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龄食管癌病人的围术期治疗体会

谢宜旭;郭申杰;马力;桑笑乐

关键词:高龄, 食管癌, 围术期
摘要:食管癌的临床治疗首选是手术.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高龄(≥70岁)食管癌手术患者逐年增多.胸科手术对心、肺功能有着直接影响,高龄食管癌患者多合并心肺疾患.本文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65例高龄食管癌患者围术期治疗效果.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光枝勾儿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目的 探讨光枝勾儿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80%乙醇进行回流提取,其中醇提浸膏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分别考察光枝勾儿茶各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 (·OH)、二苯代苦味基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率以及对Fe3+的还原力.结果 与抗坏血酸(Vc)比较,光枝勾儿茶提取物对自由基均有较强清除作用,对·OH的清除率Vc>乙酸乙酯萃取物>石油醚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水层部分,半清除率浓度(IC50,mg/ml)分别为0.061、0.099、0.344、0.770、1.709;对DPPH·的清除率Vc>正丁醇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水层部分>石油醚萃取物,其半清除率浓度(IC50,mg/ml)分别为0.004 6、0.011 1、0.019 2、0.028 3、0.058 6.不同提取物对Fe3+有较强还原能力,还原力大小为:Vc>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石油醚萃取物>水层部分.结论 光枝勾儿茶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在抗衰老方面有广泛应用前景.

    作者:景永帅;吴兰芳;张振东;杨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振动反应成像肺部定量数据对常规肺癌手术肺功能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振动反应成像(VRI)肺部定量数据(QLD)在预测常规肺癌手术对肺功能影响中的价值.方法 依据术前术后应用振动反应成像技术测得的肺部定量数据(QLD),预测手术切除范围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比较其价值及相关性.结果 手术前后通过VRI软件所得到的QLD数据在预测常规肺癌手术对肺功能的影响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及其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VRI不仅能够准确地预测肺癌患者手术前后呼吸周期中肺功能的变化,而且与QLD一起直观地表现出肺脏在吸气和呼气期间肺功能的变化,能为临床肺癌手术提供可靠的参考价值.

    作者:程再轩;赵松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太极拳运动对社区老年人超越老化观感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太极拳运动对社区老年人超越老化观感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74名社区老年人分为干预组(n=38)和对照组(n=36),干预组参加半年的太极拳练习,对照组保持原来的生活方式不变.干预前、干预3个月及干预6个月时,分别用超越老化量表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 研究对象干预前后不同时间点超越老化观感总均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研究对象的超越老化观感总均分在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时间与组间存在交互效应(P<0.01).结论 长期太极拳练习对提高社区老年人超越老化观感有着积极作用.

    作者:李国平;左小辉;谢文;张颖杰;段功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血糖代谢性指标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和BPH合并血糖代谢性指标异常患者的临床相关性.方法 通过对老年病科门诊就诊的≥60岁BPH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入选的117例BPH患者的血糖等代谢性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BPH评价指标:前列腺体积(PV)、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BPH病程时间等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 ①FBG升高的BPH患者比FBG正常的BPH患者PV增大更明显(P=0.002),PSA值亦明显升高(P=0.006),IPSS明显增加(P=0.01),而BPH病程时间两组间未发现显著性差异.②2 hPBG升高的BPH患者与2 hPBG正常的BPH患者PV、PSA值、IPSS、BPH病程时间未发现显著性差异(P>0.05).③HbA1c 正常的BPH患者前列腺体积与HbA1c异常的BPH患者比较显示,后者的PV明显增大(P=0.046),PSA、IPSS、BPH病程时间在两者之间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 FBG为BPH患者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HbA1c在BPH病程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FBG、HbA1c与BPH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作者:孟宪琴;屈晓冰;杜万红;刘颖;刘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微创治疗研究进展

    我国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发病明显增加[1],患者多为高龄、体衰,往往合并其他系统和器官的疾病,手术耐受力差,被称为微创手术的腔内手术就成为现代BPH的主要治疗方式.

