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临床观察

张广成;孙泳;刘和平;安佰富

关键词:心房颤动, 高敏C反应蛋白, 左房内径
摘要:目的 探讨炎症反应在持续性心房颤动的发展与维持中的作用.为应用通过干预炎症的方法治疗或预防持续性房颤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5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为同期住院的窦性心律患者50例.24 -48 h测定两组hs-CRP水平、LAD,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持续性房颤组hs-CRP和LA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持续性房颤患者的LAD与hs-CRP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65,P<0.01).结论 炎症反应可能在房颤维持中起重要作用,并可能促进心房结构重构,推测通过干预炎症的措施降低hs-CRP水平可能对房颤的治疗有益.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前列腺增生患者全尿道狭窄的原因分析

    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疾病,而需要手术的患者又占有较大比例,并且随年龄增长,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经尿道电切除术(TURP)是世界上公认的治疗BPH的“金标准”,但术后尿道狭窄,尤其是全尿道狭窄是难以治疗的问题之一.本文对近8年来用TURP治疗BPH出现尿道狭窄的患者进行原因分析,为TULRP术后全尿道狭窄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叶兴龙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依达拉奉对慢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阳性表达的影响

    目的 本文应用依达拉奉与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慢性脑缺血实验研究,通过观测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探讨慢性脑缺血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线结扎离断法制作大鼠颈动脉的局灶性慢性脑缺血模型,造模3w后给予依达拉奉3 mg/kg腹腔注射,于不同时间点用卒中指数评分标准和神经病学症状标准评估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用各实验组大鼠脑组织匀浆测定MDA和SOD的含量.结果 脑缺血模型鼠卒中指数1~3d死亡率为35% ~ 38.9%,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脑缺血4 w MDA含量升高明显,12 w恢复正常,依达拉奉和脑蛋白水解物组与正常对照组、脑缺血模型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脑蛋白水解物MDA含量增加不如依达拉奉组显著(P<0.01);脑缺血模型组和给药组在4w时SOD含量明显减少,依达拉奉组和脑蛋白水解物组在8w、12w额叶皮层与海马区SOD的表达均显著高于脑缺血模型组(P <0.01),且依达拉奉组各时点SOD的含量均高于脑蛋白水解物组(P<0.01),但16w后SOD含量恢复正常,脑缺血模型组在12w时额叶皮质及海马区SOD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慢性脑缺血是痴呆的病理基础,梗死灶多发生在缺血的2~4w,以分水岭区较多见;依达拉奉具有抑制缺血后血管内皮细胞损害,清除自由基、抑制脑水肿,影响单胺类神经递质的代谢,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其有效性优于脑蛋白水解物.

    作者:薛慎伍;刘春寒;张兆岩;薛源;于晓敏;钟莉;王辉;胡金娜;孔素梅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缺氧诱导因子-1在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表达水平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干预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缺氧诱导因子-1( HIF-1)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对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的影响.方法 单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DN组(20只)和吡格列酮组(P组,20只),以正常大鼠(C组,20只)作对照.干预8w后,观察各组大鼠尿蛋白、血糖、血脂、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变化;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肾脏HIF-1、PPARγ mRNA的表达.结果 (1)DN组大鼠尿蛋白、肾脏HIF-1蛋白及mRNA水平均较正常大鼠明显升高,PPARγ表达下调;而P组大鼠上述指标呈现相反的改变,24h尿蛋白定量分别与HIF-1蛋白、mRN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2)DN组大鼠血糖、血脂均显著高于正常大鼠,吡格列酮治疗后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 吡格列酮可能通过PPAR途径下调DN大鼠肾脏HIF-1表达,从而发挥其肾保护作用.

    作者:李君;王庆丽;孙湘;王济芳;高顿;俞力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中老年男性雌、雄激素水平与血脂代谢的关系

    目的 探讨雌、雄性激素水平对老年男性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根据颈动脉彩超检测结果,将60例中老年男性分为动脉硬化组32例,对照组28例.检测所有入选病例的血压、体重指数.清晨采集血样标本,离心后用放免法测定血清睾酮、雌二醇浓度,酶法测定血脂浓度.比较两组之间血清性激素水平、血脂的差异;分析两组血脂与雌、雄激素的相关性.数值变量两组间比较采用t-Student检验,血脂浓度与雌、雄激素水平之间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动脉硬化组血清睾酮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动脉硬化组血浆TC、TG、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相关分析显示:动脉硬化组男性血浆睾酮水平与TC和LDL-C水平呈负相关(P<0.05),血清雌二醇水平与TC、LDL-C浓度显著正相关(P<0.05);正常对照组男性血清睾酮水平与LDL-C浓度呈负相关(P<0.01),血清雌二醇水平与LDL-C浓度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男性血清睾酮水平与血浆TC、LDL-C水平呈负相关,血清雌二醇水平与血浆LDL-C水平呈正相关.动脉硬化组睾酮降低,提示内源性的雄性激素可能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

