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与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分析

王萍萍;杨彤;赵军;邵明柏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非ST段抬高, ST段抬高, 临床特征, 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与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急性心肌梗死12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心电图有无ST段抬高分为两组,对比分析其临床特征,从而用于指导治疗.结果 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病人既往多有糖尿病及心绞痛病史,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较弥漫,有侧支循环建立;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病人易合并有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表现,冠脉病变多为单支,两者死亡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易发生于糖尿病患者,既往有反复心绞痛发作病史,冠脉病变多为多支,多有丰富侧支循环,但预后差.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脂喂养对ApoE-/-小鼠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高脂诱导胰岛素抵抗(IR)对ApoE-/-小鼠内脂素(Visfatin)和脂联素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为普食组(NF)和高脂喂养组(HF),共喂养16 w.采用以3-H3葡萄糖为示踪剂的高胰岛素-正糖钳夹评价糖代谢变化.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肝和脂肪组织细胞因子Visfatin和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印迹法测定肝、脂肪组织及血浆Visfatin蛋白水平.结果 HF组小鼠空腹血糖、血浆胰岛素、胆固醇、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升高(均P<0.01).胰岛素钳夹术中,HF组葡萄糖输注率(GIR)明显低于NF组,肝糖生成率(HGP)明显高于NF组(均P<0.01).HF组小鼠肝脏Visfatin和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以及脂肪组织Visfatin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NF组(P<0.01和P<0.05);HF组血浆、肝脏和脂肪组织Visfatin蛋白表达也显著降低均(均P<0.01).结论 高脂喂养的ApoE-/-小鼠具备明显的IR基本特征,可能与脂肪细胞因子的改变有关.

    作者:张志红;杨刚毅;李伶;孙滨;苗宗玉;李珂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治萎防变胶囊对气虚血瘀型CAG大鼠PGE2、GAS和血浆/胃组织MOT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治萎防变胶囊对气虚血瘀型萎缩性胃炎(CAG)大鼠胃组织PGE2、血清胃泌素(GAS)和血浆/胃组织胃动素(MOT)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综合法复制CAG动物模型.施药治疗后分别对各组大鼠血清胃组织PGE2、血清GAS和血浆/胃组织MOT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组织PGE2、血清GAS水平显著下降(P<0.01,P<0.05),血浆/胃组织MOT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萎防变胶囊可显著提高组织PGE2、血清GAS含量(P<0.05),显著降低血浆/胃组织MOT水平(P<0.05),且以治萎防变胶囊大剂量组作用显著.结论 治萎防变胶囊具有调节胃酸、胃黏膜黏液分泌,调整胃动力,增加胃黏膜血流量,改善微循环,营养和修复胃黏膜的作用.

    作者:段永强;成映霞;朱立鸣;程容;张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腹背推拿对亚急性衰老家兔血清SOD、MDA的影响

    观察腹背推拿法对亚急性衰老家兔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实验表明,腹背推拿法具有很好抗氧化作用,可明显改善氧化性血虚家兔模型的缺血缺氧状态.

    作者:丛德毓;胡金凤;王立新;王宇峰;吴兴全;邹权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综合性治疗措施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

    卒中后抑郁作为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约为26%左右[1]),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对于该病的治疗主要是以抑制5-羟色胺的再摄取,增加突触间5-羟色胺的浓度为主.本文通过对脑卒中患者实施综合性治疗措施,并与常规药物治疗进行比较,以观察与分析两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孟昕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振动反应成像肺部定量数据对常规肺癌手术肺功能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振动反应成像(VRI)肺部定量数据(QLD)在预测常规肺癌手术对肺功能影响中的价值.方法 依据术前术后应用振动反应成像技术测得的肺部定量数据(QLD),预测手术切除范围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比较其价值及相关性.结果 手术前后通过VRI软件所得到的QLD数据在预测常规肺癌手术对肺功能的影响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及其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VRI不仅能够准确地预测肺癌患者手术前后呼吸周期中肺功能的变化,而且与QLD一起直观地表现出肺脏在吸气和呼气期间肺功能的变化,能为临床肺癌手术提供可靠的参考价值.

    作者:程再轩;赵松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太原市社区老年人智力的影响因素

    目的 研究老年人智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对太原市社区259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智力测验,并以自制的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表调查智力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 老年人智商基本呈正态分布,男女智商差异不显著(P>0.05),文化程度高的老年人智商明显高于文化程度低者(P<0.01).多因素分析表明影响智力的主要因素有文化程度、运动、年龄、吸烟等.结论 提高文化水平、经常运动和不吸烟对延缓老年人智商下降有重要意义.

