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城市老年高血压患者症状自评量表及相关因素分析

刘靖;赵长华

关键词:老年患者, 高血压, SCL-90, 相关因素
摘要:目的 了解城市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卫生状况与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对开封城区172例高血压患者和192例健康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卫生状况较差,除人际敏感无差别外,其他因子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其心理卫生状况与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SSRS总分、主观支持、倾向性、稳定性和精神病质有不l同程度的相关(P<0.05,P<0.01或P<0.001).结论 加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卫生服务,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心理干预可提高生活质量及防治效果.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七氟醚麻醉在老年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临床评价

    目的 探讨七氟醚联合芬太尼、咪达唑仑复合吸入麻醉诱导和静脉应用异丙酚在老年腹腔镜手术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60例60~76岁美国麻醉学会(ASA)Ⅰ~Ⅲ级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分为七氟醚复合吸入麻醉诱导组(七氟醚组)和异丙酚麻醉诱导组(对照组).七氟醚组采用浓度阶梯式下降法给予药物,对照组静脉滴注给予异丙酚2 mg/kg.观察并比较两组插管前后诱导入睡时间、术毕停药至清醒时间等指标和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插管中有无呛咳、喉痉挛等不良反应,术后随访患者对插管操作有无知晓及满意度及各种并发症情况等.结果 七氟醚组比对照组需要更长的麻醉诱导时间,但比对照组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短(P<0.05).麻醉诱导后七氟醚组血流动力学变化不大(P>0.05),对照组有心率(HR)减缓,中心静脉压(MAP)下降(P<0.05),插管引起手术应激时对七氟醚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影响不大(P>0.05),对照组较插管前HR增快,MAP增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当.结论 异丙酚和七氟醚联合芬太尼、咪达唑仑复合吸入麻醉均可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但七氟醚联合芬太尼、咪达唑仑复合吸入麻醉的安全性更高.

    作者:陈桂军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甘肃汉、回族2型糖尿病患者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分析

    目的 分析甘肃汉族和回族2型糖尿病患者PPARγ2基因Pro12A1a多态性(PP、PA、AA).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确定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两民族间的差异.结果 两个民族中,Pro12Ala多态性在同民族中2型糖尿病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A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在两民族2型糖尿病组中大致相同,分别为4.17%,4.62%(x2=0.027,P=0.871),2型糖尿病组中基因型为PP者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均高于XA( PA/AA)基因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本实验中的甘肃汉族和回族人群中PPA Rγ2基因Pro12 Ala多态性主要以PP型为主,该多态性可能与2型糖尿病发病无关联.

    作者:关晓丽;刘怡;刘一帆;陈慧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Notch信号转导通路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作用

    Notch是一种结构及功能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跨膜受体蛋白家族,广泛表达于果蝇、脊椎动物、哺乳动物等多个物种.目前在哺乳动物中发现4种受体Notch 1~4,以及Jagged 1、Jagged 2、Delta-like 1(Dll 1)、Delta-like 3(Dll 3)和Delta-like 4(Dll4)五种配体.Notch信号通路受细胞间多种网络信号的调控,由两个邻近细胞的Notch受体与配体结合而激活,介导下游信号元件、靶基因及各种辅助蛋白相互作用,从而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及凋亡[1].在胚胎发育及出生早期,Notch受体和配体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Notch信号参与了心肌细胞的分化、房室管和瓣膜的发育、心室小梁的形成以及心室流出道的重塑[2].研究发现[3],心脏缺血改变激活了许多胚胎基因程序.在梗死初期,Notch信号活化,其下游基因表达量升高,这为心肌梗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就Notch信号通路及其介导的细胞间通讯对缺血性心脏病的影响做以综述.

    作者:秦迪;黄丽红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目前越来越多地被临床应用.本文对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接受PCI治疗的13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相关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年龄段患者PCI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作者:马金霞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小针刀治疗80岁以上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腰背疼痛患者的疗效

    老年性骨质疏松(OP)患者发生脊柱新鲜性骨折时可表现为腰背部的剧烈疼痛,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1].至于如何快速减轻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时腰背疼痛,目前多主张采用椎体成形术(PVP)或后凸成形术(PKP)进行治疗[2,3],但 8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有时因基础疾病太多而难以执进行,多采用抗骨质疏松与对症止痛治疗,止痛效果比较差,恢复腰背功能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我科对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腰背剧烈疼痛老年患者,在行抗骨质疏松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腰背部配合小针刀治疗,可以快速地减轻患者的腰背疼痛程度,恢复一定的腰背功能.

    作者:刘保新;王力平;徐敏;黄承军;唐福宇;娄宇明;梁柱;王继;梁冬波;唐汉武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老年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围术期血清VEGF、TGF-α、TNF-α、IL-6及CRP水平变化规律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常在儿童期或青春期增大,成人期增大不明显,为良性病变,手术治疗能有效地防止出血和控制癫痫的发作,多数患者手术后能够恢复正常的工作或学习[1].本文观察老年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围术期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人转化生长因子(TGF-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规律.

