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光枝勾儿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景永帅;吴兰芳;张振东;杨娟

关键词:光枝勾儿茶, 抗氧化能力, 清除自由基, 还原力
摘要:目的 探讨光枝勾儿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80%乙醇进行回流提取,其中醇提浸膏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分别考察光枝勾儿茶各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 (·OH)、二苯代苦味基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率以及对Fe3+的还原力.结果 与抗坏血酸(Vc)比较,光枝勾儿茶提取物对自由基均有较强清除作用,对·OH的清除率Vc>乙酸乙酯萃取物>石油醚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水层部分,半清除率浓度(IC50,mg/ml)分别为0.061、0.099、0.344、0.770、1.709;对DPPH·的清除率Vc>正丁醇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水层部分>石油醚萃取物,其半清除率浓度(IC50,mg/ml)分别为0.004 6、0.011 1、0.019 2、0.028 3、0.058 6.不同提取物对Fe3+有较强还原能力,还原力大小为:Vc>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石油醚萃取物>水层部分.结论 光枝勾儿茶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在抗衰老方面有广泛应用前景.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4例报告

    偏侧舞蹈症是局限于一侧肢体的不自主舞蹈样动作,可为风湿性舞蹈病或亨廷顿病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基底节血管性损伤所致.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造成锥体外系损伤时,表现为偏侧舞蹈症,其发生率较低,临床少见,但若诊治不当则会加重病情,延误治疗.本文回顾性分析4例患者的临床特点.

    作者:刘卫刚;刘蓉辉;李玲;田瑞振;董艳红;吕佩源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越鞠丸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大鼠肝脏PPARα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越鞠丸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肝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α(PPARα)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喂饲高脂饲料的方法复制NAFLD大鼠模型,实验分组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东宝肝泰对照组和越鞠丸高、低剂量组.提取肝脏总RNA,运用半定量RT-PCR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肝脏PPARα mRNA的表达情况,同时测定各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和肝组织匀浆TC、TG的含量,并做病理切片.结果 模型组大鼠PPARα mRNA的含量明显降低,血脂和肝脏脂质含量明显升高,肝脏呈明显脂肪变性,经药物治疗后,各治疗组大鼠肝脏PPARα mRNA表达明显增强,血脂和肝脏脂质含量显著降低,肝脂变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越鞠丸能增强NAFLD大鼠肝脏PPARα mRNA的表达,可能是其治疗NAFLD的分子机制之一.

    作者:邓国兴;张金兰;高玮;韩雪;张一昕;郭建利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侧脑室注射腺苷对大鼠缰核痛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

    目的 观察腺苷(Ado)对大鼠痛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侧脑室注射及记录神经元胞外放电的方法,观察Ado对缰核痛神经元单位放电活动的影响.结果 侧脑室给予的Ado可引起缰核痛兴奋神经元(PEN)放电频率明显抑制和痛抑制神经元(PIN)放电明显增强.而Ado A1受体阻断剂8-环戊-1,3-二丙基嘌呤(DPCPX)能够阻断Ado在缰核引起的这种效应.结论 Ado具有降低大鼠缰核痛神经元对体外刺激的敏感性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缰核内的Ado A1受体介导有关.

    作者:黄民;王绍;徐海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

    目的 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101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及对照组(43例),治疗组予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320 mg(加入0.9%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治疗10 d,对照组予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0.9%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治疗10 d.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全部病例治疗前后均作经颅多普勒(TCD)检查.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1%,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任今鹏;孙晓江;赵玉武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糖尿病大鼠血浆中介素的水平变化及其对胃动力的影响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大鼠血浆中介素(IMD)的水平变化及其对胃动力的影响.方法 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糖尿病2 w组(DM-1),正常对照2 w组(NC-1),糖尿病20 w组(DM-2),正常对照20 w组(NC-2),每组15只.糖尿病组大鼠饲喂高脂高糖饲料以诱导出胰岛素抵抗,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于第2周和第20周行SPECT胃排空功能测定,得出半排空时间(GET1/2)和55 min胃内核素残留率;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IMD含量.结果 ①DM-1组大鼠胃排空半排时间少于NC-1组(P<0.05);DM-2组半排时间多于NC-2组(P<0.05);DM-1组与DM-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01);NC-1组与NC-2组比较无差异.②DM-1组大鼠血浆IMD含量低于NC-1组(P<0.05);DM-2组血浆IMD含量高于NC-2组(P<0.05);DM-1组与DM-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01);NC-1组与NC-2组比较无差异.③血浆IMD水平与胃排空半排时间呈正的直线相关.结论 IMD参与了糖尿病大鼠胃动力异常的病理生理过程,可能对胃运动具有调节作用.