    作者:张海彬;王家强;孙文涛;王焱旻;李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治萎防变胶囊对气虚血瘀型CAG大鼠PGE2、GAS和血浆/胃组织MOT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治萎防变胶囊对气虚血瘀型萎缩性胃炎(CAG)大鼠胃组织PGE2、血清胃泌素(GAS)和血浆/胃组织胃动素(MOT)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综合法复制CAG动物模型.施药治疗后分别对各组大鼠血清胃组织PGE2、血清GAS和血浆/胃组织MOT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组织PGE2、血清GAS水平显著下降(P<0.01,P<0.05),血浆/胃组织MOT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萎防变胶囊可显著提高组织PGE2、血清GAS含量(P<0.05),显著降低血浆/胃组织MOT水平(P<0.05),且以治萎防变胶囊大剂量组作用显著.结论 治萎防变胶囊具有调节胃酸、胃黏膜黏液分泌,调整胃动力,增加胃黏膜血流量,改善微循环,营养和修复胃黏膜的作用.

    作者:段永强;成映霞;朱立鸣;程容;张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主动脉内皮功能及形态的保护作用

    目的 通过观察黄连素对2 型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探讨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防治意义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加高脂饲料喂养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连素治疗组,另设正常对照组以及正常黄连素组.药物干预治疗8 w后,处理动物,检测各组动物血清中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空腹血清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的水平;采用离体实验方法观察离体胸主动脉条的张力反应;HE染色观察胸主动脉形态学改变.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黄连素组FPG、TC、TG 水平明显下降,胰岛素敏感升高(P<0.05);黄连素治疗明显改善了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引起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反应,而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诱导的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反应在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黄连素治疗明显减轻了糖尿病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及血管壁病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正常大鼠给予黄连素灌胃,上述指标未出现明显改变.结论 黄连素对2 型糖尿病早期出现的血管内皮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血糖、调节血脂、改善胰岛素抵抗及内皮依赖性的血管舒张反应等作用有关.

    作者:张明;王春梅;吕晓艳;王云晶;刘洁;陈立;王春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规范治疗

    我国老年冠心病心衰的治疗正在成为心血管病领域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目前中医药治疗心衰虽有一定优势,但临床尚无统一、规范、突出中医特色和优势的一套实用诊疗方案.笔者在临床工作中不断探索,形成了简便、易行、具有自己特色的治疗方案,并进行验证,有肯定的治疗效果.

    作者:孙影;刘淑荣;张晓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不可预见刺激对大鼠行为学及HPA轴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刺激(CUMS)对大鼠行为学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模型组大鼠给予孤养加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刺激,用糖水消耗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检测大鼠行为学改变;试剂盒测定血清丙二醛(MDA)水平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观察机体氧化应激能力改变;放射免疫法分析地塞米松抑制实验中血清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浓度;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orticotrophin-releasing factor,CRF)表达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糖水消耗量明显下降,在高架迷宫开放臂内的活动及停留时间亦明显减少,血清MDA水平增加,SOD活力减弱,CORT水平显著升高,下丘脑CRF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CUMS致大鼠产生抑郁行为,其发生机制至少部分与体内自由基水平升高及HPA轴功能受损有关.

    作者:李娜;王涵;文威;周岐新;姜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在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好发于老年人的常见骨折之一,目前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我科于2007年3月至2009年12月间采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PPO)结合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F-LC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满意.

    作者:赵卫;张继荣;贺元茂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00例丹红注射液的治疗组与100例丹参注射液的对照组进行疗程10 d的对照研究,观察两组的血黏度、血脂、纤维蛋白原指标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及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可降低血黏度、血纤维蛋白原及血脂、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

    作者:段淏;赵珉;孙晓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社区老年人跌倒恐惧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通过调查分析社区老年人跌倒恐惧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识别跌倒的老年高危人群及制定预防跌倒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跌倒恐惧量表对延边地区200 名社区老年人的跌倒恐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82.2%的社区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跌倒恐惧,年龄、有无配偶、慢性病、近1年跌倒史、实施预防措施、目前运动情况等是影响社区老年人跌倒恐惧的主要因素.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应早期识别、干预老年人的跌倒恐惧,使得由心理因素导致的跌倒得到有效控制,从而降低老年人的跌倒发生率.

    作者:朱文娟;吴善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自我按摩保健操对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所编制的自我按摩保健操对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社区100名老年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人.对照组不予干预,干预组采取集中训练与分散练习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规范的自我按摩保健操的干预,连续24 w后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及韦氏记忆量表中国修订版(WMS-C)四项因子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组干预后MMSE、ADL、WMS-C4项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本组干预前(均P<0.05).结论 自我按摩保健操能显著改善老年人认知功能状况.

