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型糖尿病患者腹部脂肪分布与全身炎症反应标记物间的关系

杜俊文;吴韬;张俊芳;崔素敏;任巧华;张力双;雷琳

关键词:2型糖尿病, 腹部脂肪组织, 炎症反应标记物
摘要: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中腹内脂肪组织( VAT)和皮下脂肪组织(SAT)与体重指数(BMI)及全身炎症反应标记物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多层螺旋CT扫描来确定2型糖尿病患者VAT、SAT的分布状态,评价炎症反应标记物与C反应蛋白(CRP)、BMI、VAT及SAT间的关系.结果 在2型糖尿病受试者中BMI和VAT均与炎症标记物相关.SAT与全身炎症反应标记物没有相关关系.而且除了BMI之外,VAT提供了更多与血管重塑及血液高凝有密切关系的许多全身组织炎症标记物的信息.结论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脂肪组织分布是全身炎症反应的重要决定因素.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消化性溃疡治疗方案的临床选择

    目的 探讨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 将1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口服甲硝唑片400mg,2次/d,果胶铋片100 mg,于早、中、晚饭前30 min,睡前(服用奥美拉唑前1h)各服1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奥美拉唑20mg,2次/d.对照组加服雷尼替丁150mg,2次/d.两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87.50%,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治愈率为57.95%,总有效率为71.59%.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Hp转阴率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腹痛、烧心、反胃、反酸、嗳气等症状积分治疗前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后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以奥美拉唑、甲硝唑片、果胶铋片为主的治疗方案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临床疗效显著,可较好的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温建军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综合医院急诊心悸患者心理状态及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评估以心悸为主要表现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描述非心源性心悸(non-cardiac palpitation)的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收集以心悸为主诉反复就诊的急诊患者671人,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Rating Scale,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17,HAMD-17)评估患者心理状态,比较非心源性心悸与心源性心悸的临床特点.结果 共218例同意合作的心悸患者入选,其中172例为非心源性心悸组,46例为有器质性心脏病者(心源性心悸组).与心源性心悸组患者相比,非心源性心悸组年龄较小[(47.1±11.6)岁 vs (54.5±10.0)岁,P<0.01];≤45岁者较多(37.9% vs 15.2%,P<0.01);心悸发作时更易出现死亡恐惧(59.3%vs41.3%)、害怕(69.8% vs 34.8%)、失控感(31.9% vs 10.9%)、过度换气(37.2% vs 17.4%)和手脚麻木(37.2% vs 15.2%)等伴随症状(P<0.05);伴随症状成组出现(≥4个)的比例更高(29.7% vs 10.9%,P<0.01);发作时心电图正常、病程≥6月者更多(49.4% vs 30.4%.P<0.05).结论 急诊心悸患者焦虑症状明显,其中大多数为非心源性心悸,主要临床特征为年龄较轻、心电图正常、发作时常有特征性伴随症状,或特征性伴随症状成组出现.

    作者:高辉;王铁峰;李淑芬;张凤侠;岳振琴;房铭辉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中药抗心律失常作用机制的临床研究概况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的自律性异常或激动传导障碍导致心动过速、过缓,心律不齐或异位心律的一类病症,中医对其症状和治疗的描述散见于“心悸”、“怔忡”、“眩晕”、“疾脱脉”、“厥证”、“脱证”等证中[1].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中药抗心律失常的价值得到了世界范围的认可,通过对实验性心律失常的大量研究,发现了不少抗心律失常的有效成分、单方.

    作者:辛丽;侯文丽;王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分蘖葱头黄酮提取物纳米乳载药系统的构建和质量评价

    目的 构建分蘖葱头黄酮提取物纳米乳载药系统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绘制伪三元相图,确定佳处方组成;制备分蘖葱头黄酮提取物纳米乳载药系统;检测载药纳米乳的外观、粒径、电位;后,用高效液相法测定载药量并考察稳定性.结果 分蘖葱头黄酮提取物纳米乳佳处方为:Tween80-Span80-PEG400-肉豆蔻酸异丙酯(2.5∶1∶3.5∶3)和水.所制备的纳米乳外观澄清透明,平均粒径为23.6 nm,Zeta电位为-2.74 mV,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包封率为91.0%,含量为37.9%,稳定性良好.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分蘖葱头黄酮提取物纳米乳载药系统为热力学稳定的纳米载药体系,处方合理,制备简单,质量稳定可靠.

