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参附注射液在普外科围术期应用的临床效果

戴伟

关键词:围术期, 参附注射液, 普外科
摘要:参附汤为峻补阳气以救暴脱之剂,为推广临床应用,将该传统方剂加工提炼成参附注射针剂.研究表明,参附注射液在急诊科、心血管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等临床科室中的应用均取得良好效果[1];但参附注射液在外科手术中使用的报道较少.本文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普外科患者术后康复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关节镜下部分清理术联合玻璃酸钠局部注射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46例

    膝骨关节炎(OA)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慢性关节炎疾患,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并逐年加重,后致关节畸形,功能丧失[1],对老年人的生活起居影响为明显.对于生活质量要求较年轻患者明显降低的老年患者,缓解疼痛是治疗的主要目的.由于传统观念中对手术的排斥心理,绝大多数老年患者在选择外科手术时仍首选关节镜下清理治疗.玻璃酸钠(SH)是保守治疗中的常用药物,近来我们观察了关节镜下部分清理联合SH局部注射治疗OA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龚宗明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胶质瘤的趋向性

    目的 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体外和体内对胶质瘤细胞的趋向性.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MSCs和C6细胞CXCR4和SDF-1的表达.在体外应用Transwell试验检测BMSCs向C6胶质瘤细胞的迁移特性;BMSCs移植到荷瘤大鼠健侧脑内21 d后,荧光显微镜观察其迁移.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组织及肿瘤组织中CXCR4和SDF-1的表达.结果 仅少数BMSCs表达CXCR4,阳性率为0.86%;C6胶质瘤细胞表达CXCR4和SDF-1,阳性率分别为63.53%和48.42%.BMSCs在体外表现出明显的向胶质瘤细胞的迁移特性;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组织CXCR4和SDF-1表达均呈强阳性,移植21 d后,BMSCs表现了明显的向脑内胶质瘤迁移的特性,广泛分布于肿瘤和正常脑组织之间的胼胝体、皮层和血管.结论 CXCR4和其配体SDF-1参与大鼠BMSCs向胶质瘤细胞的迁移.

    作者:刘颖;陈东;刘佳梅;薛辉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小针刀治疗80岁以上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腰背疼痛患者的疗效

    老年性骨质疏松(OP)患者发生脊柱新鲜性骨折时可表现为腰背部的剧烈疼痛,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1].至于如何快速减轻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时腰背疼痛,目前多主张采用椎体成形术(PVP)或后凸成形术(PKP)进行治疗[2,3],但 8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有时因基础疾病太多而难以执进行,多采用抗骨质疏松与对症止痛治疗,止痛效果比较差,恢复腰背功能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我科对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腰背剧烈疼痛老年患者,在行抗骨质疏松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腰背部配合小针刀治疗,可以快速地减轻患者的腰背疼痛程度,恢复一定的腰背功能.

    作者:刘保新;王力平;徐敏;黄承军;唐福宇;娄宇明;梁柱;王继;梁冬波;唐汉武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中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及其相关因素

    目的 分析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焦虑(SAS)和抑郁(SDS)自评量表进行86例CRF患者的评分.结果 50岁以上和透析时间超过6个月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男性出现焦虑症状的比例高于女性(P<0.05);50岁以上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均明显升高(P<0.05);透析6个月以上的患者抑郁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性别和年龄与SAS评分有相关性(P<0.05);年龄和透析时间与SDS评分有相关性(P<0.05).结论 CRF患者的性别、年龄和透析时间均在不同程度上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产生影响.

    作者:周良柱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老年男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游离睾酮水平与妊娠相关蛋白A及细胞间黏附因子1的关系

    目的 观察老年男性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体内游离睪酮水平(FT)与炎症因子妊娠相关蛋白A(PAPP-A)、细胞间黏附因子-1 (ICAM-1)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88例老年男性体内FT与 PAPP-A、ICAM-1,其中ACS患者46例,同年龄健康对照42例.采用多因素逐步回 归方法分析FT与 PAPP-A、ICAM-1的相关性.结果 老年男性ACS患者体内FT低于对照组(P<0.01),而PAPP-A、ICAM-1分别高于对照组(P<0.01),FT水平与 PAPP-A、ICAM-1负相关.结论 老年男性ACS患者体内FT与炎症因子PAPP-A、ICAM-1负相关.

