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潮;李金涛;谭晓华;杨春白雪;孟强;石磊;杨磊
既往临床多采取经阴道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进行盆腔脏器脱垂治疗,但此术式复发及阴道顶端脱垂的问题日益突出,使之不能成为理想术式.同时老年人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寻求一种符合中老年人特点,创伤小,效果好的手术方法成为研究热点.目前国外采用骶棘韧带悬吊术( sacrospinous ligament fixation,SSLF)治疗盆腔脏器脱垂[1],本文拟回顾分析盆腔脏器脱垂患者行骶棘韧带悬吊术的疗效.
作者:王渠源;邵艳萍;许宗兰;冯珊珊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驻蓉部队离退休军人1984 ~ 2008年期间病死率和死因构成的特征.方法以1984年1月1日以前定居成都地区军队所属24个干休所的全部离退休人员为对象,根据健康档案调查逐年人员变动情况,对每例死亡人员通过查阅病历确定死亡原因.结果①基线人数1665人,基线平均年龄61.56岁,共计观察了35058人年.25年累计死亡774人,平均病死率2208/10万人年;②死因构成前4位依次为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和脑血管病,分别占总死因的42.2%、18.1%、14.5%和10.7%;③恶性肿瘤死亡中,肺肿瘤死亡高居首位(43.1%),以下依次为胃肿瘤(13.8%)、肝肿瘤(13.5%)、泌尿系统肿瘤(8.0%).结论居住在成都地区干休所的军队老年人近25年病死率低于全国城市老年人群的平均病死率;该老年群体前4位死因构成与全国城市同龄人群有明显差异,其特征是恶性肿瘤死亡在总死因中占更大比例,呼吸系统疾病和脑血管病所占比例较小,而心血管病死亡所占比例与全国城市老年人群相似.
作者:周建华;宋晓锋;肖欣荣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蔗糖铁注射液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龄>2个月)56例,随机分为口服组和静脉组各28例,分别给予口服铁剂和蔗糖铁静脉推注,比较两组患者纠正肾性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静脉组治疗4 w时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血清铁蛋白(SF)、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升高,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组治疗8 w时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8 w时静脉组Hb、HCT、SF、TSAT的升高程度与口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静脉组的不良反应少于口服组.结论 静脉注射蔗糖铁与口服铁剂比较可在更短时间内纠正肾性贫血,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可提高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红月;顾春梅;陈燕;崔明姬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慢性梗阻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整体治疗原则是以改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个体化治疗.将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与糖皮质激素混合应用于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减轻临床症状[1].本文通过对COPD稳定期老年患者应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观察其对该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陈勐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评价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帕金森病(PD)伴抑郁的疗效.方法 49例PD伴发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帕罗西汀组和重复经颅磁刺激组.治疗8 w,分别于第2,4及8周末评价其疗效,评价指标包括统一PD评定量表(UPDRSⅡ,Ⅲ)、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观察各量表评分相对基线值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的HAMD总分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第8周时UPDRSⅡ,Ⅲ评分rTMS组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与帕罗西汀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rTMS组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rTMS治疗PD伴发抑郁障碍较安全有效,治疗4~8w时其抗抑郁作用强度接近于帕罗西汀,抗抑郁作用可能不依赖于其对于运动症状的改善.
作者:陈升东;于苏文;赵建法;郑秀琴;蒋建波;张伟浩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18.8%,全国约有高血压患者1.6亿[1].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老年人健康与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而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等又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人群的年龄、体重指数(BMI)和血糖都大于血压正常组[2,3],以上研究方法多局限于传统的统计学方法.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老年人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国内外在高脂血症方面的研究报道已经较深入,但是在社区高血脂患者的情况,尤其在国内社区高血脂患者生活方式干预方面的研究却很少[4].本文拟采用多项式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人群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的危险因素,以为其预防和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作者:肖强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CD151在胃腺癌和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151在正常胃黏膜和宫颈黏膜组织及胃腺癌和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CD151在所有的胃腺癌(58/58,100.0%)和宫颈癌组织(55/55,100.0%)都表达,在绝大多数正常胃黏膜( 26/28,92.9%)和宫颈黏膜组织(23/24,95.8%)中也都表达.CD151在胃腺癌和宫颈癌中的细胞阳性率及表达量都要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结论 CD151是细胞增殖的一个标记分子;CD151蛋白在宫颈癌中高表达,是宫颈癌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