    作者:张艺耀;郭蕾;丁海琴;梁东明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农村老年人健康教育与慢性病管理

    自2010年实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以来,健康体检这一特需医疗服务正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如何做好健康体检工作,对广大村民的健康、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就成为基层医疗服务的重要课题[1].本文拟分析农村慢性病人群接受健康管理的重要意义,为提供农村慢性病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作者:马国禄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大脑不同部位损伤对脑血管病患者再认记忆的影响

    目的 研究大脑不同部位损伤对脑血管病患者再认记忆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山东大学济南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80例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损伤半球不同分为左半球组和右半球组,按照损伤灰、白质不同分为皮层组、皮层下组,按照损伤脑区不同分为基底节区组、颞叶组、额叶组.另选取85例在我院进行健康查体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所有对象均进行双字词及无意义图形再认测验,研究比较不同大脑部位损伤再认成绩之间的差异及脑血管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成绩的差异.结果 脑血管病组患者双宇词再认成绩(10.05±2.98)分,无意义图形再认成绩(9.32±3.17)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3.28±2.98)分、(12.96±2.46)分](P<0.05).左半球组双字词再认成绩[(9.23±2.31)分]显著低于右半球组[(10.95±2.72)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左、右半球组无意义图形再认成绩比较[(9.77±3.31)分vs(9.47±2.84)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皮层组两项再认测验成绩比较[(9.16±2.13)分、(8.25±2.61)分]均显著低于皮层下组[(11.36±2.83)分、(10.97±2.36)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基底节组、颞叶组、额叶组三组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高低依次为基底节组[ (11.36±2.83)分、(10.97±2.36)分]、额叶组[(9.98±1.68)分、(9.67±1.14)分]、颞叶组[(8.35±2.15)分、(7.36±2.22)分].结论 脑血管病患者再认记忆明显障碍,大脑不同区域受损再认记忆障碍程度不同,其中皮层的损伤较皮层下的损伤严重,左半球较右半球的损伤严重,颞叶损伤较基底节、额叶损伤严重.

    作者:张峰;李晓红;王敏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老年患者睡眠障碍与糖代谢关系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是大多数国家的主要死亡原因,通过增加如冠心病和周围血管疾病、中风、失明和肾衰竭等疾病的风险,而显著增加社会、家庭及经济负担.2006年联合国大会宣布2型糖尿病成为第一大非传染性疾病,与传染性疾病,如艾滋病和结核病一样严重威胁着全球人类的健康[1].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包括肥胖,缺乏身体活动和不健康饮食.

    作者:黄元平;纪莉;赵艳飞;付军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困境分析及对策

    相对于传统的多子女家庭来说,独生子女家庭结构、功能发生了显著变化.在未富先老的社会背景下,家庭功能的发展变化过程未能与社会保障系统的建立健全过程完全同步[1],这意味着独生子女家庭原有养老模式赖以生存的基础发生了变化,也使得独生子女家庭在养老问题上面临着经济保障、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多重压力[2].本文主要针对家庭功能的变迁及其对独生子女家庭养老模式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并针对如何集合国家、社会、家庭三方力量解决养老困境提出建议,进一步建立与完善独生子女家庭养老模式.

    作者:夏辛萍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血清Hcy和hs-CRP水平在老年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评价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测定在老年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24例尿蛋白正常组、25例微量蛋白尿组和21例大量蛋白尿组患者血清Hcy和hs-CRP水平,选25名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尿蛋白正常、微量蛋白尿和大量蛋白尿较对照组,大量蛋白尿较微量蛋白尿组,大量蛋白尿组较尿蛋白正常组,血清Hcy和hs-CRP水平都显著升高(P<0.05);微量蛋白尿组较尿蛋白正常组血清Hcy水平显著增高(P<0.05),血清hs-CRP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血清Hcy水平与卧床时间和抽烟无关(P>0.05),与性别、病程、体重指数、心血管疾病有关(P<0.05);血清hs-CRP水平与性别和卧床时间无关(P>0.05),与病程、抽烟、体重指数、心血管疾病有关(P<0.05).结论 测定血清Hcy和hs-CRP水平对早期诊断老年糖尿病肾病有良好价值,Hcy在检测早期糖尿病肾脏损害程度方面敏感性优于hs-CRP.