    作者:高倩萍;葛海龙;金红;沈景霞;黄明学;富路;董艳丽;朱莉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吡格列酮配合生活干预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AT1受体及mRNA的影响

    目的 评价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 PIO)配合生活干预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R)的影响,探讨PIO配合生活方式干预对SHR降压及心血管保护的机制.方法 SHR大鼠33只,随机均分为三组:SHR空白组(SHR),PIO+生活干预组(P)及硝苯地平组(N).药物添加到大鼠饮水中,生活干预为每日减少投食量并游泳6 ~ 15 min,实验周期为12 w.采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检测心肌及主动脉组织中AT1R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 PIO配合生活干预可抑制SHR AT1 R和mRNA表达.结论 PIO配合生活干预可能通过抑制AT1表达发挥降压及心血管保护作用.

    作者:陈海燕;李杰;孙艳伏;唐文娟;王赞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社区老年人的口腔健康凋查现状与对策

    老年人口腔疾病高发,口腔健康知识缺乏[1],为了探索老年人口腔疾病的规律,开展老年人口腔疾病的研究,本文就社区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社区老年人,根据年龄分组,45 ~ 59岁为老年前期,≥60岁为老年期[1].本调查共631人,其中男452人,占71.63%;女179人,占28.37%.老年期208人,其中60~64岁87人,65~69岁105人,70~74岁11人,75岁以上5人;老年前期423人,其中45~49岁220人,50~54岁121人,55~ 59岁82人.

    作者:曲进;刘敏;孙明琦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白介素-18促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细胞凋亡的作用

    目的 探索白介素-18( IL-18)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30只老年同龄雄性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新西兰大白兔制成60个动脉粥样硬化板块标本,采用析因设计,给予IL-18进行刺激,以不同的IL-18刺激时间和刺激浓度组合作为新处理组,将60个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标本随机分入新处理组中(n=5),测量在不同刺激时间和刺激浓度下,纤维帽的厚度与脂核横截面厚度的变化,TUNEL法检测斑块内细胞凋亡的改变.结果 帽/核比值与斑块内细胞凋亡指数随着IL-18的浓度及刺激天数的改变而变化(P<0.01).帽/核比值随着IL-18的浓度及刺激天数增加而降低(P<0.01),斑块内细胞凋亡指数随着IL-18的浓度及刺激天数增加而升高(P<0.01);斑块内细胞的凋亡指数与帽/核比值呈显著线性负相关(r=-0.776,P<0.001).结论 IL-18诱导斑块内细胞凋亡可能是其促易损斑块形成的重要机制.

    作者:李巧汶;李志樑;邱健;傅强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同期膀胱造瘘术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逼尿肌收缩力减弱69例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多发病,长期下泌尿道梗阻造成逼尿肌收缩减弱和上泌尿道积水等并发症,通常认为逼尿肌收缩减弱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术后效果不理想[1-2].通常采用膀胱造瘘治疗,但因生活质量严重下降,不易为患者所接受.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TURP 同期膀胱造瘘术治疗BPH合并逼尿肌收缩减弱的临床疗效.