    作者:王薇;严祥;尹红;张喜娟;陈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丁基苯肽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丁基苯肽(NBP)是由芹菜中提纯的化合物,可人工合成,并通过多种途径有效的保护缺血后的脑组织,2002年由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临床治疗缺血性脑梗死.近年的实验研究发现NBP除能抵抗缺血引起的脑损伤外,对于神经退行性病等其他神经系统损伤也显示出保护作用.

    作者:郑琳;张婷;孙晓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苦瓜降血糖作用的研究进展

    苦瓜,别名凉瓜.属于葫芦科苦瓜属的一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苦瓜果实中含有各种营养物质,是瓜类蔬菜中含维生素C高的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清心明目、清热解暑、治胃通气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苦瓜还有降血糖、降血脂、提高免疫力、调节内分泌、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1~7].其中苦瓜的降血糖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作者:包万员;丁超;刘有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执行功能损害与脑白质结构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SIVD)执行功能损害、MRI脑白质病变和DTI脑白质的微结构变化及其临床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Stroop色词测验(CWT)、连线测验(TMT) 和积木测试(BDT)评价24例SIVD患者和14例认知正常老年人的执行功能,其中SIVD患者分为痴呆(VD)组12例,认知障碍无痴呆(VCIND)组12例;依据年龄相关白质改变的评分方法(ARWMCrs) 测量常规MRI上白质病变程度,同时应用DTI分别测定额、颞、顶、枕叶及胼胝体压部白质正常区的各向异性分数(FA)和平均扩散率(MD)值,分析各影像学测量指标与执行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VD组执行功能三项测验均显著减退,VCIND组BDJ评分降低,TMT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相比较,VD、VCIND组白质病变评分增高,分别为12.820±3.573、10.500±2.953(P<0.05);胼胝体压部MD值均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VD患者双额叶、右颞叶、右枕叶、双顶叶及胼胝体压部FA值下降(P<0.05);VCIND组左额叶、双顶叶白质FA值下降(P<0.05);(3)与SIVD患者执行功能相关的影像学指标有:左额叶、双颞叶、右顶叶白质正常区FA值、胼胝体压部MD值(P<0.05).结论 (1)SIVD患者存在执行功能障碍,与其脑白质病变程度可能有关;(2)DTI可以显示SIVD患者常规MRI无法显示的脑白质选择性微结构损害;(3)SIVD患者的多个脑白质区FA及MD与CWT、TMT和BDT存在相关性,提示白质微结构的损害可能反映执行功能的下降.

    作者:董艳红;李玲;吕佩源;王建华;吴杰;吴晶;赵华东;金曼;范鸣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阿米卡星对豚鼠耳蜗毛细胞磷酸化JNK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阿米卡星(AMK)对豚鼠耳蜗毛细胞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表达的影响及耳毒性机制.方法 豚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MK 3 d组、AMK 7 d组和AMK 11 d组,AMK组分别连续肌肉注射AMK(400 mg/kg)3、7 d和11 d,对照组肌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和显微图像分析技术观察磷酸化JNK(p-JNK)在豚鼠耳蜗毛细胞中的表达,同时结合听觉脑干反应(ABR)测试观察用药前后豚鼠听力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豚鼠耳蜗毛细胞中无p-JNK的表达,而注射AMK后,在豚鼠耳蜗中可见p-JNK表达,并且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p-JNK的表达亦明显增强,同时ABR阈移显著增大,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p-JNK可在AMK致毒豚鼠耳蜗毛细胞中表达,且其表达与听力变化高度相关,提示JNK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AMK的耳毒性损伤.

    作者:刘双月;王爱梅;许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康复过程中心理特点及心理干预效果

    约有50%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患者长期处在消极的社会心理状态[1],患者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实质性影响,所以对GBS的治疗不仅要注重改善患者残障状态,尤其还要加强心理干预[2,3].本文初步探讨GBS患者心理特点及相应临床实用的心理干预方法对患者身心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王元会;张磊;徐晓霞;柳秋实;胡桂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外用中药对糖尿病足患者局部组织bFGF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外用中药治疗糖尿病足(DF)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局部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影响.方法 中药组及西药组(各30例)均采用控制血糖、抗感染、改善血液循环等西医综合治疗措施,在此基础上中药组采用中药外用的换药方法,西药组采用西医常规换药方法.根据溃疡面情况每日换药一次或隔日换药一次,共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溃疡面的愈合情况及局部组织中的bFGF表达情况.结果 中药组30例的临床疗效、溃疡愈合情况和局部组织bFGF表达均高于西药组(P<0.05,P<0.01).结论 中药外用能够促进创面的修复;提高局部组织的抗感染能力;上调局部组织bFGF表达,临床治疗DF,可加速溃疡愈合,提高DF坏疽的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取得很好的疗效.