    作者:田小文;徐世双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三种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的建立和比较

    目的 建立并比较3种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AD)小鼠模型的各自特点.方法 9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组,分别采用侧脑室Aβ25-35注射、侧脑室AlCl3注射、海马物理损伤的方法复制出3种不同的小鼠AD模型,通过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组织切片观察海马的形态学改变,Aβ1-40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海马CAI区老年斑形成情况.结果 侧脑室注射AlCl3组和海马物理损伤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P<0.01),物理损伤组小鼠海马神经元丢失明显,Aβ1-40免疫组化染色阴性;侧脑室注射AlCl3组小鼠海马CAI区偶见神经元排列稀疏,在神经元胞体和突起周围可见Aβ1-40免疫组化反应阳性的棕黄色斑块;侧脑室注射Aβ25-35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海马CAI区形态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海马区可观察到Aβ1-40免疫组化反应阳性的细小斑块.结论 上述三种模型均为AD研究常用,但各自模拟AD的侧重点不同,技术要求、成本价格、造模时间、持续时间等也不尽相同,研究中需灵活选择.

    作者:程欣;马刘红;徐建兵;陈彦;罗焕敏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肾康注射液对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

    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血浆氧化应激水平与其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并且氧化应激可能是导致CRF患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重要环节[1,2].目前广泛认为慢性肾衰患者应实行预防性抗氧化治疗,我们采用肾康注射液对慢性肾衰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其对氧化应激(OS)状态的影响.

    作者:蒋文勇;吴欣;于黔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老年肺栓塞69例诊治分析

    肺血栓栓塞(PTE)误诊率在70%以上[1],随着增龄,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恶性肿瘤等疾病增多,制动及疾病本身均可导致血流缓慢或血液高凝状态,使老年PTE发病率升高[2].本文回顾性分析老年人PTE患者的临床诊治过程和误诊原因,以提高临床医师对PTE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降低漏诊率及死亡率,改善预后.

    作者:汪家坤;吴艳;惠复新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急性吸烟对健康男性高敏C反应蛋白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 探讨急性吸烟对高敏C反应蛋白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取27例健康男性.分别检测受试者急性吸烟前及吸烟后即刻、30 min、90 min、180 min,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上醛(MDA)水平,比较各检测指标不同时段的差异.结果 与吸烟前比较,吸烟后SOD逐渐降低,MDA、hsCRP逐渐升高,至吸烟后第180分钟血浆SOD 、MDA 、hsCRP较吸烟前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急性吸烟可引起机体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其效应在180 min内随时间递增.

    作者:刘永欣;赵景茹;孙云;彭应心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血管性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含量的变化

    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是常见的老年期痴呆病因[1],但两者的确切病因及其发病机制尚不确定[2].相关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AD和VD患者大多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危险因素[3].近的生物化学、流行病学和遗传学都有脂代谢紊乱与老年期痴呆有密切关系的报道[4].为探讨VD和AD患者血清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醇(TC)含量的变化及基在VD和AD病理生理中的价值,本文对VD患者和AD患者血清TG及TC进行检测,并与同期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分析其变化的临床意义.

    作者:曹传伟;禤彩霞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相关的神经系统症状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是由抗磷脂抗体( 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aPL)引起的一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生的动静脉血栓、习惯性流产和血小板减少,以血中存在的抗磷脂抗体等自身抗体为特征.

    作者:程政平;吴杰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低氧状态下神经干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外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低氧状态下体外鼠胚脑源性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的缺氧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孕龄11.5天大鼠的鼠胚脑源性NSC,无血清悬浮培养并传代,取第3代脑NSC制备成单细胞悬液,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中不加EPO,统计NSC克隆形成率,采用MTT法检测NSC增殖情况.结果 第3代脑NSC巢蛋白(Nestin)表达呈阳性反应.实验组及对照组的NSC分化后,部分细胞呈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阳性,部分细胞呈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EPO对低氧状态下鼠胚脑源性NSC的损伤具有确切的保护作用,并能促进NSC的分化.

    作者:姚敏;陈维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关节镜下部分清理术联合玻璃酸钠局部注射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46例

    膝骨关节炎(OA)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慢性关节炎疾患,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并逐年加重,后致关节畸形,功能丧失[1],对老年人的生活起居影响为明显.对于生活质量要求较年轻患者明显降低的老年患者,缓解疼痛是治疗的主要目的.由于传统观念中对手术的排斥心理,绝大多数老年患者在选择外科手术时仍首选关节镜下清理治疗.玻璃酸钠(SH)是保守治疗中的常用药物,近来我们观察了关节镜下部分清理联合SH局部注射治疗OA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龚宗明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软组织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并文献分析

    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淋巴系统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淋巴组织及富于淋巴组织的器官,发生于结外淋巴组织器官者为结外淋巴瘤,原发结外部位有胃肠道、皮肤、中枢神经系统、头颈部、肝脏等,而原发于软组织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十分少见[1-4],Travis报道其发病率仅占淋巴瘤的0.11%[4],组织学类型以非霍奇金淋巴瘤为主[5].本文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软组织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探讨该病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等情况.

