准是否适合于长寿老人应做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王文蕾;曾果;吴红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ERCP在老年胆胰疾病中的临床应用(附556例报告)

    随着操作技术的不断改进、内镜及其附属器械的迅速发展,治疗性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已逐步成为胰胆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使原来需要外科手术的某些胰胆疾病避免了手术痛苦,取得了满意疗效.本文探讨ERCP在胆胰疾病的诊疗价值.

    作者:张鑫;王蒙;张平;王广义;冯秋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偏硅酸钠对高脂血症家兔外周血白细胞呼吸爆发的干预作用

    目的 用扫描电镜对比观察偏硅酸钠(Na2SiO3)对高脂血症家兔外周血白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 12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Na2SiO3组.取外周血白细胞,DCFH-DA探针测定各组家兔外周血白细胞活性氧(ROS)的生成量,并用扫描电镜观察白细胞结构变化.结果 高脂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ROS的产生增多(P<0.01),Na2SiO3组与高脂模型组相比白细胞ROS产生减少(P<0.01);高脂模型组白细胞表面结构模糊,脂质沉积增多,细胞间黏附性增强,Na2SiO3组家兔外周血白细胞形态结构基本正常,细胞黏附和表面脂质沉积少见,并可以看到从细胞基底附着面伸向四周的伪足.结论 Na2SiO3能够抑制高血脂条件下外周血白细胞ROS的生成,超微结构观察提示Na2SiO3对家兔外周血白细胞的高脂氧化损伤有很好的修复和保护作用.

    作者:谷丽娟;王旭辉;侯建明;李奕;甄艳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脑梗死患者血清性激素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

    脑梗死是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病,病死率平均10%~15 %,致残率极高.造成脑梗死高发危险因素很多,如高血压、脂质代谢紊乱、糖尿病、心脏病、肥胖、血液黏度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提示,老年期雌激素水平变化与脑梗死发生、发展存在相关性(1,2),因此,探讨雌激素与脑梗死之间因果关系,对脑梗死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对脑梗死患者性激素、血脂水平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在脑梗死发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梁仲城;彭契六;李登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进展性脑卒中的研究概况

    进展性脑卒中在临床上较常见,由于病情呈进展性恶化,且发病机制复杂,治疗困难,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非进展性脑卒中高,因此对于进展性脑卒中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磊;李瑞华;王泽颖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