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低位直肠癌术中应用5-氟尿嘧啶缓释剂的安全性

姜明善;尹春柱;邢宝成

关键词:直肠肿瘤, 5-氟尿嘧啶缓释剂, 药物疗法
摘要:5-氟尿嘧啶(5-FU)缓释剂由于局部药物浓度高,持续时间长,在实体肿瘤的区域化疗中受到关注.本文采用术中局部应用5-FU缓释剂的方法,观察其在中低位直肠癌区域化疗中的安全性.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脉搏波传导速度(PWV)是近年来评估动脉血管功能变化简单、快捷、有效、经济、无创性指标[1,2],不仅能早期反映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各种危险因素对血管的综合损伤[3~7],而且是晚期各种心血管危险事件的独立的预测因子[8~11],2007年欧洲高血压学会(ESH)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高血压指南已将其列为动脉血管功能评价的一个新指标[9].

    作者:熊鹏锋;涂燕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助听器改善老年聋耳鸣症状的疗效观察

    老年性聋的病理变化较复杂,耳鸣症状带给病人的痛苦甚至远远超过听力下降带来的不便.各种治疗方法对神经性耳鸣症状的改善均不理想,尤其对老年性缓慢的感音神经性聋所伴随的耳鸣症状更是疗效欠佳.对于耳鸣时间较长者,建议采用佩戴助听器进行治疗[1].为观察佩戴助听器对老年性聋耳鸣症状的治疗作用,现将在我院确诊的老年性聋伴耳鸣患者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赖丹;黎万荣;黄毅岚;蒲俊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激活受体α研究新进展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激活受体(PPAR)是调节目标基因表达的核内受体转录因子超家族成员根据结构的不同,PPAR可分为α、β(或δ)和γ三种类型.PPAR-α在调节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基因转录活性和肝脏过氧化物酶增生中起重要作用,主要参与激活体内脂肪酸的代谢,糖原、氨基酸和酮体的合成,此外在减轻炎症反应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近年来许多研表明PPAR-α在肝癌、子宫内膜癌等肿瘤组织中呈上调表达.PPAR-α与肿瘤的关系受到重视,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

    作者:王绩英;王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肺腺癌VEGF-C的表达与MVD、MLVD及淋巴转移的关系

    目的 探讨肺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与微淋巴管密度(MLVD)、微血管密度(MVD)及淋巴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RT-PCR法检测36例肺腺癌组织中VEGF-C mRNA的表达,并以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癌组织VEGF-C蛋白的表达、MLVD及MVD.结果 VEGF-C mRNA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比正常肺组织相对较高(P<0.01).VEGF-C蛋白表达在肿瘤周边部位显著高于肿瘤中心部位(P=0.015);其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无关,与肿瘤的TNM分期有关,Ⅲ~Ⅳ期显著高于Ⅰ~Ⅱ期(P=0.026).在VEGF-C蛋白阳性组,MVD高于阴性组(P=0.020),MLVD显著高于阴性组(P=0.008),淋巴结转移增多(P=0.039).结论 VEGF- C mRNA在肺腺癌组织中高表达,VEGF-C蛋白表达与肺腺癌血管生成及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

    作者:董晓鹏;肖天辉;赵小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中老年胫骨骨折40例

    胫骨骨折患者若得不到有效治疗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行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本研究中,笔者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40例中老年胫骨骨折患者,旨在分析交锁髓内钉固定术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许思亮;侯明;唐向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祛湿散治疗老年湿热型肛周湿疹55例临床观察

    肛周湿疹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病变局限于肛门周围皮肤的炎症性疾病.约占肛门疾病的1/10左右[1].多表现为肛周皮肤渗液、瘙痒、局部分泌物增多,皮疹反复发作,严重影响老年人的正常工作、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本文以祛湿散治疗老年肛周湿疹患者,并与对照组(哌瑞松乳膏组)比较,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刘剑;邬海鹏;郑军;沙巴义丁·吐尔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激活素A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Asthma)患者血清激活素A(Activin A)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85例按肺功能分级的支气管哮喘病人及40例健康人血清Activin A的含量.结果 健康对照组、轻度哮喘组、中度哮喘组、重度哮喘组血清Activin A水平分别为(1.08±0.01)、(1.54±0.02)、(1.75±0.03)、(2.31±0.04)ng/ml.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哮喘病人血清Activin A明显升高(P<0.05~0.01),且重度哮喘组病人血清Activin A水平升高为显著.结论 Activin A 可能参与了支气管哮喘后气道重塑,对血清Activin A水平的干预可能为治疗支气管哮喘提供新的方向.