    作者:武敏;王静;郭秋实;肖振静;丁志英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老年人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进展

    胫骨平台骨折属关节内骨折,可合并半月板、十字韧带、侧副韧带等损伤,如复位不良则导致膝关节不稳定,疼痛,关节活动障碍.老年骨质疏松骨折病人常伴有老年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等,治疗比较棘手.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和内固定装置的更新,老年人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方式有了更多的选择.本文就老年人胫骨平台骨折的致伤原因、诊断、手术治疗方式及术后功能结果作一综述.

    作者:王洋;姚松梅;赵琪珩;武汉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中老年宫颈癌放射性直肠炎28例

    宫颈癌(Cervical carcinoma)是老年妇女常见的恶性生殖器官肿瘤,也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一种疾病.放疗及手术是官颈癌有效的治疗手段,临床上根据病期及肿瘤大小或病人的意愿选择治疗方法;但无论早期还是中、晚期,放射治疗均是很好的治疗方法.放射治疗包括体外照射和腔内后装治疗.放射治疗的副作用包括急性放射炎和远期后遗症.直肠炎是很常见的一种急性放射反应,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等.这些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放疗的接受程度,有的甚至被迫停止放疗.本研究应用康复新液治疗由放疗引起的直肠炎,试图找到治疗或减轻宫颈癌放疗引起的直肠炎的更加有效的方法.

    作者:杨建征;王方锐;侯吉光;郭杰;边丽;金平;陈玉丙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非痴呆病人早期认知失调的评估

    目的 探讨首次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非痴呆病人认知失调(CDF)与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的关系.方法 对35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14d的CDF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学评估,选择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23的病人,根据每次检查得出的Z评分值将CDF分为3类.应用序数回归分析卒中临床和影像学特点(MRI)与CDF之间的关系并进行概率计算.结果 双变量分析结果显示,CDF与病人年龄、教育程度低、伴有抑郁、14 d时神经功能缺失、脑卒中亚型、脑动脉分布和脑白质疏松有关,但与梗死体积大小无关.CDF的预测因素是14 d时NIHSS评分、大脑中动脉梗死、左半球卒中伴抑郁.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非痴呆病人CDF与脑卒中临床特点有关,这一发现对脑卒中后亚急性期床边预测CDF可能有帮助,为病人的神经心理学评估提供参考,有可能成为未来临床试验的有用工具.

    作者:吕斌;王运良;尹红蕾;刘亚军;娄季宇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睡眠呼吸紊乱的发生情况及胰岛素、内皮素水平变化

    目的 观察慢性舒张性和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睡眠呼吸紊乱(SDB)发生情况及胰岛素、内皮素变化.方法 对舒张性和收缩性心衰患者应用便携式睡眠监测仪进行睡眠监测,根据呼吸紊乱指数(AHI)将患者分为SDB组(AHI> 10次/h)和非SDB组(AHI≤10次/h),观察两组AHI与血氧饱和度(SaO2)(低SaO2、SaO2< 90%占总记录时间百分比)和心率(低心率、高心率和大心率变化)的关系及两组胰岛素、内皮素水平.结果 舒张性心衰90例患者有40例(44%)分为SDB组,均存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其中有7例并存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CSA);50例为非SDB组,两组AHI分别为(23.0±14.6)次/h和(5.1±2.4)次/h,SDB组低SaO2更低、SaO2 <90%时间更长;AHI与SaO2< 90%的时间正相关,与低SaO2负相关(均P<0.05);SDB组和非SDB组发生严重心动过缓(心率≤40次/min)分别为80% (32/40)和28%(14/50),SDB组低心率更低,并与AHI负相关,大心率变化与AHI正相关(均P<0.05);20例SDB组与30例非SDB组空腹血糖无显著性差异(P>0.05),SDB组餐后2h血糖、空腹及餐后2h血胰岛素浓度、内皮素浓度都高于非SDB组(P<0.05).收缩性心衰54.5%患者(12/22)合并SDB,均为OSA,4例合并CSA并呈陈-施呼吸;SDB组和非SDB组AHI分别为(25.9±12.5)次/h和(5.8±2.5)次/h,SDB组低SaO2更低,SaO2<90%的时间更长;AHI与低SaO2负相关,与SaO2 <90%的时间正相关;AHI与LVEF负相关(均P<0.05).结论 慢性舒张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合并SDB的患病率很高,且伴发严重夜间低氧血症,可致患者夜间出现严重心动过缓、内皮功能损害、胰岛素抵抗.