    作者:赵春利;张萌;杨文增;周洪月;古德强;安丰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胰岛素抵抗与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ApoE及IL-1α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目的 研究胰岛素抵抗与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SAD)患者的APOE基因及白细胞介素-1α(IL-1α)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入组临床明确诊断为SAD病人59例,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MSE)、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痴呆严重程度.测定其空腹血糖及胰岛素,评估胰岛素抵抗性;同时检测载脂蛋白E(APOE)及IL-1α,分析其关系及对SAD的影响.结果 入组病人总的MMSE评分为(8.1±5.53),CDR评定为2分的患者34人(57.6%),评定为3分的患者21人(占35.6%).入组病人以中重度为主.同时完成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测定50例,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血糖x胰岛素含量/22.5)>2.8的病人7例(14%).完成APOE基因型检测48例,ApoE3/3型35例(72.92%)、ApoE2/2型5例(10.42%)、ApoE3/4型3例(6.25%)、ApoE2/4型2例(4.16%)及ApoE4/4型3例(6.25%).完成IL-1α基因型检测51例,其中CC基因型44例(86.27%),CT基因型7例(13.73%).APOE基因型多态性对胰岛素抵抗性的影响未见统计学意义,卡方值(Chi-Square) =3.523,自由度(df)=4,P=0.474.白介素-1α基因多态性对胰岛素抵抗性的影响未见统计学意义(P=1).不同IL-1α基因型对APOE基因型的多态性影响无统计学意义x2=1.543,df=4,P=0.819.结论 59例SAD患者中,APOE基因分型多为ApoE3/3型,IL-1α基因分型多为CC基因型;ApoE基因多态性及IL-1α基因多态性对病人是否产生胰岛素抵抗无明显影响.

    作者:陈建平;沐楠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广场集体舞蹈对老年自我概念的影响

    目的 研究广场集体舞蹈对老年人白我概念的影响.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锻炼感觉量表(EFI)及自我概念量表(TSCS)对100名坚持广场集体舞蹈锻炼的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SCL-90中除恐怖因子外,各因子均存在显著性差异;EFI中积极参与感、精神振作感和安静感因子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TSCS中生理自我、家庭自我、自我满意因子得分差异极其显著,道德白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自我认同因子得分有显著性差异,且自我概念总分与精神病性、人际关系、恐怖、抑郁、强迫症状呈高度负相关.结论 坚持广场集体舞蹈锻炼能有效地增进与改善老年人的自我概念水平,可以应用于老年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疾病的预防.

    作者:康钊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老年人健商的研究进展

    健康商数(健商)( health quotient,HQ)作为近年来新生的健康概念,其提出与发展对老年人健康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老年人健商的研究发展作一综述,以期为提高及干预老年人健康水平拓展思路.

    作者:王玉丽;黄卫东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目前越来越多地被临床应用.本文对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接受PCI治疗的13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相关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年龄段患者PCI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作者:马金霞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16层螺旋CT多期动态扫描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对肝癌多期扫描的影像特征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00例肝癌患者先行全肝CT平扫,其中80例无论肿瘤大小(包括23例结节型)先作病灶动脉期扫描,再作全肝静脉期扫描,后进行病灶平衡期扫描;20例仅行动脉期及静脉期扫描.结果 100例中67例为肿块型(67%),23例为结节型(23%),10例为弥漫型(10%).80例中CT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及平衡期病灶的显示率分别为87%、97%、90%、96%.结论 16层螺旋CT多期扫描能获得肿瘤在各期的增强征象,为肝癌的定性、定量诊断提供更多的影像诊断信息;尤其在肝癌早期,动脉期扫描可得到非常重要的诊断依据.

    作者:卢贺峰;金吕祥;张雪松;田春艳;鲁玉梅;吴仁昌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35例临床分析

    目前,我国已经逐步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比例逐渐增多,因此,老年人群中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亦呈逐渐上升的趋势[1].考虑到股骨颈解剖及功能上的特殊性,股骨颈骨折在治疗也有一些差异,而对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尤为重要,人工髋关节置换后患者髋关节的功能得到重建,疼痛能够得到迅速缓解,而且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缩短,因而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亦明显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显著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2].笔者对近年来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了全髋关节置换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兰天露;董桂甫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巴曲酶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的短期疗效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