    作者:邱勇;陈玉林;安雪霁;刘小杰;曲成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下肢缺血预处理对大鼠心肌HIF-1α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和经下肢缺血预处理的大鼠缺血心肌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的表达及其在早期心肌缺血状态下的表达规律.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3组:①对照组;②AMI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③下肢缺血预处理(LIP)组:下肢动脉夹闭再开放,随后复制AMI模型.应用伊文思蓝及氯化三苯硝基四氮唑红(TTC)染色,测定心肌梗死范围;应用RT-PCR测定各组心肌缺血区HIF-1α基因动态表达情况.结果 LIP组心肌梗死面积较AMI组明显减小;HIF-1α mRNA在正常心肌有表达,心肌缺血早期相升高;经下肢缺血预处理后缺血心肌的表达降低.结论 下肢缺血预处理对急性缺血心肌有保护作用,HIF-1α基因表达减少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作者:野战鹰;付玲娣;邢邯英;张萍;李晓慧;赵晓云;王凤鸿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阿米卡星对豚鼠耳蜗毛细胞磷酸化JNK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阿米卡星(AMK)对豚鼠耳蜗毛细胞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表达的影响及耳毒性机制.方法 豚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MK 3 d组、AMK 7 d组和AMK 11 d组,AMK组分别连续肌肉注射AMK(400 mg/kg)3、7 d和11 d,对照组肌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和显微图像分析技术观察磷酸化JNK(p-JNK)在豚鼠耳蜗毛细胞中的表达,同时结合听觉脑干反应(ABR)测试观察用药前后豚鼠听力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豚鼠耳蜗毛细胞中无p-JNK的表达,而注射AMK后,在豚鼠耳蜗中可见p-JNK表达,并且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p-JNK的表达亦明显增强,同时ABR阈移显著增大,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p-JNK可在AMK致毒豚鼠耳蜗毛细胞中表达,且其表达与听力变化高度相关,提示JNK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AMK的耳毒性损伤.

    作者:刘双月;王爱梅;许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雷洛昔芬与大豆异黄酮对绝经后妇女骨代谢影响的比较

    目的 比较雷洛昔芬与大豆异黄酮对绝经后妇女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75例健康绝经后妇女随机均分为3组.雷洛昔芬组每日口服雷洛昔芬60 mg,大豆异黄酮组每日口服大豆异黄酮90 mg,安慰剂组口服安慰剂.并于服药前及服药12个月后各进行1次骨密度、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 用药后雷洛昔芬组桡骨骨密度升高,血清钙、碱性磷酸酶、骨钙素(BGP)、尿钙/尿肌酐比值水平下降(P<0.05);大豆异黄酮组仅碱性磷酸酶、BGP水平下降(P<0.05).雷洛昔芬组和大豆异黄酮组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雷洛昔芬较大豆异黄酮对防治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疗效可能更明显一些.

    作者:金庆跃;宋爱清;毛唯叶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绿茶多酚对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作用

    阿尔茨海默病(AD)的防治日益受到重视,所用药物包括抗氧化剂、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脑代谢激活剂和绿茶多酚(green tea polyphenols,GTPs)等.近年来,研究表明GTPs对帕金森病(PD)及AD等神经变性疾病具有防治作用.本文就GTPs对AD的神经保护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吴秀奎;肖雁;江拥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专利中药不同制备方式对慢性心肌损伤药理作用的比较

    目的 比较专利中药抗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胶囊复方药材不同提取方式对慢性心肌损伤治疗作用的不同.方法 醇提物、水提物制备复方药材;分别分为高(H)、中(M)、低(I)三个不同剂量组.分别测定其对阿霉素诱导慢性心肌炎的不同心脏重量指数、CK活力、LDH浓度的影响.结果 ①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各组心脏重量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水组好;其次是水煎、65%浓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5%浓度组内比较M>L>H(P<0.05).②CK活力测定:各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CK活力均有所增高.无水组高(P<0.05=.组内比较:H<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LDH(10 μl血清)测定:与模型组相比,无水组LDH水平下降明显(P<0.05=;组内比较:M

    作者:余红;韩淑英;包巨太;储金秀;张搏男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丹栀逍遥散对糖尿病抑郁大鼠胰岛素受体和胰岛素底物-1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丹栀逍遥散对糖尿病抑郁大鼠肝组织胰岛素受体和胰岛素底物-1 mRNA影响的分子机制.方法 以高脂高糖乳剂加链尿佐菌素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再予慢性孤养加慢性不可预见性中等刺激,建立糖尿病抑郁模型,给予丹栀逍遥散3 w后,观察其体重、行为学、空腹血糖、胰岛素、葡萄糖耐量试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的激素的变化、采用RT-PCR检测肝组织胰岛素受体(IR)、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mRNA的表达.结果 丹栀逍遥散提高糖尿病抑郁大鼠活动度;降低血糖和胰岛素;降低CRH、ACTH、CorT;提高胰岛素靶组织肝的IR、IRS-1mRNA 的表达.结论 丹栀逍遥散治疗糖尿病抑郁其机制可能与纠正紊乱HPA 轴和提高肝组织IR、IRS-1的基因表达从而改善胰岛素的信号传导有关.

