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良性前列腺增生微创治疗研究进展

张海彬;王家强;孙文涛;王焱旻;李义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 微创治疗
摘要:我国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发病明显增加[1],患者多为高龄、体衰,往往合并其他系统和器官的疾病,手术耐受力差,被称为微创手术的腔内手术就成为现代BPH的主要治疗方式.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阿米卡星对豚鼠耳蜗毛细胞磷酸化JNK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阿米卡星(AMK)对豚鼠耳蜗毛细胞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表达的影响及耳毒性机制.方法 豚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MK 3 d组、AMK 7 d组和AMK 11 d组,AMK组分别连续肌肉注射AMK(400 mg/kg)3、7 d和11 d,对照组肌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和显微图像分析技术观察磷酸化JNK(p-JNK)在豚鼠耳蜗毛细胞中的表达,同时结合听觉脑干反应(ABR)测试观察用药前后豚鼠听力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豚鼠耳蜗毛细胞中无p-JNK的表达,而注射AMK后,在豚鼠耳蜗中可见p-JNK表达,并且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p-JNK的表达亦明显增强,同时ABR阈移显著增大,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p-JNK可在AMK致毒豚鼠耳蜗毛细胞中表达,且其表达与听力变化高度相关,提示JNK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AMK的耳毒性损伤.

    作者:刘双月;王爱梅;许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太极拳运动对社区老年人超越老化观感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太极拳运动对社区老年人超越老化观感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74名社区老年人分为干预组(n=38)和对照组(n=36),干预组参加半年的太极拳练习,对照组保持原来的生活方式不变.干预前、干预3个月及干预6个月时,分别用超越老化量表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 研究对象干预前后不同时间点超越老化观感总均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研究对象的超越老化观感总均分在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时间与组间存在交互效应(P<0.01).结论 长期太极拳练习对提高社区老年人超越老化观感有着积极作用.

    作者:李国平;左小辉;谢文;张颖杰;段功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糖尿病大鼠血浆中介素的水平变化及其对胃动力的影响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大鼠血浆中介素(IMD)的水平变化及其对胃动力的影响.方法 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糖尿病2 w组(DM-1),正常对照2 w组(NC-1),糖尿病20 w组(DM-2),正常对照20 w组(NC-2),每组15只.糖尿病组大鼠饲喂高脂高糖饲料以诱导出胰岛素抵抗,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于第2周和第20周行SPECT胃排空功能测定,得出半排空时间(GET1/2)和55 min胃内核素残留率;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IMD含量.结果 ①DM-1组大鼠胃排空半排时间少于NC-1组(P<0.05);DM-2组半排时间多于NC-2组(P<0.05);DM-1组与DM-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01);NC-1组与NC-2组比较无差异.②DM-1组大鼠血浆IMD含量低于NC-1组(P<0.05);DM-2组血浆IMD含量高于NC-2组(P<0.05);DM-1组与DM-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01);NC-1组与NC-2组比较无差异.③血浆IMD水平与胃排空半排时间呈正的直线相关.结论 IMD参与了糖尿病大鼠胃动力异常的病理生理过程,可能对胃运动具有调节作用.

    作者:王薇;严祥;尹红;张喜娟;陈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不可预见刺激对大鼠行为学及HPA轴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刺激(CUMS)对大鼠行为学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模型组大鼠给予孤养加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刺激,用糖水消耗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检测大鼠行为学改变;试剂盒测定血清丙二醛(MDA)水平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观察机体氧化应激能力改变;放射免疫法分析地塞米松抑制实验中血清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浓度;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orticotrophin-releasing factor,CRF)表达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糖水消耗量明显下降,在高架迷宫开放臂内的活动及停留时间亦明显减少,血清MDA水平增加,SOD活力减弱,CORT水平显著升高,下丘脑CRF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CUMS致大鼠产生抑郁行为,其发生机制至少部分与体内自由基水平升高及HPA轴功能受损有关.