    目的 观察巴曲酶降纤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 Fib)的变化.方法 选择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31例(31耳)为老年组,对照组为非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31例(31耳).两组患者均给予巴曲酶(东菱迪芙)降纤,金钠多、敏使朗改善内耳微循环及糖皮质激素等方法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0 d检查纯音听阈,治疗期间监测血浆Fib.结果 巴曲酶降纤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总体有效率为48.4%,低于对照组总体有效率77.4%(P<0.05).老年组中治疗期间 Fib出现一次以上低于1.0 g/L者7例,治疗有效5例(有效率为71.4%);治疗期间 Fib始终高于1.0g/L者24例,有效率41.6%,两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降纤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短期疗效不如非老年患者;治疗期间Fib下降至1.0 g/L以下的患者疗效更好.

    作者:许元腾;张榕;王英歌;梁晓华;林少莲;舒博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三种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的建立和比较

    目的 建立并比较3种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AD)小鼠模型的各自特点.方法 9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组,分别采用侧脑室Aβ25-35注射、侧脑室AlCl3注射、海马物理损伤的方法复制出3种不同的小鼠AD模型,通过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组织切片观察海马的形态学改变,Aβ1-40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海马CAI区老年斑形成情况.结果 侧脑室注射AlCl3组和海马物理损伤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P<0.01),物理损伤组小鼠海马神经元丢失明显,Aβ1-40免疫组化染色阴性;侧脑室注射AlCl3组小鼠海马CAI区偶见神经元排列稀疏,在神经元胞体和突起周围可见Aβ1-40免疫组化反应阳性的棕黄色斑块;侧脑室注射Aβ25-35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海马CAI区形态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海马区可观察到Aβ1-40免疫组化反应阳性的细小斑块.结论 上述三种模型均为AD研究常用,但各自模拟AD的侧重点不同,技术要求、成本价格、造模时间、持续时间等也不尽相同,研究中需灵活选择.

    作者:程欣;马刘红;徐建兵;陈彦;罗焕敏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河北地区人群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基因启动子多态性与河北地区人群冠心病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MMP-2启动子区包括-1306位点在内的基因序列,经测序后比较其基因型与冠心病发病风险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组与对照组之间MMP-2基因型(- 1306 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基因多态性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MMP-2单核苷酸多态性-1306(C/T)与冠心病的遗传易感性无关,与其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无关.

    作者:王俊杰;刘彬;韩一;苏明;郑斌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血管性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含量的变化

    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是常见的老年期痴呆病因[1],但两者的确切病因及其发病机制尚不确定[2].相关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AD和VD患者大多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危险因素[3].近的生物化学、流行病学和遗传学都有脂代谢紊乱与老年期痴呆有密切关系的报道[4].为探讨VD和AD患者血清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醇(TC)含量的变化及基在VD和AD病理生理中的价值,本文对VD患者和AD患者血清TG及TC进行检测,并与同期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分析其变化的临床意义.

    作者:曹传伟;禤彩霞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2002~2008年甘肃省893例老年人伤害部位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甘肃省893例老年伤害病人伤害部位分布及治疗情况,为制定相应预防老年伤害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甘肃省兰州市两所省级综合医院2002 ~ 2008年老年伤害住院病人病历,进行不同伤害部位分布及治疗效果分析.结果 2002~2008年兰州市老年伤害病人中,男性伤害的发生明显高于女性,伤害部位前三位为颅脑、下肢及脊椎,其累计构成男性为76.54%,女性为80.05%.老年伤害病人中60岁组伤害发生人数多,其次为65~岁组及70~岁组.背腹部及颅脑部损伤所致病死率高,分别为12.50%、11.39%.颜面部的治愈率高,为90.24%,其次为上下肢,分别为70.0%、72.51%.结论 老年人伤害发生的高频率、多部位,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对对家庭及社会造成极大的负担,所以加强老年人的伤害干预及创造良好安全的社区环境对于减少老年伤害的发生十分重要.

    作者:谭姣;白亚娜;程宁;胡晓斌;唐丹华;高娟;刘鹏;白小荣 刊期: 2011年第19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