    作者:王晓敏;谢斌;周志愉;欧阳永伟;邓志成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养阴镇静丸对小鼠睡眠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养阴镇静丸对实验小鼠自发活动、睡眠、惊厥的影响.方法 通过测定养阴镇静丸对动物活动箱中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观察养阴镇静丸对戊巴比妥钠阈剂量、阈下剂量以及对硝酸士的宁惊厥的影响来探讨其疗效.结果 养阴镇静丸能抑制小鼠自发活动,与戊巴比妥钠协同作用影响小鼠睡眠,对抗硝酸士的宁的惊厥发作,剂量越大,作用越强.结论 养阴镇静丸有明显的镇静、催眠、抗惊厥作用.

    作者:纪莉;张馨木;陈海燕;姜宏宇;王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丁基苯肽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丁基苯肽(NBP)是由芹菜中提纯的化合物,可人工合成,并通过多种途径有效的保护缺血后的脑组织,2002年由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临床治疗缺血性脑梗死.近年的实验研究发现NBP除能抵抗缺血引起的脑损伤外,对于神经退行性病等其他神经系统损伤也显示出保护作用.

    作者:郑琳;张婷;孙晓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易感地带老年人血防教育现状的人口学分析

    目的 了解易感地带的老年人血防健康教育的现状,为以后做好相关研究活动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对62位老人的血防知识、血防态度、血防相关性行为进行问卷调查,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易感地带老人血防教育现状总体上不容乐观,区域性差异显著(P<0.05),具有明显的人口学特征:①血防知识的知晓率在性别和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文化水平和职业上差异显著(P<0.05);②血防态度正确率与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相关性强(P<0.05);③血防相关性行为差异与性别、年龄、文化、职业关系密切(P<0.05).结论 目前国内关于老年人血防健康教育的研究较少.因此,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同时应该考虑现状,注意因材施教,合理、有效的开展教育干预活动.

    作者:唐启强;赵安;姚昌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阿霉素诱导与冠脉结扎术建立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的比较

    目的 比较阿霉素诱导与冠状动脉结扎术所建立的大鼠慢性心力衰竭(CHF)模型在血流动力学及组织形态学方面的差异.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阿霉素诱导组(ADR)和冠状动脉结扎组(coronary artery ligation,CAL),10 w后测定血流动力学变化,计算心脏重量指数、心肌梗死和心室扩张数值,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 ADR组和CAL组死亡率分别为33.3%和20%,心脏重量指数升高17.0%和33.9%(P<0.01),以CAL组较ADR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两CHF模型组LVSP、LV±dp/dtmax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LVEDP则显著升高(P<0.01),其中CAL较ADR组更为显著;梗死面积和左心室梗死部分长度达37.46%和10.65 mm,与对照组比较,ADR和CAL组的左心室周长和内径分别增加20.8%、39.4% 和24.2%、54.1%(P<0.05,P<0.01),两CHF模型比较,CAL组LVC较ADR增加15.4%(P<0.05);肉眼可见CAL组心脏明显增大,左室心尖部出现明显的梗死区域,而ADR组除了可见心脏外观略有增大外,未见异常;光镜下病理切片显示CAL组存在心肌细胞坏死和大量的纤维化增生,ADR组部分心肌细胞呈小灶状坏死和散在的纤维化增生.结论 阿霉素诱导和冠脉结扎术均是建立CHF大鼠模型的有效方法,前者操作简单、但在进行梗死面积和纤维化增生的分析存在局限性,而冠脉结扎术所建CHF模型则能够有效避免这一不足,并能很好模拟心肌梗死后心肌肥大,并逐渐演变到心力衰竭的全部病理过程,因而与CHF更接近.