    作者:常琼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疏肝健脾方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组织LXRα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疏肝健脾方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大鼠肝组织LXRα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用SD大鼠5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疏肝组(灌服3.2g·kg-1·d-1剂量的柴胡疏肝散)、健脾组(灌服10.0g·kg -1·d-1剂量的参苓白术散)、综合组(灌服11.9g·kg-1·d-1剂量的柴胡疏肝散和参苓白术散合方),模型组15只,其余各组10只.采用灌饲高脂肪乳剂(10 mL/kg)的方法复制大鼠NAFLD实验动物模型,给药8 w后处死动物,腹主动脉采血,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及肝功;常规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RT-PCR方法检测肝组织LXRα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组织LXRα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血脂及肝功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P<0.01),大鼠肝组织LXRα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各给药组血脂及肝功和肝组织LXRα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P<0.01),其中以健脾组下降为明显.结论 疏肝健脾方药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NAFLD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肝脏LXRα的表达有关.

    作者:杨钦河;王文晶;冯高飞;何秀敏;张玉佩;纪桂元;胡四平;王彦平;陈同炎;刘海涛;闫海震;黄进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高龄老人慢性病和日常生活能力调查及影响因素

    目的 研究高龄老人慢性病的患病状况以及日常生活功能的受损情况,为高龄老年人群的健康管理和医疗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上海市杨浦区的1027名8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慢性病和日常生活能力(ADL)的问卷调查.结果 高龄老人慢性病患病率为97.66%,ADL受损率高达65.63%,年龄、脑梗死、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前列腺增生是导致高龄老人ADL损害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各种慢性疾病可不同程度地引起ADL损害,但与其患病率的高低无直接关系,高龄老人ADL损害受年龄、疾病性质的影响更为明显.应建立高龄老人的网络化管理系统,采取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措施.

    作者:薛冰;陈旭波;丁东新;沈琪;缪以颖;钟葛瑾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眼针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脑组织脑源性神经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眼针治疗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方法 应用线栓法复制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采用眼针治疗,于再灌注后3h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印迹、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Q-PCR)方法测定脑组织脑源性神经因子(BDNF)蛋白及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眼针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脑组织BDNF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 眼针具有明显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机制与上调脑组织BDNF表达有关.

    作者:王哲;王德山;王莹;马贤德;赵金茹;王守岩;关洪全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老年人脉压指数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

    老年人脉压(PP)是比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更有效的预测心血管事件危险性的指标.由于PP评价血管硬化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报道脉压指数(PPI)能更好地反映血管硬化[1].本研究探讨老年人动态PPI对心电图异常的影响.

    作者:张长尧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术后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术后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自我院2006年5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行单纯脾切除、脾切除加分流术及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患者共123例,其中术后血栓形成者29例,未有血栓形成者94例.对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重指数、高血压病史、嗜酒史、是否有肝炎病毒感染史、既往有无腹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门静脉宽度、脾静脉宽度、肝功能Child分级、凝血酶原时间以及术后抗凝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血栓组29例病人中21例(72.4%)既往有腹水史,非血栓组94例病人中52例(55.3%)既往有腹水史,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栓组门静脉、脾静脉宽度显著增大,血栓组门静脉宽度>1.3 cm者22例(75.8%),对照组为23例(24.5%),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栓组脾静脉宽度>0.9 cm者18例(62.1%),对照组为41例(43.6%),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术后抗凝药物使用情况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影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小板计数升高、腹水、D-二聚体升高、门静脉宽度增宽以及脾静脉宽度增宽,术后动态监测血小板计数以及早期的抗凝药物使用可以防止门静脉血栓的形成.

    作者:陈育建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粪便标本基因标记物mRNA检测在老年癌性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通过多基因mRNA表达检测癌性肠梗阻病人粪便,观察三种标记物定性检测诊断癌性肠梗阻的价值.方法 27例通过X线或腹部CT证实为肠梗阻的病人,同时手术证实20例为癌性肠梗阻,7例为非癌性肠梗阻,20例癌性肠梗阻病人中有14例伴发肝转移,采用RT-PCR技术检测粪便基因标记物mRNA表达.结果 联合检测粪便COX-2、CK-20、CD44v6 mRNA对癌性肠梗阻的诊断率为90%(18/20),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94.7%,85.7%,90%,85.7%及88.9%.结论 联合检测粪便COX-2,CK-20,CD44v6 mRNA表达可作为无法行镜检的癌性肠梗阻病人的无创性诊断手段.

    作者:曹春远;马震;董强;王钟林;赵金伟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正常与病态股骨头应力松弛蠕变流变特性研究进展

    骨力学是生物力学的分支,其研究已有100多年历史.近年来关于密质骨力学性质研究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1~5],关于松质骨的力学性质国内外学者也作了一定研究[6~11],与密质骨的研究比较,对松质骨的研究要少得多,研究深度也远不如密质骨,只有很少报道涉及松质骨的黏弹性行为.股骨头位于股骨上端与髋臼组成髋关节,股骨头是维持髋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是承受和传递载荷的枢纽,股骨头主要由软骨、密质骨和松质骨组成,其中松质骨占比重较大.本文对股骨头生物力学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李恒;于巍红;韩忠宝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脑脂肪栓塞患者CT和磁共振影像表现及临床分析