    作者:党连生;耿立霞;姚丽萍;郑玉云;王永福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肾舒康合剂对马杉氏肾炎白兔模型血液流变学及肾组织形态的影响

    目的 研究益气活血利湿中药肾舒康合剂(Shen ShuKang,SSK)对马杉氏肾炎(Masugi glomerulone phritis,MGN)白兔血液流变学及肾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经白兔耳缘静脉注射羊抗兔肾血清复制白兔MGN模型.实验动物分为4组,即正常(等容量生理盐水)组、模型(等容量生理盐水)组、雷公藤多苷组(5mg/kg)和肾舒康(8.16g/kg)组,复制模型后第1天开始灌胃给药,并于给药4w末观察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杀检动物,取肾组织行光镜及免疫荧光检查.结果 肾舒康能明显降低实验动物全血黏度(ηb,高切、低切)、血浆黏度(lp)、纤维蛋白原(Fig)、红细胞压积(HCT)(P <0.01),减少免疫复合物(IC)在肾小球基底膜(GBM)的沉积,延缓肾组织的病理进程.结论 肾舒康能改善MGN家兔的血液流变学状态,缓解高凝状态带来的肾脏损害,并能改善肾组织病理改变,防止肾小球硬化.

    作者:闫翠环;方敬;陈志强;甄彦君;陈金金;刘云肖;姜秀娟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94例动态血压的昼夜节律及变异性

    长时血压变异性(BPV)即24h动态血压均值标准差,比短时变异性能更好地代表整体血压变异[1].国内外一些文献报道BPV与靶器官损害显著相关且是其独立的决定因素[2,3].本文通过分析24h动态血压监测报告,了解老年高血压昼夜节律和BPV特点,结合时间治疗学原理来来探索合理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提高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彭军;李娟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RNA干扰抑制cyclin E表达对食道癌细胞Eca-109增殖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利用RNAi技术抑制cyclin E的表达,研究cyclin E在食道癌细胞Eca-109生长、增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设计针对cyclin E基因的siRNA序列,合成并克隆入pGFU6/neo质粒中,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质粒转染Eca-109细胞.采用RT-PCR和免疫印迹试验检测稳定转染的Eca-109细胞中cyclin E的表达水平.台盼蓝排斥法、MTT法、3H-TdR掺人试验、平板克隆形成试验检测干扰cyclin E后对细胞活力以及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时相分布.Westem印迹检测细胞增殖有关蛋白PCNA、p21、bax和bcl-2表达变化.结果 台盼蓝排斥法、MTT法、3H-TdR掺入试验和平板克隆形成试验显示转染组细胞活力及增殖受到抑制;阻滞在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Western印迹表明PCNA和bcl-2蛋白表达量下降;而p21蛋白和Bax蛋白表达量上升.结论 沉默cyclin E基因能明显抑制食道癌细胞Eca-109的活力及增殖能力,并且细胞周期被阻滞,机制可能与下调肿瘤细胞内PCNA以及上调p21的表达有关.

    作者:石超;蔡哲;范林洋;裴斐;杨超;杨春蕾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脑白质的改变与脑老化

    年龄依赖的认知功能减退(age-related cognitive decline,ARCD)是脑老化的一种重要特征,表现为记忆和执行功能的减退等现象,被认为是阿尔兹海默病( Alzheimer disease,AD)等疾病发生重要的前提条件.过去对认知功能降低原因的研究多集中于脑萎缩、神经元的减少等灰质变化上.近年来的一系列研究发现脑白质的退行性改变可能是造成脑老化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就脑白质在老年认识功能减退中的变化和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杨光;肖岚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丹红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丹红注射液治疗前后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择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病人15例,给予0.9%生理盐水250 ml加丹红注射液40ml每日1次静点,且在入院时及药物治疗后2w分别检测ox-LDL,MMP-2的抗体水平.结果 丹红注射液治疗前ox-LDL、MMP-2水平分别为(43.94±25.20)、(25.84±14.10)μg/dl,治疗后水平分别为(31.25±24.45)、(21.12±7.82) μg/dl,治疗前后血清ox-LDL含量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从抗氧化的角度,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起重要作用.