    作者:赵娟;夏大文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超声心动图在观察老年患者经导管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前后心脏形态学变化中的作用

    房间隔缺损( ASD)约占先天性心脏病发病总数的16.2% ~ 22.0%[1],随着增龄,ASD患者伴随的症状和体征也越来越多.老年ASD患者因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生存机会降低.随着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经皮导管介入治疗继发孔型ASD技术[2]已逐渐成熟,并成为首选治疗方法.本文拟探讨经胸壁超声心动图( TTE)在观察老年患者经导管继发孔型ASD封堵术前后心脏形态学变化中的作用.

    作者:任启洪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前壁和下壁导联ST段同时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造影特征

    目的 分析心电图表现为前壁和下壁导联ST段同时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至2010年9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罪犯血管”的不同,对56例心电图表现为前壁和下壁导联ST段同时抬高患者进行分组,比较各组患者的冠脉造影特征.结果 56例患者中,29例为单纯右冠状动脉近段闭塞,冠状动脉特点是右室支较粗大,左室后支细小或缺失;20例为单纯前降支闭塞,前降支走行很长,绕过心尖部,闭塞部位位于前降支中远段.两组间心电图有明显的差别.7例患者表现为右冠状动脉和前降支双支闭塞,这些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虽经积极治疗,但预后较差.结论 单支血管闭塞是导致心电图出现前壁和下壁导联ST段同时抬高的常见原因之一.

    作者:刘兴利;庞文跃;耿宁;孙兆青;杨川;张新忠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雌激素对抑郁大鼠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及缰核在其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雌激素对抑郁大鼠海马内单胺类递质含量的调节以及缰核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雌性Wistar大鼠随机被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 Control)、抑郁模型组(Depression)、假手术组(SHAM)、去卵巢组(OVX)、雌二醇组(OV/ER)、缰核损毁组(Hb lesion).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检测各组海马内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递质的含量.结果 OVX组大鼠海马内5-HT、NE和DA含量与SHAM组大鼠相比降低,OV/ER组大鼠海马内5-HT、NE和DA含量与OVX组大鼠相比均显著回升.Depression组大鼠海马内5-HT、NE和DA含量与Control组相比明显降低;抑郁大鼠外侧缰核损毁后,海马内的5-HT、NE和DA含量均升高.结论 缰核可以通过对海马功能的影响介导雌激素改善抑郁行为的作用.

    作者:宋美英;夏薇;黄民;赵华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胶质瘤的趋向性

    目的 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体外和体内对胶质瘤细胞的趋向性.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MSCs和C6细胞CXCR4和SDF-1的表达.在体外应用Transwell试验检测BMSCs向C6胶质瘤细胞的迁移特性;BMSCs移植到荷瘤大鼠健侧脑内21 d后,荧光显微镜观察其迁移.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组织及肿瘤组织中CXCR4和SDF-1的表达.结果 仅少数BMSCs表达CXCR4,阳性率为0.86%;C6胶质瘤细胞表达CXCR4和SDF-1,阳性率分别为63.53%和48.42%.BMSCs在体外表现出明显的向胶质瘤细胞的迁移特性;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组织CXCR4和SDF-1表达均呈强阳性,移植21 d后,BMSCs表现了明显的向脑内胶质瘤迁移的特性,广泛分布于肿瘤和正常脑组织之间的胼胝体、皮层和血管.结论 CXCR4和其配体SDF-1参与大鼠BMSCs向胶质瘤细胞的迁移.

    作者:刘颖;陈东;刘佳梅;薛辉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MCP-1-2518G/A多态性和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水平的相关性

    目的 探索中国苏南地区汉族人群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 )-2518G/A多态性、血清MCP-1水平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203例UAP患者(UAP组)和192例经冠脉造影检查证实无冠脉病变者(对照组)的MCP-1 -2518G/A多态性;采用ELISA法随机检测UAP组72例、对照组73例的血清MCP-1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MCP-1-2518G/A位点基因型频率较高(P=0.04),G等位基因频率较低(P=0.044);经校正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及血脂异常等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后,MCP-1-2518 G/A多态性不增加UAP的易感性(P>0.05).UAP组与对照组组内任何基因型间血清MCP-1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UAP组血清MCP-1水平[( 286.23±284.20) 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172.61±178.70) pg/ml,P =0.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MCP-1与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性别相关.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揭示≥75%分位数的血清MCP-1水平与UAP的发病风险相关[OR(95%CI):2.904( 1.058 ~7.970),P=0.039].结论中国苏南地区汉族人群MCP-1 -2518G/A多态性与UAP易感性无明显关联,UAP患者和非冠心病者该基因位点多态性对血清MCP-1水平无影响,UAP患者血清MCP-1水平显著升高且≥75%分位数的MCP-1血清水平可能是UAP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何国平;姜九;师干伟;许联红;戚传平 刊期: 2011年第19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