    作者:王晓媛;张雅兰;王自辉;段旭东;成秀梅;王国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血糖代谢性指标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和BPH合并血糖代谢性指标异常患者的临床相关性.方法 通过对老年病科门诊就诊的≥60岁BPH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入选的117例BPH患者的血糖等代谢性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BPH评价指标:前列腺体积(PV)、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BPH病程时间等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 ①FBG升高的BPH患者比FBG正常的BPH患者PV增大更明显(P=0.002),PSA值亦明显升高(P=0.006),IPSS明显增加(P=0.01),而BPH病程时间两组间未发现显著性差异.②2 hPBG升高的BPH患者与2 hPBG正常的BPH患者PV、PSA值、IPSS、BPH病程时间未发现显著性差异(P>0.05).③HbA1c 正常的BPH患者前列腺体积与HbA1c异常的BPH患者比较显示,后者的PV明显增大(P=0.046),PSA、IPSS、BPH病程时间在两者之间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 FBG为BPH患者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HbA1c在BPH病程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FBG、HbA1c与BPH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作者:孟宪琴;屈晓冰;杜万红;刘颖;刘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鸡胚绒毛尿膜囊模型在肿瘤血管形成研究中的应用

    鸡胚绒毛尿膜囊(CAM)模型作为研究血管形成及抗血管形成影响因素的体内模型已被广泛应用,尤其在肿瘤血管形成方面的研究,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CAM模型肿瘤血管形成方面的研究,提出血管形成在肿瘤生长和转移中的重要性、CAM模型研究肿瘤血管形成的优势及应用.1 血管形成在肿瘤生长和转移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唐文娟;李扬;姜宏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00例丹红注射液的治疗组与100例丹参注射液的对照组进行疗程10 d的对照研究,观察两组的血黏度、血脂、纤维蛋白原指标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及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可降低血黏度、血纤维蛋白原及血脂、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

    作者:段淏;赵珉;孙晓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绿茶多酚对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作用

    阿尔茨海默病(AD)的防治日益受到重视,所用药物包括抗氧化剂、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脑代谢激活剂和绿茶多酚(green tea polyphenols,GTPs)等.近年来,研究表明GTPs对帕金森病(PD)及AD等神经变性疾病具有防治作用.本文就GTPs对AD的神经保护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吴秀奎;肖雁;江拥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易感地带老年人血防教育现状的人口学分析

    目的 了解易感地带的老年人血防健康教育的现状,为以后做好相关研究活动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对62位老人的血防知识、血防态度、血防相关性行为进行问卷调查,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易感地带老人血防教育现状总体上不容乐观,区域性差异显著(P<0.05),具有明显的人口学特征:①血防知识的知晓率在性别和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文化水平和职业上差异显著(P<0.05);②血防态度正确率与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相关性强(P<0.05);③血防相关性行为差异与性别、年龄、文化、职业关系密切(P<0.05).结论 目前国内关于老年人血防健康教育的研究较少.因此,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同时应该考虑现状,注意因材施教,合理、有效的开展教育干预活动.

    作者:唐启强;赵安;姚昌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社区老年人跌倒恐惧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通过调查分析社区老年人跌倒恐惧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识别跌倒的老年高危人群及制定预防跌倒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跌倒恐惧量表对延边地区200 名社区老年人的跌倒恐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82.2%的社区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跌倒恐惧,年龄、有无配偶、慢性病、近1年跌倒史、实施预防措施、目前运动情况等是影响社区老年人跌倒恐惧的主要因素.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应早期识别、干预老年人的跌倒恐惧,使得由心理因素导致的跌倒得到有效控制,从而降低老年人的跌倒发生率.

    作者:朱文娟;吴善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间接复位小切口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老年锁骨骨折

    锁骨骨折是四肢骨折中常见骨折之一,其发生率在6%[1].老年人发生锁骨骨折时,往往倾向于非手术治疗或者开放手术治疗.两者各有其优缺点,非手术治疗对患者创伤小,但骨不愈合率及畸形率高,影响预后功能;手术治疗虽然减少了骨不愈合率和畸形率,但对患者创伤大,手术并发症多.

    作者:李树里;李晓光;李亮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高龄食管癌病人的围术期治疗体会

    食管癌的临床治疗首选是手术.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高龄(≥70岁)食管癌手术患者逐年增多.胸科手术对心、肺功能有着直接影响,高龄食管癌患者多合并心肺疾患.本文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65例高龄食管癌患者围术期治疗效果.

    作者:谢宜旭;郭申杰;马力;桑笑乐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综合性治疗措施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

    卒中后抑郁作为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约为26%左右[1]),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对于该病的治疗主要是以抑制5-羟色胺的再摄取,增加突触间5-羟色胺的浓度为主.本文通过对脑卒中患者实施综合性治疗措施,并与常规药物治疗进行比较,以观察与分析两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孟昕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