    作者:姚建华;宋春伶;杨鑫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慢性疾病影响老年人QOL的研究进展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世纪,2011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1].人口结构老龄化不仅是世界性的卫生问题,同时也正在给中国带来较大影响.老年人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生存状态处于特定时期.由于健康状况受到衰老和疾病的威胁,他们的生活内容和满足生活所需要的能力发生了质的变化.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关于慢性疾病对老年人生活质量(QOL)影响的研究工作,全面地评价生理、社会功能及生活方式等对老年人健康造成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提出相应的多层次保健模式,为老年人保健、QOL的提高及慢性疾病的治疗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刘飞;王欣欣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依达拉奉对帕金森病小鼠黑质GSK-3β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帕金森病(PD)小鼠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30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给予腹腔注射百草枯和代森锰建立PD模型,建模成功后,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腹腔注射2w.观察3组小鼠行为学的改变、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黑质TH、GSK-3β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与治疗组比较,爬杆时间明显延长,黑质TH阳性神经元数量显著降低,GSK-3β的表达显著增高.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可显著改善百草枯和代森锰引起的损伤,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周波;文敏;王文静;何宇红;余彦;威贵勇;焦玲;张春林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神经影像学检查对血管性痴呆46例的临床评价

    血管性痴呆(VD)是脑血管病变引起脑损害所致的痴呆,它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D)之后的第二常见痴呆[1,2],其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及相关脑血管病的神经功能障碍和神经影像学征象.神经影像是明确痴呆病因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VD患者的头部CT或MRI表现进行分析,来探讨神经影像学检查对VD临床评价中的价值,从而对VD患者的防治和判断预后起重要作用.

    作者:周颖;王爱民;谭红;柳四新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老龄骨性关节炎大鼠内侧副韧带蠕变特性

    目的 比较正常和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的蠕变特性,确定骨性关节炎对内侧副韧带蠕变特性的影响.方法 在日本岛津电子万能试验机上对正常和病态组各10个试样进行蠕变实验.蠕变实验的应力增加速度为0.01 mPa/s.设定实验时间为7200 s,采集100个数,以归一化分析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结果 正常和病态组内侧副韧带蠕变初600 8变化较快,之后应变缓慢上升,正常组7200 s蠕变量1.622%,病态组7200s蠕变量1.146%.结论 蠕变曲线是以指数关系变化的,骨性关节炎对膝关节内侧副韧带蠕变特性具有一定影响.

    作者:孟庆阳;朴成东;马洪顺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社会支持对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通过对老年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生活质量(QOL)和社会支持调查数据分析,为有效改善患者QOL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对老年RA患者82例进行WHOQOL-BREFQOL和社会支持量表调查.结果 病程>1年的患者的躯体健康、心理功能、环境以及QOL总评分明显低于病程≤1年的(P<0.05);病程>1年的患者的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及社会支持总评分明显低于病程≤1年的(P<0.05);社会支持项目中的主观支持与QOL领域中的环境和心理功能呈正相关(r=2.661、1.780;P<0.05);支持利用与心理功能和躯体健康呈正相关(r=1.647、3.235;P<0.05).结论 社会支持对于老年RA患者QOL的改善有重大意义.

    作者:包淑贞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纳米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病基因诊断的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AD)难以早期确诊,尚缺乏灵敏、快速、准确的活体诊断技术,确诊率较低.因此,寻求早期诊断AD,特别是应用纳米技术检测AD易感基因,已经成为了神经变性疾病领域的研究新热点和难点.现就AD的基因研究现状以及纳米技术在早期诊断AD的应用与进展综述于下.

    作者:周竹青;易黎;韩金玲;沈惠敏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社会支持状况调查

    目的 分析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社会支持影响因素,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社会支持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90例,进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调查.结果 70和80岁组患者的社会支持总评分明显低于60岁患者(P<0.05);文化程度为中学或专科、大专以上患者的社会支持总评分明显高于小学或文盲患者(P<0.05);月收入800~1 200元的患者的社会支持总评分明显高于月收入小于800元患者(P<0.05);月收人大于1 200元的患者的社会支持总评分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年龄对社会支持的3个维度都有影响,主要表现为80岁组患者普遍低于60和70岁组患者;性别只对支持利用度有影响,男性的支持利用度高于女性;文化程度和月收入对社会支持的3个维度都有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文化程度和月收入的提高,社会支持3个维度的评分逐渐增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月收入对客观支持都有影响(P<0.05);月收入对主观支持有影响(P<0.05);年龄、文化程度和月收入对支持利用度有影响(P<0.05);年龄和月收入对社会支持总评分有影响(P<0.05).结论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社会支持受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月收入多因素影响.

    作者:张海洋;张会敏;张金华;高敏;朱丽丽;孙娟 刊期: 2011年第2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