    作者:顾乃刚;魏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2型糖尿病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特征性表现为前列腺基质及腺上皮细胞的增生.BPH的自然发展史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镜下期,即只有镜下前列腺基质和(或)腺体的增生而无前列腺增大(Enlarged Prostate Gland,EPG);第二阶段为解剖期,即镜下前列腺基质和(或)腺体的增生发展到了EPG;第三阶段为临床期,即EPG造成了膀胱出口梗阻(BOO)并逐渐继发膀胱解剖和生理功能的改变,随之产生严重的下尿路症状(LUTS)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孟宪琴;屈晓冰;刘颖;刘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广西巴马长寿人群ACE基因多态性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I/D多态性与环境因素在巴马地区长寿现象发生中的交互作用.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广西巴马地区200例长寿老人(年龄90~110岁,长寿组)以及288例健康成年人(年龄48~89岁,对照组)的ACE基因进行基因分型.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巴马长寿发生的环境及遗传因素,根据交互作用指标判断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结果 长寿区的环境因素及ACE基因的ID+DD基因型是巴马人长寿的促进因素,两者存在交互作用(OR=11.063,r=1.378).结论 ACE基因I/D多态性与环境因素在巴马地区长寿现象发生中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其长寿现象的发生是遗传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覃健;何敏;张志勇;黎湘娟;张楠;于佳;容敏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抗氧化活性较强果汁一次性灌胃对老年大鼠外周血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抗氧化活性较强水果汁对老龄大鼠外周血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 自然衰老及成年Wistar大鼠各20只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取山楂、猕猴桃、石榴、草莓制汁灌胃,连续动态观察5 h内大鼠外周血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 灌胃4 g抗氧化活性较强的山楂、猕猴桃、石榴汁后,老龄大鼠外周血抗氧化活性没有显著变化,而成年大鼠显著增强,与老年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别(P<0.01);10 g猕猴桃榨汁及含500 mg维生素C(VC)水溶液灌胃后老龄大鼠5 h内外周血抗氧化活性动态变化不显著,成年大鼠显著升高.结论 灌胃后老龄大鼠与成年大鼠对抗氧化物质的吸收利用能力存在显著差异.

    作者:徐静;刁焕荣;拱玉华;郭长江;韦京豫;杨继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老年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疗效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直肠癌患者逐渐增多,老年直肠癌患者并存疾病多,手术耐受力较低.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出血少、肠功能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老年直肠肿瘤较为理想的选择[1].我院于2007年8月开始对老年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至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郭基珍;王晓俊;王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依达拉奉对AD模型大鼠行为学和脑部NOS1阳性神经元的影响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对老年性痴呆(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和神经元性一氧化氮合酶(NOS1)阳性神经元的影响.方法 用腹腔注射(ip)D-半乳糖和灌胃注射(ig)AlCl3法建立AD模型,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学习记忆能力,以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脑部的NOS1变化.结果 依达拉奉能显著改善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障碍(P<0.05),并明显增强大脑皮质和海马NOS1活性及其神经元密度(P<0.05),其作用呈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 中枢NOS1活性与学习记忆成绩显著相关;依达拉奉注射液对AD模型的学习记忆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李雷;辛勤;李海军;于婷;徐旭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超细胃镜在老年食管金属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

    近10年来超细胃镜的问世,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减少了恶心引起的心肺并发症.我院于2007年5月起应用超细胃镜对老年晚期食管癌、贲门癌患者行金属支架植入术,获得了满意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42例均为不能或不愿手术的晚期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男27例,女15例,年龄60~82(平均69±8.5)岁.所有患者均有明显吞咽困难,其中合并冠心病2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0例、高血压16例、贫血10例.X线造影示食管狭窄长度3~10 cm,狭窄处直径均<6 mm,其中5~6 mm 19例,4~5 mm 10例,3~4 mm 4例,2~3 mm 5例,<2 mm 4例.

    作者:霍蓉晖;高春利;魏晓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易漏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

    1 病历摘要患者,女,60岁,因胸闷、心悸半小时来诊.半小时前劳累后出现胸闷、心悸,经休息不缓解,急来我院.病程中无心前区疼痛,无呼吸困难,无咳嗽及咳痰,饮食及二便正常.既往史:2年前有过类似症状发作,在当地医院就诊,但未明确诊断.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查体:体温36.5℃,脉搏130次/min,血压120/80 mmHg.意识清楚,查体合作.皮肤干燥.双侧瞳孔等大同圆,直径5 mm.巩膜无黄染,结膜无苍白.