作者:董海影;张春 刊期: 2011年第18期
乙型肝炎病毒( HBV)是引起肝硬化常见的病因,而一旦肝功能失代偿,5年病死率高达70%~86%,尤其是老年人,病情复杂,并发症多,病死率更高[1].目前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肝移植,但由于费用昂贵、供体短缺,临床仍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2].本文观察阿德福韦酯片治疗老年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作者:刘岩山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前老年人口占社会总人口的比例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因骨质疏松出现胸腰椎压缩骨折,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随着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日渐成熟,已成为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重要治疗手段.但对部分椎体压缩严重,椎体高度丢失超过2/3以上的病例,该术式存在穿刺困难、难以有效改善椎体高度、骨水泥渗漏等问题.本文对24例新鲜胸腰椎骨质疏松严重压缩骨折患者采用术前体位复位结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并进行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钟斌;倪卫东;邵高海;李波;卢旻鹏;余雨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建立MM细胞系(U266细胞株)和MSCs共培养体系,研究骨髓瘤细胞对MSCs增殖能力、OB形成能力和Runx2表达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2例缺铁性贫血和1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骨髓MSCs,培养3-5代后,诱导MSCs向OB分化,待细胞融合至60%~70%时,分两组,一组加U266细胞株共同培养(共培养组),另一组不加U266细胞株(对照组).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MSCs向OB分化过程中的增殖能力,以平均光密度值(AOD)表示;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和钙结节(Von-Kcssa)染色检测MSCs的OB形成能力,分别以IOD sum/Area sum值和平均钙结节个数表示;RT-PCR技术检测MSCs向OB分化过程中Runx2的表达,以Runx2/GAPDH平均光密度值表示.结果 在共培养体系中,U266细胞株和MSCs共培养的前3d,MSCs增殖能力无明显变化,两组AOD值分别为0.731±0.020和0.805±0.152(P >0.05),至第6天,共培养组的MSCs增殖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AOD分别为0.560±0.034和2.283±0.145(P <0.05).与对照组相比,共培养组MSCs向OB分化过程中ALP的表达显著降低,IOD sum/Area sum值分别为0.138±0.038和0.376±0.044(P <0.01),钙结节的形成减少,平均钙结节个数分别为(6.7±2.75)个和(15.3±8.99)个(P<0.01)和Runx2的表达显著降低,Runx2/GAPDH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0.238±0.168和0.653 ±0.343(P <0.01).结论 骨髓瘤细胞可抑制骨髓MSCs向OB分化的增殖能力和OB形成能力,也抑制其Runx2表达.
作者:郑晓强;陈君敏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接受替代治疗的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很高[1,2],肾移植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是常见的死亡原因[3].因此,对这些患者准确、及时地诊断急性心脏综合征至关重要.但过去常用于检测心肌损害的生化标志物,尤其是肌钙蛋白( troponin,Tn)以外的酶学指标,在维持性透析患者中呈现假性升高.本文就ESRD和肾移植患者的这些标志物变化、假性上升可能机制方面的有关资料进行综述.Tn是心脏和骨骼肌的结构蛋白,参与肌动蛋白-肌浆球蛋白结合的调节.由于编码心脏Tn(cTn)的基因与骨骼肌不同,所以可用单克隆抗体特异性检测cTn.三种类型的cTn,即TnT、TnI和TnC共同形成Tn复合体,其中cTnT和cTnI是心肌损害的敏感、特异性标志物,也因此被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陈华茜;闵新文 刊期: 2011年第18期
随着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各种恶性肿瘤急诊就诊的患者逐年增多.本文收集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确诊恶性肿瘤并能够随访的患者365例,就恶性肿瘤急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作者:侯本新;王喜艳;贾慧民;甫拉提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制备长效羟喜树碱纳米粒并对纳米粒的常规理化特性和体外的释放特性进行考察.方法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羟喜树碱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纳米粒,并测定纳米粒的平均粒径,利用电镜观测纳米粒形态,对三批制备样品进行载药量测试及体外释放检测.结果 纳米粒平均粒径为139.4 nm,三批样品平均载药量为6.03%,可维持30 d左右的体外释放.结论 本研究制备的羟基喜树碱PLGA缓释纳米粒具备良好的理化特性,体外释放特点良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柳怀玉;王斓;周小洲;韩冰;张海锋;才子斌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对肾性高血压大鼠(RHR)脑Na+,K+-ATPase、Ca2+ -ArPase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影响.方法 采用两肾一夹制造肾血管性高血压模型,18只造模成功的RHR随机分为模型组(RHR)、厄贝沙坦组(50 mg· kg-1 ·d-1)、停药组,另设假手术组对照,每组6只,测量各组大鼠用药前后血压;用药8 w后,分别用生化酶学方法和放射免疫技术检测大鼠大脑皮质、海马Na+,K+-ATPase、Ca2+ -ATPase活性及AngⅡ水平.结果 RHR血压[(189±15) 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134±9) mmHg];厄贝沙坦治疗后,血压明显下降[(123±7)mmHg],停药后,血压明显上升[( 154±10) mmHg].与假手术组比较,RHR大脑皮质、海马Na+,K+-ATPase、Ca2+ -ATPae活性明显降低.厄贝沙坦对Na+,K+ -ATPase活性无明显影响,但能明显升高Ca2+ -ATPase活性,停药后Ca2+ -ATPase活性明显下降.厄贝沙坦能明显升高血浆、大脑皮质、海马的AngⅡ水平,停药后血浆AngⅡ水平无明显改变,大脑皮质、海马的AngⅡ水平明显下降.RHR脑Ca2+ -ATPase与局部AngⅡ水平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厄贝沙坦影响RHR脑Ca2 -ATPase活性及AngⅡ水平,Ca2+ -ATPase活性降低可能与局部AngⅡ升高有关.停药后循环和大脑局部AngⅡ及Ca2+ -ATPase活性变化,可能是高血压反跳的机制之一.