    作者:宋丽淑;曾慧;王曙红;张群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与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与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急性心肌梗死12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心电图有无ST段抬高分为两组,对比分析其临床特征,从而用于指导治疗.结果 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病人既往多有糖尿病及心绞痛病史,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较弥漫,有侧支循环建立;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病人易合并有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表现,冠脉病变多为单支,两者死亡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易发生于糖尿病患者,既往有反复心绞痛发作病史,冠脉病变多为多支,多有丰富侧支循环,但预后差.

    作者:王萍萍;杨彤;赵军;邵明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老年痴呆的疗效观察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欧美等西方国家,60岁以上人群痴呆的患病率为10%,80岁以上为20%~30%[1].我国老年痴呆的总患病人数已经达老年人口的4%~5%[2].

    作者:李明秋;黄海华;牟鑫;陈庆宏;江皋轩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丁基苯肽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丁基苯肽(NBP)是由芹菜中提纯的化合物,可人工合成,并通过多种途径有效的保护缺血后的脑组织,2002年由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临床治疗缺血性脑梗死.近年的实验研究发现NBP除能抵抗缺血引起的脑损伤外,对于神经退行性病等其他神经系统损伤也显示出保护作用.

    作者:郑琳;张婷;孙晓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丹栀逍遥散对糖尿病抑郁大鼠胰岛素受体和胰岛素底物-1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丹栀逍遥散对糖尿病抑郁大鼠肝组织胰岛素受体和胰岛素底物-1 mRNA影响的分子机制.方法 以高脂高糖乳剂加链尿佐菌素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再予慢性孤养加慢性不可预见性中等刺激,建立糖尿病抑郁模型,给予丹栀逍遥散3 w后,观察其体重、行为学、空腹血糖、胰岛素、葡萄糖耐量试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的激素的变化、采用RT-PCR检测肝组织胰岛素受体(IR)、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mRNA的表达.结果 丹栀逍遥散提高糖尿病抑郁大鼠活动度;降低血糖和胰岛素;降低CRH、ACTH、CorT;提高胰岛素靶组织肝的IR、IRS-1mRNA 的表达.结论 丹栀逍遥散治疗糖尿病抑郁其机制可能与纠正紊乱HPA 轴和提高肝组织IR、IRS-1的基因表达从而改善胰岛素的信号传导有关.

    作者:王晓敏;谢斌;周志愉;欧阳永伟;邓志成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有跌倒史的老年人群足底压力特征研究

    目的 研究有跌倒史老年人群的足底压力参数变化.方法 选择35名近1年跌倒≥2次的老年人作为试验组,35名正常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参加研究.通过footscan○ R平板测试系统采集完整步态周期的足底压力分布图.结果 认为有跌倒史老年人群左右足压力峰值在T2-T5、M3、M5、MF区域差异明显,并且普遍较正常人群低;Pt值的变化集中在足跟区域和前脚掌的M4、M5区域;左右足的压力中心轨迹呈不对称性,压力中心轨迹在Y轴方向上的移动范围显著性的降低,而在X轴方向的移动范围则显著性的增加.结论 通过矫正器或下肢肌肉训练对有跌倒史老年人群加强姿势控制干预策略.

    作者:李萍;邹晓峰;程磊;李禹恒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雌激素受体α启动子区甲基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α基因甲基化状态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检测40例冠心病患者外周血ER-α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以20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采用Real-time RT-PCR检测ER-α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实验组ER-α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7.5%和55%;对照组人群ER-α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是实验组的2.57倍.结论 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中存在ER-α基因的高甲基化和低表达状态,可能参与其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靳松;沈干;胡世莲;马礼坤;吴蕾;陈尹;徐婷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外用中药对糖尿病足患者局部组织bFGF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外用中药治疗糖尿病足(DF)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局部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影响.方法 中药组及西药组(各30例)均采用控制血糖、抗感染、改善血液循环等西医综合治疗措施,在此基础上中药组采用中药外用的换药方法,西药组采用西医常规换药方法.根据溃疡面情况每日换药一次或隔日换药一次,共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溃疡面的愈合情况及局部组织中的bFGF表达情况.结果 中药组30例的临床疗效、溃疡愈合情况和局部组织bFGF表达均高于西药组(P<0.05,P<0.01).结论 中药外用能够促进创面的修复;提高局部组织的抗感染能力;上调局部组织bFGF表达,临床治疗DF,可加速溃疡愈合,提高DF坏疽的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取得很好的疗效.

    作者:王晓媛;张雅兰;王自辉;段旭东;成秀梅;王国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