    脂肪栓塞综合征(fat embolism syndrome,FES)是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皮肤点状出血、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可出现肺、全身或脑部脂肪栓塞,常发生于外伤后发生的长骨多发骨折.临床上FES的发生只有2% ~5%[1],其中脑脂肪栓塞(cerebral fat embolism,CFE)的发生更为少见,病情凶险,是外伤后严重并发症之一,早期诊断及治疗非常重要.CFE影像学表现容易与脑梗死、脑皮质挫伤或弥漫性轴索损伤等颅脑损伤相混淆.本文收集了5例CFE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探讨CFE的影像特点,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金光玉;黄美善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慢性肾脏病患者不同时期血清Cys C和GGT的水平

    各种原因导致的肾功能损伤是发展为终末期肾衰竭(ESRD)的危险因素,而肾功能损伤的早期发现有赖于反映肾功能损伤敏感的标志物.肾小球滤过率(GFR)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外源性物质的清除率一直被认为是反映GFR的“金标准”,但操作繁琐,测定较难;常用指标不同程度地受外源性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关胱氨酸蛋白抑制剂(Cys)C以其敏感、特异、准确而日益受到临床关注和应用,其在体内产生速度稳定,不受其他因素影响,是诊断肾脏疾病的一种新的内源性标志物[1].本文旨在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Cys C和γ谷氨酰胺转移酶(GGT)的水平及两者的相关性.

    作者:庞国菊;刘怀平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γ-氨基丁酸及B受体在胃癌SGC-7901细胞中表达及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目的 观察GABA,GAD65,GABABR1在胃癌SGC-7901细胞中的表达及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RT-PCR、IF及Western印迹检测胃癌细胞SGC-7901中GABA、GAD65及GABABRI mRNA及蛋白表达;不同浓度GABA,Baclofen及CGP35348作用于胃癌细胞SGC-7901细胞24h,transwell细胞迁移小室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 GAD65,GABABR1 mRNA及蛋白表达于SGC-7901细胞中;GABA,GABABR1及GAD65蛋白定位于SGC-7901细胞胞膜、胞质;与空白组比较,随着GABA浓度的增加,细胞迁移能力增强;5μmol/L及50 μmol/L baelofen作用后,亦可促进细胞迁移;而随着CGP35348浓度的增加,细胞穿膜数量减少(P<0.01).5μmol/L baclofen对细胞的迁移促进作用可被100 μmol/L的CGP35348逆转.结论 GABA及其B受体在SGC-7901细胞中的高表达可促进细胞迁移.

    作者:史良会;张才全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肝脏CT量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兔肝组织硫化氢浓度

    目的 研究肝脏CT值量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兔肝组织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浓度的可行性.方法 4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重度NAFLD组(重度组)、轻度~中度NAFLD组(轻度组)、空白对照组(对照组).重度组给予高脂饲料160 g/d,轻度组给予高脂饲料80 g/d+普通饲料80 g/d,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160 g/d.饲养至10 w开始每周对重度组肝脏CT检测了解NAFLD程度,至13 w重度组达到重度NAFLD,终止实验,确定饲养周期13周.饲养前耳中动脉采血5ml于肝素管中,离心取血浆保存于- 20℃的冰柜中待检.实验结束,10%水合氯醛耳缘静脉麻醉,兔固定于木制固定器上,进行肝脏CT检测.腹主动脉抽血5ml于肝素管中,离心取血浆保存于- 20℃的冰箱中待检.全部血浆按照设备、试剂操作常规检测实验前后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肝组织匀浆检测肝组织H2S浓度.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肝脏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 (1)TG、TC检测结果:饲养前重度组、轻度组、对照组TC、TG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饲养后重度组TC 、TG分别为(32.12±1.25)、(6.02±2.12)mmol/L,轻度组TC 、TG分别为(18.34±2.10)、(4.39±1.93) mmol/L,与饲养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饲养后重度组TG、TC高于轻度组(P<0.01).(2)肝组织H2S浓度:重度组、轻度组肝组织H2S明显下降,重度组、轻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重度组与轻度组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3)肝脏CT值:重度组肝脏CT值(31.3±2.4)、轻度组肝脏CT值(42.1±3.5)与对照组肝脏CT值(58.9±1.9)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重度组肝脏CT值低于轻度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4)肝脏病理学:重度组呈重度NAFLD改变,轻度组呈轻度~中度NAFLD改变,对照组为正常肝脏形态.结论 NAFLD兔肝脏CT值和脂肪肝程度、肝组织H2S浓度下降有关,可以通过肝脏CT值无创性量化肝组织H2S浓度,评价NAFLD治疗效果.

    作者:谭华炳;王一平;任永生;胡小林;王记红;高玉玖 刊期: 2011年第2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