    作者:李海峰;姜晓明;刘宝华;刘晓亮;孙明莉;陈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罗格列酮对THP-1源性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及丙二醛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干预THP-1源性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及其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方法 培养THP-1细胞,佛波脂(PAM)使之巨噬化,ox-LDL使巨噬细胞形成泡沫细胞,罗格列酮和泡沫细胞孵育48 h.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内总胆固醇(TC)、游离胆固醇(FC)和胆固醇酯(CE)的含量;ELISA法测定ox-LDL;TBARS法检量MDA.结果 THP-1细胞经PAM和ox-LDL孵育后,有大量泡沫细胞形成.细胞内TC、FC、CE、ox-LDL、MDA均增多(P<0.05=;罗格列酮干预后,细胞内TC、FC、CE、ox-LDLD、MDA均显著减少(P<0.05=.结论 罗格列酮可通过降低细胞内胆固醇的聚积和减轻细胞的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苟连平;吕湛;胡厚祥;张俊;罗勇;冯杰;蒲丽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大脑皮层中γ-氨基丁酸系统增龄性变化的研究现状

    γ-氨基丁酸(GABA)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约50%的中枢神经突触部位以GABA为递质.在人体大脑皮质、海马、丘脑、基底神经节和小脑的神经兴奋性与信息加工、神经可塑性等方面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1].

    作者:王倩倩;赵晨阳;常彦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紫杉醇长效PLGA微球的制备、性质及其在体内抗H22型肝癌的疗效

    目的 制备长效紫杉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对微球的常规理化特性、体外释放特性进行考察并对该微球的抗肝癌疗效进行鼠体内评估.方法 采用单乳溶剂挥发法制备紫杉醇PLGA微球成功后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其平均粒径,利用扫描电镜观测微球表面形貌,对3批微球样品进行载药量及体外释放检测,构建小鼠H22肝癌模型,以瘤内方式给药,给药15 d后观测肿瘤病理切片,评估疗效.结果 微球表观平整,形态圆滑,平均粒径为36.4 μm,3批样品平均载药量为7.42%,可维持30 d左右的体外释放,体内实验显示微球具备良好抗H22型肝癌疗效.结论 所制备的紫杉醇PLGA缓释微球具备良好的理化特性、体外释放特点并具备良好的抗肿瘤疗效.

    作者:吕伟;裴瑾;王斓;张海锋;柳怀玉;韩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肾功能不全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肾功能不全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比较高血压合并慢性肾病患者(CKD组)与非CKD者(对照组)心血管病、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患病情况和24 h动态血压参数,分析疾病和代谢异常与CKD的关系.结果 CKD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F)、糖尿病和高尿酸血症患病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均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高尿酸血症、冠心病、CHF、糖尿病与CKD相关,是高血压患者CKD的独立危险因素.CKD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糖尿病病程显著长于对照组(均P<0.01).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糖尿病病程与GFR呈显著负相关(r=-0.377,P<0.01,r=-0.437,P<0.05).血清尿酸水平与脉压、日间收缩压负荷正相关,与平均舒张压、夜间舒张压呈负相关;糖尿病病程与夜间收缩压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冠心病、CHF、高尿酸血症、糖尿病与CKD密切相关.降压治疗的同时应注意多重危险因素的管理并注意药物的选择.

    作者:侯晓平;王玉军;缪京莉;陈蕾;尹巧香;陈艳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体育舞蹈对提高老年人健康的作用研究

    体育舞蹈作为一项有氧运动,以其低强度、娱乐性、易学性等特点深受老年人的喜爱,特别是对身体锻炼的全面性上,更是对老年人的健康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所以对其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作者:李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西洛他唑和缬沙坦联合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和脂联素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和脂联素(ADPN)水平的变化及西洛他唑和缬沙坦联合治疗对早期DN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取早期DN患者(NA组和MA组)116例和健康体检者(NC)40例进行Cys-C、ADPN水平和生化指标测定.治疗组进行西洛他唑和缬沙坦联合干预治疗,并检测1个月治疗前后Cys-C、ADPN、UAER水平的变化.结果 NA组与NC组相比,SBP、BUN和CR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血糖、血脂与糖化血红蛋白、Cys-C、ADPN和UAER有明显差异(P<0.05).MA组与NC组相比,上述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血浆Cys-C水平与BUN、CR、UAER、HBA1c、FPG呈正相关性.血浆ADPN与HBA1c、TG、BUN、CR、UAER呈负相关性.西洛他唑和缬沙坦联合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Cys-C、ADPN和UAER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UAER有显著性差异(P<0.05),Cys-C和ADPN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DN患者血清ADPN和Cys-C联合检测能反映DN早期内皮损害及肾功能进展情况.西洛他唑和缬沙坦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DN患者的肾功能.

    作者:杨生;郭洵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