    作者:李娜;王涵;文威;周岐新;姜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腺病毒介导反义微小RNA-21对裸鼠膀胱癌生长的抑制作用

    目的 观察腺病毒介导反义微小RNA-21对裸鼠膀胱癌移植瘤的杀伤效应及毒性反应.方法 裸鼠膀胱接种人膀胱癌细胞株T24建立裸鼠膀胱癌移植瘤模型,经尿道膀胱内灌注重组腺病毒,自灌注始,每7 d测肿瘤体积,实验结束后处死裸鼠分离瘤体测量体积大小,噻唑蓝(MTT)比色法和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分别检测肿瘤细胞增殖率和凋亡指数,常规病理学和生化检查评价肝肾毒性反应.结果 治疗组裸鼠肿瘤比未用药对照组生长明显缓慢,自实验对照的第1天算起至28 d实验结束处死裸鼠剥离出肿瘤,治疗组肿瘤体积显著小于未治疗组(P<0.05),两组间肿瘤细胞增殖率和凋亡率指数也存在显著差异(P<0.01);常规HE组织细胞染色病理检查以及血化验结果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腺病毒介导的反义微小RNA-21在对裸鼠膀胱癌移植瘤生长发挥良好抑制作用的同时,对裸鼠肝肾无明显毒性反应,提示将微小RNA-21作为临床膀胱癌的靶向基因治疗可能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李志;刘禄成;温都苏;梁新;郭航;张明;陈秀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绝经后骨质疏松合并骨折患者外周血清瘦素表达水平

    目的 观察绝经后骨质疏松(OP)合并骨折患者外周血瘦素表达水平.方法 连续选择21例绝经后OP合并骨折患者(OP合并骨折组)、26例绝经后OP组和30例绝经后正常骨密度女性(对照组),入选对象均在开始治疗前接受了腰椎骨质密度(BMD)、双侧股骨上端BMD、血清瘦素(LEP)、骨钙素(BGP)和碱性磷酸酶(AKP)等指标测定.结果 OP合并骨折组和OP组的血清LEP、BGP和AKP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OP合并骨折组上述3个骨代谢指标测定值也同时低于OP组(均P<0.01~0.05).OP合并骨折组和OP组的腰椎L1~L4和左、右股骨颈的BMD测定值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而OP合并骨折组上述3个部位BMD测定值也同时低于OP组(均P<0.01~0.05).结论 绝经后OP合并骨折患者存在明确外周血LEP高水平表达.

    作者:王莲莲;施展;魏军;蒋宏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专利中药不同制备方式对慢性心肌损伤药理作用的比较

    目的 比较专利中药抗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胶囊复方药材不同提取方式对慢性心肌损伤治疗作用的不同.方法 醇提物、水提物制备复方药材;分别分为高(H)、中(M)、低(I)三个不同剂量组.分别测定其对阿霉素诱导慢性心肌炎的不同心脏重量指数、CK活力、LDH浓度的影响.结果 ①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各组心脏重量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水组好;其次是水煎、65%浓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5%浓度组内比较M>L>H(P<0.05).②CK活力测定:各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CK活力均有所增高.无水组高(P<0.05=.组内比较:H<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LDH(10 μl血清)测定:与模型组相比,无水组LDH水平下降明显(P<0.05=;组内比较:M

    作者:余红;韩淑英;包巨太;储金秀;张搏男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有跌倒史的老年人群足底压力特征研究

    目的 研究有跌倒史老年人群的足底压力参数变化.方法 选择35名近1年跌倒≥2次的老年人作为试验组,35名正常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参加研究.通过footscan○ R平板测试系统采集完整步态周期的足底压力分布图.结果 认为有跌倒史老年人群左右足压力峰值在T2-T5、M3、M5、MF区域差异明显,并且普遍较正常人群低;Pt值的变化集中在足跟区域和前脚掌的M4、M5区域;左右足的压力中心轨迹呈不对称性,压力中心轨迹在Y轴方向上的移动范围显著性的降低,而在X轴方向的移动范围则显著性的增加.结论 通过矫正器或下肢肌肉训练对有跌倒史老年人群加强姿势控制干预策略.