作者:吴泽兵;商黔惠;姜黔峰;吴芹;袁萍 刊期: 2011年第18期
老年人脑梗死具有极高的致残率,给患者家属及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神经节苷脂是一种新型的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可诱导体外神经分化和体内神经修复,对于急性脑梗死具有潜在治疗价值,用于脑缺血的早期可降低神经元的兴奋毒性,减轻继发性脑损害,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1].近年来我院应用神经节苷脂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
作者:郭文兵;胡培良;李天元;王喜平;冯巧荣 刊期: 2011年第18期
随着社会老龄化现象日趋显著,老龄患者进行髋关节置换的数量逐年增加,但随之而来的髋关节置换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和复杂,如老龄患者身体状况,骨质的条件,假体的选择都不同于年轻患者.Khuri等[1]调查发现,约20%的老龄患者在行髋关节手术后至少出现一项并发症,3%左右的老龄患者在手术后30 d内死亡.2006年5月至2011年5月,本院收治118例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70岁以上老龄患者,进行系统随访,均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伟;王金成;王丽娜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通过建立急性吗啡猫成瘾模型,观察成瘾猫症状学和神经电生理变化,探讨成瘾症状与神经电生理变化间的关系.方法 12只成年雄性家猫随机分成实验组9只和对照组3只,连续5d,实验组家猫于每日8点、12点、16点行背部皮下注射吗啡,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第6天,实验组家猫注射纳洛酮诱发戒断症状,证明造模成功后两组于l、3、7 w行皮层和深部脑电图监测.结果 实验组家猫均出现吗啡戒断症状,脑电图呈现生理波减少,慢波增多并出现棘波.结论 急性吗啡猫成瘾模型的症状学与脑电图改变对揭示吗啡成瘾机制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郭韬;郑杰;康进生;董长征;武江;岳向勇;李文玲;赵文清;梁晴 刊期: 2011年第18期
资料显示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占老年住院患者的14.78%,亚临床甲减占老年住院患者的2.17%[1].本文对老年住院患者甲状腺功能进行检测,进一步探讨老年患者甲状腺功能状况及与各种急慢性疾病的关系.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内科住院老年患者190例,其中男86例,女104例,年龄63 ~ 88[平均(74.3±3.7)]岁.其中多脏器病变患者65例,心功能不全患者31例,恶性肿瘤患者14例,低蛋白血症患者22例,感染患者58例.排除有垂体疾病史或试验期间服用抗甲状腺药物的病例.
作者:林本瑞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郑州市社区老年人群血脂异常分布情况,探讨血脂异常分布与慢性肾脏病(CKD)的关系.方法由2007年“郑州市慢性肾脏病及其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中,抽取完整资料的60岁以上人群列入本次研究,根据相关疾病诊断标准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郑州市社区60岁以上居民血脂异常粗患病率为27.4%,标化患病率为24.2%.女性高于男性(30.2% vs24.9%,x2=6.012,P=0.014).在血脂异常组分中,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粗患病率分别为13.3%、12.7%、11.8%和13.2%,标化患病率为10.8%、9.5%、8.7%和10.0%.高胆固醇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人群中eGFR下降患病率均高于正常人群(P<0.01).结论郑州市60岁以上人群血脂异常与CKD患病率具有一定关系,以高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影响较大.
作者:胡晓舟;王少亭;刘章锁;刘东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青光眼滴眼剂不同药物、不同时间段应用对结膜炎性标记物在眼部表达的影响.方法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90例,分为3组:0.5%噻吗洛尔与0.2%阿法根联合用药组30例;0.5%噻吗洛尔单一用药组30例;无抗青光眼药物治疗即未用药组30例.单纯白内障患者作为空白对照组30例.按抗青光眼药物治疗时间及白内障患病时间分为三个时相(0 ~6个月,6~12个月,12 ~ 18个月),各个时相组10例.进行结膜上皮组织中总上皮细胞测定,并检测结膜上皮组织中HLA-DR炎性标记物的表达.结果 单一用药组与联合用药组在0~6个月,6~ 12个月结膜上皮组织中总细胞数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在12 ~ 18个月时结膜上皮组织中总细胞数量达到高,与前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0~6个月、6~12个月时间点上,四组之间结膜上皮组织中总细胞数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在12 ~ 18个月时间点上,除空白对照组外,未用药组与其他组相比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膜组织中HLA-DR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结膜上皮组织中总细胞数量的结果相同.结论 (1)联合应用抗青光眼药物比单一应用抗青光眼药物更能促进结膜组织的炎性反应.(2)结膜上皮组织中的炎性标记物HLA-DR在应用抗青光眼药物1年后表达明显增加.
作者:彭坤;王保君;许银霞 刊期: 2011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