    作者:石孟琼;贺海波;陈涛;胡月琴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XPD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铂类药物敏感性的关系

    目的 研究DNA修复基因着色性干皮病基因(XPD) Lys751Gln和XPD Asp312Asn基因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化疗铂类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收集经病理学确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87例,所有病例化疗前抽静脉血,提取DNA,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检测XPD Lys751Gln和XPD Asp312Asn基因型,比较不同基因型与铂类化疗疗效的关系及与无进展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 总有效率43.7%,CR 3例(3.45%),PR 35例(40.23%),SD 20例(22.99%),PD 29例(33.33%),携带XPD751Lys/Lys、Lys/GIn基因型的患者,客观有效(CR+PR)分别为36例(48.6%)、2例(15.4%)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携带XPD 312Asp/Asp、Asp/Asn基因型的患者,客观有效(CR+PR)分别为35例(40.23%)、3例(30.0%)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6).携带XPD751 Lys/Lys、Lys/Gln与XPD312 Asp/Asp、Asp/Asn基因型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分别为6.7和5.9个月、6.5和6.4个月,无统计学意义(P=0.170、P=0.674).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XPD751位点基因型为Lys/Gln的患者疾病进展风险是基因型为Lys/Lys的患者的2.383倍(P=0.006).XPD751位点基因型为Lys/Gln可能是疾病进展较早的因素.结论 XPD Lys751Gln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铂类药物耐药有关.未发现XPD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无进展生存时间相关,但XPD751位点基因型为Lys/Gln可能是疾病进展较早的危险因素.

    作者:陈君臣;刘志良;成健;王亚帝;哈敏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执行功能损害与脑白质结构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SIVD)执行功能损害、MRI脑白质病变和DTI脑白质的微结构变化及其临床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Stroop色词测验(CWT)、连线测验(TMT) 和积木测试(BDT)评价24例SIVD患者和14例认知正常老年人的执行功能,其中SIVD患者分为痴呆(VD)组12例,认知障碍无痴呆(VCIND)组12例;依据年龄相关白质改变的评分方法(ARWMCrs) 测量常规MRI上白质病变程度,同时应用DTI分别测定额、颞、顶、枕叶及胼胝体压部白质正常区的各向异性分数(FA)和平均扩散率(MD)值,分析各影像学测量指标与执行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VD组执行功能三项测验均显著减退,VCIND组BDJ评分降低,TMT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相比较,VD、VCIND组白质病变评分增高,分别为12.820±3.573、10.500±2.953(P<0.05);胼胝体压部MD值均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VD患者双额叶、右颞叶、右枕叶、双顶叶及胼胝体压部FA值下降(P<0.05);VCIND组左额叶、双顶叶白质FA值下降(P<0.05);(3)与SIVD患者执行功能相关的影像学指标有:左额叶、双颞叶、右顶叶白质正常区FA值、胼胝体压部MD值(P<0.05).结论 (1)SIVD患者存在执行功能障碍,与其脑白质病变程度可能有关;(2)DTI可以显示SIVD患者常规MRI无法显示的脑白质选择性微结构损害;(3)SIVD患者的多个脑白质区FA及MD与CWT、TMT和BDT存在相关性,提示白质微结构的损害可能反映执行功能的下降.

    作者:董艳红;李玲;吕佩源;王建华;吴杰;吴晶;赵华东;金曼;范鸣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无创心脏血流动力学监测仪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仪(ICG)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1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和30例老年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别进行ICG、超声心动图、血浆B型利钠肽(BNP)检测,选出ICG中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有重要诊断价值的指标,并与其他两种方法进行诊断率的比较.结果 ICG中的参数心肌收缩加速指数(ACI)、心肌收缩速度指数(VI)、胸腔液体量(TFC) 在慢性心力衰竭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05、0.021、0.029),ACI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准确率高于超声心动图(P=0.011),TFC的诊断准确率低于BNP(P=0.030),ACI、VI与BNP相比无统计学差异,VI、TFC与超声心动图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ICG中的参数ACI、VI、TFC对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而ACI能提高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刘庆君;肖广辉;王丽莉;杜卫京;张蕴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阿尔茨海默病海马细胞胰岛素受体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的异常表达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和2型糖尿病(T2DM)的病理联系,从受体水平探讨AD是否存在和T2DM类似的抵抗机制.方法 用梯度浓度的淀粉样蛋白(Aβ1-42)处理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细胞,制作AD细胞模型,用流式细胞法检验成模,使用RT-PCR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胰岛素受体(InsR)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对比AD细胞和正常细胞受体表达的变化.结果 经流式细胞术筛选,当Aβ1-42浓度≥30 μmol/L时,细胞较对照组出现明显凋亡,可以模拟AD病理状态.在各浓度梯度组,Aβ1-42 30和60 μmol/L组的InsR和IGF-ⅠR表达在基因和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P<0.01);在Aβ1-42 100 μmol/L组,两者均较对照组下降(P<0.05).两受体变化趋向一致.结论 AD脑中可能存在着对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抵抗,与T2DM共享相同的发病机制.

    作者:刘歆;张一娜;姜礼红;王立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