    作者:李萍;邹晓峰;程磊;李禹恒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TGF-β1与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肥厚的关系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心肌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肾上腹主动脉缩窄法制作雄性Wistar大鼠慢性心衰模型,随机分为心衰1 d组,心衰7 d组,心衰14 d组,另取假手术组作为对照.观察和比较成模后心衰各组和假手术组血流动力学参数及左心室肌重量指数(LVMI),免疫组化法对TGF-β1在各组的左室心肌的分布及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用RT-PCR法测定TGF-β1mRNA在各组左室心肌的表达水平.结果 心衰模型各组TGF-β1的蛋白及mRNA均高于假手术组(P<0.01),且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而表达增多.结论 TGF-β1可能参与了大鼠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的发生和发展,其水平的高低与慢性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谢亚芹;周青云;康大伟;李秀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丁基苯肽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丁基苯肽(NBP)是由芹菜中提纯的化合物,可人工合成,并通过多种途径有效的保护缺血后的脑组织,2002年由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临床治疗缺血性脑梗死.近年的实验研究发现NBP除能抵抗缺血引起的脑损伤外,对于神经退行性病等其他神经系统损伤也显示出保护作用.

    作者:郑琳;张婷;孙晓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老年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酶学变化及意义

    百草枯是一种非选择性、接触性联吡啶类除草剂,商品名为克芜踪,口服后对人体毒性极强,且无特效解毒药物,临床病死率高达80 %.口服中毒后可损害多个脏器,其中以肺损伤明显,但多是迟发性改变.因此寻找能够评估百草枯患者病情的有效指标至关重要.本文旨在通过百草枯患者心肌酶学检测来评估患者的心肌损伤及相关临床意义,并观察老年百草枯中毒患者的心肌酶学变化.

    作者:郑福禄;刘宇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下肢缺血预处理对大鼠心肌HIF-1α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和经下肢缺血预处理的大鼠缺血心肌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的表达及其在早期心肌缺血状态下的表达规律.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3组:①对照组;②AMI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③下肢缺血预处理(LIP)组:下肢动脉夹闭再开放,随后复制AMI模型.应用伊文思蓝及氯化三苯硝基四氮唑红(TTC)染色,测定心肌梗死范围;应用RT-PCR测定各组心肌缺血区HIF-1α基因动态表达情况.结果 LIP组心肌梗死面积较AMI组明显减小;HIF-1α mRNA在正常心肌有表达,心肌缺血早期相升高;经下肢缺血预处理后缺血心肌的表达降低.结论 下肢缺血预处理对急性缺血心肌有保护作用,HIF-1α基因表达减少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作者:野战鹰;付玲娣;邢邯英;张萍;李晓慧;赵晓云;王凤鸿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阿霉素诱导与冠脉结扎术建立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的比较

    目的 比较阿霉素诱导与冠状动脉结扎术所建立的大鼠慢性心力衰竭(CHF)模型在血流动力学及组织形态学方面的差异.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阿霉素诱导组(ADR)和冠状动脉结扎组(coronary artery ligation,CAL),10 w后测定血流动力学变化,计算心脏重量指数、心肌梗死和心室扩张数值,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 ADR组和CAL组死亡率分别为33.3%和20%,心脏重量指数升高17.0%和33.9%(P<0.01),以CAL组较ADR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两CHF模型组LVSP、LV±dp/dtmax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LVEDP则显著升高(P<0.01),其中CAL较ADR组更为显著;梗死面积和左心室梗死部分长度达37.46%和10.65 mm,与对照组比较,ADR和CAL组的左心室周长和内径分别增加20.8%、39.4% 和24.2%、54.1%(P<0.05,P<0.01),两CHF模型比较,CAL组LVC较ADR增加15.4%(P<0.05);肉眼可见CAL组心脏明显增大,左室心尖部出现明显的梗死区域,而ADR组除了可见心脏外观略有增大外,未见异常;光镜下病理切片显示CAL组存在心肌细胞坏死和大量的纤维化增生,ADR组部分心肌细胞呈小灶状坏死和散在的纤维化增生.结论 阿霉素诱导和冠脉结扎术均是建立CHF大鼠模型的有效方法,前者操作简单、但在进行梗死面积和纤维化增生的分析存在局限性,而冠脉结扎术所建CHF模型则能够有效避免这一不足,并能很好模拟心肌梗死后心肌肥大,并逐渐演变到心力衰竭的全部病理过程,因而与CHF更接近.

    作者:石孟琼;贺海波;陈涛;胡月琴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COX-2在OVX大鼠骨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通过检测绝经后骨质疏松(PMOP)模型大鼠骨密度及骨组织中COX-2的表达探讨COX-2在双侧卵巢切除(OVX)大鼠骨丢失中可能的作用.方法 3月龄成年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3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只:①Sham组,②OVX组.实验12 w后,检测大鼠股骨及腰椎骨密度后处死大鼠,以免疫组化法观察骨组织中COX-2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Sham组相比,OVX 组BMD下降;OVX组骨小梁周边COX-2表达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且表达增强.相关分析显示,OVX组大鼠骨组织中,COX-2表达与BMD呈负相关;而Sham组大鼠骨组织中,COX-2蛋白表达水平与BMD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大鼠去卵巢后伴随COX-2在骨组织中表达增强,BMD下降,COX-2在PMOP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COX-2可能作为判定防治PMOP疗效的一种细胞因子而应用于临床.

    作者:张陈彦;郭影;张立新;秦珊;底建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淫-鹑方对勃起功能障碍小鼠的治疗作用

    目的 观察淫-鹑方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3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对照组正常喂养,治疗组与模型组按悬吊应激法造成小鼠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每次悬吊结束后10 min治疗组喂服淫-鹑方水煎液,模型组和对照组喂服生理盐水,连续2 w.第8天开始将单只雄鼠与5只动情雌鼠合笼喂养,于次日起早晚观察雌鼠的阴栓数,第15天终止计数.结果 阴栓数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淫-鹑方是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有效药物.

    作者:廖正泉;张明君;聂勇;王帆;陈敬儒;高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大鼠ANT1基因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体外表达

    目的 构建大鼠线粒体蛋白ANT1基因的腺病毒载体,并检测其在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中的表达.方法 将大鼠线粒体膜蛋白腺(嘌呤核)苷酸移位酶(adenine nucleotide translocase,ANT)1基因片段克隆至穿梭质粒pShuttle-GFP-CMV上,在细菌中将穿梭质粒和pAdXsi载体进行重组,经脂质体转染HEK293细胞对重组腺病毒包装、扩增,用其感染体外培养的VSMC.采用PCR方法对重组体腺病毒进行鉴定,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用Western印迹检测转染后ANT1在VSMC中的表达.结果 酶切鉴定及PCR结果表明ANT1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成功,病毒滴度达2×1011 pfu/ml,Western印迹检测ANT1在VSMC中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成功构建了含大鼠ANT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在VSMCs有效表达,为以后将Ad-ANT1应用于VSMCs凋亡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李燕;宋耀明;卢巍;任可;李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与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与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急性心肌梗死12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心电图有无ST段抬高分为两组,对比分析其临床特征,从而用于指导治疗.结果 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病人既往多有糖尿病及心绞痛病史,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较弥漫,有侧支循环建立;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病人易合并有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表现,冠脉病变多为单支,两者死亡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易发生于糖尿病患者,既往有反复心绞痛发作病史,冠脉病变多为多支,多有丰富侧支循环,但预后差.

    作者:王萍萍;杨彤;赵军;邵明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鼠模型的建立

    目的 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D)双转基因鼠,为进一步研究AD发病机制提供较为理想的实验动物.方法 将人载脂蛋白E4转基因鼠和突变APP转基因鼠杂交.结果 经PCR初筛,对阳性小鼠基因组DNA作进一步的Southern杂交鉴定,获得2只双转基因小鼠,之后传代建系.结论 为进一步研究多个基因对AD的致病作用提供较为理想的实验动物.

    作者:廖峥嵘;雷宇华;赵娟;吕雨虹;王忠海;张凤云;赵俊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康复过程中心理特点及心理干预效果

    约有50%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患者长期处在消极的社会心理状态[1],患者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实质性影响,所以对GBS的治疗不仅要注重改善患者残障状态,尤其还要加强心理干预[2,3].本文初步探讨GBS患者心理特点及相应临床实用的心理干预方法对患者身心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王元会;张磊;徐晓霞;柳秋实;胡桂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切口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其疗效仍然有争议[1].为此本文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开腹手术进行比较,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临床效果.

    作者:金洪永;张丽梅;姜洪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